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2章 我们先把各种牌子的酒都打开一瓶试试真假、口感
    周一,按照之前跟工作人员王女士商量好的,常顺把准备的那些“红色文化藏品”拿到了社区的活动中心。

    这次的物品不少,其中以纸类,搪瓷类,像章、徽章、纪念章类为主。

    纸类物品,有一些老报纸、杂志、伟人选集、塑皮红包书、宣传画、老照片、各种票据等。

    特别是老照片,常顺专门挑选了一百多张不同年份,不同特色与红色收藏相关的题材。

    搪瓷制品,像章、徽章、纪念章类,也各有特点。

    其它的还有一些木制品、石头制品、瓷器类制品、布制品、金属类制品等跟红色文化相关的生活用品、军用品。

    相比较他以前看过的那些“红色展馆”,这次他拿过来的东西,档次规格相对比较高。

    至少普遍不会比大多数地方低。

    布展花了一天左右的时间,期间社区的很多工作人员都看过,40岁以上的人都很有感触。

    毕竟大家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做为八零后,或者之前的人,从各种途径都对红色年代有些印象。

    将“红色文化”展现在这里,不仅仅可以让老一辈的人怀旧,也可以让年轻人都了解过去、知道过往的一些历史…………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月底29号的中午,常顺在一家餐馆正吃着午饭,拆迁区搞回收的吴老板打了电话,说弄到了一些酒,问他要不要。

    跟以前遇到的酒不同,这次的酒,产自倭国。

    说实话,倭国的酒也就是“清酒”,常顺不是没有喝过,清汤寡水的没啥味道儿。

    据说清酒就是借鉴、模仿中国的黄酒酿制工艺制作出来的酒。

    但这种酒,跟黄酒又有些区别。

    黄酒是糯米制作的,而清酒是大米制作。

    既然遇到了这种酒,他打算过去看看,买不买到时看情况再说。

    吃完午饭,常顺就直接去了那边。

    “常老板,就是这些酒,你看看!”

    他到的时候,吴老板正在约定好的地方等他。

    见他过来,打着招呼道,说完,用手扯开了盖在三轮车上的窗帘布。

    露出了里面放着的五个木箱。

    常顺走到三轮车旁,先扫视了一眼,只见有两个木箱是盖着的,其它三个木箱很简陋,能看见酒。

    能看见的酒,有三种。

    从可以看懂的汉字进行区分,分别是:

    “獭祭”、“纯米大吟酿”、“月桂冠”。

    “月桂冠”是用包装盒包着的,面上有武士画像,看上去比较高级,他直接拿了一瓶出来,打开看了起来。

    里面的瓶子是白瓷,还送两个瓷酒杯。

    看了一眼生产日期,上面标注的为2002年11月5号。

    距离现在已经超过20年。

    不过并没有写保质期。

    所谓的保质期,大多只在国产除了白酒以外的酒水上看见,洋酒一般是没有的。

    又看了一眼度数,15度以上,16度未满。

    把这瓶酒放好,他又拿起其它两个箱子的酒看了看,生产年份也都是2000年左右,度数都是15度。

    数了一下数量,三箱酒一共有62瓶。

    “吴老板,那两个木箱里面装的啥?”

    看完露在外面的三箱酒,常顺问道。

    那两个箱子放在下面,没有打开,看不出是啥。

    “它们也是酒,不过度数看上去高很多,应该是倭国产的威士忌。”

    吴老板回道。

    “我看看!”

    随后,他俩把上面的酒搬了下来,打开木箱,里面装着的确实是倭国产的威士忌。

    两个箱子都是一个品牌——“三得利”。

    虽然牌子一样,但是酒的档次看着不一样,这点从瓶子不同就能看出来。

    其中一个箱子,里面的“三得利”是白瓷瓶,上面画有花鸟,年份九八年,看上去比较高档。

    另外一个箱子,里面的酒是玻璃瓶,写有英文字母,不过也有日语。

    两种酒一共有35瓶:白瓷瓶15瓶、玻璃瓶20瓶。

    “吴老板!这些酒你打算咋卖?”

    看完,常顺问价道。

    “我也不清楚行情,你是收古玩的,你说个价!”

    对方没有直接把价格说出来。

    “我们也算是熟人了,要不先参考网上的行情,然后再谈论价格怎样?”

    他建议道。

    其实从网上看价,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毕竟现在是科技时代。

    不缺钱了,他现在也不想去占他们的便宜。

    当然,该赚的辛苦费肯定也不能少,毕竟耽误了时间。

    “行!那就先看看网上的价格。”

    吴老板同意道。

    随后,他们就从网上开始查看起了相关的信息。

    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网上虽然有标价——“零售价”,但并没有看见成交价。

    零售价不算便宜。

    之前的清酒,价格基本上都在400块钱以上。

    威士忌在1000元以上,白瓷瓶的2000以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了价格,常顺把清酒保质期的事情提了一遍,关于这些清酒,一般的最佳饮用时间不超过5年。

    类似于红酒,一般都是在10年之内饮用最好。

    清酒其实跟红酒差不多,一般是没有保质期的,只要不开封,放二十年、三十年都能喝。

    不过虽然能喝,但口感肯定不一样。

    在保质期(最佳饮用期)内,口感是最好的。

    错过了最佳饮用时间,能喝,但不一定好喝。

    那些酒都超过20年了,显然早就过了保质期。

    威士忌度数高,倒是没有那个问题。

    “常老板,我知道你也要赚钱,要不那些清酒,100块钱一瓶,你都拿走怎样?

    威士忌的话,网上没看见真正的成交价,500块钱一瓶,你也都拿走!”

    吴老板想了想,对他说道。

    要真这样计算,常顺购买这些酒,需要花费元。

    说实话,花这些钱买倭国老酒,大多数还都是过了保质期的清酒,不如买国产白酒。

    目前一百多、两百多一瓶的白酒,质量并不差。

    “我们先把各种牌子的酒都打开一瓶试试真假、口感!

    如果是真酒,我一共给你2万块钱,要是假酒,我肯定不会要的,你如果答应,我们就开瓶试喝。

    不同意,那就找其他人再过来看看!”

    没有急着答应,常顺回道。

    这种酒,并非没有假酒,在拆迁区,以前他就遇到过。

    甚至有一次,遇到了大量的假酒,那时别人说是酒吧关门倒闭弄出来的,其实并非真正酒吧的酒,那样说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那次的假酒,什么xo、白兰地、香槟、红酒都有,用水直接兑的色素,都臭掉了。

    还好提前试喝了,不然付了款,拿回去后发现有问题,就算事后找麻烦,别人也是不会退款的。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请大家收藏:()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