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7章 如何应对那些外族势力
    胡大老爷在众皇子严肃的目光下,随意写下瓦剌、鞑靼的名称于地图上方。

    他笑着问道:“现在是不是觉得有点棘手了?”

    “是不是觉得镇守边疆,像燕王那样掌控重兵,也没那么吸引人了?”

    随着胡大老爷授课的深入,皇子们渐渐进入状态。

    面对他的提问,众人不再像以往那样嘴硬拒绝。

    或许是氛围使然,又或许是胡大老爷讲得太投入,让皇子们放下戒备。

    总之,这些皇子此刻竟乖乖点头回应。

    这么说吧,他们终于坦白了内心的恐惧。

    “人都有雄心壮志,谁不想轻松愉快地生活?谁愿意每天都提心吊胆、忙忙碌碌?”

    说句心里话怎么了?

    这没什么可羞耻的!

    反而那些藏着掖着的人才让人觉得尴尬。

    胡大老爷看着众人点头说道:“感到担忧和害怕是很正常的!”

    “所以,换位思考一下,你们这些小想法根本不算什么。

    ”

    尽管胡大老爷这辈子和上辈子都没做过老师,但他上辈子在公司做培训时,可是能滔滔不绝讲一个小时的。

    他这番自嘲又带安慰的话,让原本有些忐忑的皇子们都露出了笑容。

    毕竟,他有两辈子的经验积累,要糊弄这群年轻人并不难。

    “在这方面,我最有发言权。

    ”

    过去,这是难以想象的。

    “你们父皇让我做事不少,但我该躲就躲,能推就推!”

    不过,胡大老爷觉得很欣慰。

    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现在所有的情绪和注意力都被他吸引过去了。

    “不管你怎么害怕,最终还是要接受你们父王的安排,对吧?”

    胡大老爷猜测,也许这群年轻人真的把这里当成课堂,把他当作老师了。

    “好了,言归正传。

    ”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稍微放松一些,说出真实的想法。

    “虽然你们承认对外敌感到害怕,但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

    “为什么?”

    在皇宫这种人多嘴杂的地方,他们怎么会轻易说出可能惹得朱元璋不悦的话?

    但现在呢?

    他们确实说了。

    “还不是为了能在府里舒舒服服地生活吗?”

    “到时候该你面对的,自然躲不过。

    ”

    “所以,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是如何应对那些外族势力。

    ”

    “不仅要有能力抵挡他们的进攻和扰,甚至还要考虑是否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取利益。

    ”

    胡大老爷的话刚说完,窗户外的朱元璋就已经竖起耳朵认真听了起来。

    这事儿让他很感兴趣,他非常想听听接下来的内容。

    嗯,今天来得值!

    胡大老爷今天也算是履行了作为皇子老师的责任,开始了实质性的教导。

    “关于如何应对外族的问题,自古以来有不少说法。

    ”

    “汉代有霍去病封狼居胥,唐代有李靖以三千精兵奇袭敌营,即便到了宋代,即便偏安一隅,也有岳飞镇守山河的佳话。

    ”

    “从这些历史中可以看出,与外族交锋,主要看国家实力和军队力量,派一名可靠的将领领兵出征即可。

    ”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众人开始顺着胡大老爷的思路思考起来。

    真就这么简单?

    皇子们下意识地摇头。

    虽然他们不清楚正确答案,但他们都明白,胡大老爷必定有更深层次的知识传授。

    胡大老爷对这些年轻人没有回答出新见解并不感到失望。

    毕竟,他们还只是孩子,甚至连眼高手低都谈不上。

    于是,他直接给出了答案。

    “应对外族,需要注意三点。

    ”

    “第一,要做到知己知彼。

    ”

    “我所说的知己知彼,可不像以往的官员那样,仅仅了解对方的民族名称、大致地理位置和兵力数量。

    ”

    “能做到这些,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表现了。

    ”

    “不过在我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

    “对方靠什么谋生?”

    “对方的经济状况如何?”

    “对方是以骑兵为主还是步兵?”

    “对方的工匠技艺如何?是否擅长锻造武器或制作攻城器械?”

    “对方是否有文臣武将?他们的能力如何?”

    “对方相比我们有何优势?”

    ……

    胡大老爷接连抛出一连串的问题,像机关枪一样快速。

    还没等众人回答,他便笑着自己解释道:“这才是真正的知己知彼!”

    看着众皇子略显困惑的表情,胡大老爷微微一笑。

    “是不是觉得这些都不重要?”

    他又摇了摇头说:“你们啊!”

    “你们的眼界被局限了!”

    “知道得多,不仅是为了防范他们,更重要的是从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都说打仗耗费巨大、劳民伤财,但实际上呢?”

    “那是因为对对方了解不足,才会事倍功半,看似名声好听,实则毫无意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如果足够了解,就连石头也能榨出油来!”

    “土地、人口、矿产、技术、疆域……”

    “只要提前掌握这些信息,就能转化为帝国的利益!”

    在外的朱元璋听到这里,激动得满脸通红,恨不得立刻冲进去和胡大老爷详谈。

    然而胡大老爷的讲解仍在继续。

    “知己知彼之后,便是第二天,学习敌人的长处来对付他们!”

    “我们固然是中原王朝的正统,传承悠久,自有气度。

    ”

    “但我们不能因此轻视天下人!”

