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4章 总不能我一人说吧
    “常老板,既然过来了,酒肯定要喝!现在不是中午!另外也不让你喝醉,喝好就行!开不了车那就找一个代驾。”

    拆迁区附近的一家餐馆,此时酒菜已经端上了桌。

    晚上过来吃饭的人有吴老板、吴老板的老婆,杨建超,李老板、俞老板、邱老板以及常顺。

    其中李老板、俞老板是之前疑似丢失茅台老酒,跟他们的同乡魏老板争吵过的那两人。

    大家没喊魏老板过来吃饭,估计也是认为对方人品不好。

    “那我喝一瓶啤酒好了!”

    吴老板这样热情,常顺也没有坚持反对。

    “一瓶怎么能行!至少要喝个三五瓶吧!啤酒不是跟水一样,度数又不高!”

    杨建超道。

    “度数是不高,但比较撑肚子,我们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啥,不正是为了吃得舒服,要是不能吃舒服,何必吃喝?”

    常顺又道。

    “常老板,一瓶肯定是少了,怎么的都要再加一瓶!”

    吴老板听他说只喝一瓶,跟着劝酒道。

    “行!那就两瓶,再多一口我都不会喝的!”

    如果说为了面子而让自己喝醉、吃撑,最后呕吐,那这饭还真不如不吃。

    如今这年头,大家都不缺吃喝,对于聚餐吃饭喝酒,已经不像老一辈人那样。

    曾经老一辈人的思想,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就是要让人喝醉、吃撑才算完事、才算做好了招待。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是喝好不喝醉。

    过分的劝酒要是事后出了事,餐桌旁一起吃饭的人都有责任。

    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目前虽然也劝酒,但只是象征性的劝一下,不喝人家不会刻意强求。

    而年轻人,大多数已经不喝酒,特别是白酒,他们一般情况下更不会为了面子让自己不舒服。

    这点挺好的,怎么说都比传统陋习要好。

    好的习俗大家都可以遵守、传承,但不好的,就要抛弃掉!

    “常老板说的对,吃好喝好,不让自己的身体不舒服是对的!我们聚餐,可以慢吃、慢喝,多聊聊天都行,但酒不要多喝。”

    胖子俞老板说道。

    “哎!你们都不喝酒了,以后卖酒的人、酒厂的生意都不好做了!”

    邱老板说道。

    他是一个好酒之人,晚上喝的是白酒。

    喝啤酒的人,有常顺、李老板、俞老板三人。

    “我们这一代的人,喝酒的还是有一定比例的,往后年轻人喝酒的会更少!

    白酒行业生意不好做,可能也会像茶叶生意那样!

    年轻人聚餐要么喝啤酒,要么喝奶茶,喝啤酒。”

    杨建超分析道。

    “是啊!管它呢,那些不是我们操心的事。

    来,不要只顾着说话,酒已经满上了,我们一起喝一个!”

    吴老板端起了酒杯,请酒道。

    大家跟着一起端起酒杯,都喝了一口酒水。

    随后众人吃喝起来。

    “常老板,你是我们这些人里面在拆迁区寻找财路最早的人,能跟我们说说这些年你买到的最值钱的东西吗?”

    又过了一会儿,李老板问他。

    “那种价值几百万的遇到过了没?”

    俞老板跟着问道。

    “没有!价值几百万哪有那么容易遇到!”

    常顺笑着回道。

    当然,就算遇到了,又有谁会说出来。

    曾经在旧书纸里面发现的两张币王万元牧马人倒是能值一些钱,不过后来为了赚更多的钱,他都处理掉了。

    “那你跟我们说说买到过的最值钱的是啥?卖了多少钱?”

    吴老板也有些好奇。

    “遇到过的最值钱的是几块瓷片,那还是我没事的时候去搬迁户家里转无意间发现的。

    当时被人当垃圾一样丢到了地面上,先前进去过很多人,也都看见过那几块瓷片,不过没有一人把它们当成宝贝!”

    常顺想了想,决定把这事说出来。

    “碎瓷片,难道是官窑?”

    杨建超比其他人懂得多,他经常去渣土场。

    “当然!不是官窑价值不大。”

    常顺笑了笑。

    “别人不捡,肯定是不识货,你说的时间应该很早了吧!

    在现在科技发达的年代,不少人可是知道古代的瓷片也有收藏价值的!

    怎么说,真正到代的瓷片,比那些仿品假货价值大!”

    胖子俞老板说道。

    “是很早了,都快20年了!”

    “那你卖了多少钱?”

    邱老板问。

    “03年、04年左右,卖了差不多10万块钱!”

    常顺笑着回道。

    “10万!那也不少了,03年、04年那时候的10万,至少是现在的50万以上。

    看来我们以后遇到了瓷片也不能错过!还是要多学习一些收藏方面的知识,免得就算遇到了好东西,不认识也只能错过!”

    吴老板说道。

    “是啊!拆迁区很多时候都可能捡漏,想捡漏也要懂行、要有那个本事才行,除了这,你还遇到过其它价值大的东西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老板喝了一口酒,把杯子放下后问他。

    “我说了一个了,总不能我一人说吧!你们也说说这些年遇到的好东西,你们最大的收获!”

    常顺笑着道,他也想听听他们的经历。

    在拆迁区,任何搞回收的人时间久了,都有可能遇到好物件。

    毕竟千家万户,几率很大。

    “我说说吧!不过我说的是遗憾。

    我曾经遇到过好货,但却因为不识货当成破烂卖掉了!”

    听了他说的话,邱老板将他杯中的白酒一饮而尽,随后说道。

    “那你快说说是啥遗憾!”

    杨建超好奇道。

    “是这样的,那是16年,我在pt区那边的拆迁区…………”

    邱老板把往事讲了出来。

    事情是他去别人家里回收东西,在清理一户人家老宅里面的物品时遇到了两块玉佩。

    这两块玉佩都是明朝时期的古玉,材质还是和田玉。

    后来被他低价出售了。

    买他玉佩的人说就是普通的地摊货。

    那时他也不懂,反正对于外行来说,玉看上去都是差不多的。

    后来听别人说买他玉佩的人转手卖给别人卖了近百万。

    说到最后,邱老板心中的遗憾越来越强烈。

    他是100块钱卖出去的。

    如果是地摊货,确实也就那个价格。

    关于别人家的一些祖宅、老房子,拆迁时房主的后人处理东西,通常都是打包处理,这种情况在拆迁区很正常。

    毕竟住户的房屋搬迁赔了大量的钱财,不在乎一些破烂。

    而老一辈的东西,那些值钱的,因为一些原因,后人不一定都清楚。

    邱老板就是遇到的这种情况,打包去别人家买东西,遇到了大漏但又错失了机会。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请大家收藏:()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