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2章 安南传说
    最初,安南镇并不叫做安南镇。

    本朝开国之时,西南不遵王化,太祖皇帝朱羽遂派大将军朱国忠率大军平定西南。

    朱国忠乃开国大将,又带有精锐之师,所向披靡,从初春打到盛夏,终于平定了西南各方。

    除了那个地方。

    那是一片雨林。

    谁也不知道它里面有什么,征伐之时,曾有一支数千人的大军进入此地,竟全都莫名失踪,有去无回。

    更为诡异的是,雨林深处还常常传出婴儿的啼哭声,让人毛骨悚然。

    不久之后,军中便传出关于此地的种种传说来。

    有说此处乃食人魂魄的妖穴,有说此处是迷人心智的鬼域,更有甚者,直言此次西南之战杀戮过重,上苍降下天罚,来惩治大军。

    眼看谣言愈演愈烈,若汹汹成势,军心不稳自不必多说,就怕刚平定的西南诸部以此为凭,借机再掀动乱。

    大将军朱国忠为止住谣言,派麾下得力干将凌怀斌率领一小队人马探查雨林,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古怪。

    凌怀斌乃一少年英雄,在军中素有威望。

    他身长八尺,剑眉朗目,非但相貌堂堂,更是从小便习得一身的好武艺。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接到命令之后,凌怀斌毫不推诿,在军中精挑细选了九个好手,与他组成小队,一同去探查雨林。

    一入雨林,众人便感到一股湿热之气轰然浸透全身。

    林子里树木葳蕤,遮天蔽日,树干腐菇青苔,脚下烂叶泥潭,艰难跋涉,寸步难行。

    若非凌怀斌选带的九人都是千里挑一的好手,面对这种糟糕的环境,恐怕早已怨声载道,止步不前。

    比起身体的折磨,更为恐怖的是对心灵的摧残。

    越靠近雨林深处,便越能清晰地听到孩童的啼哭之声,阴阴惨惨,凄凄戚戚……

    联系起军中关于这座雨林种种瘆人的传言,不免让人胡思乱想。

    当此情景,即便步步为营、处处留心,也难免心惊胆寒。

    一行人顶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压力,小心翼翼地前行着。

    忽的,凌怀斌发现前方竟有人影晃动,遂举手示意部下止步。

    凌怀斌躲在粗壮的树干之后,轻轻掀开树叶,定睛观瞧,却见那人影身着重铠,像是千夫长装扮,正背对着凌怀斌,斜卧在树前休息。

    凌怀斌见状,大胆走出来,询问道:“我是大将军帐下亲军将领凌怀斌,你可是之前迷失于林中那千人队伍的长官?你的兵在哪?为何久久不归?”

    听到凌怀斌的问话,那千夫长却仍旧倚在树上,既没有动作,也没有回答。

    凌怀斌的一个部下看不下去了,大步向前,呵斥道:“小小千夫长,竟敢对将军无礼。”

    说着话,已然走到那千夫长身后,见千夫长仍旧无动于衷,干脆一伸手,去拍千夫长的肩膀。

    不料,一拍之下,那千夫长竟面目朝下,扑通倒在地上。

    凌怀斌心知有异,立刻拦住部下,孤身上前,细查究竟:只见千夫长虽趴伏在地,铠甲下却在微微抖动,似乎尚有生机。

    他自地上捡了一根粗大的树枝,小心翼翼地将千夫长拨转过来,可当千夫长的面目显露在众人眼前的那一刻,这些久经沙场的战士们却都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俱感心中大骇。

    只见此人面目全非,气血全无,双颊枯槁,形同干尸,显然已经死去多时,且被什么东西吃干了血肉。

    刚才拍此人肩膀的那个部下更是一阵悚然,然而惊悚之后,再看千夫长,却见他虽面若干尸,铠甲下的胸膛竟仍在上下起伏,似有呼吸一般。

    可是,死人又怎么会有呼吸呢?

    部下心中的好奇战胜了恐惧,壮着胆子俯下身去,欲撕扯下起伏的铠甲,一探究竟。

    凌怀斌见状,急忙大声喝止,不料话一出口,为时已晚。

    部下的手刚刚触及千夫长身上的铠甲,却见铠甲之下猛然窜出一条大蛇,快如离弦之箭,直扑向部下的脖子。

    千钧一发之际,幸亏凌怀斌反应迅速,出剑果决,将那大蛇一剑斩成两段,才救了部下性命。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大蛇被凌怀斌斩杀之后,竟有几条小蛇自千夫长的七窍以及肚腹之中缓缓爬出。

    这小蛇似有灵智,眼见大蛇被杀,竟懂得四散逃窜。

    它们一边逃,一边用尾巴极速抖动着,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

    凌怀斌见状,心中明白,那大蛇大概是将千夫长的尸骸当做了它的产卵温床。

    他不想在一个死人身上多做耽搁,带领麾下士兵绕过尸体,继续前行。

    然而前路之中,竟然全都是军中将士的尸身,零零散散,死状一个赛一个恐怖。

    有的被蛛丝缠绕成巨茧,不见人形;有的被制成巨蜂巢穴,千疮百孔;更有甚者,被血吸虫攀附噬咬,血肉皆毁,早已经化作满布青苔的累累白骨。

    行走于尸骸满布的原始丛林之中,恐惧如蛆附骨,挥之不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凌怀斌等人硬着头皮向深处探索,孩童的啼哭之声更加响亮,除此之外,树林里似乎还凭空多出许多“沙沙”怪声。

    “你听到了吗?”

