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6章 文贼构陷!孔圣门前辨忠奸
    这天,恪记书坊方向,猛地响起一片刺耳的吵闹!

    不是买书的喧闹,而是愤怒的叫喊、推搡,还有东西碎裂的刺耳声响!

    管事刚冲到楼梯口,一个伙计就慌慌张张跑上来,声音都变了调:

    “殿下!不好了!铺子被人围了!好多人!说咱们的书…亵渎圣贤!要闹事!”

    李恪心里咯噔一下,冲到临街窗边。

    只见书坊门前黑压压全是人,都是穿儒生衣服的年轻人,个个激动地挥舞手臂。

    领头几个年纪大点的,穿着国子监博士的青色官袍,脸色难看。

    人群最前面,赫然站着崔氏家主那张满是怨恨的老脸!

    “砸了这亵渎圣人的铺子!”

    “活字粗陋!不能印圣贤书!烧了它们!”

    “让蜀王出来说清楚!”

    几个士子已经开始推搡伙计,有人抓起柜台上的书就要摔,还有人伸手去扯“恪记书坊”的招牌!

    “住手!”一声清喝,像冷水泼进油锅。

    秦红梅带着一队王府护卫,像堵墙一样挡在书坊门口。

    她手按刀柄,冷冷扫过闹事的士子。

    “恪记书坊,是蜀王殿下开的,正经卖书的地方!

    你们聚众闹事,冲击商铺,想干什么?

    要讲理,去衙门!想动手,先问问王法答不答应!”

    她身后护卫,个个精悍,往前一站,那股战场磨砺出来的气势,一下子压住了混乱。

    冲在前头的几个士子被镇住,下意识后退。

    吵闹声小了,但怨气没消。

    “秦校尉!”国子监博士周炳文,一个留着山羊胡、板着脸的老头,站出来,指着秦红梅,声音又尖又厉,

    “你们这些武夫,懂什么圣贤道理!

    恪记用‘活字’印书,把圣贤典籍当儿戏,字句就用冰冷的铜块随便拼凑!

    这是对先圣的大不敬!是对文章大道的亵渎!

    更可怕的是,这样印出来的书,错漏百出!

    还让贩夫走卒随便就能买到典籍,尊卑不分,礼法还要不要了?!

    长此以往,国家要乱!

    我们今天聚在孔圣门前,就是要替天行道!

    要求朝廷取缔活字,禁绝恪记所有的书!”

    周炳文一番话,帽子扣得又高又大。

    他身后的崔家主,嘴角勾起一丝阴笑。

    被煽动的士子,尤其是出身世家、本来就不满恪记书便宜的,更激动了:

    “取缔活字!禁绝恪记!”

    “扞卫圣道!清除流毒!”

    “砸了这铺子!”

    眼看又要失控。

    秦红梅眉头紧锁,握刀的手更用力了。

    动手不难,但伤了这些读书人,事情就复杂了。

    就在这时,一辆青布马车分开人群,停在书坊门前。

    车帘一掀,李恪一步跨下来。

    他穿着常服,脸上没什么表情,目光扫过愤怒的人群,停在周炳文和崔家主脸上。

    “周博士,崔翁,还有各位,”李恪声音不高,却盖过了嘈杂,

    “要论圣贤道理,评恪记是非,何必冲击商铺,扰民清静?

    孔圣说过:‘君子不争,要争也争得光明正大。’

    既然各位自认是卫道,要讨个说法,那好!”

    他抬手一指国子监方向:

    “孔圣的金身就在国子监里。

    那儿,才是讲道理的地方!

    我愿与周博士、崔翁,当着孔圣的面,当着长安读书人的面,辩个清楚明白!

    各位敢不敢过去?”

    李恪这番话,堂堂正正,搬出孔子的话,点名去孔庙分辨,一下子把那些喊打喊杀的士子架住了。

    周炳文和崔家主对视一眼,骑虎难下。

    不去,显得心虚;去,又怕正中李恪下怀。

    箭在弦上。

    “好!就去孔圣面前,看你还能怎么狡辩!”周炳文硬着头皮答应。

    国子监孔庙前的广场,很快被闻讯赶来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不仅有士子,还有许多长安百姓。

    孔庙大殿前,周炳文、崔家主等人站在台阶上,身后是脸色各异的士子。

    李恪独自一人站在台阶下,显得势单力薄,但腰杆挺得笔直。

    “李恪!”周炳文抢先发难,声音在广场上回荡,带着审判的意味,

    “你用奇技淫巧的‘活字’,亵渎圣贤文章,让典籍泛滥,坏了礼法!

    这是大逆不道!你知不知罪?”

