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年间临安城外有个叫瓦子巷的地方,巷尾住着个棺材铺老板,姓王,大伙儿都叫他王木匠。这王木匠五十来岁,左手无名指缺了半截,据说是年轻时刨木头走神,被锛子削掉的,打那以后他总说,做棺材的人,手上得留点儿疤,才能镇住邪祟。
那年头兵荒马乱的,棺材铺的生意倒比绸缎庄还稳当。王木匠的铺子后院堆着十几口现成的棺材,有上好的楠木,也有普通的杉木,最里头那口黑黢黢的,看着就有些年头,木头上的漆裂得像老太太脸上的皱纹。这口棺材是前清传下来的,木料是罕见的阴沉木,据说埋在江底几百年,挖出来的时候还带着水腥气。王木匠他爹临终前嘱咐,这口棺材不能卖,得留着镇铺子,说里头锁着东西。
王木匠有个徒弟,叫阿福,十五岁上就来铺子里当学徒,如今也二十出头了。这后生老实巴交的,就是胆子小,夜里看铺子总要点着两盏油灯,一有风吹草动就攥着斧头直哆嗦。
入秋那天,瓦子巷西头的张屠户没了。张屠户生前杀了一辈子猪,临死前还瞪着眼说要再杀头肥猪,结果一口气没上来,就那么去了。他婆娘哭天抢地的,跑到棺材铺来,指定要那口最厚实的楠木棺材。王木匠掐着指头算了算,说张屠户属虎,楠木性烈,怕是镇不住,不如换口杉木的。张屠户婆娘不依,叉着腰骂了半晌,说王木匠是想把好棺材留着给自己用。王木匠没法子,叹着气让阿福把楠木棺材刷上桐油,连夜送去。
那天夜里就出了怪事。
阿福送完棺材回来,已是三更天。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着落叶打旋儿,呜呜咽咽的像哭。他刚推开铺子门,就听见后院“咚”的一声响,像是有什么重物砸在了地上。阿福心里一紧,摸出墙根的柴刀,哆哆嗦嗦地往后院走。
后院的月光惨白惨白的,十几口棺材整整齐齐地码着,影子拉得老长,看着像一排排站着的人。阿福挨着个儿看过去,都好好的,直到瞧见最里头那口阴沉木棺材——棺材盖竟然裂开了条缝,缝里黑沉沉的,像是有双眼睛在盯着他。
“谁?”阿福嗓子发紧,柴刀攥得更紧了,“是王师傅吗?”
没人应。只有风刮过棺材板的声音,沙沙的,像是有人在磨牙。阿福壮着胆子往前走了两步,借着月光仔细瞧,那裂缝里好像有东西在动,黑糊糊的,像一团头发。他心里咯噔一下,想起王木匠说过,这阴沉木棺材里锁着东西,难不成是……
正想着,那裂缝突然“咔吧”一声变大了,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带着股河泥的腥味儿。阿福吓得腿一软,柴刀“哐当”掉在地上,转身就往屋里跑,连滚带爬地闩上门,背靠着门板直喘气,心脏跳得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第二天一早,王木匠来铺子,见阿福眼下乌青,脸色发白,就问他咋了。阿福哆哆嗦嗦地把夜里的事儿说了,王木匠眉头一皱,抄起斧头就往后院走。到了那口阴沉木棺材跟前,他蹲下来瞅了半天,又伸手摸了摸裂缝,回头对阿福说:“瞎咋呼啥,是木头热胀冷缩裂了缝,这阴沉木在水里泡久了,见了干风就容易裂。”
阿福将信将疑,可王木匠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纠结。王木匠找了些糯米浆混着桐油,仔仔细细把裂缝糊上,又用铁钉子沿着缝敲了一圈,说这样就结实了。
本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没成想过了三天,瓦子巷又出了乱子。
那天清晨,有人发现张屠户的坟让人刨了。坟头土被翻得乱七八糟,棺材盖扔在一边,里头空荡荡的,连寿衣都没剩下。张屠户婆娘哭得死去活来,说肯定是遭了盗墓贼,可那楠木棺材厚重得很,俩壮汉都未必抬得动,谁能把棺材盖撬开,还把人给弄走了?
官府来了人,查了半天也没头绪。王木匠听说这事儿,蹲在铺子门口抽着旱烟,眉头皱得像个疙瘩。阿福在一旁收拾刨花,忍不住说:“师傅,你说张屠户……会不会是自己爬出来了?”
王木匠“呸”了一声,吐掉烟蒂:“胡说八道!人都死透了,咋爬?”话虽这么说,他眼神却飘向了后院,那口阴沉木棺材静静地立在那儿,像个沉默的影子。
当天夜里,阿福又听见后院有动静。这次不是“咚”的一声,而是“咯吱、咯吱”的,像是有人在拖着什么东西走路。他吓得不敢出声,捂着耳朵缩在被窝里,可那声音越来越近,好像就在窗户外头。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声音停了。阿福憋得满头大汗,悄悄掀开窗帘一角往外看——月光下,后院那口阴沉木棺材竟然挪了地方,原本靠着墙根,这会儿正对着屋门,棺材盖虚掩着,缝里黑得瘆人。
阿福吓得“妈呀”一声,差点晕过去。王木匠住在前院,听见动静披着衣服跑过来,问他咋了。阿福指着后院,话都说不囫囵了:“棺……棺材……它动了!”