    “什么,你也听到了?”

    “像是脚步声。”

    “好多,而且越来越近了。”

    ……

    众人一番确认,才知道那似乎在主动向自己靠近的“沙沙”声并非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幻听,而是真实存在的。

    凌怀斌顿时警觉起来,宝剑出鞘,四顾茫然:只听见“沙沙”的奇怪声音越来越近,却不见来人。

    然而下一刻,凌怀斌的眸子陡然一缩。

    他蓦的发现,隐藏在枯叶之中,无数双小如绿豆的眼睛正在死死地盯着自己。

    凌怀斌定睛观瞧,那一双双眼睛,竟是埋伏于枯叶中的条条大蛇;那“沙沙”之声,竟是大蛇的尾巴振动引发的回响。

    他心想:定是方才自己斩了那群小蛇的母亲,小蛇四散奔逃之际,以尾巴发出信号,呼唤群蛇前来复仇。

    若果真如此,此地也太过邪门了吧!

    “列阵。”凌怀斌不敢怠慢,呼唤部下结阵而战。

    部下训练有素,闻令而动,当即将宝剑抽出,围成一圈,互为依托。

    可大蛇遍布四面八方,凌怀斌等人近乎绝路,在劫难逃。

    天无绝人之路。

    正在众人走投无路之际,竟听到有人询问:“诸位可是朱国忠将军部下?”

    循声四顾,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我等正是将军麾下,”凌怀斌答罢,随即反问道:“你们又是何人?”

    “林子凶险,快随我来,快随我来。”

    话音刚落,竟然从树上跳下三个人来,正是军中装束。

    三人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各自提着几个行军水袋,洒水开路。

    说来也怪,气势汹汹前来复仇的蛇群一遇壶中之水,竟然都自动散开了,似乎对那水充满畏惧。

    凌怀斌走投无路,只好带领麾下战士,随三人同去。

    在路上,凌怀斌了解到,此三人正是先前进入雨林的千人队伍中的成员。

    当初,千人队一入雨林,便遭受毒虫伏击。

    千夫长遇袭而死,其他弟兄拼命奔逃,断断续续折了百十人,才终于逃到一处洞穴之中。

    幸存者以洞穴为依托,堵住洞口,抵抗毒虫。

    不久之后,幸存者们惊奇地发现,洞口流淌的热泉竟可抵挡毒虫。

    几人引流改道,使热泉流经洞口,阻挡毒虫,又将洞内拓宽,固守待援。

    此三人,本是出来寻食的,不敢走远。

    没有多久,凌怀斌等人便跟随此三人脚步,到达山洞之中。

    洞内宽敞,足可容士兵歇息。

    可惜,士兵们被围困良久,存粮不足,只得杀战马充饥,若放任不管,恐怕不多时,便会被活活困死在这山洞之中。

    凌怀斌身居要职,又受朱国忠大将军所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支生力军的领导者。

    通过交流,凌怀斌了解到:此前,这支队伍也派出过不少小队,试图闯出密林,与大将军取得联系,可毒虫却似长了眼睛似的,守在武林之中蛰伏待机。

    跑的快的,还有机会能逃回山洞,但有片刻迟疑,便要命丧当场。

    凌怀斌听罢,不禁在心中惊叹:未料想此处毒虫竟有如此灵性,就仿佛有人在背后操控一般。

    凌怀斌没有想到,自己方才的胡思乱想将很快得到证实。

    因为一队士兵的失踪。

    洞中士兵接连派出数几个小队,外出在附近搜寻物资,顺便探求出路。

    其中一队遇到了凌怀斌等人,其他小队也陆续回来。

    惟有一支队伍,迟迟未归。

    当此之时,凌怀斌自然一马当先,义不容辞。

    若是这支队伍寻得出路,他自当折返回来,带洞中人马一起闯出去;若是这支队伍寻了一条死路,也定要看见他们的尸体。

    凌怀斌率领自己的队伍走出山洞,备足了可以驱赶毒虫的热泉水,沿着尚未归来的那支小队留下的标记,一路追寻而去。

    追踪许久,凌怀斌忽然意识到,这条路线,竟是通往孩童啼哭之声的路径。

    因为随着他步步深入,那啼哭之声已经不再影影绰绰,而是愈发的响亮,仿佛近在耳旁。

    蓦的,远方一座隐藏在雨林深处的城寨突兀地出现在凌怀斌的眼中。

    他伸手拦住部下,示意噤声,并带领众人悄无声息地摸到寨前,暗中观察情况。

    这坐落在雨林深处的寨子三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寨中之人皆披发,戴着狰狞鬼面,穿着绣满毒虫的白衣。

    寨前牌匾,写着“百毒门”三个大字。

    凌怀斌的目光向寨子深处望去,却看到一幅极为恐怖的场景。

    只见寨子正中,挖掘出一处布满石雕鬼面的低地,中央则是一座高台,台上亦有一根石柱,一条巨大的青蟒盘踞在高台之上。

    高台下,竟有无数蛇虫鼠蚁互相噬咬,血腥至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