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6章 内心淡然!
    何雨柱指着图纸上的普通版,就向李怀德解说起来。

    “领导,这个所谓的普通版,功能固然有减弱,但是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惠民,成本已经到了最低的程度。”

    “我设计的基础,是以水桶相同厚度的铁皮为外壳,但是这个路子最大的特点其实有三个,一个炉膛下面蜂窝煤的支撑圈,有三个突出的小刺,起到支撑作用!”

    “而第二个就是封口的封闭圈和炉盖,起到封火的作用,最后就是最上面的炉盘和封闭圈,起到排烟的效果。”

    “除了这三个部件之外,其他所有的部件都能够替换!比如炉膛可以用防火材料,也可以用泥土自己烧制,外壳可以用铁皮,甚至可以用泥土直接抹一个!”

    “可以说,只要买了这三个部件,其他的地方全都能够就地取材,让咱们的群众花最小的价格,来用到取暖和烧饭的作用。”

    抿了抿发干的嘴唇,端起水杯喝了一口,何雨柱又指着标准版的绘图向李怀德继续解释起来。

    “领导,除了那一块普通班的之外,我还针对那些富裕的家庭,以及各机关单位,又设置了一款标准版的,这一款其实已经超出了蜂窝煤的限制。”

    “除了蜂窝煤之外,块煤、煤球、木柴,都能够作为燃料,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了二次燃烧。”

    “二次燃烧?”

    听到这个词,李怀德有些疑惑的看向何雨柱。

    “柱子,燃烧木柴和煤炭产生的不是二氧化碳么,二氧化碳还怎么燃烧?”

    李怀德好歹也是上过大学的人,虽然不是什么名校,但也算是文化人,否则也干不到副厂长,只是很明显,听他这话说出来,何雨柱就知道这位学的绝对是文科。

    不过何雨柱好歹也是情商在线,并没有对这样一知半解的知识有任何的看不起。

    这个年代,无论文理,只要能够上大学本身就已经非常了不起。

    后世一些普通的常识,也不过是沾了国家政策的光,全民素质提升之后,一些学科的知识,就已经成为了日常普通知识。

    而这也正是应试教育的强大之处。

    一些收了钱的黑心人,一直唱衰应试教育,却根本忽视了上千年的应试教育,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经过反复检验,到了明清时期,才真正经历了历史的考验。

    西方所谓的精英教育,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实行,然后到了汉朝末年,其严重的后果已经出现,那就是门阀的出现,形成了知识的垄断。

    千百年前老祖宗玩剩下的,结果西方人封为瑰宝,竟然还有傻子一样的家伙在哪里大唱赞歌,却不知道,如果不是应试教育的话,他们这些专家,估计连学都上不了。

    要知道,垄断从来都不是资本社会的专利,只是资本运作的时候更加明显和快捷。

    因为欧洲的封建主义,造成了他们根本无法轻易形成垄断,所以才坚持到了资本主义出现之后,才伴随着垄断。

    可是华夏的历史早就验证,垄断和资本毛关系都没有,完全就是权势的衍生品,例如兵器、盔甲、盐、矿物等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国家垄断。

    一旦那些权贵门阀,想要垄断的时候,普通人连书都读不起,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教育,又怎么成为精英呢。

    非常明白这个道理的何雨柱,并没有因为李怀德的一些知识缺陷而有所轻视。

    毕竟文科生玩政治能把理科生玩死,大家不过是各有所长罢了。

    耐下心来,何雨柱就为李怀德科普起来。

    “领导,无论是煤炭还是木柴,燃烧之后,产生的气体都是混合状态的,而不是单一的,有二氧化碳,还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硫,甚至粉尘颗粒等众多物质。”

    “我们平日里所说的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造成了的。”

    “而我利用冷热回流的方式,将炉膛设计成两层进气的方式,外层进气口在炉膛的上方,然后造成向炉膛二次回流,这样一来,燃烧造成的混合气体,就再次进行燃烧。”

    “只不过这个设计需要大量的铁,估计国家不会让大批量的制造,更何况造出来之后,成本估计也会非常高,不是普通人能够用得起的。”

    听到这里,李怀德的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他当然能够看得出来,标准版的才能够该轧钢厂带来效益,哪怕国家处于资源调配观念,不给轧钢厂增加一个铸造车间,可也绝对不会白拿。

    更何况,一看这个设计图,李怀德就有点不太想通过厂里的渠道交上去,反而想要走自家的后台关系,直接交给上面,这样一来就能够利益最大化。

    就在李怀德心里盘算的时候,何雨柱却给了他一个更大的惊喜。

    “领导,我之所以设计出这个方案,其实目标并不放在国内,而是希望国家能够进行出口来挣一些外汇!”

    “什么?外汇?”

