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60章 风起东南亚,家魂铸金线
    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风起东南亚,家魂铸金线

    东南亚的雨季总带着黏腻的湿热,李渊站在柬埔寨暹粒省的助学项目工地上,脚下的红泥裹着雨水沾在工装裤上,远处未完工的教学楼框架在乌云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苏瑶撑着伞走过来,把一份浸了潮气的文件递给他,指尖带着微凉的湿意:“刚收到当地教育部门的消息,华盛集团通过省议员施压,要求我们把教学楼的建设标准降到当地最低水平,否则就要重新审核项目资质。”

    李渊接过文件,指腹划过“降低抗震等级”“缩减教室面积”的条款,眉头拧成结。他抬头看向不远处——十几个当地村民正蹲在临时工棚外,怀里抱着自家孩子,眼神里满是期待。上周他刚去过附近的旧学校,土坯墙裂着手指宽的缝,孩子们只能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黑板是用炭灰涂的木板,写满字就用湿布擦掉再写。

    “告诉他们,标准一寸都不能降。”李渊的声音裹着雨丝,却格外坚定,“抗震等级按中国gb标准来,教室人均面积必须达到12平方米,少一厘米都不行。至于资质审核,让法务部立刻整理我们的合规文件,明天我亲自去省里见议员。”

    苏瑶点点头,刚拿出手机要联系团队,工地负责人阿坤跌跌撞撞跑过来,雨衣上的水珠溅了一地:“李总、苏总,不好了!刚才运建材的卡车在进山的路上陷进泥坑,后面还堵了三辆拉钢筋的车,要是今晚之前运不过来,明天浇筑地基的水泥就会过期!”

    李渊抬手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看向手表——现在是下午四点,离水泥初凝时间只剩十八个小时。他快步走向工地临时办公室,打开地图在桌上铺开:“进山的路有三条,陷车的是哪条?”

    “是最常用的2号路,昨天暴雨冲垮了一段路基,卡车一进去就陷了。”阿坤指着地图上的红点,“另外两条路,一条要绕到泰国边境,至少要六个小时;另一条是村民走的小路,太窄了,卡车根本过不去。”

    苏瑶凑过来,手指点在小路上:“小路虽然窄,但能不能找村民帮忙,把钢筋卸下来用人力扛过来?水泥用小型拖拉机分批运,多找几辆车周转。”

    李渊眼前一亮,立刻拍板:“就这么办!阿坤,你现在去附近的村子找村长,按当地工价的两倍雇人,越多越好。苏瑶,你联系附近的农机站,租十辆小型拖拉机,再让后勤组准备好水和干粮,给帮忙的村民送到现场。我去陷车的地方看看,能不能先把卡车弄出来,减少损失。”

    分工明确后,几人立刻行动。李渊开车赶到2号路时,陷车的卡车半个车轮都埋在泥里,司机正急得直跺脚。他下车查看情况,发现卡车底盘卡在了路基的石头上,单纯靠拖车根本拉不出来。“去附近找些木板和千斤顶,”李渊对司机说,“把木板垫在车轮下,用千斤顶把底盘顶起来,再用拖车拉。”

    雨还在下,李渊和司机、赶来的工人一起搬木板、拧千斤顶,雨水混着汗水流进眼睛里,涩得生疼。直到晚上七点,卡车终于从泥坑里开了出来。他顾不上擦汗,立刻让司机绕去边境路线运建材,自己则开车回工地查看人力运输的情况。

    刚到村口,就看到黑压压的村民扛着钢筋往工地走,火把的光在雨夜里连成一条蜿蜒的火龙。村长披着重甲一样的雨衣,看到李渊就迎上来:“李总,我们村来了八十多个人,还有隔壁村的人也在往这赶,保证今晚把建材都运到工地!”

    李渊心里一暖,握住村长的手:“谢谢你们,辛苦大家了。等学校建好了,第一个入学名额留给你们村的孩子。”

    村长笑得露出豁牙:“我们相信李总!你们建的学校,孩子们能学到真东西,以后就能像你们一样,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当晚,整个工地灯火通明。村民们扛着钢筋在小路上穿梭,拖拉机载着水泥在泥地里颠簸,李渊和苏瑶也加入其中,帮着清点建材、给村民递水。直到凌晨三点,最后一批水泥运到工地,阿坤拿着清点单跑过来,声音都带着沙哑:“李总,所有建材都齐了!水泥还剩十二个小时初凝,刚好能赶上明天浇筑!”

    李渊松了口气,靠在临时办公室的墙上,才发现手上磨出了好几个水泡。苏瑶递来创可贴,轻轻帮他贴上:“别硬撑,要是累垮了,后面的事怎么办?”

    “没事,”李渊笑了笑,“想起阳阳上次视频说,要在新学校的墙上画满奥特曼,说要保护小朋友,就觉得这点累不算什么。”

    提到孩子,苏瑶的眼神也软下来:“昨天悦悦还问我,什么时候能去柬埔寨,说要给当地的小朋友带她的故事书。等这个项目稳定了,咱们就把他们接过来看看。”

    第二天一早,李渊带着合规文件去省里见议员。议员办公室的空调开得很足,议员靠在真皮座椅上,手指敲着桌面:“李总,不是我为难你们,当地的建设标准就是这样,你们非要用中国标准,不仅成本高,审批流程也麻烦。华盛集团已经说了,他们愿意按当地标准建,还能多捐二十万美金的教学设备,你就不考虑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标准不能让,设备我们也能捐。”李渊把文件推到议员面前,“这是我们的抗震检测报告和教室设计图,按中国标准建设,能抗七级地震,而当地标准只能抗五级。去年暹粒省刚发生过四级地震,旧学校就裂了缝,要是按当地标准建,下次地震怎么办?孩子们的安全谁来负责?”

