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60章 巡视风波中的温柔防线
    晨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林昭的案卷上割出金亮的条纹。

    他盯着桌上三份封皮颜色不同的文件——浅蓝是公开版,藏青是内部审议版,墨绿封皮边缘压着银线,里面锁着加密的真实数据。

    系统的提示音在意识里嗡嗡作响:“风险评估:呈交真实版触发反制概率68,公开版暴露信息不足概率92,内部版平衡度最优。”

    “叩叩。”

    沈清欢抱着一摞文件推门进来时,发梢还沾着晨露。

    她把温热的豆浆放在林昭手边,指节在藏青封皮上点了点:“昨晚整理会议纪要时,发现周副市长在第三次项目协调会上插了句话——‘特事特办要守住程序底线’。”她翻开自己带来的档案,露出页脚铅笔写的小字,“这是我用铅笔誊抄的原始记录,和打印版有三处措辞差异。”

    林昭的指尖在纸页上摩挲过那行歪斜的字迹——是沈清欢惯用的左手小楷。

    他忽然想起昨夜她捧着保温桶时,指腹被汤勺烫红的印记。

    “清欢,”他抬眼时,对方正低头整理他的领带,“巡视组要的是证据链,不是碎片。”

    “所以我今早六点去了市档案馆。”沈清欢的耳尖在晨光里泛着粉,“调阅了2015年东部新区的旧规划图,和现在的用地范围重叠了17。”她从文件袋里抽出两张图纸,用回形针别在一起,“当年因为地质灾害暂停开发,现在却绕过地勘直接审批——”

    手机在此时震动,是苏绾的视频通话。

    屏幕里的女律师正踩着细高跟在律所走廊里走,身后跟着三个抱着文件夹的助理。

    她涂着酒红色口红,耳坠随着动作轻晃:“林科长,我刚和省律协的陈主任通完电话。”她转身推开会议室门,整面墙的投影屏上全是合同条款对比图,“二十家律所联合出的合规意见书半小时后到。”她忽然凑近镜头,眼尾的细纹里都是笑意,“陈主任说,当年您父亲帮他打过农民工讨薪案,他说‘小昭的事,就是老林的事’。”

    林昭的喉结动了动。

    父亲那个磨破边的老笔记本此刻就在抽屉里,封皮内侧还留着褪色的钢笔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他伸手按住发烫的太阳穴,系统数据流突然炸开——新区土地审批异常的根源,在苏绾提到的“老林”二字时,终于和记忆里父亲办公室深夜的谈话声重叠。

    “明鸢到了。”

    顾轻语的声音从门口飘进来。

    她背着相机包,斜跨的帆布兜里露出半盒薄荷糖,正是林昭上次说熬夜开会提神用的。

    陆明鸢跟在她身后,香奈儿套装的袖口沾着打印机的碳粉,怀里抱着个银色移动硬盘:“市自然资源局的内网日志,我黑了三次才拿到。”她把硬盘拍在桌上,耳尖却比沈清欢的更红,“别用那种眼神看我,要不是你说‘数据不会撒谎’——”

    “叮。”

    林昭的手机弹出短信:“巡视组已抵达云州,九点整在城投大厦18楼会议室。”

    他站起身,藏青封皮的文件被收进黑色公文包。

    沈清欢替他理了理西装领口,苏绾的视频通话还没挂,镜头里能看见她对着镜子补口红;顾轻语的相机闪了一下,定格下四人围桌的画面;陆明鸢突然弯腰捡起他脚边的回形针,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鞋尖。

    “走了。”林昭提起公文包,目光扫过桌上的豆浆杯、律师函、图纸和硬盘,系统的“危机预警”模块在意识里发出蜂鸣——但这一次,他听见的不是警告,而是齿轮咬合的声音。

    城投大厦的电梯里,林昭对着镜面理了理领带。

    玻璃倒映出他眼底的血丝,却也映出藏青封皮上烫金的“东部新区项目内部审议资料”。

    电梯停在18楼时,他摸了摸公文包夹层,那里躺着沈清欢给的旧图纸,和苏绾发来的合规意见书电子版。

    会议室门开的瞬间,穿白衬衫的巡视组成员伸手接过公文包。

    林昭注意到对方袖扣是云州博物馆的文创——西汉青铜雁鱼灯。

    “这是内部审议版。”他的声音稳得像刻在石碑上的字,“如需更详细资料,请通过正式渠道申请。”

    对方翻开文件的动作顿了顿,目光扫过目录页时瞳孔微缩。

    林昭知道他看见了什么:被苏绾逐字校对的合同条款,被沈清欢标注差异的会议记录,被陆明鸢还原的异常审批时间线。

    “林科长请留步。”巡视组组长合上文件时,指尖在“周副市长”的名字上敲了敲,“有人说你们急着‘生米煮成熟饭’。”

    林昭笑了。

    他想起昨夜顾轻语拍的那张照片,四个人交叠的手背后,是云州的万家灯火。

    “熟饭要煮,但得用新米。”他说,“旧锅里的陈米,该倒了。”

    离开会议室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顾轻语发来一张照片:城投大厦楼下,挂着“云州时报实习记者”胸牌的姑娘正踮脚看公告栏,马尾辫在风里晃啊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照片备注是:“今日份实习生,报道。”当顾轻语相机的挂绳在锁骨处勒出红痕时,她正蹲在巡视组驻地后巷的垃圾桶旁。

