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7章 有那么多吗?
    走过那几处工艺品摊位,接下来是一处售卖书法的地摊。

    这处地摊全部都是书法作品,摊主支撑着一个台子,摆放有笔墨纸砚。

    常顺之前看着的时候,他正在写着书法。

    不过这阵已经落笔,摊主正拿着一方印章往印泥里面沾泥,等沾过之后,他又往刚写好的书法某处位置按了一下,这样章子的痕迹就清晰的落在了纸面上。

    对方用的印章不只是一个,放下这个印章,他又拿了一个,用同样的方式操作了一遍,纸上又落下了另外一枚不同样式的章印。

    “好了!”

    当做完这些,摊主用手捋了捋下巴上的山羊胡,笑着道。

    这名地摊老板,年龄看上去50多岁,穿着一身道袍,头发较长,用一根木簪扎着,一副仙风道骨的装扮。

    在看对方盖章时,常顺已经看清了他所写的书法:

    “生来不忘父母恩,富贵不忘领路人!

    穷不怪父,苦不责妻,气不凶子,方为丈夫。”

    字写的很好,以他的眼光,不输于某些书法大家。

    “你再等几分钟,等墨汁吹干了就可以拿走了!”

    说话的是一名年龄20岁左右的女孩。

    这女孩一米六五左右的身高,不胖不瘦,身材很好,长相跟写书法的人有几分相似,应该是他的闺女。

    她说着,把书法拿起来放到了台子的另外一块专门用来放置刚写好书法的空位上。

    “好!30块钱是吧,我现在付给你!”

    一名年龄四十多岁的男人回道。

    他说完用手机对着摊位上的一个收款码扫了起来。

    经过一番操作,把钱转了过去。

    听见书法只要30块钱,常顺觉得不贵,这也说明此位书法家并不出名,如果是名家,那肯定不止30块钱。

    不过这样也没啥,薄利多销,只要找他写书法的人多了,一样可以赚钱。

    纸张、笔墨的成本很低。

    “还有没有人想写啥的?要是有人想写,可以自找诗句、名言、短句,自己想不出来,也可以从网上搜索!”

    完成了一笔交易,摊主对围观的众人说道。

    “我写一幅!”

    很快,围观的人群中,一名先前已经在这边看过一会儿书法的顾客应声道。

    “你想写啥?”

    老板问他。

    “我刚刚在手机上看了下,是这个,内容是:

    青山不老我不闲,一生只为柴米盐。

    我嫌青山永不老,青山嫌我已暮年。

    如牛耕种不得闲,得闲已与山共眠。”

    顾客说话间把手机递向了摊主。

    “你这只是六句,是一网友编写的,确定要这样写吗?”

    看过对方手机上的内容,地摊老板随口问道,想确认一下。

    “就这样写!看着顺口,有意境就好!还是30块钱吗?”

    顾客说着,又问价道。

    “还是30块钱!”

    “行!那你写吧!”

    两人说好,摊主拿起了毛笔,照着对方手机上的内容开始写了起来。

    看着如此情形,常顺觉得这种现场写书法的模式挺好的。

    以他自己的观点,名家不名家的其实不重要,再大的名家,他难道还能够写出不一样的内容吗?

    他们所写的书法,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或者类似的诗句、短句、经典名言之类。

    当然,名家所写的内容虽然也跟普通书法家相同,但人家名气大,受人追捧,粉丝量巨大,所以他们写的都不愁销路,更加值钱。

    而普通人,哪怕你写的再好,你不出名,没有名气,也不值钱。

    值不值钱,最重要的就在那个“名”字上面。

    “名气”决定价值!

    在摊主写书法时,常顺看起了他地摊上摆放出来的一些售卖的书法: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挫折永天真。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舍得之道!”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钞能力!除了搞钱还是搞钱!”

    “人穷莫入众,言轻莫劝人。”

    “观史知今当思进退、读书养志可识春秋。”

    “道法自然。”

    “身居凡尘是非多,谁人背后无人说。

    看开放下随它去,莫使心海起风波。”

    “任沧桑变化、任世间繁华、我心向道,从不复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从字迹看,这些书法都是这位摊主所写。

    感觉内容好的,他拿出手机,对着书法照了几张照片保存。

    “老板,这是你闺女吗?长得真好看!”

    在摊主写书法时,也有顾客跟他闲聊。

    或许是经常听别人这样问,所以女孩并没有脸红。

    任何事情,只要听的多了、经历多了,都会产生抗性,脸皮就会变厚、越来越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的,我闺女!”

    摊主回了一句。

    “有没有谈男朋友?”

    又有人问道。

    “还没有!”

    “还没有吗?那眼光一定很高了!”

    听老板这样回答,那人又道。

    “如今这年代,有几个女孩眼光不高的?除了眼光高,很多地方也是高彩礼,你们没发现现在的男光棍越来越多了吗?

    我跟你们说,我老家那个村子,现在至少有一半的光棍,甚至有人年龄已经超过了40岁!”

    说到现如今年轻人的婚姻问题,另外一名顾客说道。

    “有那么多吗?”

    围观的人群中又有人疑惑道。

    “怎么没有?我老婆家所在的那个山村,10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结婚的也就两三人,并且这两三人中,只有一人没离婚,其他两对夫妻,已经离了婚。

    如今的年代,跟我们那个时候已经不一样了!”

    一名50多岁的男人说道。

    “有道理!如今科技发达了,人见识多了,反而人心不古!离婚就像家常便饭一样简单!据说这年头离婚的人比结婚的人还多。

    那些个女人,被某些毒鸡汤所害,以为自己随便都能够嫁给高富帅!

    而真正的高富帅又有几个?哪怕真有,也不一定能够看上她们。”

    有人赞同道。

    “现代年轻人的压力大,结婚已经不像以前一样,手里没有一定的存款,谁敢结婚?

    就拿孩子的教育来说,现在生养一个小孩,比我们那个年代养10个小孩花费的钱可能还要多!”

    50多岁的男人又说道。

    “是啊!如今的年代,年轻人没点能力,或者说家底不够硬实,还真不敢结婚!”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请大家收藏:()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