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2章 养心殿舌战群儒(伪)与辣酱的社交魔力
    养心殿舌战群儒(伪)与辣酱的社交魔力

    苏晓晓拎着辣酱坛子踏进养心殿时,鼻尖先撞上一股浓郁的檀香,混着淡淡的墨香。正堂里明黄色的帐幔低垂,皇帝胤禛端坐在铺着软垫的宝座上,手里捏着本奏折,嘴角似乎还挂着未散的笑意。而阶下站着几位身穿朝服的老臣,个个背着手,脸色严肃得像刚吞了黄连。

    她心里咯噔一下 —— 这阵仗,哪是试吃辣酱,分明是公开处刑!

    “奴才钮祜禄?翠花,给皇上请安。” 她 “噗通” 一声跪下,坛子放在地上发出闷响,吓得旁边一位白胡子老头哆嗦了一下。

    胤禛抬眼,目光在她身上打了个转,又扫过那只灰扑扑的坛子,语气听不出喜怒:“起来吧。听说你这辣酱在宫外都传开了?”

    苏晓晓刚站直身子,就听见阶下有人冷哼。她眼角余光瞥见个穿孔雀补子的老头 —— 后来才知道是礼部尚书张大人 —— 正捻着胡须,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回皇上,都是托您的福。” 她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拱手,差点把坛子摔了,“这辣酱用料实在,味道醇厚,不管是拌米饭还是蘸馒头,都……”

    “放肆!” 张大人突然炸毛,声音尖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养心殿乃商议国事之地,岂容你在此兜售市井吃食!皇上,此女言行轻佻,恐坏了宫廷体统!”

    苏晓晓被他吼得一缩脖子,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老古板,懂什么叫美食的魅力吗?她正想反驳,却见胤禛放下奏折,慢悠悠地说:“张大人稍安。朕瞧着,能把辣酱做到让果郡王都甘愿出双倍价钱,倒也算门本事。”

    他这话一出,阶下几位老臣都愣住了。张大人嘴巴动了动,似乎还想说什么,却被旁边的户部尚书拉了拉袖子。

    胤禛冲李德全使了个眼色,太监立刻机灵地端来一碟白馒头,又奉上干净的银勺。苏晓晓看着那精致的白瓷碟,突然有种自家土产被请进米其林餐厅的恍惚感。

    “打开吧。” 胤禛指了指坛子。

    苏晓晓手忙脚乱地掀开坛口的油纸,一股浓郁的香辣味瞬间弥漫开来。她清楚地听见阶下响起几声抽气声,张大人更是往后退了半步,仿佛那不是辣酱,是毒药。

    “皇上,您尝尝?” 她舀了一勺递过去,手控制不住地抖 —— 这要是烫着龙舌头,她十条命都不够赔。

    胤禛盯着那红亮的酱料,又看了看苏晓晓紧张得冒汗的额头,突然勾了勾嘴角:“张大人,你年纪最大,先替朕尝尝?”

    张大人的脸 “唰” 地白了,扑通跪下:“皇上!臣…… 臣近日上火,恐难当此重任!”

    殿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苏晓晓差点笑出声 —— 这老头,怕辣就直说呗,找什么借口!

    胤禛憋着笑,指了指另一位胖乎乎的大臣:“李爱卿是四川人,想必能品出滋味。”

    被点名的李大人眼睛一亮,也不推辞,拿起个馒头蘸了点辣酱,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三秒钟后,他猛地一拍大腿:“嘶 —— 痛快!这辣里带鲜,鲜里带香,配馒头竟有如此风味!皇上,好物啊!”

    张大人在旁边气得吹胡子:“李大人!食不言寝不语,何况在皇上面前!”

    “哎,张大人此言差矣。” 李大人嚼得正香,“孔子还说食不厌精呢!这辣酱能把寻常馒头变得如此美味,可见制作者心思巧妙,怎么能算市井之物?”

    两位大人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活像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大妈。苏晓晓看得目瞪口呆,这就是传说中的朝堂辩论?画风好像不太对……

    “好了。” 胤禛轻咳一声,殿里立刻安静下来。他接过李德全递来的馒头,也蘸了点辣酱,慢慢送进嘴里。

    苏晓晓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的脸。只见皇帝眉头先是一皱,随即舒展,嘴角甚至微微上扬:“嗯,是比御膳房的酱菜多了些泼辣气。”

    她刚松了口气,就听他补充道:“就是名字太俗。‘翠花牌’?倒像是乡野村姑的闺名。”

    苏晓晓脸一红,梗着脖子辩解:“皇上,名字俗才好记!您想啊,将来宫里的小太监小宫女,一提‘翠花辣酱’就知道是啥,多方便!”

    “放肆!” 张大人又炸了,“竟敢拿闺名比酱料,简直…… 简直不成体统!”

    “张大人,话不能这么说。” 苏晓晓来了劲,反正破罐子破摔,“您看那‘东坡肉’,不也是用苏东坡的名字?人家还是大文豪呢!我这‘翠花辣酱’,说不定将来也能名留青史……”

    “你 ——” 张大人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哈哈哈!” 胤禛突然笑出声,笑声在殿里回荡,“有意思。就冲你这股子歪理,这名字便先用着吧。” 他放下馒头,目光转向苏晓晓,“不过,光在宫里推广还不够。李爱卿说这辣酱配馒头好,那配饺子呢?配羊肉呢?你得琢磨出更多吃法,让御膳房把这辣酱加进菜单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晓晓眼睛瞪得溜圆:让御膳房加菜单?这是要把她的辣酱打造成宫廷爆款啊!

