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20章 雪夜归人携暖意 警徽映心护团圆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雪夜归人携暖意 警徽映心护团圆

    江城腊月的雪总带着股韧劲,簌簌落了半宿,把派出所院子里的老槐树裹成了银团。李渊凌晨三点从值班室惊醒时,窗玻璃上已凝了层薄冰,手机屏幕亮着——是辖区偏僻的溪湾村发来的求助信号,村西头王老汉家的牛棚塌了,三头黄牛困在雪堆里,老人急得在电话里直哭。

    “周凯,备车!溪湾村牛棚塌了,带齐绳索和撬棍!”李渊抓起搭在椅背上的警服外套,扣子都没扣好就往楼下冲。值班室的灯刚亮,隔壁休息室的李阳就揉着眼睛跑出来,身上还穿着辅警的作训服:“爸,我跟你们一起去!昨天巡逻时我看过溪湾村的路,雪厚的地方能没过脚踝,多个人多份力。”

    李渊没多劝,只是把暖手宝塞到他手里:“穿厚点,车上有备用防寒服,到了地方跟紧我,别乱踩雪,村里的土坡冻了容易滑。”

    警车碾着积雪驶出派出所时,天边刚泛出鱼肚白。车窗外的路灯在雪雾里晕成模糊的黄圈,周凯握着方向盘,眉头皱得很紧:“老李,溪湾村那路本来就窄,现在雪一盖,连路基都看不清,咱们得慢点开,别出岔子。”

    “没事,你盯着前方,我用手机导航对比着。”李渊调出离线地图,指尖在屏幕上滑动,“阳阳,你给村支书老陈打个电话,让他组织几个村民在村口等着,再备点热水和干毛巾,等把牛救出来,老人和村民都得暖暖身子。”

    李阳刚拨通电话,就听见听筒里传来老陈急促的声音:“李警官,你们可来了!王老汉刚才差点冲进雪堆里救牛,被我们拦住了,那牛棚的梁子还在往下掉雪,太危险了!”

    警车在雪地里颠簸了四十分钟,终于在溪湾村口看见摇曳的手电筒光。老陈带着五个村民举着铁锹等在路边,每个人的眉毛和衣领上都沾着雪霜。“李警官,这边走!王老汉家就在前头,牛棚塌得厉害,那三头牛是他养老的本钱,要是冻坏了,老人这年都过不好了。”老陈引着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雪地里,积雪没到小腿肚,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劲。

    李渊走到牛棚前,心不由得一紧——原本搭建的木质牛棚塌了大半,断裂的横梁压在积雪上,隐约能听见牛的闷哼声。王老汉坐在雪地里,冻得发紫的手紧紧抓着栅栏,眼泪混着雪水往下流:“李警官,求求你们救救我的牛,我就靠它们种地、卖奶,要是没了它们,我可怎么活啊……”

    “王大爷,您别着急,我们一定把牛救出来。”李渊蹲下身,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裹在老人身上,“周凯,你和老陈带着两个村民去侧面清理积雪,把能落脚的地方腾出来;阳阳,你跟我去后面,咱们先看看牛的位置,别用蛮力撬梁子,免得伤着牛。”

    雪还在落,砸在脸上生疼。李渊和李阳趴在雪堆上,透过横梁的缝隙往里看——三头黄牛缩在牛棚角落,其中一头老牛的腿被掉落的木板压住了,正艰难地甩着尾巴。“爸,老牛的腿被压了,咱们得先把木板移开,不然等会儿救出来也可能伤得更重。”李阳说着,从背包里掏出撬棍,“我试试能不能把木板撬起来,您帮我稳住撬棍。”

    李渊点点头,双手扶住撬棍的末端,李阳用尽全力往下压,木板终于松动了些。就在这时,头顶的横梁突然“嘎吱”响了一声,周凯连忙大喊:“小心!快躲开!”

    李渊一把推开李阳,自己往旁边滚了一圈,积雪灌进衣领,瞬间冻得他打了个寒颤。刚稳住身子,他就看见那根横梁掉在刚才他趴着的地方,积雪溅起半米高。“爸!您没事吧?”李阳爬过来,焦急地摸了摸他的胳膊,“有没有受伤?”

    “没事,皮糙肉厚的,冻不着。”李渊拍了拍身上的雪,接过周凯递来的热水喝了一口,“别耽误时间,咱们分两组,一组用绳索套住牛的脖子,慢慢往外拉;另一组继续清理横梁,注意看着上面的雪,别再掉下来了。”

    村民们也来了劲,有的用铁锹铲雪,有的帮着拉绳索。老陈喊着号子,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压在老牛腿上的木板移开了。李渊钻进牛棚,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老牛的腿,确认没有骨折,才松了口气:“老陈,你让村民找块木板,把老牛的腿固定住,咱们慢慢把它拉出来,别让它使劲。”

    折腾了两个多小时,天已经大亮,三头黄牛终于被顺利救了出来。王老汉抱着老牛的脖子,哭得像个孩子:“谢谢你们,谢谢李警官,你们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李渊擦了擦额头的汗,虽然天寒地冻,可忙活了这么久,身上竟出了层薄汗:“王大爷,您别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赶紧把牛牵到屋里暖和暖和,我让阳阳跟您一起,把牛棚剩下的东西收拾收拾,别再出什么危险。”

