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角名叫福缘。福缘家境贫寒,常年在外奔波做买卖,挣点血汗钱以养家糊口。这不,福缘揣着刚赚来的四个银元宝,心里头那个美啊,就想着赶紧回家与娇妻团聚。
正走在半路上,他瞧见前方有个算命的老先生,摆着个小摊儿,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福缘一时兴起,就想算算这趟回家之路是否顺畅。他刚往前迈了两步,那老先生先开了腔:“这位小哥,我这卦你可算不起。我说一句话就得一个元宝。”
福缘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但摸了摸怀里的元宝,咬咬牙说:“不怕,您尽管算,我这儿正好有四个元宝。”老先生点点头,说:“那好,我就给你四句箴言。第一句,叫你停,你别停;第二句,叫你走,你别走;第三句,叫你涮,你别涮;最后一句,梅子一斗谷二斗,有事你找刘寿头。”
福缘听完,赶紧掏出四个元宝递过去。老先生却指了指他身后,说:“你给那人吧。”福缘一扭头,啥人没有啊?等他转回头来,嘿,那老先生早没影儿了。这卦算得真够邪乎的。
福缘把元宝揣回怀里,把这四句话在心里头默念了三遍,牢牢记住,接着赶路。走着走着,天色突变,哗啦啦下起了雨。路边有座凉亭,不少行路人都挤在里头避雨。有人瞧见福缘,就喊他:“这位大哥,过来躲躲雨,等雨停了再走吧。”
福缘刚想过去,脑子里嗡的一下,想起老先生那句“叫你停,你别停”。得听劝啊。他摆摆手,冒着雨继续往前赶。刚走出没多远,就听身后轰隆一声巨响,好家伙,那座凉亭塌了。刚才在里头避雨的人,全被压在下头了。福缘吓得后背直冒冷汗,心里头直念叨,这老先生真是神了。
又走了一阵,到了一条河边。正好有只渡船在摆渡。撑船的朝他喊:“客官,上船吧,这就要开船啦。”福缘抬脚刚要上,又想起第二句话“叫你走,你别走”。他赶紧收住脚,摇摇头说:“不了,我等下一班。”哪成想,那船刚到河中间,哗啦一下就翻了。船上的人个个都成了落汤鸡,好在没出人命。福缘站在岸边,这心才算放回肚子里。
一路颠簸,总算到了家。晚上,媳妇儿在灯下缝鞋底,没留神把灯给碰倒了,一灯油哗啦全泼在福缘头上。媳妇儿赶紧说:“快,我给你打水擦擦。”福缘正要答应,猛地想起第三句“叫你涮,你别涮”。他摆摆手:“不用,不用,累一天了,我先睡了。”说完倒头就躺在炕上呼呼睡了过去。
话说这村里有两个光棍汉,趁福缘不在家,早就跟他媳妇儿勾搭上了。天天晚上轮着往福缘家跑。这天听说福缘回来了,俩人心慌得不行,生怕事儿败露,赶紧凑到一块儿合计。一个说:“人家男人回来了,咱俩可不能再去了。要不干脆把福缘杀了,省得天天提心吊胆。”另一个说:“黑灯瞎火的,咱咋认得出哪个是他呀?”嗨,他媳妇儿头上总爱抹油,咱瞅着,谁头上没油就杀谁。俩人就这么定了计。
到了夜深人静,俩光棍翻墙进了福缘家院子。这地方他们熟门熟路,不大一会儿就摸到了福缘和媳妇儿睡觉的房门口。推门进去,闻见福缘头上那股子油味儿,以为是他媳妇儿,手起刀落,把旁边的人给杀了。
第二天一早,福缘一睁眼,吓了一大跳,媳妇儿躺在旁边,早就没气了。他赶紧背上媳妇儿的尸首,直奔县衙告状。县官一拍惊堂木:“你媳妇儿在你家炕上被害,不是你杀的,是谁杀的?”福缘一听,气得浑身发抖,嘴里嘟囔着:“算卦先生说的三句都应验了,就第四句还没应呢。”
县官听见了,好奇地问:“第四句是什么?”福缘说:“啊,梅子一斗谷二斗,有事你找刘寿头。”嘿,巧了,这县官正好叫刘寿头。他一听这话,眼睛都直了,心想:这算卦的怎么知道我叫刘寿头?你们村有叫梅子一斗谷二斗的?福缘赶紧说:“有,就是俩光棍汉。”
县官立马叫差人把这俩人抓来。一审问,俩光棍扛不住,全招了。这案子就这么破了。各位听众,您瞧这四句箴言,一句没差,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啊。
喜欢短篇民间故事请大家收藏:短篇民间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短篇民间故事请大家收藏:短篇民间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