    李恪微微抬头,目光平静地迎向周炳文,朗声开口,第一个问题就让所有人一愣:

    “周博士,我先问您。

    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开坛讲学,有教无类,图的是什么?

    难道是为了把圣贤的道理锁在高阁之上,只让少数人赏玩品评吗?”

    “这…”周炳文一噎。

    孔子“有教无类”他没法否认。

    “圣人教化,恩泽百姓!但自有规矩法度!岂容你用粗鄙匠人的法子玷污?”

    “粗鄙?玷污?”李恪声音抬高,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

    “博士口口声声说我恪记的书错漏百出,流毒无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问博士,您仔细看过吗?找出半个错字了吗?

    我恪记印的书,字字都经过仔细校对!何错之有?

    倒是某些世家珍藏的所谓‘孤本’、‘善本’,因为抄来抄去,错漏到处都是!

    这难道不是事实?”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几个世家出身的士子,不少人下意识低头。

    “至于匠人的法子?”李恪踏前一步,气势逼人,

    “活字之法,让圣贤之言像甘霖一样洒遍天下!

    让寒窗苦读的穷书生,花三百文就能买到《论语》、《诗经》!

    让种地的农人,能买农书,学增产的法子!

    让作坊里的工匠,能看技艺图谱!

    这才是真正光大圣学,实践孔圣‘有教无类’的心愿!

    让圣贤的智慧,不再被少数人霸占,惠及天下百姓!”

    他猛地转身,面向广场上的人群,声音洪亮:

    “你们口口声声卫道,实际上是想垄断学问,堵死寒门士子求学的路!

    这才是违背圣人心意!才是对孔圣‘有教无类’最大的亵渎!”

    广场上一片死寂。

    许多寒门士子被戳中心事,眼眶发热。

    周炳文脸色惨白,嘴唇哆嗦:“你…你强词夺理!

    典籍泛滥,人人能读,尊卑何在?礼法何存?!”

    “尊卑?礼法?”李恪冷笑一声,直指要害,

    “陛下登基以来,提倡文治,重视科举,选才唯才是举!

    我造活字,印书籍,降低书价,为的是什么?

    正是为陛下分忧!为大唐广开才路,储备人才!

    让天下有志之士,不管出身,都能读圣贤书!

    这是开启民智,稳固国本!

    你们在这里阻挠开智的举动,污蔑利国的政策,到底想干什么?!

    是想让长安,让整个大唐,只有你们世家子弟才读得起书,才当得了官吗?!”

    “为君分忧”、“阻挠国策”、“垄断仕途”——这几顶大帽子扣下来,分量太重了!

    周炳文像被雷劈中,踉跄后退一步,指着李恪,手指发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崔家主面如死灰。

    “周博士,崔翁,还有什么高论?”李恪目光如电。

    就在这时,一架素雅马车驶到广场边。

    杜明月在婢女搀扶下走来。

    她手中捧着一本崭新的书册,正是恪记铜活字精印的《论语》。

    她走到李恪身侧,面向众人,声音清晰悦耳:

    “各位师长,各位同窗。明月手中这本,正是恪记书坊所印《论语》。”

    她当众翻开书页,展示那清晰均匀的字迹。

    “字字清楚,句句分明,哪里粗鄙错漏了?”

    她看向脸色惨白的周炳文,语气平静却极有力量:

    “周博士,您是当世大儒。

    明月斗胆请教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在您家珍藏的那卷前朝旧抄本《论语集解》里,第三字‘时’字右下角,

    是不是因为虫蛀缺了半笔,被误抄成了‘日’字?

    而恪记这一版,依据国子监勘定的善本,这个字清清楚楚,是‘时’字。”

    周炳文浑身剧震!

    他家那本珍贵的旧抄本,确实有这个瑕疵!

    这本是私下的事,竟被杜明月当众点破!

    他张了张嘴,发不出一点声音,额头冷汗直冒。

    杜明月这一手,无声却像惊雷,彻底粉碎了“错漏百出”的污蔑!

    广场上顿时一片哗然。

    许多被煽动的寒门士子,看向李恪和杜明月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羞愧,默默退出了人群。

    一些中立的清流名士,也在人群中点头。

    李恪环视全场,看着周炳文和崔家主怨毒又无奈的眼神,看着孔庙的大门,心里并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反而涌起更深的明悟和紧迫感。

    他低声对挤到身边的长孙冲说了一句,只有两人听见:

    “光有书,印得快,卖得便宜…还不够。

    得让人有地方去学,有好老师去教。

    办学…这学塾,必须得办!”

    喜欢大唐躺平王请大家收藏:()大唐躺平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