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10章 派系
    陌刀军要想练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张伟倒是不急。

    点了点人数,发现今日一天就招到了近五百名符合要求的陌刀军士卒,心中还有点高兴。

    “你先把人领下去,先练着,以后在慢慢补充人手,陌刀军练法你可记住了?”

    牛军儿高兴的应了一声。

    “启禀秦王,记住了。”

    《唐六典》: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到二十斤不等,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

    由于没在书库里找到陌刀军具体训练方法的资料,张伟只能自己研究了一套出来。

    反正战场上能用的基础刀法也就那么几招,除了一些基本的力量耐力训练,也就一个阵列了。

    三大步就是最好的阵列。

    重刀有了,还得配重甲。

    这个张伟咬牙算了一下,每人得准备一套步人甲,一套锁子内甲,一套皮甲,在每人得至少三匹战马……

    重刀重甲配上快马方能驰骋沙场。

    “娘的,这么多装备,吐血!”

    吐血也得凑。

    李二就是凭着麾下三千精锐的玄甲重军托底,才打遍天下无敌手,最终登临宝座。

    跟着华夏四大牛逼人物之一的唐宗战略战术走,肯定没有问题。

    校场上士卒们垂头丧气的散去,当场就有各府人马自发原地加练。

    张伟骑马穿梭在校场上,心中愈发满意。

    按计划,下午还要去学堂看一下。

    张伟原本以为古代识字率低,还准备在全军推广识字来着。

    要教近十万个文盲识字,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首先一个老师就不好找。

    哪知道手下这些大头兵挑挑拣拣,居然还能挑选出好些个能识文断字的人出来。

    究其原因,还是得感谢大宋朝,感谢老赵家。

    宋人的文治已达历朝历代之巅峰,官府不但开办了各级官学,太学,大宋民间各种私塾甚至普及到了村。

    这就导致宋军的识字率非常高。

    张伟手下原本以长安游侠儿为主,都是文盲。

    但是吸收了高度的宋军之后,情况立马就改观了。

    他派人统计了一下,高度的手下中,识字率居然达到了至少百分之三十。

    这个年代,有文化的人,到哪里都比文盲混的好。

    所以现在张伟手下旅帅一级,高度手下的宋军占了相当一部分。

    这也是他提拔高度做卫将军的理由之一。

    张伟也不怕在手下形成派系之患,高度要是不识相,也就一刀的事。

    有了老师,军中识字计划已经展开。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张伟如今即将起势,将来大概率会得天下。

    得天下之后,还得治天下。

    治天下,光做文盲武夫可不行,还得识字。

    所以现在军中已经形成了一股隐隐的浪潮。

    想当官,必须识字。

    有了动力,都不需要张伟怎么逼,稍微有点志向的士卒自个儿就去找识字的请教去了。

    手下士兵们的识字问题解决了,还有长安民众的文化教育也得跟上。

    按张伟的设想,就参照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标准,设个三年义务教育。

    各村各镇设学堂,适龄儿童到了年龄,必须去上学。

    由他出钱聘请老师。

    至于说这么多老师哪里来。

    你实力大了,教书先生自然就来了。

    这些天垂涎书库也好,看好张伟,想过来投机取巧也好,反正现在长安的读书人多如牛毛。

    大多都是从宋境过来的。

    这一点让张伟还极为感叹。

    天下间不安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啊。

    或者说,不满老赵家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这几天,张伟走在路上就时常有自命不凡的所谓书生,大儒拦路,或故作高深的自荐,或高谈阔论试图引起他的注意,或跪地祈求个一官半职什么的。

    对此张伟也不管,凡是敢在他眼前露面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一律发配下去教书。

    “大散关子弟学校。”

    张伟路上又打发了好几个儒生,行到长安城内一处,抬头看了看牌匾,心中嘘嘘。

    这是一处刚开发的新坊。

    长安一百零八坊历经战乱被摧毁了大半,导致城内大片的废墟,黄药师上任之后,经过几个月的规划,已经基本上清理完成。

    这一处学堂就是张伟亲自批给大散关众卒后代的子弟学校。

    此地临近长安东南角,跟芙蓉园相近,环境优美,曲江池微微荡漾,池边绿柳成荫,秋高气爽,池中居然还有孩童戏水。

    嗯,就是一群光屁股放牛娃在曲江池里扑腾。

    张伟过来看到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副画面。

    聂明满脸尴尬。

    他在水中看到了自家的两个小崽子。

    “秦王恕罪,小子们不知礼仪,污了皇家园林,我这就去把这些小崽子赶走。”

    羽林卫大将军气急败坏的抽出了裤腰带,到了池边之后,二话不说,对着水里就是一顿乱抽。

    张伟乐呵呵的看着小崽子们光屁股到处乱跑。

    等小崽子们都跑光了,这才对聂雨摆了摆手。

    “小儿戏水乃是天性,你下那么重的手做什么?下去自个儿领十军棍。”

    聂雨:……

    大散关子弟学校里,收拢的都是前期投奔大散关的川蜀子弟。

    这其中由于聂家寨投靠最早,所以聂家族人子弟最多。

    最近由于张伟威严日重,聂明聂雨父子为此还颇有一点如履薄冰的焦虑感。

    为啥?

    还是那句话,伴君如伴虎。

    张伟明显对这所学校极为重视,已经几次下令把各地投奔过来的大儒书生塞过来当老师了,如今学校里面,光是他们这些大头兵都听过名号的大儒就有好几位。

    聂明聂雨父子也知道,张伟这是把他们当班底在培养。

    但是越是如此,他父子越慌。

    要知道开国太祖哪一个是好相与的?

    他聂家势力越大,将来受到清算的概率就越高。

    等这一批聂家小子走出去,他们的能力越大,将来聂家越危险。

    这些事,凭聂家父子这对武夫当然是想不明白的,但是大散关众人中还是有聪明人的。

    已经有人提醒过他们了。

    “新王刚兴,锋芒别露。”

    张伟也非常头疼。

    他现在还没起飞。

    手下已经有了派系了。

    喜欢纵横无限:从巨人城开始请大家收藏:()纵横无限:从巨人城开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