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51章 红绳系住的寻常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红绳系住的寻常

    一、镜中鬓角

    早晨七点十五分,李渊推开洗手间的门时,苏瑶正在厨房煎蛋,油星溅在平底锅上的轻响,混着客厅里李阳背英语单词的声音,在晨光里织成张柔软的网。

    他对着镜子扯了扯衬衫领口,第三颗纽扣旁的线头松了,是苏瑶昨晚补袜子时顺手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军功章都让人心安。镜中的男人眼角有了细纹,鬓角的白发藏在黑发里,像没扫净的雪——这是他离开特战队的第五年,在"盛世华庭"小区物业当安保主管的第三百二十一天。

    "爸,我书包呢?"李悦的声音撞开洗手间的门,小姑娘穿着粉色校服,马尾辫上的红绳扫过李渊的手背,痒得像当年潜伏任务时钻进衣领的草籽。

    李渊从门后拎出书包,拉链头挂着个褪色的平安符,是苏瑶去五台山求的。"昨天让你自己收拾,"他捏了捏女儿的脸颊,指尖触到她新换的门牙豁口,"又忘得一干二净。"

    李悦吐了吐舌头,抓起书包往玄关跑,红绳在晨光里荡成道弧线。李渊望着镜中自己的倒影,忽然想起十年前在边境线,他对着战术镜抹迷彩膏,镜里的人眼神像鹰隼,下颌线绷得比枪栓还紧。那时苏瑶寄来的信里总画着红绳,说等他回家就用这绳给孩子们扎辫子。

    "老李,"苏瑶端着餐盘走进来,煎蛋的焦香裹着她身上的栀子花香皂味,"今天业主委员会要讨论加装电梯的事,记得穿我给你熨的西装。"

    他转身时,衬衫下摆扫过洗手台,碰到了苏瑶的润肤乳。瓶身上印着只卡通猫,是李阳去年生日给妈妈挑的。"知道了,"他弯腰去捡,后腰的旧伤隐隐发紧——那是三年前抓小偷时被铁棍砸的,比在丛林里被蛇咬还疼。

    苏瑶忽然踮脚给他理了理领带,指尖在他喉结处停顿了下。"鬓角又白了些,"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下午去超市买盒染发剂,我给你染。"

    李渊望着她眼角的笑纹,那里曾映着硝烟,如今盛着晨光。"不染,"他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茧子蹭过她无名指上的银戒,"这样挺好,像你爸。"

    苏瑶的父亲是退休老警察,临终前拉着李渊的手说"别让她再担惊受怕"。那时他刚从特战队转业,攥着三等功勋章站在灵前,第一次觉得这枚金属牌比枪还沉。

    客厅传来李阳的惊呼,英语磁带卡在录音机里,发出刺耳的嘶鸣。李渊笑着往外走,听见苏瑶在身后打开橱柜,取出那罐他最爱的茉莉花茶——茶罐上贴着张便利贴,是李悦写的"爸爸的茶,妈妈保管",字迹歪歪扭扭,红笔描的边框像道温暖的警戒线。

    二、电梯前的硝烟

    上午九点,业主委员会的代表们在物业办公室吵成了一锅粥。三楼的张大爷把保温杯往桌上顿,茶渍在会议记录上洇出片黄:"加装电梯凭什么我们底层多掏钱?你们高层倒是方便了,我们的采光怎么办?"

    七楼的王女士立刻站起来,真丝衬衫的领口别着朵珍珠胸针,说话时胸针晃得人眼花:"张大爷您这话说的,谁不知道您儿子在住建局?真要挡光,您早把规划图撕了!"

    李渊往每人面前推了杯温水,纸杯上印着"盛世华庭"的logo,是他上个月特意让广告公司印的。"大家先喝口水,"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种让人安静的力量,"采光评估报告在这里,电梯井距离楼体三米二,冬至日照不低于两小时,符合国家标准。"

    张大爷的眼睛在老花镜后眯了眯:"小李啊,不是大爷为难你,你刚来物业两年,不知道这里的门道。"他忽然压低声音,"去年你抓的那个小偷,是五楼刘寡妇的远房侄子,这事"

    "张大爷,"李渊打断他时,指尖在桌下轻轻叩了叩,那是在特战队时示意队友戒备的暗号,"刘女士的侄子因入室盗窃被判八个月,判决书复印件在派出所存档,需要我帮您申请调取吗?"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只有墙上的石英钟在"咔哒"作响。李渊望着窗外的梧桐树,新叶在风中晃得像特战队的伪装网。五年前他刚来时,这棵树还没他高,如今已能遮住三楼的窗台——就像那些藏在岁月里的伤口,慢慢被寻常日子覆盖,却从未真正消失。

    "小李主管说得对,"四楼的陈老师推了推眼镜,"我看过评估报告,确实合规。要不这样,低层住户承担百分之十五,中层百分之二十五,高层百分之六十,怎么样?"

    王女士立刻点头:"我同意!只要能装电梯,我家多掏点没关系!"

    张大爷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抓起保温杯往门口走:"我回家跟老婆子商量商量!"

