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18章 暖冬警事映初心 阖家灯火照归途
    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暖冬警事映初心 阖家灯火照归途

    腊月二十三的清晨,薄雾还没散尽,江城市公安局门口的红灯笼就已挂上枝头。李渊站在值班室窗前,指尖摩挲着刚烫好的搪瓷杯,杯壁印着的警徽在暖光里泛着柔和的光。窗外传来扫雪声,他探头望去,只见苏瑶正弯腰推着雪铲,深蓝色的警服外套上落了层细雪,像撒了把碎盐。

    “老李,发什么呆呢?”副队长周凯端着两屉包子走进来,蒸汽裹着肉香飘满屋子,“嫂子大清早来帮着扫雪,你倒好,躲在屋里享清福。”

    李渊笑着接过包子,咬了口热乎的肉馅,眼角弯起:“她那是闲不住,昨天刚值完夜班,今天又惦记着所里的事。”话刚落,手机就响了,屏幕上跳动着“李阳”的名字,他接起电话,声音不自觉放柔:“阳阳,今天不是要去社区送年货吗?怎么还没出门?”

    “爸,我和妹妹在装最后一袋米,张奶奶家的春联您帮我们带了吗?”电话那头传来李阳清亮的声音,夹杂着李悦的笑声,“悦悦说要给您和妈露一手,中午做您爱吃的糖醋排骨。”

    “放心,春联在我包里呢。”李渊挂了电话,心里暖烘烘的。自从三年前从特种部队转业到江城派出所,他最庆幸的就是能守着家人——苏瑶是所里的户籍民警,夫妻俩虽常错开值班时间,却总能在彼此忙碌的间隙搭把手;儿子李阳去年考上社区辅警,女儿李悦在读警校,一家人都围着“警”字转,日子过得充实又踏实。

    “老李,准备出警!”值班室的广播突然响起,周凯抓起警帽往头上扣,“幸福小区有人报警,说楼上漏水把楼下淹了,两家吵得快动手了。”

    李渊迅速起身,抓起外套和执法记录仪,与周凯快步走出值班室。苏瑶见他们要出警,停下雪铲叮嘱:“路上慢点,幸福小区那栋老楼没电梯,注意脚下。”

    “知道了,你也别太累,雪停了就回屋歇着。”李渊回头笑了笑,脚步不停往警车走去。

    警车碾过积雪,发出“咯吱”的声响。周凯握着方向盘,随口聊起:“听说幸福小区那两家,楼上是租住户,楼下是老住户,之前就因为噪音吵过几次,这次漏水怕是要彻底闹僵。”

    李渊点头,打开执法记录仪调试:“老小区设施老化,邻里矛盾多,咱们得先稳住情绪,再找物业一起解决问题。”

    十分钟后,警车停在幸福小区3号楼前。刚下车,就听见三楼传来争吵声,夹杂着东西摔碎的脆响。李渊和周凯快步上楼,只见302室门口围了不少邻居,一个穿西装的年轻男人正指着门口的中年女人骂:“我都说了我不是故意的!水管突然爆了,我能怎么办?你至于把我家的门都砸了吗?”

    中年女人红着眼眶,手里攥着湿漉漉的抹布:“怎么办?我家天花板都塌了!刚晒的被子、衣柜里的衣服全湿了,你一句‘不是故意的’就完了?”

    “大家先冷静点,我们是派出所的。”李渊上前亮明身份,声音沉稳有力,瞬间让嘈杂的场面安静下来,“麻烦两位先让我们看看现场,有话慢慢说,动手解决不了问题。”

    年轻男人叫赵磊,是302的租户,刚搬来半个月。他领着李渊走进屋,客厅地面还积着水,水管接口处破了个洞,水正顺着地板缝往下渗。楼下301的住户王桂兰也跟着进来,指着天花板掉皮的地方哭:“你看,这都第三次漏水了!前两次我没计较,这次直接把我家卧室的衣柜泡了,里面还有我老伴生前的衣服,这可是念想啊!”

    李渊蹲下身,仔细查看水管接口,发现是老化导致的破裂,又去301查看受损情况——卧室天花板确实有一大片水渍,衣柜门变形,里面的衣服还在滴水。他起身对赵磊说:“水管老化是主要原因,但作为租户,你有义务定期检查房屋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房东。现在先联系物业过来修水管,再和王阿姨协商赔偿的事,怎么样?”

    赵磊皱着眉,掏出手机给房东打电话,可打了好几次都没人接。他急得抓了抓头发:“房东一直不接电话,这可怎么办?我下个月就要搬走了,总不能让我赔全款吧?”

    王桂兰一听更激动了:“你要搬走?那我找谁赔?今天这事不解决,你别想走!”

    “阿姨,您先别激动。”周凯连忙劝道,“我们已经联系物业了,他们马上就到。至于赔偿,咱们可以一起找社区居委会调解,肯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这时,李渊的手机响了,是李阳打来的。他走到楼道口接电话,就听见儿子说:“爸,我们到幸福小区门口了,张奶奶家没人,邻居说她去社区医院拿药了,我们要不要等她回来?”

