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91章 暴雪过后暖人心 旧友重逢叙当年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暴雪过后暖人心 旧友重逢叙当年

    一、暴雪善后暖意浓 老人物语忆往昔

    暴雪停歇后的瑶光养老院,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积雪覆盖的院子里,折射出晶莹的光。李渊正带领着张强、李伟和工作人员清理残留的断枝,李阳则在检查智能监控系统的线路,确保设备未受暴雪影响。苏瑶和李悦端着热腾腾的姜茶,挨个儿给忙碌的人递过去。

    “李哥,喝杯姜茶暖暖身子,这雪天冻得手都伸不直了。”张强接过搪瓷杯,哈着白气笑道。李渊接过姜茶,望着院子里忙碌的身影,又看向活动室方向——老人们正围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景象,时不时低声交谈。

    “爸,您也歇会儿,剩下的断枝我和张哥、李哥处理就行。”李阳走过来,擦了擦额头的汗。李渊点点头,喝了口姜茶,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到全身。他走到活动室门口,刚要推门,就听到里面传来王大爷的声音:“想当年啊,我在东北当兵的时候,遇到过比这还大的雪,那时候我们在雪地里趴了三个小时,执行巡逻任务,回来的时候棉鞋都冻成冰疙瘩了……”

    屋里的老人们听得入神,张奶奶笑着说:“老王,你又说你当年的事了,不过我还真爱听。那时候你们在雪地里,吃的喝的都怎么解决啊?”王大爷叹了口气:“哪有什么好东西吃啊,就是带着冻硬的馒头,就着雪水吃,有时候馒头冻得啃都啃不动,只能放在怀里捂软了再吃。不过那时候大家都不觉得苦,心里就想着保卫国家,保护老百姓……”

    李渊推门走进来,笑着说:“王大爷,您当年的经历可比我们精彩多了。”老人们看到李渊,纷纷招手让他坐下。“小李,你也来听听,老王正讲他当年当兵的事呢。”刘爷爷说道。李渊在王大爷身边坐下,“您接着说,我也想听听您当年的故事。”

    王大爷清了清嗓子,继续讲道:“那时候我们部队里有个小战士,才十八岁,第一次遇到那么大的雪,巡逻的时候脚崴了,还坚持要跟着队伍走,说不能拖大家后腿。后来我们班长背着他,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营地,那小战士的脚都肿得跟馒头一样大,却没喊一声疼……”

    老人们听得眼眶泛红,李悦端着水果走进来,正好听到这段,忍不住说:“王大爷,那个小战士后来怎么样了?”王大爷笑了笑:“后来他伤好了,更努力训练了,听说后来还立了功,成了他们连队的骨干。现在啊,估计也跟我一样,是个老头子了。”

    李渊看着老人们沉浸在回忆中的样子,心里满是感慨——这些老人大多都有过不平凡的经历,他们的故事里藏着岁月的沉淀,也藏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他转头对李悦说:“悦悦,以后多跟老人们聊聊,把他们的故事记下来,整理成一本小册子,放在‘英雄事迹角’,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经历。”李悦点点头:“好啊,我明天就开始做。”

    二、旧友登门遇惊喜 军旅记忆涌心头

    下午三点多,养老院的大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李伟走到门口,看到一辆灰色轿车停在外面,车窗降下,露出一张熟悉的脸。“是……是赵哥?”李伟惊讶地喊道。车里的人笑着点头:“小伟,好久不见,李渊在吗?”

    李伟连忙打开大门,把人迎进来:“赵哥,您怎么来了?快跟我来,李哥正在活动室呢。”被称作“赵哥”的男人名叫赵刚,是李渊和周凯在部队时的老战友,当年和他们在同一个侦察连,后来因为伤退,回到了老家,这些年一直没联系。

    赵刚跟着李伟走进活动室,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和老人们聊天的李渊。“老班长!”赵刚激动地喊道。李渊听到声音,猛地转头,看到赵刚,眼中满是惊喜:“赵刚?你怎么来了?”他快步走过去,和赵刚紧紧拥抱在一起。

    “我前段时间回老家,遇到了周凯,他跟我说你在这儿开了家养老院,我今天正好来这附近办事,就过来看看你。”赵刚拍着李渊的背,眼眶有些发红,“老班长,这么多年没见,你还是老样子,就是头发白了点。”

    李渊笑着说:“你也没怎么变,还是那么精神。快坐,我给你倒杯茶。”苏瑶听到动静,从厨房走出来,看到赵刚,也认出了他:“赵刚?好久不见,快坐。”李阳和李悦也围过来,好奇地看着赵刚——他们经常听李渊说起这位当年在部队里“百步穿杨”的神枪手。

    “这就是阳阳和悦悦吧?都长这么大了。”赵刚看着李阳和李悦,笑着说,“当年我还抱过阳阳呢,那时候他才这么点大。”他用手比划着,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赵刚喝了口茶,看着活动室里的“英雄事迹角”,目光落在王磊的照片上,眼神变得沉重:“没想到……王磊这孩子就这么走了。当年他刚到部队的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我还教过他打枪呢,他学得特别快,是个好苗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渊点点头:“是啊,王磊是个好战士,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前段时间,我和周凯还去看望了他的父母,他们二老身体还不错,就是经常惦记着他。”赵刚叹了口气:“唉,都是我们对不起他的父母,没能照顾好他。等过几天,我也去看看他们二老。”