    李渊看着他的背影笑了,想起在热带雨林里追捕毒贩时,首领也是这样嘴硬心软,最后在他腿上中枪时,还把最后颗急救包塞给了他。"张大爷,"他扬声喊道,"您的降压药落在桌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大爷的脚步顿了顿,没回头,却在门口停顿了三秒。李渊把药瓶放进抽屉时,发现里面躺着颗生锈的弹壳,是他第一次执行任务时留下的,苏瑶总说"留着晦气",却每次打扫都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

    三、午餐盒里的战场

    中午十二点,李渊提着保温桶往市一中走。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街角的花店时,看见新到的康乃馨开得正艳——今天是苏瑶的生日,他早上出门时特意记在手机备忘录里,设置了三个提醒。

    高一(3)班的教室外,李阳正和同学抢篮球,校服外套搭在栏杆上,露出里面印着"奥特曼"的t恤。"爸!"他看见李渊时,把球往同学怀里塞,"今天食堂做了红烧肉,您怎么还送饭来?"

    李渊打开保温桶,糖醋排骨的香气立刻漫了出来。"你妈说你上周说想吃这个,"他往饭盒里夹了块排骨,"特意早起炖的,放了山楂,不腻。"

    李阳的同学凑过来,眼睛瞪得像铜铃:"阳阳,你爸就是那个单枪匹马抓小偷的保安大叔?我妈说他比电影里的特种兵还厉害!"

    李阳的脸腾地红了,往嘴里扒着饭:"别听我妈吹牛,他就是个"

    "就是个会炖排骨的老爸,"李渊揉了揉儿子的头发,指腹触到他后颈的痣,和苏瑶的一模一样,"快吃,吃完上课去。"

    离开学校时,他在公告栏前停了停,李阳的名字在月考红榜上排第二十三名,比上次进步了十五名。旁边贴着张"见义勇为奖"的公示,照片上的少年穿着和李阳同款的校服,据说救了个落水的老太太。

    李渊往花店走时,手机响了,是苏瑶的同事王姐:"小李啊,你快劝劝苏瑶,她非要把年终奖捐给山区孩子,我说让她给李悦报个舞蹈班,她还跟我急!"

    "王姐您别生气,"李渊笑着说,"她就是这脾气,当年我们结婚,她把彩礼钱全买了书,寄给了她支教过的小学。"

    挂了电话,他选了束粉色康乃馨,花店老板用红绳捆花时,绳结打得格外漂亮。"送给爱人的吧?"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笑得眼角堆起皱纹,"看你这细心劲儿,年轻时肯定是个情种。"

    李渊的思绪忽然飘回十年前,苏瑶去边境看他,在铁丝网外递给他个包裹,红绳捆得严严实实。里面是件手工毛衣,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防弹衣都暖和。"我学了三个月,"她隔着铁丝网喊,"你要是不穿,我就"

    他当时笑着说"穿,天天穿",结果在一次突袭任务中,毛衣被弹片划破,他愣是捂着伤口把任务完成了,回来后被队长骂了半小时,说"命比衣服重要"。

    四、菜市场的战术

    下午四点,菜市场的吆喝声震得人耳朵疼。李渊拎着个空布袋,在人群里穿梭得像条鱼——这是他在特战队练的本事,能在拥挤的环境里保持最佳防御姿势。

    "李大哥来了!"卖猪肉的王屠户挥着刀打招呼,案板上的排骨剁得砰砰响,"今天的肋排新鲜,给苏老师炖汤正好!"

    李渊走到摊位前,指尖在排骨上敲了敲。"要中间那段,"他的动作快准狠,"剁成三厘米见方的块,别带筋。"这是苏瑶的要求,说这样炖出来的排骨软烂,李悦爱吃。

    王屠户一边剁排骨一边笑:"还是李大哥懂行!上次张大爷来买排骨,非要我剁成小块,结果他老伴打电话来骂我,说小块炖不出味儿!"

    李渊往布袋里装排骨时,看见卖蔬菜的李婶正和人讨价还价。"这黄瓜都打蔫了,还卖三块五一斤?"穿花衬衫的男人把黄瓜往筐里扔,"两块,不卖我走了!"

    李婶的脸涨得通红:"进货价都两块五,你这不是为难人吗?"

    李渊走过去,拿起根黄瓜:"李婶,给我来五斤,三块五一斤。"他转头对花衬衫男人说,"旁边超市的有机黄瓜八块一斤,您要是嫌贵,我帮您叫个网约车?"

    花衬衫男人悻悻地走了,李婶往李渊的布袋里塞了把香菜:"李大哥,你真是好人。"

    其实李渊认得那男人,是小区刚搬来的租户,昨晚在物业登记时,说自己刚失业,带着孩子在城里打拼。他往男人身后的超市望了望,看见对方正拿了袋最便宜的挂面,心里忽然软了——当年他刚入伍时,父亲生病,家里穷得连挂面都舍不得买,是邻居张奶奶偷偷塞给了他半袋。

    买完菜往家走时,手机响了,是物业前台小张:"李哥,七楼王女士说她家的猫丢了,是只布偶猫,叫'公主',您看"

    "知道了,"李渊往小区的方向走,"让王女士发张猫的照片到业主群,我现在过去看看。"

    他在小区的绿化带里转了两圈,忽然听见假山后有"喵喵"的叫声。"公主"正卡在石缝里,蓝眼睛里满是惊恐。李渊脱下西装外套铺在地上,屈膝半蹲,手指慢慢伸向猫爪——这个姿势他练了无数次,在解救人质时,能在零点五秒内控制住对方的手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