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9章 周年阅兵
    比部队开拔的日子更早一点儿的,是50年这次一周年大阅兵。

    这回街面儿上的气氛,比着去年那回更紧张了。

    在眼下的亚洲,一个新的,核心稳定,且上下一心的大国诞生了。

    自然而然就威胁到了有些国家在亚洲的统治地位。

    于是,阿美莉卡国疯狂挑衅。

    先是公开声明对台湾光头党的支持,紧接着又在朝鲜战争中屡屡侵犯我国东北,对丹东等地进行了多次轰炸。

    与此同时,还公然将其j对派到了弯弯海峡。

    杨福平跟媳妇去老丈人家送中秋节礼,还听到了另一件丧心病狂的案子。

    有人谋划着要炸城门楼子!!!

    刘耀武搓了搓两个大黑眼袋:“昨儿上头才刚刚把人都抓了起来,一伙儿小本子的间谍,准备的家伙事儿挺多,有进嘴的,有招呼城门楼子的,他奶奶的,连迫击炮都运进来啦。

    主席说的一点儿没错,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啊!”

    杨福平也觉着心情紧张,这一听就是要在阅兵的时候搞破坏,还好被提前侦破了。

    连迫击炮都运进来了,看来是群众里面隐藏了不少坏分子啊。

    刘耀武说完之后,赶紧交代杨福平:“别往外说啊,市面儿上肯定会有传闻,你心里有数就行!”

    杨福平没当回事:“嗨,去年阅兵前面儿,还说会有飞机轰炸呢,你说的这些,跟街面儿上的流言一比,跟假的似的!”

    刘耀武苦笑:“对啊,还有传谣言的,现如今只能抓大放小。

    福平哥,我就不明白了,你说真要是现如今的新政府没了。

    这些个二鬼子假洋鬼子能落什么好?

    耗子没了,谁还养猫啊!”

    杨福平反驳道:“这些个跳蚤能想那么长远,还干这事儿?”

    此言有理。

    刘耀武好不容易休息下来,中午吃饭的时候还陪着喝了两杯。

    杨福平看着这个焕然一新的小院儿问道:“现如今八大胡同里的大姐们都从良了。你这房子相亲的时候应该没人嫌弃了吧?”

    刘耀武摇头:“那也得有人。我现在忙的,就差天天睡区里了。

    估计等忙完阅兵,才能松口气。”

    杨福平自个儿喝了一盅,没好意思打击小舅子。

    等忙完阅兵,估计就要接上大部队开拔。

    这段时间人民日报都在蓄势,街道的小组都开始各种角度宣讲中朝友好,美帝肆虐,唇亡齿寒,守望相助了。

    不过有个美好的希望也好,杨福平就没说出来猜测打击自个儿的亲小舅子。

    几天后,把福安留家里看孩子,杨福平带着媳妇还是去了阅兵现场。

    上午11点,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老的一声“庆祝大会开始”,《义勇军进行曲》和28响礼炮同时响起,作为阅兵首长的总司令一身戎装,乘坐着从战场上缴获的美国造吉普车缓缓驶过金水桥,在阅兵式总指挥的陪同下,慢慢驶向各受阅方阵。

    总司令浑厚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万岁……”响彻整个天安门广场。

    战士们“万岁!万岁……”的回音也在四九城的上空回荡。

    这个时刻,看着城门楼子上那群定海神针。

    仿佛西南地区的fh、弯弯海峡的j 对、青藏高原的阿姐鼓此刻都没那么重要了,因为这些终会被碾碎,变成旧日时光里的一抹暗淡底色,映衬着红旗更红,太阳更亮!

    检阅结束之后,总司令返回天安门城楼宣读解放军总部给三军的命令:“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已基本完成,可美帝国主义却在我们的邻邦朝鲜掀起战火,还勾结…………侵占我国台湾,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为解放全中国奋斗,为世界和平奋斗……”

    阅兵过后,10月7日三八线失守,19日志愿军入朝作战。

    这些跟宝根儿没关系,部队是走了,没带上他!

    他巴巴的跑到表哥家里,看表嫂缝棉袄。

    刘翠芬还有些不好意思:“我这刚上班儿,白天不回来,晚上哄孩子,也就周日能腾出来手干活儿。你这棉袄做的有点儿慢!”

    宝根儿闷闷的回道:“没事儿,还不知道能不能用上呢!”

    杨福平揣着袖子窝在椅子里,懒洋洋的翻了个眼皮儿:“你得这么想,要是用不到你,就不打仗了,那不就说明咱们很快就会取得胜利,多好的事儿?”

    宝根儿眨巴着眼睛:“这话说的倒是错啊!嫂子,你别着急啊!”

    刘翠芬被哥俩整的哭笑不得,赶紧把人从屋里哄了出去:“都是闲的,没事儿把俩小的带出去玩去!哥哥姐姐都写作业呢,在屋里太闹!”

    小锁跟小柱俩人,一听出去玩儿,就更高兴了。

    也不敢跑远,就在胡同里疯跑!

    宝根心里没那么焦急之后,又想起了自家的私事儿:“福平哥,我二叔,就你二舅家的宝良,你还记得不?”

    杨福平靠在墙边儿,注意着孩子们别把不知名的东西往嘴里塞,随口答道:“过年的时候见过,比你还小好几岁呢。没怎么一块儿玩过!”

    宝根不好意思的笑笑:“那啥,宝良不上学了,家里正张罗着给他找活儿呢。我就想帮忙问问,咱们粮店还进人不进?”

    杨福平摇头:“我这头不行,进个人得粮食局点头。

    不过现如今满大街的都是招工的,宝良既然有文化,去哪儿都不会差了。

    读书识字儿的,哪儿不缺啊!

    要是不想下身份,或者你让他去区公所问问?

    说不定有哪个衙门口要个临时帮忙的,表现好点儿能留下呢?”

    这饼画的圆,宝根记在了心里。

    杨福平送走了宝根,心里也暗笑。

    宝良十七八了,今年初级中学毕业,那是不想上吗?那是考不上去。

    邻居玉娟姑娘家家的,都知道自己先试着找个活儿,宝良那么大小伙子,就等爹娘安排。

    杨福平根本就没提电工的事儿,估计提了人家也看不上。

    悄没儿声的,杨福平帮他娘解决了个难题。

    喜欢活在民国当顺民请大家收藏:()活在民国当顺民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