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57章 烟头烫穿的底牌
    凌晨三点十七分,市委家属院七号楼的窗户透出昏黄灯光。

    林昭坐在父亲遗下的老榆木书桌前,台灯罩子边沿褪了漆,在桌面投下斑驳的影。

    他的拇指反复摩挲笔记本最后一页,纸页边缘被岁月磨得发毛,父亲的字迹却依然清晰:“他们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局’。”

    系统界面在视网膜上悄然展开,淡蓝色数据流裹着“影踪协议”四个字。

    阮棠的声音比往日轻了许多,像浸在水里的铃铛:“政治信用剩余1点,是否启用‘逆向溯源’?”林昭喉结动了动,想起老卫说的“京a·88”车牌,想起公示栏前烫出的焦痕——那些土地案里的审批人,此刻正戴着“省级巡视组”的光环。

    他屈指叩了叩桌面,指节敲在父亲当年刻的“慎独”二字上:“启动。”

    加密日志如潮水漫过视野,1998年的日期刺得他眼眶发酸。

    “xj”,和父亲笔记本里泛黄调令上的编号严丝合缝。

    陈砚舟的名字在项目负责人一栏泛着冷光,像根扎进肉里的刺。

    林昭合上笔记本时,封皮与桌面碰撞出轻响,惊得窗外的麻雀扑棱棱飞走。

    他摸出手机,号码刚拨出一半又停住——苏绾这个点该睡了吧?

    可屏幕上跳动的“凌晨三点十七分”提醒他,留给对手的时间越少,自己的胜算越大。

    “嘟——”

    电话接通的瞬间,林昭听见背景里传来红酒瓶轻碰的脆响。

    苏绾的声音裹着丝绒睡袍的摩挲声漫过来:“林大科长,这时候打电话,是要请我宵夜?”

    “把‘阳光资产’平台首批审计异常企业名单,加上‘与京a·88车牌持有者股权嵌套’的标签。”林昭盯着笔记本封皮上父亲的钢笔印,“做成pdf,署名‘一位老纪检干部的临终托付’,明天早上六点,发给省委常委信箱。”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

    林昭仿佛能看见苏绾挑高的眉峰——她总说他说话像在念公文,但此刻,她的声音里多了丝锐度:“需要我加段导语吗?就写‘当巡视组的笔杆批下土地时,可曾想起当年被拆了房子的老邻居?’”

    “随你。”林昭扯了扯领口,系统在耳后微微发烫,“但记住,我们要的不是证据链,是共振点。”

    “明白。”苏绾轻笑一声,背景里传来键盘敲击声,“明早六点,常委们的豆浆该凉了。”

    上午八点零二分,天楚律所地下数据室的荧光灯刺得人睁不开眼。

    苏绾裹着酒红色丝绒睡袍站在投影前,发梢还滴着刚洗过的水,在锁骨处洇出深色的痕。

    投影幕布上“协进会十年录”的时间轴像条毒蛇,从1998年章程初稿蜿蜒到2016年开发区烂尾,42个利益输送节点在红光里跳动。

    “把2003年青阳钢厂改制那段,剪成90秒。”她指尖点在2003年的时间点上,“背景音乐用《十面埋伏》琵琶版,标题……”她转身看向技术团队,唇红在白墙上印下一点艳色,“就写‘那年他们说这是改革,可工人们哭了三十年’。”

    “苏姐,这段没实名证据。”助理扶了扶眼镜,“要是被反咬……”

    “要什么实名?”苏绾抄起桌上的激光笔,红光扫过老工人跪地拦车的模糊影像,“你看这双眼睛——浑浊、血丝、绝望。”她按下暂停键,影像里老人的泪在眼角凝成晶亮的点,“情绪就是最好的证据。顾轻语已经在省委家属区布了三台直播中继器,这段视频会在早餐时间刷爆家属微信群。”她忽然笑了,涂着酒红甲油的手指划过投影幕布,“到时候,那些坐在藤椅上看早报的老书记们,会替我们问出最锋利的问题。”

    上午十点四十五分,省委家属区茶室飘着茉莉香。

    顾轻语套着快递员的蓝马甲,短发被发胶压得服服帖帖,胸前工牌上“云州速达107号”的贴纸有些卷边。

    她弯腰调试音响线时,余光瞥见王副书记的老伴提着保温桶进来,银镯子碰在桶沿上叮当作响。

    “小姑娘,帮我把这桶鸡汤放冰箱?”老太太眯着眼,“我家那口子胃不好。”

