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44章 谁在卡着活路?
    清晨六点十九分,沈清欢的保洁员胶鞋碾过档案室走廊的地砖缝,发出细碎的吱呀声。

    她推着的拖把车挂着半干的蓝布,车底铁筐里装着消毒液瓶和橡胶手套——这些都是她凌晨四点在市立医院旁的劳保店买的,为的就是混过门岗时那股子“新橡胶味”。

    袖口处的微型扫描仪贴着档案柜第三层的封条,红色激光线在“2021-2023下岗职工资格复审”的牛皮纸封面上扫过,她能听见耳麦里传来的“滴、滴”声,像心跳。

    系统昨晚提示的“第三审查组驳回率异常”,此刻正化作一行行扫描数据往手机里钻。

    当“建议剔除,参照秦办指导意见”的批注出现在预览屏时,她的指尖在拖把杆上掐出月牙印——秦守中半个月前就因违规干预司法被停职,可他的“指导意见”还在吃人。

    “叮——”

    声控灯突然炸亮。

    沈清欢后背抵上档案柜,抬头正撞进巡查保安的反光墨镜里。

    对方的手电光柱扫过她的保洁服胸牌,停在“云洁物业”四个小字上:“大早上通厕所?这层楼的卫生间上周刚换的智能马桶。”

    她喉咙发紧,想起林昭昨夜在微信里说的“保安队长是退伍侦察兵,记人脸比查监控还准”。

    手指悄悄勾住拖把车侧袋的疏通器,塑料柄硌得掌心生疼。

    “师傅您看,”她挤出笑,弯腰掀开拖把车布帘,露出泡在水桶里的弹簧疏通杆,“二号楼的张姐说三楼主卫堵了,反水都漫到走廊了。”话音未落,她脚尖轻踢桶沿,混着消毒水味的脏水溅在保安皮鞋上。

    “哎哟对不起!”她手忙脚乱掏纸巾,趁对方弯腰擦鞋的空档,快速按下手机上传键。

    加密邮件“嗖”地钻进云端时,她听见自己心跳盖过了保安的嘟囔:“赶紧弄完走,八点有领导来查档案。”

    上午十点零五分,市政府信访接待厅的电子屏正滚动播放“市长接访日”的红色字幕。

    唐小舟的黑布包撞在取号机上,发出闷响。

    他垂着的手腕上,褪色的红绳还系着父亲工牌——那是十年前老唐在车间被机器绞断三根手指时,从血肉里抠出来的。

    “同志,接访需要预约。”穿藏青制服的信访员伸手要拦,却见他掀开布包,成捆的文件“哗啦”撒在大理石地面:泛黄的驳回函、带血渍的诊断书、还有一盘磨得发亮的录音带。

    最上面是封皱巴巴的信纸,墨迹晕开一片:“他们说我家老李‘自动放弃’,可他临死前还在写申诉书……”

    人群嗡地围上来。

    有头发花白的阿姨捡起信,念到“殡仪馆的收据夹在申诉书里”时,声音抖得像筛糠;戴安全帽的工人抄起驳回函,发现每页批注都盖着“不予受理”的红章;连门口的保安都凑过来,盯着那盘录音带——按下播放键,是老唐嘶哑的声音:“我要见领导,我要讨个说法……”

    监控室里,林昭的指节抵着操作台。

    系统界面跳出三条推演路径:1让信访局压下材料(社会信任度-17);2安排副市长接访(权力冲突风险42);3放进常务会材料(道德反噬+23)。

    他盯着画面里唐小舟弯腰捡信的背影——那孩子的脊梁骨直得像根钢筋,和十年前跪在信访局门口的自己一模一样。

    “调三号机特写。”他对值班员说,目光锁在唐小舟鬓角的白发上。

    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建议选择路径三,道德反噬可通过后续补偿对冲。”他摸出手机给秘书发消息:“把信访材料里的遗孀亲笔信,单独放进明天的常务会材料包。”

    中午十二点二十六分,天楚律所的投影屏映得苏绾的睫毛泛着蓝光。

    她穿着酒红色套装,指尖敲在“审批链条图谱”的第七个节点上:“区初审、街办复核、区人社局备案、市就业处抽查、市人社局终核——七关里五关的经办人,老婆在新联实业当会计,儿子在新联子公司挂名,连丈母娘都在新联养老院领‘顾问费’。”