    等李阳帮王老汉安顿好牛,李渊已经和周凯、老陈在村口商量起了后续的事。“老陈,村里还有多少户人家的棚子是木质的?冬天雪大,得赶紧排查一遍,要是有不安全的,先让村民把东西挪出来,等开春了再重新修。”李渊从公文包里掏出笔记本,认真地记着,“还有,村里的独居老人,你得多盯着点,每天去看看,别让他们冻着、饿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陈点点头,把李渊的话一一记在心里:“李警官,您放心,我今天就组织人排查,保证不让村民出事。对了,中午就在村里吃口热饭吧,雪这么大,回去的路也不好走。”

    “不了,所里还有事,我们得赶紧回去。”李渊看了看时间,已经快上午九点了,“阳阳,咱们走,你妈肯定在等咱们回去吃早饭。”

    警车往回开时,李阳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渐渐后退的雪景,突然说:“爸,刚才您推开我的时候,我还以为您要受伤了,吓死我了。”

    李渊笑了笑,揉了揉他的头发:“傻小子,我是你爸,怎么能让你受伤?当年在部队执行任务时,比这危险的情况多了去了,我都挺过来了,这点小事不算什么。”

    “我知道您厉害,可我还是担心您。”李阳说着,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这是妈早上给您装的姜茶,说让您回来路上喝,暖暖身子。”

    李渊接过保温杯,打开盖子,一股姜香扑面而来。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胃里,驱散了所有的寒冷。他想起苏瑶早上在电话里的叮嘱,心里不由得一暖——不管走多远,不管遇到什么危险,家里总有个人在等着他,想着他,这份牵挂,是他这辈子最珍贵的东西。

    回到派出所时,食堂里已经没什么人了。苏瑶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放着两碗还冒着热气的面条,看见他们进来,连忙招手:“快过来吃,面条都快凉了。我听老陈说你们把牛救出来了,没受伤吧?”

    “没事,就是有点累。”李渊坐下,拿起筷子大口吃着面条,“还是你做的面条好吃,比食堂的香多了。”

    苏瑶笑着拍了拍他的手:“好吃就多吃点,下午还有个重要的事,你忘了?今天下午两点,市局的领导要来咱们所里视察反诈工作,资料我已经整理好了,放在你办公室的抽屉里,你等会儿记得看看。”

    “忘不了,我吃完就去看。”李渊说着,看向坐在对面的李阳,“阳阳,你上午辛苦了,下午在所里休息会儿,别再出去巡逻了,雪还没停,路上不安全。”

    李阳摇摇头:“没事,爸,我下午跟社区网格员约好了,要去幸福小区给独居老人送防滑垫,之前买的防滑垫到了,正好趁今天送过去,免得老人滑倒。”

    苏瑶叹了口气:“你们父子俩啊,就是闲不住。行吧,那你注意安全,送完防滑垫早点回来,别耽误晚饭。”

    吃过早饭,李渊去了办公室,翻看苏瑶整理的反诈资料。资料里详细记录了近一个月辖区内的反诈宣传活动,还有居民的反馈意见,每一页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李渊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心里很是感动——苏瑶不仅要负责户籍窗口的工作,还要帮他整理资料,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有这样的妻子,是他的福气。

    下午两点,市局的领导准时到了派出所。李渊陪着领导参观了反诈宣传室,介绍了近期的反诈工作成果。“李警官,你们所里的反诈工作做得很扎实,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宣传,很有成效,值得其他派出所学习。”领导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努力,争取年底再拿个先进。”

    送走领导,李渊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李悦的电话。电话里,李悦的声音很兴奋:“爸!我今天在学校参加了反诈知识竞赛,拿了一等奖!老师还夸我懂得多,说我以后肯定能当一个好警察!”

    李渊笑着说:“是吗?我家悦悦真厉害!晚上回家,爸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好好奖励奖励你。”

    “太好了!谢谢爸!我放学就回家,跟您一起做饭。”李悦挂了电话,李渊还能听见她兴奋的笑声。

    下午四点多,雪终于停了。李阳也从幸福小区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满了居民的签名。“爸,您看,这是居民给咱们写的感谢信,说咱们送的防滑垫太及时了,张奶奶还说要给咱们送她做的包子呢。”

    李渊接过感谢信,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签名,心里暖暖的。这些签名,虽然不工整,却代表着居民的认可和信任,这份认可,比任何荣誉都珍贵。

    晚上六点,李悦放学回家了。一进门,就扑到李渊怀里,举起手里的奖状:“爸,您看,这是我的奖状!老师说我是咱们学校的反诈小能手呢!”

    李渊接过奖状,仔细地看了看,然后贴在客厅的墙上:“咱们悦悦真棒,以后要继续努力,不仅要自己懂反诈知识,还要教给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让大家都不受骗。”

    苏瑶从厨房走出来,擦了擦手上的水:“好了,别光顾着说话了,快洗手吃饭。今天做了你们最爱吃的糖醋排骨、红烧肉,还有悦悦喜欢的西红柿炒蛋。”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其乐融融。李悦不停地给李渊和苏瑶夹菜,李阳则说着下午送防滑垫时遇到的趣事。窗外,雪后的月亮挂在天上,洒下柔和的光芒;屋内,灯火通明,饭菜飘香,欢声笑语不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