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4章 亲不够,独领风騒
    眼前的美人凤眼微眯,嘴角轻翘,往日里锐利的眉梢也变得舒缓起来。

    而且十根修长的玉指直中带圈,似是颇为紧张,又在期待着什么。

    赵安会心一笑,探手勾住了她的蜂腰,然后在四目相对之下,一点点把她揽到自己的怀里,骤然抱紧道:“你应该早些告诉我。”

    萧宁浑身都有些僵硬,但还是倔强地昂起雪白的脖颈,轻哼道:“你这话也印证了我的猜测,你从未想过追求我,哪怕是给我写一封不谈国事的书信。”

    “想听实话吗?”

    “自然!”

    “因为你在我的心中一直都是不可追的,靠追也是追不到的。”

    “然后等着我像其他女人一样投怀送抱?赵安,本宫生气了!”

    她歪着头,趴在赵安的脖子上咬了一口。

    与其说是咬,不如说是亲。

    那柔和中暗藏霸道的味道让赵安连打了几个冷颤。

    萧宁察觉以后,更为不满了:“你这是何反应?难道是对本宫过敏不成?”

    “殿下!”

    赵安抬手勾起她的香腮道:“有没有人和你说过,你生气的时候分外妖娆?说起来,出于曾经的身份悬殊,出于我对你的敬重,出于咱们之间特有的情谊,我可能还真对你过敏,所以还请殿下为我脱敏!”

    “脱……脱敏?”

    萧宁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呢,檀唇便被堵住了。

    那轻缓又耐心的啄法,让她险些失控,想要一口咬过去,然后把赵安给推到栏杆上就是一顿狂亲。

    但她最终还是忍住了。

    她让赵安追求,赵安让她帮忙脱敏……

    即便她要成为他诸多女人中的一个另类,享受她们所没有的待遇,可双向奔赴素来美好。

    这个男人也值得她主动奔赴。

    任由赵安啄了许久之后,她也是搂着赵安的脖子,热情如火地回应了起来。

    两人一亲就是半晌。

    站着亲、坐着亲、躺着亲,还一度背靠背歪头亲……

    真是怎么亲都亲不够。

    还是宫女在阁楼外询问是否用膳时,萧宁才愤愤地推开赵安道:“又上了你的贼船了!下次我应该涂唇脂,还要多涂,让你亲成大姑娘,哈哈哈!”

    赵安用指腹慢慢地摩挲着她那高傲又性感的嘴唇道:“在攻打洞庭湖时,我曾想到殿下,想到一首诗,现在赠予你。”

    萧宁张口咬了一下他的手指,很是不满:“亲完才送?你早干嘛去了?”

    “这样便可以再亲一次。”

    “你……你想得美!快吟诵你的大作,我要听!”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刚刚还在嗔怒的美人儿听完诗以后,怔怔地看着情郎,瞬间没了脾气。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仅是想想便觉得特别美啊!

    她迫不及待道:“待天下一统,你要带我一起泛舟湖上,就是变也要给我变出此等美景来!”

    “没问题。”

    赵安笑了笑道:“其实殿下于我而言,就如这梦境一般,太过美好了,就在眼前时反倒觉得不真实!”

    萧宁负手而立,躬身盯着他道:“现在呢?”

    “还是不真实!”

    “还想让我亲?赵兄,你的如意算盘打得是越来越好了。”

    “萧兄也可以主动献出芳泽。”

    “咯咯咯,你这才开始追,本宫还是要矜持点,用膳了!”

    见她步履轻快,风姿摇曳,如万里河山一般美不胜收,赵安都看着迷了。

    原来当殿下完全释放女性气息的时候,真会像那满船清梦压星河一样绝美。

    他要当星河!

    今后再给殿下写信,一定要写两封。

    一封谈国事,一封为情书。

    九日后。

    会试结束。

    如果按照大靖的流程,试卷经过严格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排名等过程,最终确定录取名单,需要一个月左右。

    但是赵安和萧宁都很注重效率,将这时间给压缩到了二十天,随后发榜,也就是杏榜,榜上有名的皆为贡士。

    尽管殿试是这次科举新增加的环节,坊间却早有传闻说,只要成为贡士,那便相当于是进士了,殿试并不黜落参试人员。

    是以很多贡士已经开始庆祝了。

    也有一些心思缜密的发现,这次杏榜上的人数堪称史无前例,达到了一千三百人。

    如果他们最终都成为进士,同样是从未有过的。

    并肩王和摄政长公主曾说这次科举进士人数较往年增加五倍。

    往年最多也就两百人。

    这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最终金榜题名的将是一千人左右。

    怎么会多出那么多?

    而且现在天下间谁不知道,并肩王从不按照常理出牌。

    殿试时搞不好还有筛选,不可大意啊!