    林昭盯着图谱中央那个打了问号的“顾问组”。

    白砚秋的脸突然浮现在眼前——三个月前在精神病院,那个曾经的国资委改制顾问抓着他的袖口喊:“我没疯!那些签字都是他们逼的……”他摸出手机翻出照片:“白砚秋出事前三个月,每月都有一笔‘专家咨询费’打进他账户,付款方是‘市企业改制办公室’。”

    苏绾的瞳孔缩了缩。

    她抽出钢笔在“顾问组”节点画了个圈:“你是说,他们用‘专家意见’当遮羞布,收了钱就给驳回意见签字?”窗外的阳光斜斜切进来,照在她涂着酒红甲油的指甲上,像沾了血。

    下午三点四十分,市财政局后巷的梧桐叶沙沙响。

    穿格子衬衫的年轻科员左顾右盼,将u盘塞进苏绾停在树影里的车门夹缝。

    他的工牌在风里晃,“预算科 陈默”几个字时隐时现——这是苏绾本科室友的表弟,上周在同学聚会上喝多了,说“每年都要退一笔800万的专项资金,领导说‘资料不全’,可资料明明厚得能砸死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昭在律所办公室拆开u盘,“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资金”的申报记录跳出来:2021年、2022年、2023年,申报人都是柳知秋,审批意见栏永远是“资料不全,不予通过”,签名是现任财政局长吴明远。

    系统“人性图谱”弹出分析:“吴明远之子吴浩宇,麻省理工在读,账户流水显示其父每月汇出5万美金。利益关联度88——存在保护性否决动机。”

    “叮——”他的手机亮了,是沈清欢的消息:“扫描数据已加密,秦办痕迹实锤。”苏绾的香水味飘进来,她倚在门框上笑:“吴局长的公子明天要交学费了,你说这800万要是拨下去……”

    林昭没接话。

    他调出省财政厅的举报邮箱,把审批链条图、专项资金记录、白砚秋的银行流水一股脑发了过去。

    末了又抄送给市长和纪委,点击发送时,系统警报声刺耳响起:“道德反噬临界——检测到吴浩宇将失去经济来源。”

    屏幕上弹出画面:黄发少年在异国宿舍啃三明治,电脑屏幕是全a的成绩单,微信对话框里躺着他今早发的消息:“爸,等我毕业就回来,给您买好酒。”林昭的拇指悬在“取消发送”键上,指甲盖泛着青白。

    阮棠的虚影突然跪在他脚边,旗袍裂到腰际,蓝光像眼泪一样往下淌:“您明明知道,他只是个被蒙在鼓里的孩子……”

    “他父亲用他的学费,买了237个孩子的教育权。”林昭按下发送键,系统提示音紧接着响起:“补偿模型推演完成——基金设立可行性763。下一步:听证公示。”

    夜八点零七分,林昭办公室的台灯在他脸上投下阴影。

    父亲的笔记本摊开在桌上,最后一页的字迹被他摩挲得发毛:“缺口要补上,名字要刻进碑里。”窗外的晚风掀起窗帘,吹得桌上的材料哗哗响——那是明天“补偿基金设立”专题协调会的议程,最上面压着吴明远的审批记录,红笔圈着“800万”三个数字,像团烧得正旺的火。

    他合上笔记本放进抽屉,听见楼下传来警笛声。

    阮棠的虚影渐渐淡去,最后一句话混在风声里:“明天的协调会……他们不会轻易让步。”

    林昭摸出手机看时间,凌晨一点十七分。

    屏幕亮起的瞬间,沈清欢的消息跳出来:“材料已送到您办公室,秦办的旧文件在第三页。”苏绾的未接来电有三个,最后一条语音是:“吴明远的公子今晚给家里打了二十个电话,没人接。”

    他站起身,把所有材料收进黑色公文包。

    窗外的月亮被云遮住,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墨。

    但他知道,等天亮了——

    等明天上午九点整,市政务中心报告厅的灯亮起时,有些东西,该见光了。

    喜欢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请大家收藏:()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