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5章 鸠占鹊巢
    薛仁贵的想法倒也不甚复杂,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完善了叶白最初的想法,采用剑走偏锋的方式达成最终目的而已。

    郑国与蜀国的实力差距不小,不光是部队战斗力之间的差距,更关键的是,双方将领之间的差距,常年与草原游牧民族还有实力更强的秦国交战的蜀国。

    不管胜负如何,至少培养出来一些有丰富经验的合格将领,与很少有大规模战争经验的郑国将领相比,可是要强出一些。

    正所谓将是兵之胆,将领能力差了一些,综合实力又不如,也就难怪郑国会被蜀国压着打了两三百年,也就是郑国仅仅与蜀国接壤,若不然被人这般欺负的国家早就已经被人给瓜分了。

    因为秦国内战的突然爆发,还有春耕的事情,麾下的谋士们一致反对继续与蜀国开战,叶白也只能是从善如流地答应撤军,可他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蜀国从郑国身上咬下一块肉,乃至直接将郑国给灭了。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蜀国的损失将会被迅速弥补回来,甚至会变得更强,这将会给日后叶白吞并蜀国造成极大的麻烦,可不要忘记了,叶白如今占据的地盘,周边可还有其他强大的敌人,不可能动用全部的兵力入侵蜀国。

    按照叶白的心思来说,对付蜀国这样实力并不算太强的国家,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刀斩乱麻,若要开战就直接冲着灭国去了,可不想与对方反复拉扯,那也太累了。

    派出毛遂与郑国结盟,甚至愿意给郑国提供一些武器装备或者其他物资,这可都是免费的,不就是想要让郑国多撑一段时间,不要败得那么快,最好是将蜀国牢牢地牵制住,让他们陷入到战争的泥潭中。

    若是郑国能够做到,那局势就比较完美了,后顾无忧的叶白可以将大部分兵力和精力都放在秦国这边,等到他腾出手来,再进攻蜀国,这个计划可以说是完美。

    可叶白也没有想到的是,郑国君臣竟然那么昏聩,毛遂都亲自出马了,多次在朝堂上舌战群儒,却也没有彻底说服郑国君臣,达成他所希望的结盟。

    其实这也真不怪郑国君臣看不清形势,或者说毛遂是浪得虚名,实在是叶白的要求太高了,不要说是毛遂了,就算是换成张仪、苏秦这等猛人,也未必能够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

    叶白的要求听上去并不高,无非是想要让薛仁贵、贾复等等将领们,换一个身份加入到郑国军队中,指挥一部分郑国卫军,与蜀国军队大战。

    郑国与蜀国在军事力量上,将领方面是一个极大的差距,叶白就是想要帮他们补上这个弱点,有薛仁贵统领军队,不说击败蜀军,甚至反攻蜀国,至少顶住蜀军进攻,保证郑国不惨败还是很简单的。

    想法很简单,而且对于郑国而言也是好处极大的,可叶白却是忘记了,他与郑国之间本就没有什么关系,就好像是两个陌生人一般,半点信任感都没有。

    让郑国将自家军队的指挥权交出来,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嘛,换成任何一个国家的君臣,都不可能答应如此条件和要求,只是愿意接受叶白赠送物资,说白了就是只占便宜不吃亏。

    这种白白吃亏的事情,叶白自然又是不会愿意了,这才导致了双方结盟的约定一直没有达成,毛遂可谓是出师不利,心中也是憋着一股气。

    叶白的异想天开自然是无法得逞的,不过毛遂和薛仁贵也不是机器人,只知道死板地听从命令,他们也是有自己想法和心思的。

    既然通过正常渠道和方式,不可能获得郑国军队的指挥权,而且身边还有万余精锐士兵在,薛仁贵自然想要换一个思路,通过非常规的方式加入郑国卫军。

    伪装身份从军,一步步往上爬的方式太过缓慢,也许两国的战争结束了,他们都还没有登上高位,必须得要出奇招。

    因为距离的关系,传递消息并不方便,薛仁贵已经来不及请示叶白,并且得到他的同意,秉持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在与毛遂商议之后,直接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多闲的抠脚的精锐士卒,在薛仁贵的命令下,分成了数支小部队,分别由董平、徐宁、林冲、秦明等人统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周边山林的土匪山寨给轻松攻破。