    数日后。

    天下瞩目的殿试在金銮殿前的空旷地带举行。

    百官皆至,贡士云集。

    赵安和萧宁并肩而坐,还是一个穿戎装,一个穿宫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经过六部历练,愈发成熟稳重的东方绮朗声道:“摄政长公主和一字并肩王在上,百官就座,诸位贡士请按抽取的编号出列答题,时间为这沙漏之中的沙子漏完为止(一分钟)。今年殿试的考题为如何农商并重,农商大兴!并肩王已在推行的不准再提,还要言之有物!”

    农商并重!

    这一看就是并肩王的意思。

    他拿这当考题,当真闻所未闻。

    这是有意将商贾的地位给拔高到空前的高度啊!

    而且要求委实苛刻。

    并肩王为了农商大兴,一直在推出各种举措。

    现在让贡士们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作答,还不得说已经在施行的,要比会试时的时务策难多了。

    “挖坎儿井、改良盐碱地、圩田、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大江和大河黄金通道……”

    第一个贡士走马观花似的理了一下后,便慌忙出列,看到沙子漏得是越来越快,他的大脑几乎一片空白。

    当沙子快漏完了,他才磕磕巴巴道:“历朝对商贾衣着的限制太多,数百年以来虽逐渐放宽,但还应更进一步……”

    “时间到!”

    东方绮沉声道:“有请下一位贡士。”

    “……”

    贡士们见状,无疑更紧张了。

    这所给的时间比他们预想中的还要短。

    想要言之有物,就应该有所侧重。

    一旦面面俱到,反而会变成夸夸其谈。

    而且他们这相当于献策。

    策略势必也会分三六九等。

    放宽商贾服饰的限制,一看就很一般。

    他们还需多花心思啊!

    贡士们一个接着一个出列。

    速度很快。

    百官听得很认真,同时也有一个考评组在打分。

    赵安和萧宁手头也有名册,听到出彩的,也会做标注。

    缘于贡士人数太多了,耗时至少一天一夜。

    用膳皆由宫中安排。

    贡士如厕也有兵卒陪同,不准他们接触外人,更不准交头接耳。

    他们全都预感到,这殿试很有可能会淘汰一些人,谁也不敢松懈。

    时间仿佛过得特别慢。

    当马拉松式的殿试终于结束时,百官和贡士们都很疲惫。

    赵安却依然龙马精神。

    他站起身走到贡士中间道:“本王给你们献策的时间是很短,考的既是你们能否一针见血地献策,也考你们的应对能力、论述能力和取他人精华,摒弃糟粕的能力。”

    “这些综合起来,会有一个打分。而你们会试,同样也有打分,这两者的打分会加起来,本王会让人拟定一个金榜排名。”

    “但最后张榜的排名还需将你们往日的德行考虑在内,本王早已让锦衣卫和踏白军联手,到各地对你们的德行进行了一个摸底,德行有亏的,哪怕在拟定的金榜之中,也会被剔除!”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摸底德行?

    这同样是从未有过的啊!

    有些贡士瞬时慌乱了。

    萧宁亦是站起身道:“本宫和并肩王都觉得,选拔官员当德才兼备,空有才华,德行却有亏,难走长远,而且容易祸害一方!”

    “你们之中曾有人结交倭寇;有人中了举人便抛妻弃子,攀附权贵;有人横行乡里,作威作福;有人还曾坑蒙拐骗……这样的人又怎可为官?”

    “并肩王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善小不为,不断作恶,不修己身,又如何成为栋梁之材?”

    赵安说这叫作入仕之前的“政审”。

    她也觉得很有必要。

    这次高中的所有进士都要被派到各地为官,而且大都从县令开始做起,如果因为正值用人之际就急着放闸,必然得不偿失。

    而且新朝新气象。

    第一次科举还起到树风向的作用。

    有些贡士是可以直接让官府法办的,为何还要让他们走到这一步?

    就是做给天下读书人看的。

    让他们今后不仅要读书备考,也要勤修己身!

    东方绮也是个“工作狂”。

    整个殿试从始至终都是她在主持,眼下又在督促众人拟定金榜排名。

    待完成后,她将排名拿给赵安和萧宁过目。

    两人点了点头后,让锦衣卫和踏白军参与进来,把德行有亏的剔除,并由东方绮当场宣读进士排名,也是分为三甲。

    一甲进士及第,含状元、榜眼和探花。

    二甲进士出身。

    三甲同进士出身。

    名次决定了他们的官职和去向。

    虽说赵安有意让他们全部到地方历练,但各地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即便同为县令,实际地位也会有所不同。

    百官听完了榜单之后,都是倒吸凉气。

    最终成为进士的有一千零九十三人,被淘汰的快到三百人了,比往年高中的都多!

    其中因德行剔除的应该占据绝大部分。

    相信也会给天下所有的读书人敲响警钟。

    赵安沉声道:“诸位暂且退去吧,两日后,由殿下、本王和数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大家为金榜题名的进士们传道受业解惑,长达七日,你们可提前做好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