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6章 大灾之年
    为了让小启航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能力。

    也为了让夏国各地的百姓都能感受到大王的祥瑞,

    叶锦璃特意开着运输飞机,带着小启航走遍了魏郡、陈郡、蔡郡、齐郡的每一个角落。

    把这些地方都游玩了一遍——彻彻底底地让小启航踏遍了夏国的领土。

    他们去了陈郡的麦田,看着金黄的麦子在小启航身边轻轻晃动;

    去了蔡郡的工坊,看着匠人们围着小启航,脸上满是欢喜;

    去了齐郡的流民安置点,看着生病的孩子在小启航身边逐渐康复。

    每到一个地方,叶锦璃都会让当地百姓远远地见见小启航,

    让大家知道,他们的大王一直和他们同在。

    而随着小启航踏遍夏国的每一寸土地,他的穿梭能力也变得更加稳定。

    如今已经能随时出现在夏国的任何一个地方。

    其他穿越者们每次见到小启航,都格外开心,

    尤其是安静,每次见到他,都会一把抱在怀里,又是亲又是逗,恨不得一直把他抱在身边。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

    穿越者们在这个古代世界已经生活了三年。

    冬天的寒意渐渐褪去,第三年的初春悄然而至。

    往年的春天,总是细雨绵绵,滋润万物。

    可这一年的春天,雨水却来得格外猛烈。

    连绵一个多月未曾停歇。

    以至于东大陆的每一寸土地都被浸透在湿冷的水汽里。

    这场雨灾没有国界,从北至南的虞国、夏国,

    到东南的楚国、夹在虞夏中间的韩国,

    全都被裹挟进持续性降水的困境里。

    最先垮掉的是各国边境的小型堤坝,起初只是雨水漫过堤岸,

    顺着田埂缝隙渗进麦田,农户们还扛着锄头冒雨挖沟排水;

    可随着雨势愈发猛烈,浑浊的河水开始冲垮堤坝缺口。

    半人高的浪头卷着泥沙漫进村庄。

    低矮的土坯房在雨水浸泡下接连倒塌。

    村民们只能背着包裹、牵着牛羊往地势高的城镇逃。

    一路上随处可见被淹没的农田。

    原本该抽穗的稻苗泡在水里腐烂,散发出刺鼻的腥气。

    连绵的大雨冲垮了不少百姓的房屋,田间也积满了雨水,眼看就要播种的稻种,农户们却迟迟无法下地栽种。

    夏国的处境不算最糟,却也步步维艰。

    魏郡境内与韩国相连的河道水位早已超出警戒线,

    宋文彦带着士兵和百姓在河堤上守了半个月。

    日夜扛着沙袋加固堤坝——每个人的蓑衣都能拧出水来,

    脚下的草鞋磨破了好几双,却不敢有片刻停歇。

    一旦河堤溃决,下游的三个村落和千亩良田都会被淹没。

    本就紧张的粮食储备又要再减三成。

    叶锦璃每天除了处理军政事务,还要抽空去河堤巡查,

    看着士兵们冻得发紫的嘴唇和百姓们布满老茧的双手。

    她只能下令让工坊赶制棉衣、让厨房熬煮姜汤,却也没法让这场雨停下来。

    相比之下,韩国的惨状更甚。

    这个夹在虞国与夏国之间的小国,本就资源匮乏、国力薄弱,

    面对雨灾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境内与蓝江相连的支流早已泛滥。

    首都外的护城河倒灌进城,街道上的积水没过膝盖,百姓们只能划着木盆穿梭在断壁残垣间。

    更致命的是粮食危机:韩国的粮仓大多建在低洼处,

    雨水渗进粮仓后,储存的粟米和小麦很快就发了霉,

    黑色的霉斑在粮堆上蔓延,散发出呛人的气味。

    官府想组织人手转移粮食,

    可人手不足、工具短缺,刚运出一半,粮仓的屋顶就塌了,剩下的粮食全被雨水泡成了烂泥。

    楚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与白河相连的流域洪水频发,南部的几个郡县被淹后,流民纷纷往北逃,涌入都城的流民数量每天都在增加。