    “凡是能在世界立足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原来打仗不仅能收服敌人,还能获得利益,这样的方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

    胡大老爷的话引起了皇子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原本只熟悉四书五经和兵法,此刻却对这种新颖的见解充满了好奇。

    要说胡大老爷的话对谁影响最大,那一定是朱元璋。

    作为开国皇帝,他深知大明的国力尚需提升,面对北元残部等强敌,如何减少损耗成了重要课题。

    “我们可以以瓦剌为例,具体分析一下这种策略的实际操作。

    ”

    即便不能完全采纳,但哪怕只是部分借鉴,也比固守旧有的观念强得多。

    朱元璋深感困扰的问题,在胡大老爷的讲解下似乎找到了新的解决之道。

    “资源争夺并非毫无意义,关键是如何合理利用。

    ”

    在这种局面下,每次大战和出征,朱元璋父子都需要费尽心力去筹划和推动。

    ‘难道不应该赶紧行动,争取尽可能多的收获吗?’

    他想借此机会向这些皇子传递一些理念。

    正因如此,经历了元末战乱后,人口已接近警戒线。

    ‘面对外族,何必讲什么客气?’

    胡大老爷没想到窗外还有个人跟着起哄。

    各地荒废的良田随处可见,更不用提战争中破坏的水利和农田设施。

    毕竟,我们的华夏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太过温和。

    但在胡大老爷看来,这让他有些不满。

    换句话说,将整个明朝形容为满目疮痍或许有些夸张,但称其为百废待兴则是客观的评价。

    “我知道你们现在有些困惑,还不清楚具体步骤。

    ”

    自春秋战国以来,“师出有名”的思想深深植根于读书人和君主心中。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胡大老爷谈起对外策略时显得十分激昂。

    这怎能不引起大家的兴趣?

    看到一众一脸迷茫,胡大老爷决定直入主题。

    既然你们听不太明白,

    那好吧!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这下,本来就对胡大老爷课程感兴趣的们更加兴奋了。

    要是早有这样的教学方法,他们怎么会提不起兴趣?

    胡大老爷卷起袖子,在背后挂的纸上写下“瓦剌”二字。

    接着,画了个圈,旁边画了一个箭头,并写下“情报”两字。

    胡大老爷用力点了一下“情报”二字,高声说道:

    “我们以往的情报来源是什么?无非是靠跟那些商贾的贸易往来,或从去过那边的商人那里打听到一些零碎消息。

    ”

    “但这方法其实很不可靠!”

    “一是你无法选择需要的情报,二是你拿到的情报可能是真的,也可能只是对方用来迷惑我们的假情报。

    ”

    “因此,若要对付瓦剌,我们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情报战。

    ”

    胡大老爷挥动手臂,在“情报”两字的基础上画出三条线,分别标注为“卧底”“反间”“演戏”。

    “什么是卧底?大家都懂。

    可是为什么要派卧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卧底?”

    “首先,卧底必须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人选,不能随便派个人过去。

    ”

    “否则,万一卧底做得好却投降了,或者刚进入就暴露了,这都是失败的表现。

    ”

    “只有那些有把柄在我们手上,同时品行端正、头脑灵活的人,才适合担任卧底。

    ”

    “并且要明确告知他们,只要立下功劳,不仅会升官,甚至可能封爵。

    ”

    “毕竟,要让人拼命立功,事后却没有回报,谁愿意为你效力?”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

    “卧底成功之后,短期内不要急着传递重要情报。

    ”

    “反而要努力向上攀爬!”

    “一个队正收集到的信息远不如一个偏将。

    ”

    “位置越高,卧底传递的情报越精准,作用也越大。

    ”

    “当卧底达到一定地位时,就可以实施反间计了。

    ”

    “挑起瓦剌内部的争斗,甚至联合大明边关将领演一场戏。

    ”

    窗外的朱元璋听得目瞪口呆。

    这手段也太厉害了吧!

    这种事锦衣卫都能做啊!

    而且,他对胡大老爷的话其实颇为认同。

    既然有人拼命为你效力,那就得好好奖励,否则人心就会散了。

    提到这里,胡大老爷也不再说那些阴狠的计策了。

    毕竟他还要维持自己的形象吧?

    于是,他转而讲述周边国家的风俗民情,以及大明没有的新奇事物。

    这不仅让在场的皇子们大开眼界,连窗外的朱元璋也听得津津有味。

    这些事情,他竟然完全不知道。

    但听胡大老爷说得头头是道,不像是假话。

    朱元璋忍不住好奇,这些知识胡大老爷究竟是怎么得来的?

    难道他平时不是闲散度日,而是潜心研究?

    -------------------

    “诸位,是不是突然觉得这些年都坐井观天了?”

    胡大老爷喝了一口内侍递来的茶水,微笑着对皇子们说道。

    经过大半个时辰的讲解,皇子们都放松下来,真正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

    ()

    对于胡大老爷的调侃,众人已不再像从前那样避之不及。

    “胡公,我们学的东西,将来真能派上用场吗?”

    胡大老爷挑眉反问:“这话从何说起?”

    “学到的本事怎么会没用?”

    “难道你们竟有这样的想法?”

    “做人不可忘本!”

    “怎么回事?”

    “你们是不是都傻了?”

    听至此,众皇子纷纷摇头。

    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