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85章 远东农场(二)
    俄国。

    远东。

    海兰泡西南部,相距140公里左右的斯沃博德内市。

    “阿穆尔兄弟会?”

    “本地一个帮派,都是些小喽喽,不过也算有点用,他们几乎垄断了本市的食品运输。

    做事还算是守规矩,克格勃之前调查他们,我帮着说了话,他们挺感激我的。”

    瓦连京拍拍因喝酒而发红的脸,说着:

    “这种小帮派就像野草似的,铲不干净的,灭了他们,很快又有新的冒出来,整不好会更坏。”

    “你决定就行。”

    许大海笑道:

    “坐车坐烦了,走走吧。”

    “行啊。”

    “路灯真是少啊,居民楼里也没什么亮光。”

    “对啊,我刚才才知道,这座居民只有5万多的小城,不仅缺食物,还缺水,缺电,每天都有大量的时间停电。”

    “缺水?”

    缺食物,缺电还勉强能理解,虽然已经是相当相当糟糕了,毕竟远东的粮食产量,能源开采都挺多的。

    竟然还缺水!?

    “哎——”

    瓦连京眉头锁着,掏出烟来,还是点上一根,猛吸一口:

    “其实水不缺,但是城市里的自来水管老化严重,破洞非常多,资金有限,天天修也修不完,只能凑合着分时间供水。

    不过我已经答应捐助一笔资金,相信情况会好转的。”

    “问问当地官员,一共需要多少钱?我也捐一笔。”

    “啊,老板你也要捐钱?那太好了!”

    许大海的大农场,就位于“结雅市”和“斯沃博内市”之间。

    已经大概率,会经常去这两座城市。

    捐点钱,结交一下当地权势人物,好处还是很多的。

    县官不如现管。

    莫斯科离这里实在太遥远,这个市,被很多莫斯科上流人士称为“遗忘之地”。

    爹不疼娘不爱,有种自生自灭的意思。

    “这座城市,其实挺有发展潜力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等都在这里,完全就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许大海想到的是华夏的石家庄——国际庄。

    不过5万人的小城市,比很多小县城都小的多。

    “老板你要加大投资这座城市吗?比如建几座工厂?

    只要工作机会多了,有了钱赚,这座小城市很快就会焕发生机!”

    瓦连京又说起身后的“阿穆尔机械厂”,这是市内最大的工厂,属于军用。

    但生产的军工产品卖不出去,就想转民用,但失败了,工人失业率超过六成。

    愁云惨淡。

    “刚来到这儿,不着急,研究研究再说。”

    随着华夏的发展,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而远东恰好有大量资源。

    而远东需要大量的工业品,俄国自己产能不足,就算产能够,从欧洲那边的工厂运过来,价格也非常高昂。

    华夏的工厂,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彼此能够互补。

    有大量利润可图!

    安歇一晚,早上吃过东西后,车队沿着a360公路,继续往西北行驶。

    行进了大约60公里后,往北转弯,驶上一条炉渣路,车速越发慢了,四周更加荒凉。

    又走了10公里左右,便到了瓦连京的农场。

    “咱家的农场呢?”王秀秀好奇的问。

    “在更北边,挨着瓦连京的农场,不过比他的农场更大一些。”

    哒哒哒~

    烟筒喷出阵阵黑烟,几辆拖拉机正在翻土,后面还有一些农场工人,在收拾草根。

    更远处一些,还有一些工人在刨树。

    看到车队后,一个拖拉机驾驶员微微站起身,朝东北方边挥手边大喊。

    很快,便有一个大胡子白人,开着全地形车驶了过来。

    “haшлnэto6o?”(是老板吗?)

    瓦连京这才打开他那一侧的车门,走下去和对方交谈。

    等瓦连京上车后,车队沿着左边的一条土路,继续往北开。

    3公里后。

    过了界桩。

    便来到了属于许大海的农场。

    “秀秀,这就是咱家的农场了,租期99年!面积42平方公里!走,下车看看!”

    “好!这边没有什么杂草啊。”

    “那是自然,因为附近这一片是原本就成熟的农庄,花钱收购过来的,更北边,东边,需要开荒的地方就多了,再往东北边走,还有树林子。”

    夏末时节。

    草木茂盛,踩着松软的泥土,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越发舒畅起来。

    “远处那些人,是在干什么?”王秀秀举起望远镜,语气轻快道:

    “好多人啊,哦,是在收土豆子呢!”

    昨天晚上时,许大海就给自己的农场打过电话,所以“管家”胡杨一大早就在这边等着。

    只是早上寒气重,胡杨又有些年迈,肚子难受,去上茅楼了。

    现在他提上裤子,听到车声便跑了过来。

    “老板!老板!”

    “嗯呐,老胡,我在这儿!”

    “老板,可把您盼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胡杨是大方脸,胡子花白,现在很是激动,他虽然是俄国人,但大半辈子生活在莫斯科。

    他念过大学,精通汉语,早前在苏联某国企任职,后来下岗。

    生活艰难时,外贸公司俄国分部成立,他面试通过,欢天喜地的给当翻译。

    许大海想找个老成持重,人品过硬,最好会中国话的俄国人来当管家。

    外贸公司就把他提溜出来了。

    为了安全,高薪的工作,他便过来了。

    两人拥抱后,许大海又拍着前者的肩膀,笑道:

    “辛苦你了!”

    “哈,不辛苦不辛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走,带我去前边儿看看。”

    众人上车后,汽车开动,来到土豆田地头的路口,停车下人。

    “大家干活儿速度很快啊。”

    地头处,距离工人们干活儿的地界,还有大概三四百米。

    众人便边说笑着,边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过去。

    工人们的形象,就和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人物差不多,头发乱蓬蓬,满身尘土,眼神胆怯,畏惧。

    胡杨一改慈善面孔,扬起拳头,恶狠狠的大骂,唾沫乱飞:

    “快点儿干活!别偷懒,看什么看!我脸上有花啊?

    谁要是不好好干,现在就结工钱!回结雅市去吧!以后也别来了!”

    骂完一通后,胡杨又扭头,对许大海众人笑道:

    “这帮家伙,惯会偷懒,要是不说着点儿,一天的工能玩半天。”

    工人们大都来自于30公里外的结雅市,生活困顿,吃不饱饭。

    农场工作是“美差”,这里不仅管饭,还给土豆抵工资——一个人干一天活儿赚的土豆,足够一大家子人人吃一周的。

    所以想来这里的工人很多。

    喜欢重生1984老婆孩子热炕头请大家收藏:()重生1984老婆孩子热炕头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