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28章 怨气和嫉妒
    宋文昌试图反驳,强调道:

    “可是这些都是小事,我们不能盯着细枝末节,姜同学的观点过于经验主义,缺乏理论高度……”

    没人听到他说话。

    唯一坐在他附近的几个同学也忍不住偷偷撇嘴,有人还悄悄切了一声。

    宋文昌的脸涨得通红,悻悻地闭上了嘴。

    郑教授最后总结,他高度肯定了姜云舒的观点:

    “云舒提出东西非常深刻!尤其是‘可持续发展’这个说法,极具启发性!这次回去后的调研报告,大家要重点围绕云舒的思考方向来展开撰写!”

    听到这话,宋文昌只觉得一股嫉火直冲头顶,手指紧紧掐进了掌心。

    风头全被她出了!连教授都被她蛊惑了!

    回程的大巴车上,气氛明显分成了两拨。

    宋文昌阴沉着脸坐在最前面,一言不发,看着窗外飞逝的景物,心里堵得慌。

    姜云舒和秦岚岚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报告的思路。

    陈默就坐在姜云舒斜后方,目光总会不经意地落在姜云舒认真的侧脸上,眼神里充满了学术上的欣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倾慕。

    偶尔,他会探身过来,和他们一起说话。

    三人默契的交流,看在宋文昌眼里,更是刺眼。

    回到学校后,课题组投入了紧张的报告撰写阶段。

    大家先分头整理资料,撰写自己负责的部分,然后由郑教授过目,确定最终方向和主笔人。

    由于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姜云舒只是匆匆回家了一趟,就决定住校一段时间,等报告撰写完再回去。

    宋文昌憋着一口气,熬夜写了一份在他看来理论深厚,引经据典的报告大纲,自信满满地第一个交给了郑教授。

    然而,郑教授看完后,只是微微皱了皱眉,没多说什么。

    接着,姜云舒也提交了她的大纲。

    她的大纲结构清晰,重点围绕在可持续发展上面。

    郑教授仔细阅读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把两人叫到办公室,将两份大纲放在桌上。

    “云舒,文昌。”

    他开口:“你们的大纲我都看了,云舒的这份,更贴近我们本次的调研,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这份总报告,就由云舒来主笔。”

    宋文昌的脸色立即变得很难看。

    郑教授把他叫来,也有自己的目的:

    “文昌,云舒的学术规范和理论文献基础不够扎实,你就做副笔,协助云舒,帮她把把关。”

    这话如同一个火星,瞬间点燃了宋文昌积压已久的所有怨气和嫉妒!

    他猛地抬起头,脸涨得通红,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尖锐:

    “教授,我不服!她的报告大纲缺乏理论深度,这算什么经济学报告?这简直是工作总结!您不能因为她的背景和身份,就如此偏袒她!这对其他努力钻研理论的同学不公平!”

    办公室的气氛瞬间凝固。

    郑教授似乎没想到宋文昌的情绪会这么激动,愣了一下后,脸色沉了下去。

    “文昌,你觉得我是因为云舒的背景身份才让她写的?”

    “那不然呢?”宋文昌喘着粗气:“她不就是家里有钱吗?我是村里的,您就觉得我不懂经济学?可我也是认认真真读了五年才到这里的!”

    听他这么说,郑教授眼中的最后一丝耐心也消耗殆尽。

    他猛地一拍桌子。

    “宋文昌!”

    郑教授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失望:

    “你太让我寒心了!我郑弘毅自问在学术上从未有过门户之见,更不会以出身论英雄!我看重的是真才实学!”

    他指着桌上姜云舒那份大纲,痛心疾首:

    “你说我偏袒?你看不到这份大纲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吗?你研究了五年经济学,到头来却只看到了姜云舒同学的家庭背景!你的心思根本就没用在正道上!”

    郑教授越说越气,胸口剧烈起伏:“如果你的学术心胸和眼光只有这么狭隘,那以后,助教的工作你不需要再负责了!你现在就给我出去,好好冷静想想,你想做的到底是什么学问!”

    这番话如同冰水浇头,又像是重重的耳光,扇得宋文昌头晕眼花,脸色从通红瞬间变得惨白。

    他没想到教授会如此不留情面,直接撤了他助教的位置!

    这意味着他在导师圈里的名声,甚至未来的前途,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教,教授……”

    他还想说什么,但看着郑教授那冰冷失望的眼神,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最终,他死死咬着牙,猛地转身,摔门而出!

    “哐当”一声巨响,震得走廊里都仿佛有回音。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郑教授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疲惫,他转向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姜云舒,语气带着歉意:

    “云舒啊,今天这事,让你看笑话了,是我没处理好,让你受委屈了。”

    姜云舒微微摇头:

    “教授,您言重了,我没觉得委屈,学术观点有分歧很正常,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调研报告写好,我是来跟您学习知识的,不是来吵架或者争些什么的。”

    她这份冷静大气的态度,让郑教授心中的郁气消散了不少,欣赏之情更甚。

    他叹了口气:“你说得对,报告是关键,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了些:“文昌有句话虽然偏激,但也不是全无道理,你的实践经验丰富,这是你的巨大优势,但不可否认,你在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上,确实还有所欠缺……我觉得,我还是需要找个人帮你。”

    姜云舒虚心接受,认真点头。

    她沉吟片刻,主动道:“教授,你看陈默同学行不行,他这几天调研非常认真,理论功底也很不错,我们沟通起来比较顺畅。”

    陈默其实也才进课题组没多久,但他的成绩确实不错,郑教授有印象。

    他欣然同意:“行,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报告的撰写工作变成了姜云舒和陈默的合作。

    两人分工明确,经常一起在图书馆或者空教室里讨论到很晚。

    合作的过程中,陈默看姜云舒的眼神越来越不一样。

    起初是学术上的欣赏,后来逐渐多了些别样的情愫。

    喜欢军婚:搬空渣夫全家,我改嫁军少请大家收藏:军婚:搬空渣夫全家,我改嫁军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军婚:搬空渣夫全家,我改嫁军少请大家收藏:军婚:搬空渣夫全家,我改嫁军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