    “好嘞。”顾轻语应着,指尖快速在微型播放器上按了三下——十点四十五分整。

    茶室音响突然发出刺啦声,所有人抬头时,老工人跪地拦车的画面已经跳上墙面投影。

    琵琶声炸响的瞬间,张副省长的茶杯“当”地砸在桌上,茶水溅湿了他的白衬衫:“这不是2003年青阳钢厂的事吗?当时协调组的秘书是……”

    “陈砚舟。”不知谁接了一句。

    茶室里静得能听见挂钟的滴答声。

    退休的李书记扶着桌子站起来,手背上的老年斑在颤抖:“当年我去钢厂调研,工人们拽着我裤脚哭,说补偿款少了一半。后来文件下来,说这是‘改革必要成本’……”他突然抓起茶几上的报纸拍下去,“必要成本?必要到让陈砚舟的儿子上了京圈贵族学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同一时刻,省委打字室的打印机发出嗡鸣。

    柳小秋捏着匿名u盘站在复印机前,指甲盖泛着常年接触油墨的青白。

    u盘里的内容她已经看了三遍:组织部密件扫描件上,“京a·88”车辆在2012年到2018年间37次进出云州各开发区;轨迹图里,每到土地拍卖前夜,那辆车就会停在原国土局局长家楼下。

    “小柳,简报包要赶在下班前送书记。”主任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柳小秋咬了咬唇,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操作。

    文件夹重命名时,她盯着“关于干部家风建设的参考材料”几个字,突然想起上个月在食堂听见的对话——陈砚舟的侄女刚被特招进省文旅厅。

    她按下保存键,将u盘里的文件拖进简报包最后一页,金属订书机“咔嗒”一声,把那些照片和数据钉进了纸页间。

    下午两点十二分,京城某会所包厢的水晶灯晃得人眼晕。

    陈砚舟捏着手机的手指关节发白,视频里老工人的哭声还在循环播放。

    助手站在阴影里,声音像浸了冰水:“苏绾那边查不到源头,‘阳光资产’平台已有23家企业挂出审计报告,明远集团带头公示供应链……”

    “够了。”陈砚舟摘下金丝眼镜,用丝绒布慢慢擦拭镜片,“原计划启动纪律审查,现在……”他突然笑了,镜片反着光,遮住了眼底的阴鸷,“得给林昭递把刀。”他拨通电话,声音温和得像在拉家常,“让秦小满准备一份‘协进会早期成员名单’,只给林昭一个人看。就说——这是‘投名状’,也是‘止损协议’。”

    晚上七点五十六分,青阳区档案馆临时调阅室的灯光有些晃。

    唐绪戴着白手套,将修复好的照片轻轻放在林昭面前。

    相纸泛着柔黄的光,父亲穿着旧衬衫站在省委大院梧桐树下,身旁的墨镜男子半侧着脸,文件角“利益共生体建设纲要·第一版”的字样清晰可辨。

    “林同志,这照片背面有铅笔小字。”唐绪推了推老花镜,“显影后才看得清——‘守中签,砚舟执笔’。”

    林昭的手指顿在照片边缘。

    “守中”两个字像惊雷在脑海里炸开——秦守中,那位两年前退休的副省长,上个月刚以“特邀顾问”身份出席云州新能源产业园奠基仪式。

    他摸出手机,苏绾的消息正跳出来:“陈砚舟派人接触我,说有‘重要名单’要转交你,条件是停止‘阳光资产’升级。”

    系统界面突然闪烁红光,阮棠的虚拟身影在视网膜上微微颤动:“警告……系统暴露风险已达2。”

    林昭把照片塞进内袋时,指尖触到父亲笔记本的边角。

    窗外的暮色漫进来,照得他眼尾发红。

    他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消息,轻声自语:“原来你们连名字都嵌进了章程……”

    手机突然震动,是顾轻语发来的定位:云州东站贵宾通道,六点四十分。

    林昭站起身,老榆木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响。

    他整理好风衣领口,目光扫过调阅室墙上的“档案重地,闲人免进”标语。

    窗外的晚风卷着梧桐叶扑在玻璃上,像有人在敲——

    下一局的棋子,已经落定。

    喜欢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请大家收藏:()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