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7章 她难道不比宛如强?
    特别是这回,他们不仅经历了不少惊吓,还不得不拿出比原计划多得多的“贡品”。

    要知道,虽然朝贡时献上的所有礼物确实是从他们国家一路带来的,但这些礼物并不是全都为了献给朱元璋准备的。

    事实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其他用途——比如拉拢大明的权贵,或者在大明卖个好价钱后,再采购些奢侈品回去大赚一笔。

    这些都是使团里的老人们心照不宣的老规矩。

    可这次,他们失算了。

    礼物里的大多数都被献给了大明皇帝,结果他们自己的收益全泡汤了。

    如果这回礼再捞不到什么好处,那他们可就亏大了。

    正因如此,当大明礼部的官员终于上门时,他们既期待又紧张。

    看着手中长长的礼单和门口堆得严严实实的一大堆箱子,使臣们的脸色变得十分复杂。

    “《礼记》刘伯温注释版?”

    “《礼记》胡惟庸注释版?”

    “《礼记》宋濂注释版?”

    “《礼记》……”

    “怎么这么多《礼记》?”

    “丝绸呢?雕塑呢?玉器呢?首饰呢?”

    “还有,这竹雕是什么玩意儿?”

    “怎么全是这些东西?”

    使臣们翻看礼单后,越看越气,最后直接气急败坏地骂了起来。

    这简直是在糊弄人!他们这次朝贡,献上的可是一等一的好东西,既有真金白银、珍贵珠宝,还有大批能在应天府卖出高价的货物。

    结果回礼居然是这些玩意儿,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献上众多珍宝后,换来的竟是这些玩意儿?

    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

    而且,从前的大明可不是这样的。

    一时间,众使臣不禁怀念起以往出使大明的日子。

    那时的大明不仅待客周到,他们走一趟便能满载功名利禄。

    那日子简直舒坦得不得了!

    可这次呢,先是被前任胡惟庸当众在城外羞辱;

    接着朝贡时又被狠狠搜刮了一番。

    如果只是这些,倒也罢了。

    关键是,他们还受到了威胁。

    大明直接摆出了最精锐的士兵和最勇猛的将领。

    就差没指着他们的鼻子,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再不老实就要挨揍了。

    即便到了这种地步,他们也只是稍稍惊慌了一下。

    说白了,大明针对的是他们的母国,真正该着急的是他们的。

    他们自己,何必那么着急呢。

    可如今看到这些回礼后,不行了啊!

    这可是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利益了。

    正等在驿馆门口的礼部官员,如今也摸准了朝廷的意图。

    本就瞧不上番邦异国的官员们,哪里会给对方半点面子,听到众人的抱怨后,当即眉毛一竖,斥责道。

    “你们好大的胆子!”

    “知不知道什么叫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陛下赐下这些经典,就是让你们回去后好好学习,做一个知礼懂礼的人!”

    “难不成你们就只惦记着我大明的好处?”

    “本官警告你们,不要自误!”

    这话一出,众使臣顿时哑口无言。

    不得不说,朱元璋一旦想通后,立马恢复了吝啬的本性。

    厚礼回赠?

    怎么可能?

    能让那些国家带点东西回去就不错了。

    不过,为了面子上过得去,各路、大儒注释的经书就成了最主要的礼物了。

    你还不能说这礼物不对,因为,这东西在大明,那真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

    一般家庭,但凡有机会抄录一遍,都得欠下不知多少人情。

    众使臣的一举一动,都在锦衣卫的监视下。

    看着一众使臣垂头丧气地带着礼物离去,锦衣卫也迅速将情报整理上报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得知使臣们连半句话都不敢多说后,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胡惟庸果然没看走眼!

    (本章完)

    ---

    折腾大明朝廷将近一个月的番邦朝贡一事,随着使团的离开,终于告一段落。

    除了应天城里不少百姓还在传着越来越夸张的番邦奇闻外,官场上早已将此事抛诸脑后。

    毕竟,谁不忙呢?

    不过,仔细一看的话,还真有不忙的。

    礼部这会儿就格外清闲。

    也难怪,番邦朝贡之事本就是他们要忙活的最后一件事了。

    既然忙完了,不摸鱼还能干什么?

    胡大老爷如今也理直气壮地开始了摸鱼生活。

    毕竟,该办的事都办妥了,还想怎么样?

    真要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也不是他的风格。

    这不,胡大老爷的职房小院里,久违的小茶桌、躺椅又摆了出来。

    点心、茶水、晃晃悠悠的躺椅、晒太阳、闲书……

    美滋滋的摸鱼生活重新回归胡大老爷的日常。

    看得礼部一众官员羡慕不已,但也只能干瞪眼。

    没办法,胡大老爷如今的威风谁不知道?

