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骸织纹
星轨在视野尽头拧成一团银灰色的乱麻。
肖飞的指尖在舷窗边划过,指腹碾过冰冷的金属时,能清晰感觉到星舰外壳传来的震颤。这不是星流的常规波动,更像某种巨大的引力场在水下搅动,连光线都被揉成了扭曲的绸带。阿尘蹲在控制台前,尾巴尖随着星图上跳跃的红点轻轻摆动,耳尖的绒毛却绷得笔直——那是他感知到危险时的本能反应。
“星图上没标过这里。”阿尘忽然抬头,琥珀色的瞳孔里映着屏幕上炸开的乱码,“像是……突然冒出来的。”
肖飞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舷窗外。原本流畅如绸缎的星轨在此处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漂浮物。它们大小不一,小的如指尖卵石,大的则像崩塌的山峦,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星尘,却在星风拂过时露出底下幽蓝的金属光泽。这些残骸以一种诡异的韵律缓缓旋转,彼此间保持着微妙的距离,像一群沉默的礁石,将通往更深星域的路彻底堵死。
“星骸带?”肖飞皱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口——那里贴身藏着五界馈赠的碎片,此刻正散发着微弱的暖意,像是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他走过太多星域,见过陨石雨,闯过离子云,却从未见过这样的星骸:它们不像自然陨灭的星体残骸,更像是被人刻意打碎后,又按某种规则排列在此处。
阿尘忽然“咦”了一声,爪子指向屏幕上放大的某块残骸:“肖飞,你看这个。”
屏幕上的图像经过锐化,显露出残骸表面的纹路。那不是陨石撞击的裂痕,也不是金属氧化的痕迹,而是一种极有规律的螺旋状花纹,纹路深处泛着淡淡的绿光,与他们在轮回树树干上见过的年轮状刻痕几乎如出一辙。
轮回树,五界的生命之根,扎根于五界交界的混沌裂隙,其树干上的纹路记载着五界生灵的轮回轨迹。可这漂浮在星海中的残骸,为何会有与之相似的印记?
“靠过去看看。”肖飞拍板。星舰缓缓驶入星骸带,引擎声刻意压低,像是怕惊扰了这片沉寂。越靠近,那些纹路便越清晰,它们在不同的残骸上延伸、交汇,竟隐隐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将整个星骸带编织成一个浑然一体的结构。
“它们在发光。”阿尘指着窗外,声音有些发颤。不知何时,那些螺旋纹路里的绿光越来越亮,如同无数条绿色的河流在残骸表面缓缓流淌。更奇特的是,当星舰穿过两道残骸之间的缝隙时,绿光会沿着星舰的轮廓短暂地勾勒出船身的形状,像是在“扫描”什么。
肖飞的目光被一块半埋在星尘中的残骸吸引。它约莫两人高,形状像一块被劈开的巨骨,表面的纹路尤其密集,绿光也最盛,甚至能看到纹路深处有细碎的光点在明灭,如同呼吸。他让星舰悬停在旁,打开了舱门。
刺骨的寒意瞬间涌了进来,混杂着星尘特有的干燥气息。肖飞踏上残骸表面,脚下的金属冰冷坚硬,却意外地光滑,仿佛被星风打磨了亿万年。那些绿色纹路就在他的靴底蔓延,触感微微发麻,像是有微弱的电流在流动。
“小心点。”阿尘跟在他身后,尾巴紧紧卷住他的手腕,耳尖的绒毛始终没有放松,“这里的能量场很奇怪,像是……活着的。”
肖飞没有说话,他的全部注意力都被眼前的纹路吸引了。它们比在屏幕上看到的更复杂,螺旋中嵌套着细小的分支,分支末端又缀着星形的节点,像极了轮回树年轮中记录的“生命节点”。他忍不住伸出手,指尖悬在纹路上方,能感觉到一股温和却磅礴的吸力,仿佛纹路深处有什么东西在轻轻拉扯他的意识。
“别碰——”阿尘的警告晚了一步。
肖飞的指尖终究还是落了下去,正按在一道螺旋纹路的中心。
没有预想中的冰冷或刺痛。指尖触及的瞬间,那道纹路突然爆发出刺眼的绿光,紧接着,整个星骸带的绿光都随之亮起,无数道绿色的光线在残骸之间穿梭,瞬间织成一张覆盖整个星域的巨网。肖飞感觉一股强大的力量顺着指尖涌入体内,不是攻击性的能量,更像是一股纯粹的信息流,蛮横地撞开了他的意识壁垒。
眼前的景象骤然碎裂。
星骸、星舰、阿尘的惊呼……所有具象的事物都像被投入水中的墨滴,迅速晕开、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浓稠得像化不开的墨,连星光都无法穿透。肖飞发现自己漂浮在这片黑暗中,没有身体,没有重量,只有意识像孤舟般悬浮着。
这是……哪里?
