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64章 钱法维艰
    叶明在床上躺了三天就躺不住了。咳血刚止,他就让人把公案搬到卧房,对着《安阳粮策》的初稿发呆。

    “大人,该喝药了。”其其格端着药碗进来,见叶明正盯着那串红绳钱出神,“这红绳钱不是挺管用吗?洪水时全靠它稳住了粮价。”

    叶明捻着粗糙的红绳:“临时应急尚可,长远必生祸端。”

    他突然猛地咳嗽起来,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一般,手中的帕子上又一次出现了血丝。

    他颤抖着声音说道:“你看,百姓们已经开始拆解红绳了——一根红绳竟然能换到两文钱,这可如何是好啊?”

    其其格闻言,赶忙凑近仔细观察,这才发现那些红绳确实与之前有所不同。

    原本的红绳似乎被人重新编织过,一根红绳竟然被拆分成了三股。

    “怪不得最近兑换红绳钱的人越来越多了……”她如梦初醒般喃喃自语道。

    第二天,叶明虽然身体依旧不适,但还是强打起精神,召集了一众幕僚前来商议此事。

    苏先生首先向他禀报:“自从红绳钱开始流通以来,短短半个月时间,我们已经发现了三种仿制的红绳钱。第一种是用染成红色的麻绳来冒充;第二种则是将旧的红绳重新编织后使用;最可恶的是,竟然还有人直接在铜钱上系上一根红头绳,就当作是红绳钱!”

    市易司的主事紧接着补充道:“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兑换的差率。”

    “商户们在兑换红绳钱时,需要扣除一定的损耗,这让百姓们觉得很吃亏,所以他们宁可选择私下进行交易。”

    叶明听完众人的汇报,脸色愈发凝重。

    沉默片刻后,他终于下定决心:“事到如今,我们必须发行官方的纸币了。以府库中的粮食储备作为抵押,印制安阳官钞。”

    这个决定引发激烈争论。

    老成持重的苏先生一脸严肃地表示反对:“宋元时期的纸币就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啊!那时候的纸币因为滥发而使得经济崩溃。”

    “而且我们安阳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府城,怎么能擅自发行钞票呢?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然而,年轻的主事们却显得跃跃欲试,他们似乎对这个提议充满了兴趣和期待。

    其中一个主事说道:“如果这次发行钞票能够成功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解决目前银钱短缺的问题了。”

    他的话引起了其他主事们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但是,当有人提到如果失败了会怎样时,众人突然都沉默了下来,显然他们也意识到了其中的风险。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叶明站了出来,他沉思片刻后,果断地拍板道:“这样吧,我们先尝试发行一些小额的钞票,并且限制其只能在城内流通。这样一来,即使出现问题,影响也会相对较小。”

    接着,他转头对其其格说:“你去请一些雕版匠人来,我们要尽快开始制作这些小额钞票。”

    雕版师傅看了图样直摇头:“这般精细花纹,至少雕一个月。”叶明等不及,想起雷石粉的特性,连夜试验“雷蚀版”——用雷石粉腐蚀铜板,速成印花。

    首版百文官钞印出时,众人围观。纸张是特制桑皮纸,掺了荨麻纤维防伪。图案有安阳八景,还有暗藏的雷石荧光点。

    “明日先发俸禄。”叶明决定以身作则。府衙官吏们拿着簇新的官钞,新奇中带着忐忑。

    问题第三天就出现了。卖菜老农拒收官钞:“这花纸能换米吗?”药铺掌柜倒是收了,转头就要求市易司兑现银——他急着去外地进货。

    叶明立即在四门设兑换点,承诺随到随兑。首日兑出白银千两,府库压力骤增。

    更糟的是,第七天就发现假钞!虽然粗糙,但夜色中荧光点几可乱真。其其格带人彻查,发现是赌场用矿粉伪造。

    “防伪还得加强。”叶明在钞纸中加入水印,又特制“验钞灯”——雷石灯照特定角度会显隐藏图案。

    然而百姓依旧疑虑。市集传出谣言:“官钞要作废了!”引发挤兑风潮。府库银两眼看告罄,叶明急令暂停兑付。

    那天傍晚,府衙前围满愤怒的百姓。有人哭喊:“这可是我攒的娶媳妇钱!”叶明毅然登上高台,当众烧毁一箱官钞:“本官立誓,安阳官钞永不超发!今日兑不出银,是因运河封冻。三日内必解各位之忧!”

    当夜,叶明带病巡视商号。他发现大商户囤银不出,小商户无银流通。于是第二日发布新政:商户可凭官钞抵税,且抵税额高于面值一成。

    商户们盘算后,纷纷拿出藏银。挤兑压力稍缓,但新问题又现——官钞面额太大,买根葱找不开零。

    叶明又赶制小额辅币:二十文、五十文两种。为省成本,用铁片压印,结果生锈严重。改用锡合金,又太软易损。最后找到种锌铜矿,铸币效果奇佳。

    就在货币体系渐趋稳定时,一场更大的危机袭来。邻县突然拒收安阳官钞,说这是“废纸”。在邻县贩货的安阳商人损失惨重,联合要求官府赔偿。

    叶明亲赴边界协商,对方知县冷笑:“叶大人要当财神爷,别拖我们下水!”谈判破裂,安阳商贸几乎停摆。

    其其格提议:“不如用雷石灯换物资?”叶明摇头:“以物易物是退步。”他注意到对方县缺药,而安阳刚建起药圃。

    于是“易货专线”开通:安阳以药材换邻县的布匹,官方定价,官钞结算。邻县百姓发现官钞能买紧俏药,渐渐开始接受。

    更大的转机来自边贸。胡商最爱安阳雷石灯,但苦于银两携带不便。叶明特许胡商用官钞交易,兑付时还补贴运费。胡商欣然接受,官钞竟沿商路流传开来。

    秋税时节,叶明力排众议:“今年许以官钞纳税。”百姓将信将疑,但见官府真收,这才放心使用。

    年底核账,官钞流通量竟超白银三倍。府库白银未减反增——因商户兑银时需缴手续费。叶明立即将此利设“平准基金”,专用于调控币值。

    除夕夜,叶明咳着病体查看最新报表。官钞信用渐稳,但暗流涌动:有人开始囤积官钞操纵市价,更可疑的是,邻县突然大量兑走白银。

    “其其格,”叶明望着窗外烟花,“开春怕有场银荒啊。”

    喜欢打造最强边关请大家收藏:()打造最强边关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