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10章 离别
    光阴流转。

    时间又过了七年。

    这是云昊和皇帝老子约定的第十年。

    云昊要离开了。

    他等不了。

    这十年来,先后收到了玄机子和未落阳、金天薇等人的传讯。

    皆是离开,前往了玄灵世界。

    未落阳带着姑姑虞青虹,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去了玄灵世界。

    而金天薇带着草儿是在九年前去了玄灵世界。

    如今儿子虞应安,已经十岁。

    五岁就跟着皇帝老子上朝听政学习。

    皇帝虞青虹也是没办法,云昊这个太子爷,对皇位江山是一点点兴趣都没有,志不在此。

    只好退而求其次,将大虞皇室江山的传承打到太孙虞应安身上。

    这不从小就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以至于虞应安十岁的时候,已经跟着皇爷爷虞青玄听政五年,对帝王之术入门了。

    加上从小聪明伶俐,又有云昊这个亲爹洗髓筋骨,十岁就有了炼气境三层的修为。

    可谓是文武兼备。

    而且虞应安对帝王之道很有兴趣,这让皇帝虞青玄非常高兴,对这个孙子喜爱的不得了,已经放出话来,等虞应安十六岁后,他就退位,禅位给太孙虞应安。

    大虞满朝文武到了现在也看明白,太子殿下‘虞昊’对那个大位是丝毫没有兴趣的。

    不过所有人都在太孙虞应安身上看到了希望。

    实在是,虞应安这个太孙出生的时候太过传奇,在大虞民间百姓心里都有很高的赞誉。

    这是因为,十年前虞应安出生的时候,云昊带着小应龙出现,虞应安就出生,被称之为太孙有真龙守护转世之类的祥瑞等等。

    二来,还是因为虞应安出生的当天,皇帝虞青玄下旨再次大赦天下,还免了百姓三年税赋,这最后一点才是民间百姓对虞应安这位太孙爱戴的原因。

    对于减免三年税赋的事,其实也不是皇帝一高兴瞎拍板做的决定。

    因为自从云昊亲自出征,解决了西胡和吐蕃后,整个大虞就再也没有外敌了,就算有也翻不起风浪。

    加上苗疆也安稳了下来。

    整个大虞迎来了难得的平静。

    还有云昊用灵水培育的各种农作物种子,这几年下来,大虞的粮仓越来越丰,百姓再也没有饿死人的情况出现。

    这十年下来,大虞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再有十年必将进入鼎盛的盛世。

    如今十年一到,云昊也准备前往玄灵世界去了。

    这一天晚上,云昊亲自在东宫后花园设宴,也是亲自动手做饭,打下手的是张瑶卿和苗胭脂二人。

    这一顿晚宴,是辞别!

    ……

    东宫后花园的月光,比十年前更亮了些。

    云昊站在青石灶台前,手里握着一把银刀,正将灵鹿肉切成薄片。

    刀刃划过肉片的声音很轻,混着晚风里桂树的香气,竟有种奇异的安宁。

    灶台上的砂锅咕嘟作响,里面炖着的灵米莲子粥泛起细密的泡沫,是虞应安从小爱喝的味道。

    “火候快到了。”张瑶卿提着食盒走过来,发间的玉簪在月光下闪着温润的光。

    她比十年前更从容了,眉宇间褪去了少女的青涩,多了几分母仪天下的温婉,唯有看向云昊的眼神,依旧带着初见时的柔情。

    苗胭脂蹲在旁边摘灵菜,这些年多数时候在仙朝司,教新加入仙朝司的弟子门人。

    听到张瑶卿的话,她抬头笑道:“殿下的手艺还是这么好,想当年在邙山,您煮的野菜汤差点把老金的舌头烫掉。”

    云昊轻笑一声,将切好的鹿肉倒进砂锅:“老金和小应龙都是吃货,哦对了还有青风,这猴子最近今年和安儿在一起,是愈发放肆了。”

    云昊其实想过将小应龙留在皇宫保护儿子她们,但小应龙的饭量实在养不起,哪怕是皇宫也养不起,主要是小应龙需要进化,吃食需要的是灵气之物。

    在皇宫小应龙无法成长,所以云昊决定离开的时候带上小应龙。

    但儿子身边也要留下一个保护的神兽,就决定将老黑马和猴子青风都留下,成为大虞皇室的国兽,也能保护儿子、张瑶卿和父皇、皇祖母等人。

    这几年下来,有了云昊的刻意授意,猴子青风和老黑马已经和虞应安非常亲昵,以后要是碰到意外,猴子青风和老黑马是绝对能挡在儿子虞应安身前的。

    这两头灵兽,有足够的灵性,没有任何问题。

    望着锅里翻滚的粥,忽然想起七年前那个雪夜,儿子虞应安第一次跟着皇帝去上朝,回来时冻得小脸通红,却非要把揣在怀里的热包子塞给他吃。

    这七年,过得比想象中更快。

    虞应安五岁那年,第一次踏上大虞殿。

    穿着明黄色的小朝服,站在皇帝身边接受百官朝拜时,竟没有丝毫怯场。

    皇帝还让他读奏折,小小的身子站得笔直,声音清亮,连户部尚书都惊叹:“太孙殿下乃神童也!”