    她把伪装成实习记者的蓝白工牌上的“实习”二字用钢笔描粗了,此刻工牌正随着她的呼吸小幅度晃动——像根随时会绷断的弦。

    “叮。”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林昭发来的定位信息:“203室窗台摆着绿萝。”

    她抬头望去,三楼那盆没精打采的绿萝正被风吹得叶尖乱颤。

    十分钟前,穿着藏青色西装的地产商王总拎着礼盒闪进了楼道;五分钟前,巡视组副组长张立明的茶杯还放在一楼接待台——现在,那扇挂着“临时会议室”门牌的203室,门缝里漏出的烟味正顺着风钻进她的鼻腔。

    顾轻语摸到相机挂绳上的微型按钮,用指腹在快门键上点了三下。

    镜头对准二楼消防梯的角度,刚好能拍到203室半开的窗户。

    王总油亮的后脑勺先探了出来,接着是张立明的手,两人的影子在玻璃上重叠成模糊的剪影,王总手里礼盒的丝带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暗红色的酒盒——和上个月青阳区贪腐案里涉案官员收的“特供酒”包装一模一样。

    “咔嗒。”

    快门声被路过的快递车鸣笛声盖住了。

    顾轻语迅速把相机塞回帆布包,转身往巷口走去时,后颈的冷汗已经浸透了衬衫领。

    她躲进转角的便利店,在冷藏柜玻璃上确认工牌没有歪,这才给林昭发消息:“我们有证据了。”按下发送键的瞬间,手机屏幕映出她发亮的眼睛——像只刚叼到猎物的小狐狸。

    同一时间,在三十公里外的明远集团总部,陆明鸢正把财务报表拍在董事会的桌子上。

    在红木会议桌前,几个持股元老的脸色比报表上的k线图还难看。

    “股价跌了37?”三伯推了推金丝眼镜,“明鸢,你爸住院前让你代管公司,不是让你带着公司往巡视组枪口上撞。”

    陆明鸢扯松了香奈儿西装的领口,露出锁骨处明远集团的钻石徽章——那是她十八岁时爷爷亲手给她戴上的。

    “三伯,”她的指尖划过报表上“合规审计”四个大字,“您看看这些合同备案时间,哪份不是早于巡视组进驻前三个月?”她突然倾身凑近,眼尾上挑的弧度像把小钩子,“还是说……您担心的不是公司,是某些人塞进来的‘项目’?”

    会议室里的空气陡然凝固。

    财务总监悄悄扯了扯三伯的袖子,陆明鸢趁机抓起桌上的激光笔,红色光点在投影屏上划出一道直线:“从今天起,所有对外发言由我统一口径。”她的声音甜得像加了蜜,尾音却冷得像淬了冰,“谁要是敢在记者会上说半个‘不稳’,我不介意让明远的法务部教教各位——什么叫‘损害企业商誉’。”

    当林昭在办公室接到巡视组反馈电话时,窗外的晚霞正把云州的天际线染成蜜色。

    他捏着电话的手松了又紧,直到听见“总体合规,个别问题待整改”的结论,才突然笑出声来。

    系统的危机预警模块在他意识里闪了两下,最终归于沉寂——这是他激活系统以来,第一次觉得那些数据流没那么刺耳。

    “清欢,”他转身对站在文件柜前的姑娘喊道,“把我抽屉里那瓶红酒拿出来。”沈清欢正踮脚去够顶层的档案盒,闻言回头,发梢扫过耳后的珍珠耳钉:“是去年苏姐送的那瓶勃艮第红酒吗?”她弯腰时,藏在衬衫里的银链晃了出来——那是林昭去年生日送的,刻着“清欢”二字的小锁片。

    半小时后,四人围坐在老巷口的私房菜馆里。

    土陶砂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苏绾酒红色的指甲正敲着玻璃杯:“林科长今天在会议室的样子,倒让我想起当年你爸在法庭上——”

    “苏姐!”顾轻语嘴里塞着糖藕,含糊不清地抗议道,“今天是庆祝的日子,不许提严肃话题!”她举起相机,镜头里的林昭正被沈清欢往碗里添汤,陆明鸢则皱着眉把他碗里的香菜挑出来。

    “咔嚓”一声,闪光灯在暖黄的灯光里炸开,顾轻语晃了晃相机屏幕:“这张照片要洗出来,挂在我办公室墙上。”

    林昭端起酒杯,杯壁上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淌。

    他望着对面四张各有风情的脸——苏绾涂着新做的蓝紫色美甲,沈清欢发间别着他送的茉莉胸针,顾轻语的帆布包上还沾着上午的灰尘,陆明鸢的西装袖口露出半截被打印机蹭黑的蕾丝衬里。

    “谢谢你们,”他的声音突然沙哑了,“一直在我身边。”

    苏绾率先碰杯,酒液在杯里晃出红宝石般的光泽:“该谢的是我们——跟着林科长,可比打十场官司有意思多了。”沈清欢的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像片落在水面的花瓣:“能帮到你,比整理一百份会议纪要都开心。”顾轻语把相机往桌上一扣,露出屏幕里刚拍的合影:“下次要拍更重要的时刻。”陆明鸢别过脸,耳尖红得像要滴血,却还是把酒杯重重地磕在他的杯沿上:“少肉麻,我是怕你搞砸了连累明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