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9章 “列强之心,吾亦有之”
    “平日主要之务,亦为商人、船长之责。”

    “情报搜集,不过是其附带之职。”

    闻道衍此言,胡大老爷若有所思地点头。

    “你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

    “看来你确是用心良苦。”

    “但仅凭此,尚不足!”

    “毕竟,锦衣卫专司此事。”

    “岂能随意摆弄几下便超越锦衣卫之专业?”

    道衍和尚闻言,嘿嘿一笑:

    “卑职之意,并非要与锦衣卫争高低,而是卑职所想,或许与那些常规手段有所不同。”

    今日所思,搜集情报固然重要,但赚钱收买关键人物更为关键。

    待到时机成熟,凭借这些人,一旦需要,便能在异国他乡挑起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乱。

    听道衍此言,胡大老爷默然无语。

    这和尚是否过于狠辣?

    如此行事,岂不显得我胡大老爷无能?

    这也太失颜面了吧。

    “道衍,你这做法,是否太过狠绝?”

    “挑起叛乱,与搜集情报岂能相提并论?”

    “这等压力,常人难以承受!”

    道衍闻言,却毫不在意,挥手笑道:

    “胡爷多虑了。”

    “届时挑起叛乱的,乃是他们小国内部的自己人。”

    “我大明作为上邦,不过是前去相助罢了。”

    “我等有何过错?”

    “总不能因与我大明有友好往来、商贸关系的小国发生叛乱,我等便置之不理吧?”

    “至于平定叛乱后所得利益,那也是他们小国贵族百姓仰慕我大明上邦,自愿献上。”

    听着道衍这番“耳熟能详”的话语,胡大老爷心中五味杂陈。

    怎能不熟悉?

    鹰酱不也经常这般行事?

    难道道衍和尚早已悟透此道?

    胡大老爷心中暗爽不已。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列强之心,吾亦有之”?

    不过话说回来,此事若由大明所为,倒也并非不可。

    毕竟大明如今独步天下,无人能敌。

    不仅是经济与军事的强大,文化亦然。

    若依此计行事,成功有望。

    事成后,文人必能以精妙笔法,将此事描绘得比鹰酱媒体更为专业。

    他们撰写史书,确有专长。

    念及此,胡大老爷若有所思地点头。

    “既然你有此意,我便去见陛下。”

    “他那里有不少专业人才。”

    “策划可由你来,实施则需他们。”

    “他们出手,事情更易收尾。”

    “别什么事都想着我们一个衙门解决。”

    “我们是番邦外交司,别把锦衣卫的活也揽了。”

    道衍闻言,微微点头,似乎只要事情能成,其余皆不重要。

    人手何来,他并不在意。

    对于此事,胡大老爷最终点头应允。

    对于道衍和尚的提议,胡大老爷其实颇为尴尬。

    答应,显得自己这上司太过无为。

    毕竟,连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都让下属办妥了。

    这多少显得自己无能。

    甚至,胡大老爷此刻还有些庆幸。

    庆幸道衍前来寻求支持。

    不然,他独自一人便能成事。

    到那时,此事传出,胡大老爷岂不更失颜面?

    另一方面,胡大老爷真心不愿卷入衙门的繁杂事务中。

    前世已劳碌,此生还要重复旧路?

    况且,以他如今的地位,堪比皇亲国戚、开国功臣,再陷此泥潭,岂不是愚蠢至极?

    于是,胡大老爷思量再三,觉得自己可以稍微参与,但具体事务还是交由道衍和尚去处理。

    他自认不适合这种琐碎细致的工作,实在太过耗神。

    想到这里,胡大老爷心中一动,随即吩咐道:

    “人手方面,我近期会从陛下那里为你争取。”

    “你一方面要精心完善你的计划,以免到时候丢脸。”

    “另一方面,你也得仔细梳理我们衙门的各项情况。”

    “毕竟,探子外出执行任务,最终还需番邦外交司的支持。”

    “万一探子在外一切顺利,我们这边却出了纰漏,那可不行!”

    “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

    起初,道衍和尚还有些不以为然,但听着听着,他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事儿,似乎真的有可能发生。

    道衍和尚深知人心难测,他最不相信也最想掌控的就是人性。

    在他看来,胡大老爷提出的这种可能,如果不做周密防范,必然会成为现实。

    衙门里的官吏,一旦得知此事,回去炫耀一番倒也无妨。

    但若有人出钱打听衙门事务,恐怕轻而易举就能得知。

    一旦前方无恙而后方番邦外交司出现问题,导致任务失败,道衍将难以推卸责任。

    念及此,道衍和尚按捺不住,匆匆向胡大老爷道别后,径直赶往衙门。

    他需整理衙门现有人事,并着手完善管理制度。既已决心行此险棋,便不能以常规约束官吏。

    未料,胡大老爷望着道衍匆匆离去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则,胡惟庸深思熟虑后,认为将番邦外交司交予道衍和尚,乃上策。道衍热衷于此,毫无心理负担地算计小国,一心欲搅动他国风云。

