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1章 (后续6)家庭重担
    "乡味食品厂的张厂长答应"周志强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张厂长确实说过收富硒玉米,但没签合同,价格也没敲定。

    他改口道:"杨技术员说能帮忙对接市场。"

    "空口白话!"李有田甩手回到座位上,"没白纸黑字的合同,种出来谁要?"

    这个问题戳中了周志强的软肋。他求助地看向杨技术员。

    杨技术员接过话头:"县里正在筹建富硒农产品交易平台,收获前会组织产销对接会"

    "又是'正在'、'将会'!"李有田冷笑,"等玉米长出来,你们早调走了,找谁去?"

    会议陷入僵局。

    马大叔试图打圆场:"要不这样,愿意的先报名检测,看看自家地合不合适,老周先试种一季,大家观望观望?"

    最终,二十多户中只有五户表示愿意检测,其中包括马大叔。

    其他人要么直接拒绝,要么说要"再想想"。

    李有田临走时拍了拍周志强的肩:"志强啊,叔不是针对你,这些年见的坑太多了,得留个心眼。"

    周志强点点头。

    他理解李有田的顾虑,那是一个老农对土地、对全家生计的本能保护。

    人群散去后,杨技术员收拾着资料,脸色不太好看:"没想到阻力这么大。"

    "农村就这样,新事物接受得慢。"周志强帮他整理文件,"李叔人其实不坏,就是被坑怕了。"

    杨技术员叹了口气:"但富硒产业真的是个机会,周大哥,你还坚持试种吗?"

    "种。"周志强回答得很干脆,"总得有人迈第一步。"

    杨技术员笑了,从包里拿出几份资料:"这是省农科院的富硒玉米种植手册,还有我同学的联系方式,有任何问题随时问我。"

    走出村委会,周志强看见小芳站在远处的柿子树下等他。

    他走过去,小芳第一句话就是:"我就知道会这样。"

    "有五户愿意检测,不错了。"周志强试图乐观。

    "五户能成什么事?"小芳冷笑,"李有田说得对,没合同保障,种出来卖给谁?"

    周志强沉默地推着电动车,小芳跟在旁边,路过小卖部时,老王探头问:"会开得咋样?真能种金贵玉米?"

    "还在商量。"周志强勉强笑笑,加快脚步离开。

    回到家,小慧正在写作业。

    看见父母回来,她抬头问:"爸,我们老师说要交课外活动费,一百二。"

    周志强摸了摸口袋,只剩八十多:"明天给你,好吗?"

    小慧点点头,继续写作业。周志强站在她身后,看见作文本上《我的爸爸》已经写了一段:

    "我的爸爸是个农民,每天天不亮就去地里干活;

    他种的玉米又大又甜,但我更羡慕王丽的爸爸,他在城里上班,能带她坐电梯"

    周志强悄悄退开,胸口像压了块石头,他走进院子,蹲在那棵老柿子树下,摸出杨技术员给的资料翻看。

    富硒玉米种子一斤要六十元,是普通种子的三倍;专用有机肥一袋一百五,一亩地需要四袋

    他粗略算了算,三亩半地光种子肥料就要近三千元,还不算可能的认证费用。

    家里的积蓄只剩两千多,是小慧的学费和下半年生活费。

    小芳走过来,递给他一杯茶:"看什么呢?"

    周志强把账目给她看。小芳扫了一眼,脸色变了:"三千?咱们哪来这么多钱?"

    "可以先种一亩试试"周志强声音低了下去。

    "一亩也要一千多!"小芳把茶杯重重放在石桌上。

    "周志强,你醒醒吧!家里就这点钱了,万一赔了,小慧上学怎么办?冬天烧煤的钱从哪来?"

    周志强握紧了资料,纸张在他手中发出轻微的响声,他知道小芳说的都对,可心底那股不甘心像野草一样疯长。

    "小芳,"他抬起头,声音沙哑,"就这一次,如果失败了,我死心塌地去打工。"

    "你上次也是这么说的!"小芳的眼泪突然涌出来,"周志强,你能不能为这个家想想?为小慧想想?"

    周志强站起身,想抱住妻子,却被推开,小芳冲进屋里,砰地关上门。

    周志强站在原地,手中的资料被攥得皱皱巴巴。

    夜幕降临,周志强仍坐在院子里,屋里灯还亮着,小芳和小慧已经睡了。

    他抬头望着满天繁星,想起父亲曾说过,天上每颗星星都对应地上一个人。

    他寻找着最亮的那颗,不知道它属于父亲,还是属于他自己。

    手机震动起来,是马大叔发来的消息:"老周,别泄气!我跟那四户约好了,明天一起去县里检测,咱们慢慢来,总会有人跟上的!"

    周志强回复了一个"好"字,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他知道马大叔是好意,但最终的压力还是落在他一个人肩上。

    种,风险太大;不种,永远走不出困境。

    月光下,他翻开杨技术员给的资料,又一次细读那些数据和图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科学是冰冷的,但或许正是这种冰冷,能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这片土地到底值不值得他赌上全家的希望?

    远处传来几声狗吠,周志强突然做了决定。

    他轻手轻脚地走进屋里,从床底下拖出那个铁皮盒子,借着月光,他数出一千五百块钱,剩下的原样放回。

    然后他拿出纸笔,写了一张借条塞进盒子:"暂借一千五,秋收后加倍归还。"

    做完这些,他站在女儿房门外,透过门缝看着小慧熟睡的脸。

    孩子,他在心里说,给爸爸一次机会,就一次。

    县种子公司的柜台前,周志强数了三遍钞票才递出去。

    一千八百元,换回三十斤装在白色编织袋里的富硒玉米种子。

    袋子上的标签印着"硒丰8号"和一行小字:"建议零售价65元/斤"。

    "这种子金贵,得按说明书种。"收银员是个烫着卷发的中年妇女。

    她瞥了眼周志强粗糙的手,"有技术员指导吗?"

    周志强点点头,小心地把种子装进背,走出公司大门,九月的阳光依然灼热。

    他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七百块钱,还得去买杨技术员推荐的有机肥。

    农资市场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吆喝声此起彼伏。

    周志强对比了几家,最终在一家挂着"县农业局指定供应商"牌子的店里买了十袋生物有机肥。

    老板帮忙把肥料搬上他雇来的三轮车,随口问:"种啥金贵作物呢?用这么好的肥。"

    "试试富硒玉米。"周志强擦了擦汗。

    老板挑了挑眉:"有眼光!不过这硒肥得控制量,多了有毒,少了没效果。"

    周志强心里一紧,杨技术员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他当时没太在意。

    现在想来,这种精细化管理和他过去粗放的种植方式完全不同。

    回到家已是下午,小芳和小慧都不在,周志强把种子藏进粮仓的角落,用旧麻袋盖好。

    肥料暂时堆在院子里,等晚上再处理。

    喜欢各种小说贩卖请大家收藏:()各种小说贩卖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