    云昊当时就站在殿柱后,看着儿子从容应对的模样,想起父皇当年说的“十年之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有些成长,真的会在不经意间,让人惊叹时光的魔力。

    “爹爹,这招‘惊鸿箭’我总练不好。”身后传来少年清朗的声音。

    云昊对儿子对家人的称呼都是很随意,更贴近寻常人家的称呼,所以从小虞应安就喊爹爹、娘亲之类的称呼。

    回头,看到应安穿着骑射服站在月光下,手里握着一把特制的小弓。

    十年岁月,当年那个趴在小应龙的孩童,已经长到了云昊的肩头,眉眼间既有张瑶卿的俊秀,又带着几分皇家子弟的威仪。

    “手腕再稳些。”云昊放下刀,接过弓示范:“吸气时意守丹田,将灵力聚在指尖,记住,箭法的精髓不在力大,而在心神合一。”

    虞应安跟着比划,箭矢离弦时带起一阵微风,精准地射中了二十步外的柳叶。

    他眼睛一亮:“果然成了!谢谢爹爹!”

    张瑶卿走过来,给儿子擦了擦额头的汗:“都十岁了,还跟个孩子似的。”

    话虽如此,眼里的笑意慈爱却藏不住。

    这孩子如今不仅是炼气三层的修为远超同龄人,连骑射、书法、政务都样样出色,皇帝常说“应安比他这个皇爷爷都有天赋,省心百倍”。

    “粥好了。”云昊将盛好的粥端上桌,碗沿还冒着热气:“胭脂,去看看陛下和太后来了没有。”

    苗胭脂应声离去,园子里只剩下一家三口和趴在旁边打盹的小应龙。

    如今的小应龙已长到五丈长,龙角峥嵘,羽翼上的银纹在月光下流转,却依旧对虞应安言听计从,此刻化作了小蛇一般,正用尾巴轻轻扫着少年的衣角。

    “爹,您真的要走吗?”虞应安忽然开口。

    他虽年幼,却早从皇爷爷和爹爹的谈话里猜到了什么。

    云昊给儿子夹了块鹿肉:“嗯,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救你云微姑姑。”

    内心一颤,没想到儿子还是知道了,也没有意外,这个儿子实在是聪明的不像话。

    要走的事,瞒不住他,反正今晚这一场晚宴就是和家人的告别宴,是打算要说的。

    也就承认了。

    应安记得娘亲讲过的故事,眼睛亮晶晶的:“等我长大了,也去找您,用您教我的‘蜇藏吐纳功’,肯定能追上您。”

    张瑶卿握住儿子的手,轻声道:“你爹爹会回来的,我们要在这里等他,守好大虞。”

    云昊望着妻儿,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

    他教张瑶卿修炼到炼气一层,看着她依旧风韵无限,气血充盈……陪儿子虞应安度过每个生辰,看着他从蹒跚学步到能在演武场上与禁军教头过招。

    这些时光,不是牵绊,而是让他能安心离开的底气。

    “陛下驾到!太后驾到……”随着太监的唱喏,虞青玄的身影出现在园门口。

    一顿饭一家人吃的很开心,但谁都没有提起云昊要离开的事。

    看似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其实每个人都清楚云昊要去玄灵世界。

    该说的话,早就说完了。

    谁都没提“离别”二字,却都在心里数着时辰。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东方的启明星亮得像颗碎钻,云昊才放下玉筷。

    “时辰不早了。”云昊站起身,锦袍的下摆扫过石凳,带起一阵风,吹得烛火剧烈摇晃。

    虞青玄的眼眶猛地红了。

    他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云昊的手腕,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昊儿,一切小心。”

    顿了顿,声音突然哽咽:“要是……要是能见到你母亲,就说我一直想着她。”

    这话藏在他心里几十年,从云昊刚回宫时就想说,却总找不到合适的时机,直到此刻离别,才终于说了出来。

    “父皇……”云昊望着父亲鬓角的白发,鼻子发酸。

    太后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像断了线的珍珠滚落下来。

    她颤巍巍地抓住云昊的手,枯瘦的手指在他手背上反复摩挲,像是要把他的模样刻进心里:“乖孙,奶奶不盼你在外建功立业,只盼你在外能多想想我们。天冷了要加衣,饿了要吃饭,千万别委屈自己……”

    “孙儿记下了。”云昊的喉结剧烈滚动,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对着太后和父皇“扑通”一声跪下,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咚——咚——咚——”三个头,磕得又重又实,额角很快红了一片。

    “昊……不孝。”云昊起身时,眼眶里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砸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转身看向张瑶卿和苗胭脂,两女正咬着嘴唇,肩膀微微颤抖。

    张瑶卿指节泛白,苗胭脂的银簪歪了,流苏垂在脸颊边,遮住了她泛红的眼眶。

    “帮我照顾好父皇和祖母。”云昊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千钧的重量。

    “嗯。”张瑶卿用力点头,泪水终于决堤,顺着脸颊淌进衣领里。

    这十年里,她从那个连灵力都不知道是什么的闺阁女子,变成了能引气入体的修士,为的就是能在他离开后,替他撑起这个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