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章519:李忱李纯不负所托
    命中注定之人,自有冥冥中的牵绊。或许正是白日里刘备与张飞闲谈时偶然念起李靖,远在汝南的他,当夜竟真的在梦中与刘备相逢。

    他梦到自己深得刘备信任,东征西讨无往不利,逐渐成为刘备麾下第一将,最终位极人臣、千古流芳。

    可惜,好梦不长,清晨时分,几道急促的脚步声将他唤醒。府中的仆从说道:“老爷,从事们现在都在侧堂等着您,称有要事相商。”

    李靖急忙起床,一番梳洗之后望见四人。堂中,刘伯温、刘晔、黄朗、张既四人翘首以盼。

    黄朗通达质实,一副老实人长相;张既出身寒门庶族,家中殷富,为人有容仪,仪表不凡。

    刘伯温从怀中掏出一封厚厚的密信交给李靖,说道:“这是司隶探子传回的情报,情况不容乐观。”

    李靖坐镇豫州,第一任务便是遏制李世民东征,自上任起便不断派出斥候渗透长安,刺探情报,好洞悉敌人动作,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李靖蹙眉,喉结滚动了一下,展开书信一字一句读了起来。

    今日之前,李靖还对张献忠、马荡(赢荡)、刘澈(刘彻)三方势力颇有信心,毕竟他仨所占的地理位置相当不错。

    马荡自西凉起兵,可以截断李世民在西凉一带的援兵。张献忠趁机出汉中,攻打司隶。

    而首当其冲的扶风郡又是刘彻的封地,像陈仓、郿皆在扶风郡中,张献忠入司隶之路可谓是畅通无阻,可直接兵临长安城下。

    恰好,李世民出征在外,长安守备空虚。

    李靖想不到任何张献忠打不下长安城的理由。只要能迎回汉帝,李世民在政治上最大的依仗便子虚乌有,马上会沦为众矢之的。

    届时天下有识之士,怎会不群起而攻之?司隶各大世家,岂会不离心离德?

    莫说城高墙坚,就是长安是天下第一险,也得强攻下来!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然而,书信的第一段话便是:张、马、刘三方合兵四万余人进攻长安,李世民族弟李忱在听说三方叛乱后,第一时间裹挟汉帝,带着文武百官舍弃长安城,逃进潼关以东。

    张献忠得了长安城,却没能迎回汉帝。

    李靖摇头叹息,腹诽道:李忱倒是果断,在洛阳被焚后,长安便是司隶第一大城市,人口、辎重无数,文武百官亦深踞此地,能做出舍弃长安的决定就十分不一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劝说”百官离开长安更不简单。

    紧接着,第二段便交代了百官为何会同意舍弃长安。简短一句话:李世民另一名族弟李纯手腕强硬,强逼文武百官离开,有不从者皆斩。

    这情急之下,倒也确实没有比武力更有效的手段。

    经过此事,李家通过娶蔡琰、联姻杨氏好不容易恢复的名望,怕是又被败坏了个七七八八。

    李靖看向下一段:李纯以朱儁为大将,徐晃为副将坐镇潼关,又派李愬巡抚司隶各郡,安抚人心、弹压叛乱。

    文武百官被安置于一座小城之中,李元吉亲自带兵监督,其人“猜鸷好兵”,百官惧其凶厉,皆敢怒不敢言。

    司隶内部于是稳定了下来。

    李靖读罢,无奈捶腿:“如此良机,竟亦被李贼瓦解,此天不佑大汉也!想那潼关天险,又有朱儁坐镇,张献忠怎能速破?”

    “怕是拖延至李世民回军,被大败了吧。”

    第四段简要叙述了一下张献忠攻潼关久攻不克,义子艾能奇被徐晃袭斩,三方联军士气愈发衰颓。

    第五段便如李靖所料一般,李世民回军。但张献忠没有被大败,原因是刘彻麾下大将程不识生性谨慎,预料到李世民在听说长安生事后便会返回,见潼关久攻不克,早早就劝说盟军撤退。

    刘彻对他说:“张献忠可以逃回蜀地,借助山川之险固守,我与马荡能逃往何处呢,难不成扶风或者是西凉能挡得住李世民吗?”

    程不识答道:“当然是随张献忠一起逃回蜀地。纵使一时受制于人,总比命丧李世民刀下要好。”

    刘彻多聪明一人啊,一番权衡利弊后,同意了程不识的建议,随即以大汉宗亲扶风王的名义发表了一篇文章,为张献忠背书,用自己的名声掩盖张献忠造反、屠戮世家的斑斑劣迹。

    张献忠由是大喜,允许刘彻随其撤回蜀地。早在李世民兵临长安之前,刘彻与张献忠便撤回了汉中,而且还迁徙走了扶风郡几座城池的百姓。

    李靖点点头,这勉强也算削弱了一点李世民,同时避免了大败的局面。

    刘彻只占据着扶风国,不用想也知道李家人绝对对他严加看管,手里能有四五千人就不错了。至于马荡,早在第二次黄巾起义时便被贾诩献计一顿削弱,估摸也就几千人。

    可他俩又是三方联盟中唯一有可能组建成建制骑兵的势力,这么一算,盟军四万余人中恐怕没多少骑兵,压根不可能挡住李世民的西凉铁骑。

    细细分析之下,不难看出程不识的建议十分妥当,颇有大将风度。

    阳平关险峻非常,兼之天气日渐寒冷,李靖不认为李世民在今年能够攻破,恐怕明年也够呛。

    那么,马荡如何了?

    他的父亲马腾(秦孝公)不是被李世民扣押在长安当作人质了吗?

    怀着疑问,李靖继续向下读:在李渊得知马荡起兵后,马上派人去捉拿马腾,结果士兵们推开房门一看,马腾早饮毒自尽了。

    没人知道马腾是怎么在重重搜查之下把毒药带进幽禁他的府邸当中的。

    李渊与马荡打舆论战,命百官中文斐然者做文章痛骂马荡擅自起兵害死了自己父亲。马荡于是拿出一封马腾在前往长安前留下的亲笔信,信中嘱咐马荡,若有机会,要第一时间迎回天子,莫要管他的死生。

    文章情真意切,读者皆为之动容。

    李靖缓缓放下书信,眼神中透露着震惊。

    他(秦孝公)将生死抛之度外,只为迎回汉帝?不不不,这种最表面、最显而易见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

    他(秦孝公)真正的打算,恐怕要深远得多。

    喜欢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请大家收藏:()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