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3章 治理指南
    话说吴岩峒忽听身后炮声轰鸣,十来发炮弹如流星划过头顶,狠狠砸向山上清妖营地。

    吴岩峒心中一惊,震惊于火炮数量之多。

    紧接着,身后又响起更密集的炮声,这回炮弹愈发精准。

    大铁弹带着呼啸风声砸在石墙上,石墙应声而塌。榴弹如死神使者落入清妖营地,爆炸开来,吞噬周围生命。

    起初,还能听见清妖士兵在营地里鬼哭狼嚎。

    但在密集炮弹攻击下,很快只剩火炮轰鸣和炮弹爆炸声。

    清妖阵地硝烟弥漫,什么也看不清,宛如死亡之城,不见活物。

    直到这时,吴岩峒才惊觉自己早已冷汗直冒。

    原来正规军打仗如此激烈残酷,若自己身处山上营寨,只怕性命早已不保。

    火炮持续轰击,山顶原本坚固的石墙倒塌一片,仿佛被巨人踩过。

    突然,炮声戛然而止。紧接着,徐雨顺连长吹响哨子。

    “上山!大家成散兵阵型,交替掩护。看到清妖露头就开枪!”

    徐连长高声下令,率先向山上爬去。

    吴岩峒、杨班长和班里兄弟,迅速跟上徐连长。

    他在黔省腹部长大,这座山对他来说,果真像座小土坡,攀爬轻松,不一会就跑到了最前面。

    他们向前爬了一两百米,快接近清妖营寨,却不见清妖身影,也没听到声响。

    距离清妖营寨只剩二三十米时,徐连长果断下令:“上刺刀,冲上去!”

    吴岩峒迅速抽出腰间刺刀,“咔嗒”一声卡在枪管上。

    随着徐连长冲锋的哨子声响起,他大吼一声,如猛虎般率先冲上山。

    他翻过被炸崩裂的石墙,进入清妖营地。

    只见营地里横七竖八躺着百十具清妖士兵尸体,还有数十名被炮弹炸残的伤兵,奄奄一息,但不见清妖大队。

    他心中颇不痛快,便和几个西军战士继续搜寻。

    搜到清妖营寨东墙,他爬上墙头。

    只见前方数里地外的山下,数千名清妖士兵阵型散乱,正向东面平原亡命逃去。

    原本准备痛快大战一场的吴岩峒,看了半晌,然后气急败坏地对着刚追上来、气喘吁吁的杨爱西班长懊恼大叫:“班长,清妖跑了!我们没仗打啦!”

    杨爱西也爬上石墙,用手捶了下吴岩峒肩膀,责怪道:“你小子,跑得跟兔子似的,追都追不上。我还担心你被清妖包围呢。”

    说罢,他顺着吴岩峒手指看去,果见山下狼狈奔逃的清妖士兵,忍不住用家乡话骂道:“一窝哈宝,蹿得飞快的喃!”

    ---

    话说左靖西见青军一触即溃,略感失望,当即率军继续前行。

    三日后,来到萍乡城下,城中守军闻风而逃,连装模作样的抵抗都没有。

    西军继续前进,9月10日,顺利攻陷袁州府治宜春。

    青军依旧望风而逃,怯战程度远超左靖西预想。

    但用兵谨慎的左靖西,还是在宜春停留下来。他给留在湘省的叶芸来的第六军下令,让其进入赣省,护住第七军后勤补给线。

    这段时间,他收到军情局传来的两条关键消息。

    其一,第一军已攻克赣北柴桑城,骆秉彰率部退入皖省徽州府,赣省内,青庭已无能战之军;

    其二,赣省绿营军缺额、欠饷严重属实,又被西军连失数州,人心惶惶。

    当下洪都城内,青庭赣省巡抚陈启迈身边只有四五千绿营兵,且毫无战意。

    左靖西当机立断,命第六军向袁州府周边攻击,扩大西王府控制区。

    他则带着第七军,经临江,顺着袁水、赣水,直扑赣省省府洪都城。

    正如军情局情报所示,一路上西军没遇大的阻挡,势如破竹。二十日后,抵达洪都城下。

    此时,第一军第一师,在师长吉文元率领下,与水师配合从北面而来,准备和第七军夹攻洪都城。

    陈启迈见数万西军兵临城下,往日与同僚相互拆台的聪明劲消失了,直接弃城,向东面饶州府跑去。

    自此,洪都城被西军占领。

    随后,左靖西收到萧云骧通过探马发来的消息,邀他去柴桑城,商议要事。

    左靖西令刘昌林留在洪都,继续攻打周边州府。

    他坐上水师战船,顺赣江进入鄱阳湖,两日之后,于10月2日傍晚抵达柴桑城。

    到了府衙书房,只见萧云骧在书桌上奋笔疾书,赵烈文在旁边书架整理文档。

    见左靖西进门,萧云骧抬起头,抱歉道:

    “先生辛苦,请坐边上稍等,我一会就好。惠甫,你先拿那几份军报给先生看看。”

    左靖西在房子椅子上坐定,赵烈文从书架上拿出一纸匣递给他,又给他倒了杯茶。

    左靖西打开纸匣,见里面全是近期军报。

    第一份是第二军李开方、张景平、范承志从黔省西部水城厅发来的。

    信中说,已扫平黔省清妖势力。

    但黔省山高谷深,行军常需攀爬险隘,辎重运输效率低;沿途河流多却缺桥梁,渡河靠临时木筏或船只,还易受洪水、激流阻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地天气潮湿多雨,道路泥泞,山体滑坡频发;

    土地贫瘠,产出有限,大军后勤粮草难以在当地筹集,严重依赖后方输送。

    左靖西看到信中“上则摩于九天,下则坠于重渊,人皆覆涩,马皆钉掌”的描述,不禁摇头感叹:“唉,他们真不容易。”

    接着往下看,三人鉴于实际情况,建议林启荣的第五军留在黔省,不用跟着第二军进入滇省。

    他们列出的理由如下:

    其一,黔滇作战的关键在于后勤,而非兵力。

    当下,黔滇两省的青军主力已被第二军击溃,此时增加兵力不仅毫无必要,还会徒增后勤负担。

    其二,虽然目前黔省的青庭势力已被剿灭,但省内仍存在大量土司残余势力。

    倘若西王府推行“均田亩”制度,损害到他们的利益,必然会引发反抗,因此需要武力来保障政策的顺利推行。

    其三,第五军可分兵,从黔省南部的都匀府出发,沿着都柳江-融江走廊攻入桂省。

    此路线可借助都柳江-融江作为后勤运输补给线,且顺流而下,能够途经桂省融县,抵达柳州盆地。

    信的末尾,三人特意提醒萧云骧,黔省已发现有大量的yp种植,铲除yp需要找到合适的替代产品。

    经调查,黔省除了常规种植水稻、玉米外,其他作物尚未广泛普及。

    比如高粱仅有少量种植,且仅用于酿酒;辣椒只是局部种植,尚未推广;土豆、番茄等作物,由于保存和加工技术有限,仅零星种植。

    他们建议委派科学院的农业专家,前往黔省传授种植技术,推广上述农作物,以改善当地百姓的生存环境。

    而且黔省气候湿润多雨,适合种植茶树,茶叶也可作为yp的替代产品。

    整个报告洋洋洒洒一万余字,与其说是一份军报,倒更像是一份黔省治理指南。

    -----------------------------------------

    (注:水城厅,即今六盘水市)

    喜欢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请大家收藏:()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