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69章 星垂旷野牵家暖,线绕山河系梦长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星垂旷野牵家暖,线绕山河系梦长

    肯尼亚的旱季末尾,基苏木市的夜空格外澄澈,银河像一条碎钻织就的丝带,斜挂在加工基地的上空。李渊踩着月光往宿舍走,口袋里揣着刚从村民家借来的斯瓦希里语童谣集——白天悦悦缠着玛莎学了两句,晚上临睡前还在哼,说要“唱给爸爸听”。

    刚转过办公楼的拐角,就见宿舍门口亮着盏暖黄的灯,苏瑶正蹲在台阶上,给两个孩子整理明天要带的小背包。阳阳的书包里塞着给阿明的中国结,悦悦则把玛莎送的布艺长颈鹿挂在拉链上,两人凑在一起小声嘀咕,不知道在计划着什么。

    “在聊什么悄悄话,不让爸爸听?”李渊放轻脚步走过去,伸手揉了揉阳阳的头发。阳阳立刻仰起脸,眼睛亮得像星星:“爸爸!我们想明天跟阿明去玉米地捡玉米芯,玛莎阿姨说可以做手工!”悦悦也拉着李渊的衣角,奶声奶气地补充:“还要给你和妈妈做小摆件,上面刻‘家’字!”

    苏瑶站起身,顺手帮李渊拂去肩上的草屑,眼底盛着笑意:“刚跟陈峰通了电话,说明天有机认证中心的专家会来,咱们正好带孩子去育苗基地看看,让他们知道玉米苗是怎么长大的。”李渊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好,顺便把你昨天说的那个‘玉米地小课堂’落实了,让阳阳悦悦给阿明他们讲讲中国的农耕故事。”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阿明就骑着自行车赶来了,车筐里装着玛莎做的玉米饼和热牛奶。“阳阳!悦悦!”他远远地就挥手,自行车停稳后,还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用草编的小蚂蚱,“给你们的,昨天跟着爷爷学的!”

    阳阳立刻把中国结递过去,两个小男孩凑在一起,一个教对方编绳结,一个教对方吹草蚂蚱,叽叽喳喳的笑声把晨雾都搅散了。苏瑶看着这一幕,拿出手机悄悄拍照,李渊走到她身边,轻声说:“等咱们回去,把这些照片洗出来,贴在家庭相册里,以后孩子长大了看,也是段珍贵的回忆。”

    一行人往育苗基地走的时候,正好遇到有机认证中心的专家团队。为首的周教授是国内农业领域的权威,看到李渊夫妇,立刻笑着迎上来:“李总,苏总,没想到你们亲自带孩子来,正好让孩子们感受下有机种植的魅力。”

    育苗基地里,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玉米苗绿油油的,叶片上还挂着晨露。卡玛正带着村民给玉米苗浇水,看到李渊他们,连忙放下手里的水壶:“李总,苏总,你们看,这批苗用了中国专家教的营养液,比上次的壮实多了!”

    周教授蹲下身,拿起一株玉米苗给孩子们看:“阳阳悦悦,知道这玉米苗为什么长得这么好吗?因为我们给它用了有机肥料,没有化学污染,这样长出来的玉米,做罐头才更健康。”阳阳眨了眨眼,指着大棚角落的堆肥箱:“是不是像奶奶在老家做的农家肥呀?我见过奶奶把菜叶埋在土里!”周教授笑着点头:“对,原理是一样的,咱们不管在哪个国家种地,都要尊重土地,这样土地才会给咱们好收成。”

    悦悦蹲在田埂边,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玉米苗的叶子,突然抬头问苏瑶:“妈妈,咱们能把这里的玉米苗带回中国吗?我想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也看看。”苏瑶蹲下来,温柔地说:“咱们可以带玉米种子回去呀,种在爷爷家的院子里,等长出玉米,咱们再寄给阿明他们,这样中国和肯尼亚的玉米,就像咱们的友谊一样,连在一起了。”

    就在这时,陈峰的手机响了,他接起电话后,脸色瞬间变了。挂了电话,他快步走到李渊身边,压低声音说:“李总,欧陆农科的人又搞事了!他们联系了几家国际媒体,说咱们的有机认证是‘花钱买的’,还伪造了一份‘检测不合格’的报告,现在已经有记者往基地这边来了!”

    李渊的眉头微微一皱,指尖在身侧轻轻攥了攥。欧陆农科上次散布谣言失败后,竟然又想出这种伪造证据的招数,显然是不想让“金线计划”顺利推进。他转头看向苏瑶,眼神里带着一丝歉意——本来想带孩子们好好体验肯尼亚的生活,没想到又遇到麻烦。

    苏瑶却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语气平静却坚定:“别担心,咱们有真凭实据,不怕他们造谣。你先跟周教授沟通,让认证中心准备好所有的检测报告和认证流程记录,我带孩子们去跟村民们说一声,让大家别被记者的提问影响。”

    阳阳虽然听不懂大人们在说什么,但看到爸爸的脸色变了,立刻拉了拉李渊的衣角:“爸爸,是不是坏人又来捣乱了?我可以帮你!我会跟记者说,罐头很好吃,没有毒!”悦悦也跟着点头,把布艺长颈鹿抱在怀里:“我也说!玛莎阿姨说,说谎的人会被长颈鹿嫌弃的!”