    “你们先去社区居委会,我这边处理完纠纷就过去。”李渊挂了电话,回头看见物业的维修师傅已经到了,正拿着工具走进302。他松了口气,对王桂兰和赵磊说:“维修师傅先修水管,咱们去居委会坐下来谈赔偿,社区有专门的调解委员会,能帮咱们公平处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人虽仍有怒气,但也知道李渊说得在理,跟着他往居委会走。路上,王桂兰小声对李渊说:“李警官,不是我不讲理,我老伴走得早,就剩我一个人,那些衣服是他最后一次出差给我买的,我实在心疼。”

    李渊放慢脚步,温和地说:“我理解您的心情,念想比什么都重要。赵磊刚毕业工作,手头可能不宽裕,咱们尽量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既能弥补您的损失,也不让他太难做。”

    到了居委会,调解委员会的张主任已经在等着了。几人坐下后,张主任先让赵磊和王桂兰分别说了情况,又看了李渊拍的现场照片。赵磊犹豫了一会儿,说:“阿姨,我确实有责任,我愿意赔您五百块钱,再帮您把湿了的衣服送去干洗,您看行吗?”

    王桂兰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五百块不够,我那衣柜得重新刷漆,衣服干洗也得不少钱。”

    “那我再加两百,一共七百,这是我这个月剩下的生活费了。”赵磊急得脸都红了,“我真的没多少钱了,房东又联系不上,您就通融一下吧。”

    李渊看着两人,突然想起什么,对王桂兰说:“阿姨,您家衣柜刷漆的事,我认识一个朋友是做装修的,他可以帮忙打折,能省不少钱。衣服干洗的话,所里有合作的干洗店,也能优惠。这样算下来,赵磊赔您五百块,应该就够了。”

    王桂兰愣了愣,看着李渊真诚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行,看在李警官的面子上,我就不跟他计较了。以后他可得多注意,别再出这种事了。”

    赵磊松了口气,连忙掏出五百块钱递给王桂兰,又再三道歉。纠纷解决后,李渊和周凯刚走出居委会,就看见李阳和李悦提着年货走过来,身后还跟着张奶奶。

    “爸!”李悦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张奶奶说您帮她解决了养老金的事,特意给您买的糖葫芦。”

    张奶奶笑着握住李渊的手,掌心粗糙却温暖:“李警官,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帮我跑社保局,我这养老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领上呢。”

    李渊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甜意从舌尖传到心里:“张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您身体不好,以后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别自己跑。”

    李阳提着年货,对李渊说:“爸,我们已经把年货送到几家困难户了,就剩张奶奶家了。您和周叔叔要是不忙,一起去坐坐?”

    周凯笑着摆手:“你们去吧,我回所里值班,嫂子还在帮着整理户籍资料呢。”

    李渊跟着李阳、李悦和张奶奶往家走,路上,李悦叽叽喳喳地说:“爸,我们班下周要去看守所参观,老师说让我们写观后感,您能不能给我讲讲您以前在部队的事?”

    李渊摸了摸女儿的头,温柔地说:“好啊,等晚上回家,我给你和你哥讲我执行任务的故事。不过你们要记住,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派出所,咱们穿这身制服,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不能辜负身上的责任。”

    李阳重重地点头:“爸,我记住了。昨天我在社区巡逻,帮王爷爷把买的米扛上楼,他非要给我塞橘子,那种感觉特别好。”

    李渊欣慰地笑了——儿子虽然刚当辅警不久,却已经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意义。他抬头看向天空,薄雾已经散去,阳光透过树枝洒下来,落在身上暖洋洋的。

    到了张奶奶家,李阳和李悦忙着帮张奶奶收拾年货,李渊则坐在沙发上,陪张奶奶聊天。张奶奶说起自己的孙子,眼眶有些红:“我孙子在外地工作,一年就回来一次,多亏了你们常来陪我,不然我一个人在家,真挺孤单的。”

    “张奶奶,以后我们会常来看您的。”李悦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递给张奶奶,“等我放寒假了,就来帮您打扫卫生,给您做饭。”

    张奶奶接过热茶,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奶奶等着。”

    中午时分,李渊带着李阳、李悦回到家。刚进门,就闻到糖醋排骨的香味,苏瑶系着围裙从厨房走出来,额头上沁着细汗:“回来了?快洗手吃饭,排骨刚出锅,还热着呢。”

    李悦扑到苏瑶身边,抱着她的胳膊撒娇:“妈,您做的排骨太香了,我都快流口水了。”

    苏瑶笑着刮了刮女儿的鼻子:“就你嘴甜。快去洗手,你爸和你哥也累了一上午了。”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满了菜——糖醋排骨、可乐鸡翅、清蒸鱼,还有李阳爱吃的炒青菜。李悦夹了一块排骨递给李渊:“爸,您尝尝,妈今天做的排骨比上次还好吃。”

    李渊咬了一口,酸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心里满是幸福。他看了看身边的苏瑶,又看了看两个懂事的孩子,突然觉得,自己从部队转业到地方,虽然少了些惊心动魄的任务,却多了些阖家团圆的温暖,这种温暖,比任何荣誉都珍贵。

    “对了,老李,”苏瑶放下筷子,想起一件事,“下午所里要去辖区的小学开展安全宣传活动,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们都挺喜欢听你讲安全知识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