    最佳支持,莫过于将管理权直接赋予他,任其施展。

    至于胡大老爷自己,则乐于旁观,静待其变。他好奇这位曾搅乱建文与永乐两朝的大明妖僧,会将番邦搅动至何种境地。

    东南亚尚不足为虑,迟早是大明囊中之物。大明若不禁海,发展海军,周边小国必纳入其版图。

    此时代,无国际组织、五常等制衡力量。实力决定地位,手段强硬者话语权最大。

    大明,在此时此地,东亚之巅,无惧任何挑战。

    胡大老爷真正期待道衍和尚施展手段之处,乃欧洲。

    昔日,鹰酱与日不落帝国在史上留下霸权足迹,法兰西于欧洲独树一帜……

    而今,大明似欲重蹈他们之覆辙,踏上相似征途。

    此景,甚妙!

    胡大老爷之事暂息,然皇宫内却未得安宁。

    一场简单体检,因关乎老朱家,而变得非同小可。

    坤宁宫内,平日威严的朱元璋,此刻如凡人一般,单衣加身,神色紧张地坐于床榻。

    望着马皇后略显疲惫的面容,朱元璋心痛如绞。

    “妹子,你要好好保养身体啊!”

    “我不再惹你生气了!”

    “我都听你的!”

    “你可别丢下我不管啊!”

    “没有你,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马皇后握紧朱元璋的手,轻轻拍打,带着一丝疲惫的笑容,轻声回应:

    “重八,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我好好的呢!”

    “有问题咱就慢慢治嘛!”

    “你可别再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了!”

    “你可是大明洪武皇帝,怎能因我一介女子而茶饭不思呢!”

    朱元璋坚决摇头。

    “妹子,你岂止是一介女子!”

    “你是爹当年许给我的媳妇儿!”

    “咱俩拜过堂、成过亲!”

    “你不能丢下我!”

    “什么皇帝不皇帝的,难道我当了皇帝就不是你老公,不是朱重八了吗?”

    “我真的不能没有你,失去你,我活着就没了意义!”

    此刻,朱元璋眼眶湿润。

    他的话,映射了心底最真挚的情感!

    没有马皇后,他仅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唯独面对马皇后,他才回归为朱重八。

    唯有身为朱重八时,他才活得真实、鲜活。

    昔日未曾留意,此刻方觉对马皇后的忽视过多。

    往昔,是她时刻关怀着自己。

    反思之下,自己的付出远远不够。

    胡大老爷欲郊游

    朱元璋,一个复杂的人物。

    他的历程,见证了无数意想不到之事。

    杀戮、背叛、阴谋、诽谤……

    对出身农家、未曾读书的他而言,这些极为陌生。

    然而,他不得不强迫自己去学习、适应。

    他人或许羡慕、敬佩他登上高位,亦或心生嫉妒,背后非议。

    但对朱元璋而言,这一路,虽荣耀,却更是重负前行。

    这份压力,从未减轻、从未消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沉重大山,似要将他压垮。

    后世对他多有非议,但即便在当时,他的骂名亦不绝于耳。

    原因简单,抄家灭族之事,怎能期望他人好评?

    自然,骂声难听至极。

    朱元璋真的毫不知情?

    他岂会不知,对于“官不聊生”的局面,他的手段何其严苛!

    但他心知肚明,却只能隐忍。

    因为他是大明洪武皇帝,是大明的开国君主,视此为自身职责。

    然而,这份隐忍所积压的焦虑与烦躁,如何排解?

    唯有马皇后能担此重任。

    当他人不敢进言时,马皇后敢于劝谏;当他人不敢阻拦时,马皇后挺身而出。

    马皇后,宛如拴在他这头权力巨兽颈上的缰绳,若无此缰,洪武后期的朱元璋或将更为暴虐无常。

    这一点,朱元璋自己也心知肚明。

    历经多年风雨,他们之间积累了深厚的情感。

    在马皇后面前,朱元璋竟真情流露,泪水几乎夺眶而出——这在他而言,是前所未有的。

    马皇后见状,不禁诧异:

    “重八,你这是怎么了?”

    “你往常还笑话我们女人爱哭,瞧瞧你现在的样子!”

    若是往常,朱元璋听到这话,定会勃然大怒。

    他,岂能受此委屈?

    但此刻不同,望着略显憔悴的马皇后,他嘴角勉强动了动,摇头道:

    “妹子,我是真的害怕啊!”

    “不怕你笑话,若非我极力克制,刚才怕是要痛哭失声了!”

    “在你面前失态的次数多了去了,也不在乎这一次两次了!”

    “我…我是头一次意识到,你差点就离我而去了!”

    “未曾料到,此事突现,我们……我们心生畏惧了!”

    “确实心生恐惧!”

    朱元璋此言,让马皇后默然无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