    城里的义仓很快就见了底。

    更可怕的是,潮湿的环境让瘟疫开始滋生——

    流民聚集的临时帐篷里,每天都有人因为腹泻、发烧倒下。

    官府虽然派了医官诊治,却缺医少药,

    只能眼睁睁看着疫情蔓延。

    而韩国和楚国的富商们,却在这场灾难里动起了歪心思。

    他们趁着官府混乱,偷偷囤积粮食,

    原本一文钱能买两斤的粟米,被炒到了十文钱一斤。

    百姓们买不起粮食,只能去挖野菜、剥树皮。

    甚至有人为了半袋发霉的粮食争斗不休。

    虞国作为大国,应对灾难的能力稍强,可也只是“暂时挺住”。

    境内与黄河相连的河道虽然有重兵把守,没出现大规模溃决,

    但持续的雨水还是让农田积水严重。

    朝廷下令让各地官府组织排水。

    可农具和人手不足,进度缓慢。

    更棘手的是粮食霉变问题:虞国的粮仓虽多,

    却大多没有防潮措施,底层的粮食很快就发了霉。

    官员们只能下令将霉变的粮食挑拣出来烧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烧粮的烟雾刚飘起来,就被百姓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在他们眼里,就算是发霉的粮食,也比饿着肚子强。

    虞国国君无奈,只能一边安抚百姓,

    一边派使者去夏国借粮应急,

    却被叶锦璃以“夏国自身粮储紧张”为由婉拒。

    夏国确实要留着粮食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饥荒,

    更要防备虞国借粮背后的算计。

    夏国境内,陈禹泽和夏瑶在陈郡的日子也不好过。

    陈郡的麦田大多在低洼处,被淹后,

    两人组织农户们搭建高脚棚,想抢救还没完全腐烂的作物,

    可雨水不停,他们刚搭好的棚子就被风吹倒。

    农户们看着泡在水里的麦田,蹲在田埂上抹眼泪。

    陈禹泽只能下令减免陈郡全年的赋税。

    又从魏郡调运了一批粮食分发下去,

    可粮食有限,只能保证每户每天能喝上一碗稀粥。

    夏瑶则带着女眷们缝制蓑衣、修补房屋。

    还组织识字的人在城镇里张贴告示,提醒百姓注意卫生、预防瘟疫。

    可她心里清楚,这些只能解燃眉之急。

    要是雨再不停,夏国也撑不住。

    雨还在下,东大陆的诸国仿佛被笼罩在一张巨大的湿网里,挣扎着求生。

    大雨后的一个月,夏国魏郡。

    叶锦璃站在议事厅的窗前,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丝,

    眉头再次皱了起来——这场大雨,真的已经下了一个月了。

    这是她来到这个东大陆以来,

    从未有过的事情。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叩着窗沿。

    目光落在远处被雨水泡得发沉的城墙根上,

    耳边已隐约传来下属急促的汇报声:魏郡城郊的白河支流水位昨夜又涨了三尺。几处简陋的土坝已出现裂痕;

    负责巡堤的民夫昨夜冒雨加固土坝,可这几处土坝还是被凌晨的山洪冲垮了一段。

    淹没了下游的两亩麦田。

    “呵,我们在大自然面前可真是渺小啊!”

    她转过身,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昨夜她几乎没合眼,桌上堆着各郡送来的灾情简报,

    最触目惊心的便是韩国的急报——

    蓝江在韩国境内的河段本就狭窄。

    连日暴雨让江水倒灌进沿岸城镇,韩国都城外的流民已经聚集了近万人,却连基本的草棚和干粮都凑不齐。

    负责传递情报的斥候低着头回话:“回叶先生,韩国派来的使者今早刚到城外,浑身是泥,

    说他们国君已经快压不住流民了,想向咱们借粮。”

    还说愿意用三座边城的赋税做抵押。不过……

    本来就烦闷的叶锦璃顿时怒了。“叫什么叫!我们自身的问题都没解决,还能用粮食去资助别人吗?

    韩国那边高层是脑子有包吧?

    这韩国使者也真是可笑,三座边城的赋税算什么?”

    就算割地赔款又有什么用?

    遇到问题就会割地赔款,我又不是他们的爸妈。

    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那么爱割地是吧?有种让他们把国给割了给我们算了!

    真是被他们给气死了!”

    喜欢不一样的永生者请大家收藏:()不一样的永生者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