    “奴才遵旨!” 她赶紧应下,心里却在盘算 —— 要不要申请个专利?哦不对,古代没这玩意儿,得想个办法防止盗版……

    “还有。” 胤禛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太后近日胃口不佳,你送几罐去慈宁宫,就说是…… 御膳房新做的开胃小菜。”

    苏晓晓心里咯噔一下 —— 太后?那个在第四卷才该正式出场的终极 boss(之一)?这提前刷副本,会不会被团灭啊!

    她正想找借口推辞,张大人已经抢先开口:“皇上三思!太后素来饮食清淡,这辛辣之物恐伤脾胃!再说,让个答应去给太后送东西,于礼不合啊!”

    “于礼不合?” 胤禛挑了挑眉,“那依张大人之见,该让谁去?”

    张大人被问得一愣,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 总不能让皇后去吧?那也太抬举这辣酱了。

    “就这么定了。” 胤禛拍板,不容置疑,“李德全,给翠答应备辆马车,再派两个嬷嬷跟着,教她见太后的规矩。”

    苏晓晓听得腿肚子发软 —— 还要学规矩?上次学宫规已经把她扒了层皮,这次见太后,怕是要直接原地去世。

    出养心殿的时候,李大人特意走在她旁边,压低声音说:“翠答应,你这辣酱确实不错,改日送两罐到我府上,必有重谢。”

    苏晓晓刚点头,就被张大人阴森森的目光扫过,吓得她赶紧缩脖子。这位老顽固怕不是要在太后面前给她穿小鞋?

    马车晃晃悠悠往慈宁宫去,苏晓晓扒着车窗看外面。李德全派来的王嬷嬷正拿着本《女诫》念得口干舌燥,她却一个字也没听进去,满脑子都是 “太后会不会喜欢吃辣”“要是太后过敏怎么办”“要不要提前准备点解辣的酸梅汤”。

    “小主,您可得上点心。” 春喜在旁边给她整理衣襟,小声说,“听说太后最疼皇上,要是她觉得您不稳重,回头参您一本……”

    “知道了知道了。” 苏晓晓烦躁地抓抓头发,“大不了我就说这辣酱是药膳,能活血化瘀、开胃健脾,古代版健胃消食片!”

    春喜被她逗笑了:“小主,哪有药膳放这么多辣椒的?”

    “怎么没有?” 苏晓晓瞪她,“你看四川人吃辣,个个身体倍儿棒!这叫地域养生法……”

    正胡扯着,马车突然停了。王嬷嬷掀开车帘:“到了。记住我教你的规矩,磕头要响,回话要慢,千万别乱看。”

    苏晓晓深吸一口气,拎起精心包装过的辣酱坛子 —— 春喜找了块红绸子裹着,看着倒像那么回事。她刚迈下车,就见慈宁宫门口站着个穿青灰色宫装的嬷嬷,脸长得像块门板,正是太后身边的掌事嬷嬷刘嬷嬷。

    “钮祜禄答应?” 刘嬷嬷上下打量她,眼神像扫描仪,“太后刚醒,正在偏殿喝茶,跟我来吧。”

    苏晓晓跟在后面,腿像灌了铅。慈宁宫比碎玉轩不知道豪华多少倍,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墙角摆着的花瓶一看就价值连城。她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就被刘嬷嬷回头瞪了一眼,吓得赶紧低下头。

    偏殿里飘着股淡淡的药香,太后端坐在窗边的软榻上,穿着藏青色绣寿字的常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苏晓晓赶紧跪下磕头,膝盖磕在地毯上,软乎乎的不疼,却更让人紧张。

    “抬起头来。” 太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股威严。

    苏晓晓慢慢抬头,正好对上太后的眼睛 —— 那是双看透世事的眼睛,带着点疲惫,却很亮。她突然想起自己奶奶,心里的紧张消了大半。

    “听说你做了种辣酱,能开胃?” 太后指了指旁边的小几,“呈上来看看。”

    刘嬷嬷接过坛子,打开红绸,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才递给太后身边的宫女。宫女舀了点放在小碟里,太后伸出指尖沾了沾,放在鼻尖闻了闻。

    “确实挺香。” 太后慢悠悠地说,“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苏晓晓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正想夸夸自家辣酱,就听太后又说:“前几日果郡王福晋来请安,说你这辣酱配羊肉饺子最好吃,还说…… 你给它起了个怪名字?”

    苏晓晓一愣 —— 果郡王福晋?这消息传得比 5g 还快!她硬着头皮点头:“回太后,叫‘翠花牌辣酱’。奴才想着…… 好记。”

    太后盯着她看了半天,突然笑了:“你这孩子,倒实在。哀家年轻时在盛京,也吃过那边的辣酱,只是后来进宫就没再碰过了。” 她示意宫女拿个小馒头,蘸了点辣酱,轻轻咬了一口。

    苏晓晓屏住呼吸,看着太后的表情从平静到微怔,再到眼角泛起笑意。

    “嗯,是这个味儿。” 太后点点头,“是挺开胃的。刘嬷嬷,让人把这坛子收起来,晚膳时配着小米粥吃。”

    苏晓晓差点欢呼出声 —— 过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