王木匠抄起门后的扁担,骂骂咧咧地往后院走。到了棺材跟前,他用扁担掀开棺材盖,里头空荡荡的,啥也没有。他又检查了地面,没发现脚印,只有几道深深的划痕,像是棺材自己挪地方时留下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邪门了。”王木匠喃喃自语,额头上冒出冷汗。他转身对阿福说:“去,把灶膛里的草木灰拿来,撒在棺材周围。”
阿福不敢怠慢,赶紧端来草木灰。王木匠蹲在地上,仔细地把灰撒成一个圈,把棺材围在中间,又在棺材头上放了三炷香,点燃了说:“老伙计,我知道你有灵性,可别在这儿捣乱,惊扰了活人,对你也没好处。”
香烧得很快,烟笔直地往上飘,没打一点弯。王木匠看了,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对阿福说:“行了,它听劝,今晚该消停了。”
可谁也没想到,这才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瓦子巷接连出事。先是李寡妇家的鸡丢了,第二天在坟地找到鸡毛,沾着黑糊糊的泥;接着是赵老头的驴,夜里拴在院里,早上起来缰绳断了,驴不见了,地上只有一串奇怪的脚印,像是用木板子印出来的,深深浅浅的,一直延伸到巷子口。
更吓人的是,有天夜里,打更的老张头说,他瞧见一口黑棺材在巷子里溜达,走得慢悠悠的,棺材缝里还滴着水,腥气冲天。他吓得连梆子都扔了,连滚带爬地跑回家,大病了一场。
这下子,瓦子巷炸开了锅。大伙儿都说,是王木匠铺子里的棺材成了精,不仅自己溜达,还偷东西,说不定张屠户的尸体就是被它弄走的。有人撺掇着要把棺材烧了,王木匠死活不肯,说这棺材是祖上传下来的,烧了会遭报应。
这天傍晚,王木匠正蹲在门槛上抽烟,忽然看见巷口来了个老道,穿着洗得发白的道袍,手里拿着个罗盘,东瞅瞅西看看,最后径直走到棺材铺门口。
“道长,您是瞧棺材还是瞧风水?”王木匠起身问道。
老道捋着胡子,眯着眼看了看铺子后院,说:“贫道云游至此,见此地阴气冲天,特来看看。”他顿了顿,又说:“你铺子里有不干净的东西,是口老棺材吧?”
王木匠心里一惊,知道遇上高人了,赶紧把老道请进屋里,倒了杯热茶,把前前后后的事儿说了一遍。
老道听完,点点头说:“这阴沉木本就聚阴,你这口棺材又埋在江底几百年,吸足了水煞之气,怕是早就有了灵性。前些日子你动了那口楠木棺材,楠木属阳,正好冲撞了它,再加上张屠户是横死的,怨气重,被它吸了去,就成了气候。”
“那……那咋办啊?”王木匠急得直搓手。
“解铃还须系铃人。”老道说,“这棺材成精,是因为吸了活人的阳气和死人的阴气,得让它把吸走的东西吐出来。”他想了想,又说:“今晚子时,你把棺材抬到张屠户坟前,我自有办法。”
王木匠虽然心里发怵,但也只能照办。他叫上阿福,又请了两个胆大的邻居,准备夜里抬棺材。阿福吓得脸都白了,王木匠拍着他的肩膀说:“别怕,有老道在,出不了岔子。再说了,这棺材跟了咱们王家三代,总不能真让它成了祸害。”
到了子时,月黑风高,几个人抬着阴沉木棺材往坟地走。那棺材看着不大,却沉得吓人,四个壮汉抬着,累得直喘粗气,走一步都费劲。走到半路,棺材突然“咚咚”响了两声,像是有人在里头敲门,吓得一个邻居手一松,差点把棺材摔了。
“别停!快走!”王木匠咬着牙喊。
好不容易到了张屠户坟前,老道已经在那儿等着了,地上画着个奇怪的符,周围插着七根桃木钉。老道让他们把棺材放在符中间,然后拿出一张黄纸,用朱砂画了道符,贴在棺材头上,又掏出一把铜钱,围着棺材撒了一圈。
“时辰到了。”老道说着,从怀里摸出个小陶罐,打开盖子,一股浓烈的血腥味飘了出来。他把罐子里的东西倒在棺材盖上,借着月光一看,是些黑糊糊的血,不知道是啥动物的。
刚倒完血,棺材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哐当哐当”响,像是里头有什么东西在挣扎,想要出来。棺材缝里渗出黑红色的水,腥臭难闻,吓得那两个邻居掉头就跑,王木匠和阿福也腿肚子转筋,多亏老道在一旁喝了声:“莫怕!有贫道在此!”
老道拿起桃木剑,围着棺材跳起舞来,嘴里念念有词,声音又尖又快,听不懂在说啥。跳了一会儿,他猛地一剑刺向棺材盖,只听“噗嗤”一声,像是刺中了什么软乎乎的东西,棺材顿时不晃了,从剑尖扎进去的地方,流出一股黑血,溅在地上,滋滋地冒白烟。
“好了。”老道拔出桃木剑,擦了擦上面的血,对王木匠说:“它把张屠户的怨气吐出来了,你找些生石灰,把棺材里外都撒一遍,再重新漆一遍,以后就没事了。”
王木匠赶紧点头答应,看着老道收拾东西准备走,又问:“道长,这棺材……以后还会成精吗?”
老道回头看了看那口棺材,叹了口气说:“万物有灵,全在人心。你善待它,它便护着你;你若嫌弃它,它自然也会作祟。”说完,便飘然远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