    他顿了顿,拿出手机,点开旧学校的照片:“这些孩子每天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没有像样的桌椅,没有电脑,甚至没有足够的书本。我们来这里建学校,不是为了应付差事,是想真真正正给孩子们一个安全、好的学习环境。至于教学设备,我们不仅会捐电脑、投影仪,还会派中国的老师来支教,教孩子们中文和计算机知识,这些都是华盛集团没提到的。”

    议员看着照片里孩子们黝黑的小脸和破旧的教室,沉默了很久,终于拿起笔在文件上签了字:“李总,我佩服你的坚持。就按你们的标准来,我会协调部门尽快完成审批。”

    解决了资质问题,工地的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半个月后,教学楼的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封顶当天,村民们自发带着水果和米饭来工地庆祝,孩子们围着李渊和苏瑶,用生硬的中文喊着“谢谢”。

    就在这时,陈默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带着焦急:“李总,国内出了点事!阳阳在学校跟人打架了,把同学的额头打破了,对方家长不依不饶,非要让阳阳退学,还说要告到教育局!”

    李渊的心一下子揪紧了:“怎么回事?阳阳从来不会主动打架,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我已经问过张阿姨了,”陈默的声音顿了顿,“是那个同学先嘲笑阳阳,说‘你爸妈在国外搞项目,肯定是赚了黑心钱,不然怎么会那么大方’,阳阳气不过,才跟他打起来的。”

    李渊的脸色沉了下来,对苏瑶说:“这里的事就交给你和阿坤,我现在立刻回国,处理阳阳的事。”

    苏瑶点点头,帮他收拾行李:“你路上注意安全,有什么情况随时跟我联系。阳阳那边,你别太凶他,他也是为了维护我们。”

    李渊连夜赶回江城,直奔学校。刚到校长办公室,就看到对方家长正拍着桌子大喊:“必须让他退学!不然我儿子以后在学校还有安全感吗?你们当家长的整天在国外,不管孩子,现在把我儿子打伤了,必须给个说法!”

    阳阳站在角落里,脸上还有抓痕,却梗着脖子,眼里满是不服气。看到李渊进来,他眼圈一红,却还是没哭出来:“爸爸,是他先骂你们的,我不能让他骂你和妈妈。”

    李渊走过去,蹲下来帮阳阳擦掉脸上的眼泪,轻声说:“爸爸知道你是为了保护我们,但打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管怎么样,把同学打伤了,我们都要道歉。”

    他起身看向对方家长,态度诚恳:“这位家长,对不起,是我们没教好阳阳,让您的孩子受了伤。医药费我们全部承担,另外我们还会赔偿您一笔营养费。至于退学,阳阳平时在学校表现很好,这次只是一时冲动,希望您能给他一个机会。”

    对方家长看着李渊真诚的态度,又看了看阳阳通红的眼睛,语气缓和了一些:“我也不是非要让他退学,就是担心我儿子以后还会受欺负。而且你家孩子说你们在国外搞什么项目,到底是做什么的?”

    李渊拿出手机,打开“金线计划”的照片和视频,递给对方家长:“我们在国外建学校、医院和光伏电站,都是公益项目,不赚钱,就是想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和村民。阳阳说的没错,我们没有赚黑心钱,反而经常自掏腰包补贴项目。这次阳阳打架,是因为您的孩子误会了我们,希望您能跟孩子解释清楚,也让两个孩子握手言和。”

    对方家长看着照片里非洲、东南亚的孩子在新学校里读书的样子,还有医院里患者感激的笑容,脸上露出愧疚的神情:“原来是这样,是我误会了,也没教好自己的孩子。对不起,李总,我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阳阳。”

    他转身对自己的孩子说:“快跟阳阳道歉,不该乱说话,也不该跟同学打架。”

    两个孩子互相道了歉,之前的矛盾也烟消云散。校长笑着说:“好了,这事就算解决了。李总,你们做的公益项目真是了不起,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带学生们去看看,让他们学习阳阳的正义感,也了解一下公益的意义。”

    处理完阳阳的事,李渊回到家,看到悦悦正坐在沙发上,抱着小熊等着他。“爸爸,你回来啦!”悦悦扑进他怀里,“哥哥有没有事?我已经把我的故事书整理好了,等下次去柬埔寨,我要给那里的小朋友讲故事,让他们知道,哥哥是个好人。”

    李渊抱着悦悦,心里满是温暖。晚上,他给苏瑶打视频电话,跟她讲了阳阳的事。苏瑶笑着说:“我就知道你能处理好。对了,柬埔寨这边有个好消息,当地的企业看到我们的学校建得好,主动联系我们,想跟我们合作建第二所助学点,还愿意承担一半的建设费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