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5章 还有这事吗?我倒是不清楚
    31号,常顺乘坐高铁回了一趟京城。

    儿童节,帮常书怡买了几件礼物,也陪着她跟宋芫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

    到了周末,又陪着她们好好玩了两天。

    虽然自己的闺女也快长成少女了,但在他的心里,她依然是个孩童。

    就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子女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这个世界,唯有父母对子女是毫无保留的付出、真心真意的付出。

    有人说父母是在世的活佛。东拜佛、西拜佛,只有父母才是子女最该拜的佛。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拜再多的佛都没有效果、都是枉然。

    这些话他深有体会,但凡为人父母之后的人,也都会深有感触。

    期间他们跟老家的父母,丈人丈母娘发了视频聊天。

    感谢这个科技时代,有了科技,大家都能够随时随地的联系。

    6月5号,常顺又回到了沪市。

    7号的中午,天空下着小雨,他刚走到一处餐馆的门口,准备进去吃饭,身后传来了一道声音:

    “小常,是你吗?”

    听到这声音,他回头看了一眼。

    那人有些眼熟,仔细想了想,好像是曾经搬家公司的室友——李师傅。

    自己已经是40岁出头的人了,别人称呼自己小常,多少感觉还是有点怪怪的。

    不过看对方的年龄,差不多也60岁了,按照当年的记忆,这样称呼自己也没啥。

    “你是老李、李师傅?”

    常顺问他道。

    对于他,自己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当初就是他说:

    “常顺,这年头去了莞市的女人,你就别指望还会是你的女人,之前我就这样对你说过,你还不信,现在相信了吧!”

    这话在当年确实比较符合实际,有很多女人一旦到了那边,就会被花花世界所迷惑。

    “是啊!我就是老李,这么多年不见,你现在过的怎样?

    那次你说改行了,在拆迁区回收废品,应该是赚到钱了,毕竟这些年拆迁,很多人都发了财!”

    老李笑着道。

    “走!我们进去聊,我正准备吃午饭的,你应该还没有吃饭吧?”

    常顺邀请他。

    “我的确没有吃饭!”

    两人说着,就向着餐馆里面走去。

    找了一处没人的桌子,他俩坐到了旁边。

    很快有服务员走到了跟前,他们点好了菜。

    “小常,刚刚我问你,你这些年是在拆迁区发展吗,过得怎样?”

    老李喝了口茶水,接着之前的话题道。

    “我这些年是在拆迁区发展,过得还行吧,至少比在搬家公司要强一些,前些年房子还没涨价时买了房子,在沪市安了家,现在也在沪市生活。”

    他笑着回道。

    “在沪市这边安了家,那你确实过得挺不错的!当年我们其他人,可没人像你这样,知道在拆迁区收废旧,不然肯定也会过得比现在好。

    搬家公司打工,收入都是固定的,没有前途!”

    老李有些叹息。

    “我当年也是机缘巧合,要不是跟女朋友分手,或许我还会继续在搬家公司上班!”

    他又笑着道。

    “或许这就是人的命运吧!我跟你说一件事情,你还记得老赵吗?”

    似乎想起了啥,李师傅忽然间对他说道。

    “记得,当初他不是喜欢去洗脚房玩吗?”

    对于老赵,他还是有些印象的,那时豫省的马师傅说他失恋,最好的解压方式,就是跟着老赵去洗脚房玩。

    “那次还好你是让老板娘第二天给你结算的工钱,不然你肯定有损失!

    老赵这人,只要是新来搬家公司的工人,他都会雁过拔毛,顺点“洗脚按摩”的费用。

    那次你离开后,他跟我说过,你倒是够机灵小心的、没有给他留下下手的机会。

    我们这些搬家公司的老人,都知道他,因为关系好,一起进的公司,所以他并不偷我们的钱!”

    老李把内幕消息说了出来。

    经他这样一说,常顺算是知道了前世自己的钱是谁偷走了。

    喜欢赌或者找女人玩的人,的确更有作案的嫌疑。

    “还有这事吗?我倒是不清楚!”

    他笑了笑,毕竟自己这辈子没有被他偷过。

    前世是被偷了200块,但那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记得当初刚发现自己少了200块钱的时候,那时相当的气愤,本来他的钱就不多。

    不过过去了这么多年,他已经看淡了。

    “当然有了,要是以前,我肯定不会告诉你,但现在我们已经老了,不在乎这些了。”

    老李淡然道。

    “能说说你这些年都在干嘛吗?”

    常顺又把话题转移到了对方的身上。

    “你那年离开搬家公司后,我在那边又做了3年,毕竟刘老板那人还有他的老婆两人都是很不错的,再说我也没有别的手艺。

    三年之后,我们老家有老乡在沪市混的比较好,成了包工头,我就跟着做起了工地,这一做就是10来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在我的儿子长大了,又来到了沪市,在这附近开了一家早餐店,我们老两口就跟着过来帮忙了,顺便带带孙子。”

    李师傅简单说了下。

    “那也挺好的,至少你们一家人现在能够在一起生活。”

    “还行吧!可惜当年我没有本事,要不然也能够在这边安家!”

    说着,老李又叹息起来。

    “这也怨不得你,大多数人都是那样,儿孙自有儿孙福,作为父母,尽力而为就好!”

    外地人想在沪市安家,在任何年代都不是那么容易,这点他是清楚的。

    毕竟普通人的收入低,这一点就被死死的限制住了。

    两人聊着的时候,菜、酒水端上了桌。

    随后他们边吃边聊,又聊了一些以前发生的事。

    特别是李师傅,他这些年吃了很多的苦,不论是搬家公司、还是干工地,基本上都是苦力活。

    而赚到的钱,也都是血汗钱,还没有多少。

    所谓:

    “富在数术,不在劳身,利在局势,不在力耕。

    苦力不赚钱,赚钱不苦力!

    钱,流向不缺钱的人,苦,流向不缺苦的人。”

    赚钱需要找对方向,找到好的路子。

    当然,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像李师傅这样的,不是说不想轻轻松松的赚钱,但没有那种轻松赚钱的本事。

    上有老、下有小,要是连苦力都不做,那就更没有收入。

    话又说回来,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生活,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大家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是平等的。

    不是说有钱的人就一定幸福,也不是说普通人就完全不快乐、不幸福。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请大家收藏:()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