    孩子们的话让李渊心里一暖,他蹲下身,分别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好,那阳阳悦悦就当咱们的‘小小宣传员’,跟记者叔叔阿姨讲讲咱们在肯尼亚的经历,好不好?”两个孩子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教授很快就整理好了所有的资料,包括有机认证的申请流程、每一次的检测报告、专家现场勘查的记录,甚至还有玉米苗生长过程的监控视频。“李总,你放心,咱们的认证流程完全符合国际标准,每一份报告都有权威机构的盖章,他们伪造的报告一看就是假的,漏洞太多了。”周教授把资料递给李渊,语气十分笃定。

    没过多久,几辆越野车就停在了育苗基地门口,下来了七八个拿着相机和录音笔的记者,其中一个金发女人看到李渊,立刻快步走过来,语气带着几分尖锐:“李总,我们收到举报,说鼎盛集团的有机认证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而且你们生产的玉米罐头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请问这是真的吗?”

    李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这位记者朋友,与其听别人造谣,不如亲自看看我们的育苗基地和加工车间,所有的检测报告我们也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给大家看。”他转头看向阳阳,“阳阳,你不是要跟记者叔叔阿姨讲讲咱们吃罐头的经历吗?”

    阳阳立刻走到记者面前,仰着小脸说:“我每天都吃玉米罐头,还有芒果汁,特别好吃!上次我感冒了,妈妈还用罐头做了玉米粥,喝了两天就好了!那个说罐头有毒的人,肯定是没吃过,在说谎!”悦悦也凑过来,举着布艺长颈鹿:“玛莎阿姨说,做罐头的玉米都是我们自己种的,很干净,说谎的人会被长颈鹿讨厌的!”

    记者们被孩子们认真的样子逗笑了,气氛也缓和了不少。周教授趁机拿出检测报告,递给为首的记者:“大家可以看看,这是三个月内我们做的五次检测报告,每次都符合国际有机标准,而且我们的认证流程是由肯尼亚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监督的,绝对不可能存在不正当手段。”

    就在这时,奥马尔带着几个村民赶来了,手里拿着刚从田里摘的玉米:“记者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做罐头的玉米,新鲜得很!要是你们不相信,可以现在就去加工车间,看看我们是怎么生产罐头的,全程都可以录像!”

    为首的记者翻看了检测报告,又看了看育苗基地里绿油油的玉米苗,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李总,非常抱歉,我们之前收到的举报信息可能存在问题,我们会回去核实情况,并且会发布澄清报道,纠正之前的错误信息。”

    李渊笑着说:“没关系,我们欢迎媒体监督,但也希望大家能客观公正地报道,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误导。其实,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金线计划’给当地村民带来的改变,比如奥马尔大叔,以前他们家每年的玉米收成只够自己吃,现在不仅能卖钱,还能在加工基地上班,收入比以前翻了三倍。”

    奥马尔听到这话,立刻接过话茬,用斯瓦希里语跟记者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卡鲁在一旁翻译:“以前我们村里没有水渠,遇到旱季就颗粒无收,孩子们经常吃不饱饭。是鼎盛集团帮我们修了水渠,建了加工基地,还教我们种高产玉米,现在我们不仅能吃饱,还能送孩子去读书,买新衣服。我女儿现在在镇上的小学读书,她说以后要去中国留学,学习更多的知识,回来帮助村里的人。”

    记者们听了奥马尔的讲述,都被深深打动了,纷纷开始采访村民,拍摄育苗基地和加工车间的场景。其中一个记者对李渊说:“李总,我们之前只收到了欧陆农科的举报信息,没有了解到‘金线计划’的真实情况,这次过来,才知道你们做了这么多实事。我们会好好报道这个项目,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企业在非洲做的贡献。”

    等记者们离开后,阳阳拉着李渊的手,小声问:“爸爸,那些记者叔叔阿姨会帮我们澄清吗?”李渊蹲下身,把孩子抱进怀里:“会的,因为他们看到了真相,知道咱们没有说谎。阳阳今天做得很棒,用自己的话保护了咱们的‘金线计划’。”悦悦也跑过来,抱住李渊的腿:“爸爸,我也保护了!长颈鹿也会表扬我的!”

    苏瑶走过来,看着一家人温馨的样子,眼底满是笑意:“好了,记者的事情解决了,咱们继续带孩子体验农耕吧。卡玛大叔说,前面的玉米地里有成熟的甜玉米,可以摘下来烤着吃。”

    “太好了!”阳阳和悦悦欢呼起来,拉着阿明就往玉米地跑。李渊和苏瑶跟在后面,看着孩子们在田埂上奔跑的身影,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像镀了一层金边。周教授走过来,感慨地说:“李总,苏总,你们不仅在做一个产业项目,更是在传递一种温暖的力量。这种力量,比任何商业利益都更有价值。”

    李渊握住苏瑶的手,轻声说:“其实我们只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当初我从部队回来,最想的就是给家人一个安稳的家,后来做‘金线计划’,才发现‘家’的意义可以更大——不仅是我们一家人,还有肯尼亚的村民们,所有因为这个项目而改变生活的人,都可以成为‘家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