他试图移动,却发现意识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只能沿着某个固定的轨迹向前。黑暗中没有时间的概念,不知过了多久,一点微光亮了起来。
那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光点,比尘埃还要不起眼,却在绝对的黑暗中散发着执拗的光芒。肖飞的意识被它吸引过去,才发现这光点并非静止,而是在微微颤抖,仿佛随时会熄灭。可就在它颤抖的间隙,肖飞“看”到了某种更本质的东西——那是一种纯粹的“存在”,一种不甘于寂灭的意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紧接着,第二点光亮了起来。
它出现在不远处,与第一个光点遥遥相对。两个光点都在颤抖,彼此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引力,开始缓慢地靠近。它们的光芒在靠近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当最终碰撞在一起时,没有爆炸,只有柔和的融合——两个光点化作了一个稍大些的光球,光芒也稳定了许多。
肖飞忽然明白了。
这不是普通的光点。
他集中精神,果然“看”到了更多。黑暗中开始浮现出无数光点,有的明亮,有的黯淡,有的飞速移动,有的则几乎静止。它们像漂浮在深海中的孢子,彼此碰撞、排斥、吸引、融合。每一次碰撞都伴随着能量的涟漪,每一次融合都诞生出新的光芒,每一次排斥则让它们各自保持着独立的轨迹。
这是……混沌。
是五界诞生之前,宇宙尚未成型的混沌状态。
肖飞的意识被一股巨大的震撼攫住。他曾在古籍中读到过关于“混沌生万物”的记载,却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亲历”。这些光点,或许就是构成万物的最原始的“源质”,它们没有形态,没有属性,只有最纯粹的“存在”与“变化”的本能。
他看到一个散发着灼热气息的光点与一个流转着寒气的光点碰撞,没有相互湮灭,反而在彼此的边缘诞生出一圈温和的光晕,那光晕中隐约能看到水与火的雏形。他看到一群微弱的光点围绕着一个明亮的核心旋转,核心散发出的吸引力让它们形成了稳定的结构,像极了星系的雏形。
更让他心惊的是,他在这些光点的运动中,看到了熟悉的影子。
一个散发着草木气息的光点与一个蕴含着轮回之力的光点融合时,绽放出的光芒里,肖飞清晰地“看到”了轮回树的轮廓。一个包裹着厚重壁垒的光点与一个流动着毁灭气息的光点相互制衡时,形成的稳定结构,竟与魔界的玄铁山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那些在碰撞中诞生的规则——两个光点碰撞后必然会有能量交换,三个以上的光点聚集会自发形成平衡结构,过于强大的光点会吸引弱小者,却也会被多个弱小者联合制衡……这些最原始的规则,像种子一样埋藏在混沌之中,不就是五界平衡法则的雏形吗?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肖飞的意识仿佛化作了混沌的一部分,见证着光点们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聚合。他看到巨大的光团在黑暗中形成,内部孕育着星辰的胚胎;看到细小的光点凝聚成线,编织出能量的网络;看到某些光点因为过于相似而相互排斥,最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属性——光明与黑暗,生命与虚无,创造与毁灭。
不知过了多久,混沌中突然掀起了一场风暴。
无数光点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它们不再是随机碰撞,而是遵循着某种隐秘的秩序,开始分层、归类、组合。肖飞的意识被这股力量裹挟着,来到了风暴的中心。
他看到了五团巨大的光。
第一团光温暖而包容,内部流淌着生生不息的活力,无数细小的光点在其中模拟着生老病死的循环——那是人界的源初形态。
第二团光轻盈而纯净,光点们沿着严谨的轨迹旋转,散发出超脱凡俗的气息——那是仙界的雏形。
第三团光炽烈而狂暴,光点们在剧烈的碰撞中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充满了破坏与重塑的可能——那是魔界的源初。
第四团光灵动而自由,光点们化作鸟兽、草木、山川的虚影,与周围的能量融为一体——那是妖界的开端。
第五团光缥缈而神秘,光点们时而凝聚成形,时而消散无踪,仿佛介于存在与虚无之间——那是灵界的本源。
五团光围绕着一个核心旋转,核心处是一团难以名状的混沌,既不属于任何一界,又孕育着所有界域的可能——那是五界交界的混沌裂隙,是轮回树扎根的地方。
肖飞的心脏(如果他此刻还有心脏的话)剧烈地跳动起来。他终于明白,五界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混沌中无数源质光点在漫长岁月里碰撞、融合、筛选的结果,是秩序从无序中挣扎而出的证明。而那些平衡法则,那些生命轨迹,从最开始就刻在源质的本能里。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五团光之外,还漂浮着一点极淡的光。
它比其他五团光黯淡许多,几乎要融入背景的黑暗中,却始终与五团光保持着微妙的距离。它的光点极其稀疏,散发着一种“不存在”的气息,仿佛是混沌中被遗忘的角落。可当五团光的能量出现波动时,这团微光便会相应地变化,如同一个沉默的影子,平衡着五界的力量。
未界!
肖飞猛地“惊醒”。这团微光,正是未界的源初形态!原来未界并非五界之外的异数,而是从混沌之初就与五界共生的平衡者,是光明背后的影子,是存在对应的虚无。
画面开始剧烈地晃动。
五团光逐渐稳定下来,开始形成各自的界域壁垒,光点们的运动也变得规律而内敛。混沌风暴渐渐平息,黑暗重新笼罩了外围的星域,只留下五界的光芒在稳定地燃烧。而那些没有被纳入五界的光点,则在碰撞中碎裂、冷却,最终化作了漂浮在星海中的残骸——就是他此刻脚下的这片星骸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