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09章 前往公主府赴宴(二)
    阳光明媚,微风拂面,马秀英领着朱标、朱樉、朱?、朱棣这四位兄弟,早早地便在城门口等待着张无忌夫妻的到来。

    终于,远远地看到了张无忌和他的妻子王月敏的身影。

    马秀英连忙带着孩子们迎上前去,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说道:“臣妾携诸子参见陛下,见过皇后娘娘。”

    张无忌见状,快步走上前去,伸手扶起了马秀英,微笑着说道:“大姐,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如此多礼,请起!”

    马秀英感激地看了张无忌一眼,缓缓站起身来,说道:“多谢陛下。”

    张无忌随即转向朱标四兄弟,和蔼地说道:“标儿,你们兄弟四人也快快起来吧!”

    朱标四兄弟赶忙躬身一拜,齐声说道:“多谢舅舅。”

    张无忌点点头,然后对王月敏说道:“敏敏,你陪着大姐去公主府大厅叙叙话吧。”

    王月敏微笑着应了一声,与马秀英一同朝公主府走去。

    张无忌则带着朱标四兄弟,朝着演武场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朱标四兄弟都显得有些拘谨,毕竟他们知道张无忌的身份非同一般,而且朱元璋在江南造反一事,也让他们对张无忌心存敬畏。

    到了演武场,张无忌停下脚步,看着朱标四兄弟,微笑着问道:“标儿,你们兄弟四人的武艺如何啊?”

    朱标四兄弟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们心里暗自揣测着张无忌的用意,毕竟他们回到北平城后,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得罪了任何人。

    演武场上,秋风卷起几片落叶,在青石地面上打着旋儿。

    张无忌负手而立,目光温和地扫过面前四个年轻人。

    朱标站在最前,朱樉、朱?依次排开,最小的朱棣则安静地站在最后。

    "朕问你们武艺如何,怎么都不说话了?"

    张无忌嘴角含笑,声音却带着不容回避的意味。

    朱标上前半步,恭敬地拱手:"回陛下的话,我们兄弟四人自幼随父亲习武,但资质愚钝,只学得些粗浅功夫。"

    张无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朱标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朱元璋对他们的教导,又谦虚地自承不足。

    不愧是朱元璋着力培养的继承人。

    "标儿过谦了。"

    张无忌笑道,"你父亲当年跟随朕征战天下,杀伐果断。

    你们既得他亲自教导,想必不会差到哪里去。"

    朱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跃跃欲试的光芒。

    他比朱标小两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早就想在这位传奇帝王面前一展身手。

    "陛下若不嫌弃,樉儿愿献丑一试!"

    朱樉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

    张无忌点点头:"好,樉儿有胆识。你想展示什么?"

    朱樉深吸一口气,摆出起手式,只见他身形一转,一手华山剑法使得

    张无忌却微微皱眉,没想到朱标兄弟四人学了华山剑法。

    "不错,力道很足。"

    张无忌先给予肯定,随即话锋一转,"剑法讲究身形合一,樉儿不妨再试一次,想象自己是一条游龙,而非猛虎。"

    朱樉脸色微红,显然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掌法在舅舅眼中竟有如此明显的缺陷。

    他调整呼吸,再次出掌,这次刻意收敛了三分力道,果然掌风更加圆融连贯。

    "好!这次好多了。"张无忌鼓掌称赞,"樉儿悟性不错。"

    朱樉面露喜色,退到一旁。张无忌目光转向朱?:"?儿,你也来试试?"

    朱?比朱樉还要小一岁,性格却更为谨慎。他犹豫片刻,才低声道:"舅舅,?儿武艺不精,怕贻笑大方"

    张无忌温和地说:"无妨,就当是家常切磋。你擅长什么?"

    "?儿?儿会一些剑法。"朱?说着,从兵器架上取下一柄木剑。

    他的剑法确实平平,一招一式虽然标准,却缺乏灵动。

    张无忌看出他心思细腻但胆气不足,剑招中规中矩却不敢放手施展。

    "剑乃百兵之君,讲究的是心与剑合。"

    张无忌接过木剑,随手挽了个剑花,"?儿你看,剑招不在多,而在精。一招'白虹贯日',若用得恰到好处,可破十招百招。"

    说着,张无忌身形一闪,木剑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剑尖轻点前方木桩,竟在上面留下一个浅浅的凹痕。

    这一手举重若轻的功夫,看得四兄弟目瞪口呆。

    朱?眼中闪过惊叹之色,接过木剑再次尝试,这次他专注于一招"白虹贯日",果然比之前流畅许多。

    最后,张无忌的目光落在了站在最后的朱棣身上。

    这个年仅十岁的少年一直安静地观察着兄长们的表现,眼神沉稳得不似这个年纪应有的样子。

    "棣儿,到你了。"张无忌饶有兴趣地说。

    朱棣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舅舅,棣儿年纪最小,武艺最浅,恐怕"

    "无妨,"张无忌打断他,"我看你观察三位兄长时眼神专注,想必有自己的见解。不如说说看?"

    朱棣略一沉吟,道:"大哥稳重,招式正统;二哥勇猛,力道十足;三哥谨慎,一丝不苟,各有千秋。"

    张无忌眼中精光一闪:"那你自己呢?"

    朱棣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棣儿以为,武学之道,不在于模仿他人,而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这番话从一个十四岁少年口中说出,令张无忌心中一震。

    他忽然想起自己年少时在武当山学艺的日子,张三丰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好一个'找到自己的路'。"

    张无忌笑道,"那棣儿可愿与舅舅过两招,让舅舅看看你的'路'是什么?"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平静:"棣儿不敢与舅舅动手。"

    "不必顾虑,"张无忌摆出起手势,"就当是指点后辈。"

    朱棣深吸一口气,摆出了一个奇怪的姿势——既非掌法,也非剑招,而是双手一前一后,似守似攻。

    张无忌心中一动,这起手式竟有几分"太极拳"的韵味,但又融合了其他武学的特点。

    他故意放慢速度,一掌向朱棣肩头拍去。

    出乎意料的是,朱棣并未硬接,而是侧身一让,同时右手如灵蛇般探出,直取张无忌手腕。

    这一招既非朱元璋所授,也不似任何名门正派的武功,却简洁有效。

    喜欢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请大家收藏:()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