    没想到何雨柱的心思这么大,李怀德都忍不住惊叫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领导,这个炉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净卫生,而这正是那些资本主义国家所追求的。”

    “我们国家缺铁,可要是通过售卖炉子打开一个缺口,要么挣外汇,要么直接换铁矿,都是一种方法!”

    “不过在这之前,必须要进行保密,领导您必须要提醒上面,我们必须注册专利,毕竟这个原理一般人想不到,其实制作起来并没有多难,非常容易仿制,所以专利就非常重要!”

    这个观念也是何雨柱绘图的时候,猛然间想到的方法,毕竟在国内这个全铁铸造的炉子,根本没有任何的市场。

    哪怕像易中海、李怀德这些有钱人,即便能够用得起,恐怕也不会去买。

    因为如今大势正是勤俭节约,赞扬贫穷唾弃财富的时期,谁要是敢用这样的炉子,恐怕没有多长时间,就会被划入到奢靡享受的行列。

    国内完全没有市场,可是让何雨柱废除这个设计,他又都有点不甘心。

    矛盾之下,他忽然想起,后世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正是因为通过外贸的手段,盘活了经济,于是灵机一动,就把这款看上去非常昂贵的炉子,直接归入到出口的行列。

    “啪”的一声,李怀德双手一拍,整个脸色都变得通红,心情激动之下,立即站起来在办公室来回走动起来。

    看他那无声地念叨,何雨柱就知道,李怀德正在谋算着什么。

    不过这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反正他把结构图都画了出来,顶多就是比例的确定,以及生产模具的制定,都将有专业的人操心,难不成还指望他一个厨子,给一帮理工专家去上课不成?

    来回转了半天之后,等到李怀德立住了脚步,这才一脸严肃的表情看向了何雨柱。

    “柱子,这件事情你暂且保密,我先询问一下上面,看看领导们的意思,毕竟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咱们厂能够决定的。”

    虽然李怀德说的温婉,但是何雨柱非常明白,这不过是李怀德想要利益最大化。

    毕竟这个图纸交上去,功劳再落到何雨柱的头上,估计也就是一个容易,物质奖励就别太期待了。

    而李怀德非常清楚,何雨柱现在荣誉反而根本不缺,倒是财富反而有些捉襟见肘,毕竟连刚分的房子都还只是一片废墟呢。

    李怀德盘算着,如何能够得到功劳的同时,尽量帮何雨柱要一些更加实惠的奖励。

    而李怀德的这个打算,正和何雨柱的心意。

    荣誉方面,那些残余的敌特估计还能再提供一些,可是空间里的财富估计也只能看看,根本见不得光,所以物质追求才是何雨柱目前最为迫切的。

    不过这个想法,在这年代里根本不能光明正大的说出来,毕竟大家都是追求荣誉为荣,你却追求金钱,咋的,准备堕落了?

    心领神会之后,何雨柱连连开口保证起来。

    “领导放心,我把图纸给您送过来,就是相信领导能够妥善处理,从现在开始,您就当我今天没来,行不行!”

    “你啊!你小子,难不成当领导的还能昧了你的功劳不成!”

    看何雨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李怀德喜笑颜开地指着何雨柱开起了玩笑。

    不仅仅只是能够得到一笔功劳,更以为何雨柱对他的信任,这种面对泼天的功劳之下,何雨柱竟然还能够如此的信任他,这让李怀德感到非常的欣慰。

    还有什么比能够得到下属完全的信任,更让领导开心喜悦的。

    也正是何雨柱的这份信任,让李怀德从心里已经把何雨柱放到了一个不可用利益来衡量的高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心腹铁杆。

    对于李怀德的想法,何雨柱当然不知道,不过就算是知道了,估计也没有多大的想法。

    毕竟他之前研究这个蜂窝煤,只是忽然想到了,并且抱着给群众改善一下生活的目的。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当中,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很多家庭,尤其是农村里的家庭,都还用的是那种泥砖砌起来的土火炉。

    有的是单独的炉子,有的是和土炕连在一起的。

    而这种炉子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没有烟囱不说,大家使用的燃料都还是煤泥。

    所谓的煤泥就是煤粉按比例混合干土然后用水拌成泥状,需要使用的时候,直接用小铲子就倒入炉膛之内,用铁火棍在中间戳一个孔透气。

    等到火将煤泥烧干,然后将固化的煤泥再戳成碎块,用以提升火焰的强度。

    有些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会在外面将煤泥直接摊开成四方形,然后晒干,最后等到干透了,才把这些四方形的煤块,摆放在防水防潮的地方。

    但无论是哪一种燃烧方式,都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硫等毒害气体。

    所以在九十年代之前,带有烟囱的铁炉子在全国北方普及之前,每年因为煤气中毒的简直层出不穷,甚至最为严重的时候,一家人全部煤气中毒都是常见的事情。

    之前拉煤的时候,何雨柱忽然想到了小时候看到过的惨剧,顿时升起了设计蜂窝煤的想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