    那可是在原本的基础上又拔高了好几层的威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礼部官员们此时也没心思多说什么了。

    他们自己也忙着躺平当咸鱼呢。

    之前那段时间,不仅胡大老爷累着了,真正累得够呛的是他们这些跑腿的。

    写奏本、迎来送往……

    凡是苦差事,全是他们的,累得够呛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如今有了机会,自然要好好休息一番。

    这一点,连他们的直属上司都默认了。

    就连礼部尚书章善和两位侍郎,今天也都装作没看见。

    毕竟,傻子都知道,如果逼得太紧,这些底层官员一翻脸,礼部干脆就别做事了。

    一张一弛,方显智慧。

    至于胡大老爷?

    嗯,他可不是礼部的人,他是大老爷,只有陛下才能管束!

    到了下午,日头稍偏,胡大老爷感到一丝寒意,立即吩咐人将东西搬进职房。

    随后,拍拍屁股就准备下衙回府了。

    至于时间未到?

    呵呵,他胡大老爷何时在意过时间?

    之前躺平时,礼部官员们还能羡慕着、陪着,但提前早退这事,他们就只能羡慕了。

    毕竟,人在礼部,摸摸鱼也无妨。

    手头没工作,谁也不能逼他做什么。

    可若是早退走人,那就是不给礼部尚书、侍郎面子了。

    他们可没那胆子!

    所以,他们只能满眼羡慕地看着胡大老爷潇洒离去!

    坐上回府的马车,胡大老爷慵懒地打了个呵欠。

    ‘又是混吃等死的一天啊!’

    ‘总算可以歇一歇了!’

    ‘对了,今晚去哪儿呢?’

    没错,胡大老爷刚从礼部出门,就开始琢磨起今晚的夜生活了。

    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活番邦朝贡的事,晚上都是回胡府过的。

    甚至为了白天忙活的事有精力,他都快憋成和尚了。

    这好不容易放松下来,他不得好好琢磨琢磨今晚?

    摸了摸下巴,胡大老爷也在考虑着。

    ‘今晚……是该去如诗那儿呢?还是宛如呢?’

    这可是个问题。

    要知道,这两朵小花儿,这段时间他可是一直没搭理。

    这可是暴殄天物啊!

    胡大老爷伸出两只手,左手抓了抓,细细一琢磨,又看了看右手抓了抓,再一琢磨……

    嗯,今晚去宛如那儿!

    不是因为手感的问题,纯粹是因为那姑娘有意思!

    一想到这姑娘那如泣如诉却又兴致勃勃的模样,胡惟庸觉着自己的老色批之魂蹭的一下就冒起来了。

    赶紧在车夫后背上踹了一脚,催着人赶紧回府。

    回到府上,着急忙慌地换上衣服,转个身他就从偏门里溜出去了。

    坐什么马车,自家马车上都有徽记,这要是让对方看见了,自己的身份岂不是暴露了?

    如此一来,自己的生活岂不是多了几分危险?

    还不如维持现状呢!

    安安稳稳地养两个外室,闲暇时来这边润色一番,岂不美哉?

    这不,胡大老爷刚推开宛如的院门,便瞧见一个娇小的身影,如乳燕般扑入他的怀抱。

    “老爷,您可算来了,可想死奴家了!”

    “哈哈哈,最近有些忙,好不容易得空,这不立刻来看宛如了嘛!”

    “那奴家这就让人备些吃食,得好好给老爷补补身子!”

    “想什么呢?什么吃食能比得上宛如你?老爷我啊,心心念念的就是你!”

    “哎呀,老爷呀~”

    随着一阵怪笑,兴致高涨的胡大老爷毫不犹豫地抱起眼前的可人儿,一口咬住她那樱唇。

    这小妮子估计这段时间也憋坏了。

    这一口下去,整个人都软了。

    看着眼前这妮子,浑身酥软、眼中水雾弥漫、痴缠的模样,胡大老爷乐得直笑。

    小妮子真是有趣!

    抱着宛如那娇软的身子,胡惟庸脚步不停,直奔后院。

    什么晚餐、什么美食,此刻对胡大老爷来说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还是听宛如在床榻上轻吟那首如泣如诉的《凤求凰》!

    胡大老爷的到来,宛如的小院里顿时热闹非凡。

    可这边的热闹传到隔壁,如诗的脸色却冷了下来。

    同样是外室,如诗不仅是胡惟庸第一个收下的。

    即便在醉风楼时,如诗也是姐姐,更是名震一时的花魁。

    宛如?

    那个往日里跟在自己身后畏畏缩缩的小丫头,如今竟夺走了老爷的宠爱?

    女子,尤其是如她这般的女子,心里再清楚不过。

    她所行之事,本就是以色娱人。

    比起过去在青楼里的日子,如今的她只需琢磨老爷的喜好,只要得到老爷的宠爱,便能拥有一切。

    (本章完)

    ------------

    正所谓,久居空房遇良缘,这干柴烈火相碰,动静自然不小。

    宛如这段日子,既享受了胡家外室的种种好处、便利与尊荣,也尝到了独守空房的滋味。

    这其中的起伏,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不过,从她眼下甘之如饴的状态来看,似乎对这种生活颇为满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