    攻击山贼,可不是替天行道,只是为了借用他们的身份而已,直接玩了个鸠占鹊巢,没有费什么工夫就得到了郑国山贼的身份。

    鸠占鹊巢只是一个开始,有了山贼的身份掩护,薛仁贵下一步的计划也就可以开始进行了。

    山贼嘛,干的就是打家劫舍的活,如今郑国与蜀国正在大战,各条官道上,经常会有运输队伍经过,都是向前线运送各种物资的,包括但不限于粮草、装备等等。

    薛仁贵他们这些冒牌山贼的目标就是这些运输队,人杀光,东西抢走,将山贼该做的事情做到了极致。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此次伴随薛仁贵北上的将领,几乎都是来自于水泊梁山,也就是曾经的山贼,对于如何打家劫舍,他们的经验可是太丰富了,伪装起山贼来,那是半点违和感都没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叶白当时安排将领的时候,只是想到他们前世经常伪装身份,进入各个城池搞事,在这方面很有心得,这才专门从龙武卫、骁骑卫中将他们抽调出来,结果却是歪打正着,正好帮助了薛仁贵的计划更好地实施,只能说运气不错。

    因为是在自己的疆域之中,以为没有什么危险,给运输队安排的护卫力量并不算太充足,很轻易地就让薛仁贵等人得手了,把郑国上下给气得差点吐血。

    郑国的国力不强,为了抵御蜀国的进攻,国库还有各地府库是敞开了供应,粮草辎重损耗极大,却是不敢有半点怠慢,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国内的储备物资能够支撑前线大军多长时间。

    为了尽量保证前线大军的立场需求,郑国皇帝主动节衣缩食,降低皇宫日常消耗,可以说是从牙缝里面节省钱粮,支援前线大军,从这一点来说,郑国皇帝还是很合格的,不是那种只顾着自己享受,却不顾国家存亡的君主。

    结果辛苦节省下来的钱粮,还没有送到前线呢,就在自家地盘被一群山贼、土匪给劫掠了,这让郑国君臣如何能够接受。

    在朝议之时,郑国皇帝怒火万丈地下令抽调地方府军部队,将这些胆大妄为的山贼、土匪给剿灭,全部剥皮抽筋,以消心头之恨,朝堂上的大臣们没有人反对。

    因为很简单,这些山贼、土匪并非是他们某个家族的黑手套,是死是活都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没有什么关系,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触霉头。

    对于剿匪,郑国君臣都没有在意,只是一群山贼、土匪而已,战斗力肯定是有的,可平时不过是没有搭理他们,毕竟威胁不算太大,并不是打不过他们。

    郑国的主力,大部分都被调到了边境,抵挡蜀国的入侵,国内留守的部队不多,还基本上都是战力较差的府军,可府军也同样是正规军,不是一群缺乏装备、缺乏操练的山贼、土匪所能够抗衡的。

    没有人将这次剿匪放在心上,郑国君臣已经足够重视了,因为皇帝的愤怒,下面的人也相当重视,直接派出了一支万人大军,浩浩荡荡地前去剿匪。

    只是让郑国上下都没有想到的是,本以为是平推似的剿匪,却是与他们的想象大相径庭。

    毛遂一直待在郑国都城,打着继续劝说两方结盟的旗号,但在薛仁贵的计划开始之后,他就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协助锦衣卫暗中搜集郑国情报。

    这么长的时间,结盟虽然没有成功,可毛遂也不是白混的,通过锦衣卫的情报系统,将郑国很多大臣的性格、为人都给摸清楚了,并且利用携带的金银财宝还有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收买了好几位有权势、地位的郑国大臣。

    在结盟这种事情上,这几位大臣能够提供的帮助有限,而且也不敢轻易为毛遂说话,那会让他们惹来郑国君臣的敌意,影响到自身的地位,这等蠢事当然不会干。

    可若是单纯地在明里暗里透露一些情报,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毕竟拿钱总得要办事啊,他们还指望继续从毛遂身上获得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呢。

    最关键的是,这几位大臣压根就没有想过,府军出动剿匪的情报有什么值得隐瞒的,毛遂虽然不是郑国人,可他也不是那伙山贼、土匪啊,他们泄露这样的情报,压根就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不认为会产生不好的结果。

    然而就是这样不被放在心上的情报,帮了薛仁贵大忙。

    说实话,以薛仁贵所带部队的实力,就算是拉开阵势,以堂堂正正之师,也完全足够消灭前来剿灭他们的一万府军部队,不过如此一,他们的战斗力可就完全曝光了,说不定还会导致他们的身份暴露,毕竟郑国君臣也不是傻瓜,不会想不到一些东西。

    喜欢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