    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起了当年在部队的往事。赵刚说起当年他们执行侦察任务,深夜潜入敌方阵地,差点被发现,最后是李渊想出办法,用树枝和杂草伪装自己,才成功撤离;李渊则说起赵刚当年在射击比赛中,连续十发子弹都命中靶心,被评为“神枪手”的事迹。

    李阳和李悦听得津津有味,李阳忍不住问:“赵叔叔,当年你们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害怕吗?”赵刚看着李阳,认真地说:“怎么会不害怕呢?但我们是军人,肩上扛着责任,就算再害怕,也不能退缩。那时候心里就想着,一定要完成任务,一定要活着回去,因为我们的身后,是国家和老百姓。”

    李悦点点头,心里对这些军人前辈更加敬佩了。她拿出笔记本,把赵刚说的故事记下来,想着以后要把这些故事也整理到小册子上。

    三、隐患排查保安全 智能系统显威力

    聊了一会儿,李渊想起暴雪过后,养老院可能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便对赵刚说:“赵刚,你先在这儿坐会儿,我和阳阳、张哥、李哥去检查一下养老院的安全情况,很快就回来。”赵刚连忙说:“老班长,我跟你们一起去,说不定还能帮上忙。”

    李渊点点头,带着赵刚、李阳、张强、李伟走出活动室,开始对养老院进行全面的安全排查。他们先检查了屋顶,查看是否有积雪残留导致的屋顶损坏;然后检查了围墙,看看是否有因积雪重压而出现的裂缝;最后检查了各个房间的水电设施,确保没有漏水、漏电的情况。

    “爸,你看这边,屋顶的瓦片有几块松动了,可能是暴雪压的。”李阳指着东侧的屋顶说道。李渊抬头一看,果然有几块瓦片翘了起来,“得赶紧把它修好,不然下次下雨又该漏水了。赵刚,你会修屋顶吗?”赵刚笑着说:“老班长,你忘了?当年在部队,我可是出了名的‘万能手’,什么都会修。”

    说完,赵刚就找来梯子,爬上屋顶,开始修补松动的瓦片。李阳在下面递工具,张强和李伟则在旁边扶着梯子,确保赵刚的安全。李渊站在下面,看着赵刚熟练的动作,心里满是欣慰——老战友还是当年的样子,不管什么事,都愿意伸出援手。

    修补完屋顶,他们又来到配电室,检查电路情况。李阳打开智能管理系统的后台,查看各个房间的电路运行状态。“爸,你看,302房的电路有点异常,电流不稳定,可能是线路老化了。”李阳指着电脑屏幕说。李渊点点头:“走,去302房看看。”

    他们来到302房,房间里的张奶奶正在看电视。“张奶奶,我们来检查一下电路,您先到活动室待一会儿,很快就好。”苏瑶走过来,扶着张奶奶走出房间。李伟打开配电箱,仔细检查里面的线路,发现果然有一根电线老化,出现了漏电的迹象。“还好发现得及时,不然很容易引发火灾。”李伟说道。

    赵刚接过李伟递来的电线,熟练地更换起来。很快,电路就修好了,李阳再次打开智能管理系统,查看302房的电路状态,显示一切正常。“这智能系统还真好用,能实时监控电路情况,比我们以前人工排查方便多了。”赵刚看着电脑屏幕,感叹地说。李阳笑着说:“赵叔叔,这系统还有很多功能呢,比如能监控老人的活动轨迹,要是老人遇到危险,按下手环上的紧急按钮,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赵刚点点头:“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想法,用科技来保障安全,真是太好了。当年我们在部队,要是有这么先进的设备,执行任务也能更顺利一些。”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排查和修补,养老院的安全隐患全部排除。李渊看着焕然一新的养老院,心里踏实了很多。“辛苦大家了,晚上我们一起吃个饭,好好聚聚。”李渊说道。大家纷纷点头,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四、家宴重聚忆当年 战友情深话未来

    晚上,李家的客厅里热闹非凡。苏瑶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有红烧肘子、可乐鸡翅、水煮鱼,还有赵刚最爱吃的红烧肉。李渊、赵刚、周凯(周凯接到李渊的电话后赶来)围坐在餐桌旁,李阳和李悦坐在旁边,苏瑶则在厨房和客厅之间忙碌着。

    “来,赵刚,尝尝你嫂子做的红烧肉,还是当年的味道吗?”李渊给赵刚夹了一块红烧肉,笑着说。赵刚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就是这个味道!当年在部队,每次过年,嫂子都会给我们做红烧肉,那时候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周凯也笑着说:“可不是嘛,当年我还跟赵刚抢过红烧肉呢,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特别有意思。”大家都笑了起来,餐桌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