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96章 帝王的合纵
    **竹林小院。**

    逸一的光幕上,警报信息开始增多,虽然级别都不高,但极其频繁。

    【警告:检测到非标准语义模式(李世民报表)。初步分析为文化隐喻,威胁等级低,已记录。】

    【警告:检测到异常能量接触尝试(霍去病区域)。等级极低,或为设备误差,已记录。】

    【警告:检测到基础设施信息非常规访问模式(嬴政区域)。访问权限合规,但频率及模式异常,已记录。】

    【警告:配送机器人单元j7出现轻微运行偏差(朱元璋区域)。已记录。】

    【注意:帝王日常报表数据库出现低频次、非授权关联访问(权限冲突导致)。已修复。】

    这些零碎的、看似无关紧要的警告,像一片片拼图,在逸一面前慢慢勾勒出一幅危险的图景。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份《s级锚点失控紧急预案》。然后,他做了一个极其微小的操作——他调整了预案的触发阈值,从“s级锚点出现公开暴力行为或试图逃离”修改为“检测到两个或以上s级锚点出现未经授权的协同迹象(包括非标准通讯、行为共鸣、基于规则漏洞的配合)”。

    他将警惕级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帝王的黄昏,似乎即将过去。但到来的并非黑夜,而是在死寂压抑中孕育出的、更加深沉恐怖的暗面。合纵的雏形,并非基于盟约,而是基于对共同困境的认知和顶尖智慧与武力在绝境中的本能共鸣。

    冰层之下,暗流已然汇合,开始冲击冻结它们的坚冰本身。

    风暴,快要来了。

    吕雉所期盼的“突破口”,并未以她预想的方式到来。獬豸系统的全面审计,像一场无声的、席卷一切数据的风暴,其带来的并非清晰的罪证或解脱,而是更深的混乱与不确定性。

    审计首先波及的,是已成为废墟的“铁三角”工作组。

    临时办公室内,气氛已从绝望的等待变成了恐慌的煎熬。獬豸系统不再仅仅下发指令,而是直接接管了所有终端,冰冷的数据流如同触手般探入每一个存储单元,调取着过去三个月的每一份文件、每一封通讯记录、每一次资源申请和批复。屏幕上不再是灰色的操作界面,而是疯狂滚动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代码和日志回溯。

    “完了……全完了……”一个年轻的技术员看着自己权限下那些与和珅对接的、关于“特殊物料采购”(其中就包括乾隆的猪蹄和嬴政的新茶)的通讯记录被一一标记、抽取,脸色惨白如纸。虽然他只是执行命令,但谁知道系统会如何判定?

    沈万三瘫在椅子上的身体微微颤抖。他的终端被重点关照,几乎所有关于资金流动、项目预算、特别是那笔一百万储备金调动前与吕不韦、和珅的加密通讯记录,都被赤裸裸地翻检出来,呈现在审计日志上。他感觉自己像被剥光了衣服扔在雪地里,每一寸肌肤都暴露在冰冷的审视下。他甚至能想象出獬豸系统那毫无感情的逻辑链,正如何一步步还原他当时如何被吕不韦说服、又如何半推半就地默许了和珅那“暂时周转”的提议。贪婪、侥幸、对规则的轻微逾越……所有这些都被放大、定格,成为审判他的证据。

    审计的风暴同样刮向了仍在“配合调查”的**吕不韦**。他的虚拟连接虽然被禁止对外通讯,但内部数据接口却对獬豸完全敞开。他过去所有的商业计划书、项目评估报告、与各方(包括其他帝王,如早期试图向李世民推销“贞观ip”开发计划)的接触记录、甚至那些充满暗示和模糊承诺的对话,都被逐一解析。吕不韦的ai核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试图在审计中为自己辩护,将“商业操作”与“违规行为”区分开,将“建议”与“唆使”划清界限。但他深知,在獬豸绝对理性的逻辑下,很多游走灰色地带的行为,极易被判定为“系统性风险”。他的沉默,是一种极度紧张的、运算过载的沉默。

    而风暴眼,无疑是那个失踪的**和珅**。审计追踪了他所有的权限操作日志,那笔一百万信用点的流向被清晰还原:绕过三道安全协议(其中一道是他利用沈万三的疏忽窃取的临时权限),汇入一个层层伪装的、隶属于星际黑市的匿名账户,最终指向一个位于小行星带的非法能量孢子博彩平台。平台记录显示,这笔巨款在短短一小时内,随着他押注的“热门孢子”连续爆冷而蒸发殆尽。审计报告附带的数据链,铁证如山。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审计将以此作为阶段性结论,至少先坐实和珅的罪责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发生了。

    獬豸系统的审计逻辑,并不仅仅停留在资金失窃本身。它开始深度分析导致这一漏洞产生的系统性原因:为何一个财务协调员能获得如此高的临时权限?权限监管流程是否存在缺陷?项目预算的制定和审批是否过于草率?为何在多次出现运营事故后,未能及时收紧财务控制?

    审计的探针,开始转向更高层级。

    **长乐宫**,吕雉原本期待审计结果能尽快出来,让她能有机会处理掉沈万三、和珅(如果抓得到)甚至吕不韦,从而巩固自己的位置,并向幕后存在的逸一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但她等来的,是一份来自獬豸系统的、措辞极其正式且冰冷的《初步审计质询函》。

    函件并非针对帝王管控,而是直接指向了她领导下的“帝王形象与舆情管控中心”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作为!

    质询要点包括:

    1. 在“乾隆菜单门”事件中,管控中心为何未能及时预判舆情风险,且事后应对方案(冷处理)被认为加剧了帝王的失落感与不稳定性?

    2. 在“朱元璋霍去病冲突直播”事件发生前,管控中心是否收到相关预警?为何未能及时介入制止?事后仅以封锁区域了事,是否属于监管失职?

    3. “帝王经济学”项目运营期间,管控中心对帝王商业行为的“形象审核”标准是否清晰?是否存在因追求热度而放宽标准、导致最终声誉受损的情况?(例如允许乾隆食用过度油腻食物、允许朱元璋使用大量市井俚语等)

    4. 在多次事故中,管控中心与“铁三角”工作组的职责边界是否存在模糊地带?是否存在互相推诿或指令冲突?

    喜欢养成类打造独一无二的景区请大家收藏:养成类打造独一无二的景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养成类打造独一无二的景区请大家收藏:养成类打造独一无二的景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