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们何时出发?”
萧凌倒是没想那么多,他早就打算南下了。
在改革开放以后,南方的发展机遇很多,谁先“吃螃蟹”,谁就能获得最大的胜利。
陈素父亲是香港商人,身家丰厚,在经商上自然有自己的想法,萧凌也想和他一起,把生意越做越大。
“那就明天,我在外面呆了大半年!既然食物和饮料的生意都很好,那就先回去吧。”
当晚,萧凌把金勇胜夫妇请到了自己的院子里,请他们吃饭。
夜晚,萧凌搂着白巧巧,小声问道:“你们觉得,我们东北最好的产业是什么?”
再过十几年,就是房产行业的黄金时代了,萧凌更愿意去做那些实实在在的买卖。
白巧巧将脑袋埋在他的肩膀上,柔声道:“最好的买卖,无非就是四样东西,吃穿住行!你没看到我们东北的供销社吗?”
萧凌仔细想了想,突然心中一动,猛然从床上弹了起来。
“没错!供销社不就是搞批发么,我不也一样搞嘛!”
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兴建工厂,而零售业,则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根本,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得到发展的行业。
这几年,供销社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其他地方,却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超级大卖场,如果能在国内开设一家大型的连锁超市,那么未来的“钱”,绝对不会少。
“你这是要跟供销社做生意吗?”
“这叫争!现在我们国家的供销社,都是要门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都会变得更富有,但他们的领导者,却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最终,他们会被市场抛弃的。”
想到这里,萧凌眼睛一亮,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说道:“你仔细想想,如果我们在每个城市都开一家,那么我们华夏的人口基数,将会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
白巧巧被萧凌的话,弄得有些害怕,哪怕她在海外多年,有着经商的能力,可脑子却有些转不过弯来。
在东北,供销社就像是国企,是地方财政的支柱,他们不会让私企和他们竞争。
“海外的大型连锁超市也有不少,但在国内,你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简单!”
过了好一会,白巧巧才叹息一声,提议道。
萧凌知道她在想什么,笑着将她抱在怀里,继续道:“你别担心,等我到了南边,一定会和金勇胜的岳父大人好好谈一谈的。”
第二天一早,萧凌就和金勇胜一起开车,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起出了杨萍。
这个时代,可没有公路,从吉安到粤州,至少要七、八天的时间。
当三人抵达粤州的沈城区之后,萧凌才意识到,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呆久了,真的是太落后了。
现在的申城市,即便是在刚刚起步的时候,道路两旁也出现了很多高大的建筑,就连郊外都有很多的厂房。
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穿着也比较时髦。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店铺鳞次栉比,而街道上的供销社,却是冷冷清清。
金勇胜把车子开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子里,村子门口立着两座高大的石柱,石碑上写着“陈砦”两个篆书字。
在南部,家族意识很重,很多人在外赚了钱,回家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修建宗祠。
因此,别看这个村子不大,但里面的人都是上了二层的房子。
虽然距港岛不算太远,只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但如果要去港岛,那就需要上面批准了。
车子在庙前停下,金勇胜夫妇刚一下车,便有一名男子迎了上来,给他们上了一炷香。
萧凌也跟着金勇胜一起,对着庙宇行了一礼,然后将那炷香插在了门前的大鼎中。
三人进入了大殿,再经过走廊,就是一间小客厅。
一张方桌前,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穿着西装,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者。
看到萧凌三人,其他老人都站了起来,陈宏昌满脸笑容的迎了上去,金勇胜则是一脸恭敬的迎了上去。
陈素站到陈宏昌旁边,拉着他的手臂,微笑着对父亲说道:“父亲,这是萧凌。”
陈宏昌在看到萧凌的时候,眼中就闪过一丝诧异。
此时走到近前,仔细的看了看萧凌,又点了点头,说道:“萧先生年纪轻轻,就能在我们南方开店,当真是前途无量。”
萧凌的长白松木,经过严利川兄弟的销售,早已打入了南部的销路,所以陈宏昌才会来找他。
“陈伯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一份微薄的工作,哪里能和香港的富豪相比。”
萧凌很是谦逊的挥了挥手。
“呵呵,走,我们到偏厅坐一坐。”
陈宏昌把萧凌领进了侧殿,其他老人都没有进去,金勇胜站在门外,陈素则在一旁端茶倒水。
“萧先生,这可不是我一个人来的!我不清楚华夏的商业情况,但我们国家正在进行改革,你说,我应该在哪里发展?”
等到茶沏好,陈素就悄悄离开,并且带上了房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宏昌喝了一口茶,看向萧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萧凌明白他这是“试探”,微笑回答:“以我之见,未来十年内,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会有丰厚的利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吃穿住行。”
不等陈宏昌开口,萧凌又补充了一句:“陈伯,你不是已经在做房地产的事情了么?”
那些有远见的生意人,都爱囤货,现在他们在南部的土地上,可以用来建造工厂,也可以用来做别的生意。
留着十几年,就等着发展起来,到时候拿出去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陈宏昌两眼放光,点头笑道:“是啊,不过以我对东北以及内地的了解,这个时候做房地产开发还太早了一些。”
按照萧凌的印象,很多地方都要等到一年之后,土地才会发放,而大多数农民,还是在为大队“打工”。
“陈伯您所言极是,只是你的目光实在是有些短浅!”
闻言,陈宏昌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纵横港岛二十年,资产过千万,这还是头一回被人评价为鼠目寸光。
“萧先生,您有何建议,还请赐教。”
陈宏昌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但语气中已经有了一丝不悦。
萧凌才二十多岁,虽然经营过好几家工厂,小有成就,但是比起陈宏昌,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刚才一见,萧凌谦逊有礼,陈宏昌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不过,此刻,他心里还是有点不爽的,感觉这个萧凌,还真是不自量力。
“陈伯,你只是打算进军东北而已,国内那么大的一个市场,你为什么不去看看?”
喜欢赶山:从宰猪开始称王请大家收藏:()赶山:从宰猪开始称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