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41章 路遥知马力
    很久以前,有个苦命的孩子名叫梅花,七八岁时便失去了双亲,孤苦无依的她为了生存,只得进入赵财主家做丫鬟。赵财主有个独子,名叫赵明,与梅花年纪相仿。那年春节过后,赵财主便将儿子送入了私塾读书,而梅花则顺理成章地成了他的伴读书童。

    一日放学归来,赵财主心血来潮,想考考儿子的功课,便出了几道题目。可赵明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来。赵财主气得脸色铁青,一屁股坐在了太师椅上。赵明吓得一动不动,大气都不敢出。这时,梅花悄悄凑近赵明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赵明眼睛一亮,连忙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孩儿想起来了。”赵财主一听,连忙催促:“快说快说。”没想到赵明还真把题目答了上来。赵财主这才转怒为喜。

    自此以后,赵财主隔三岔五就考考儿子。日子一长,他才发现,原来是梅花在旁边帮忙。有一回,赵财主干脆直接考起了梅花,没想到这梅花对答如流,丝毫不逊色于私塾里的学生。赵财主好奇地问:“你咋学的这些?”梅花回答:“我在书房外头听着听着就学会了。”

    赵财主一听,心中大喜,觉得梅花是个难得的人才,便将她也送进了私塾,与赵明一同念书。时光荏苒,转眼间梅花已经十八岁了。赵财主见她聪明伶俐,便为她说了一门亲事。成亲那天,赵明悄悄将梅花拉到一边,问道:“梅兄弟,我家待你如何?”梅花感激地说:“没有你家,就没有我梅花的今天。”赵明又说:“既然如此,今晚我替你当一夜新郎,你看如何?”梅花一听,心里老大不乐意,但碍于情面,还是勉强答应了。

    那一夜,梅花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晚上,她来到新房,只见新娘子名叫李春兰,对她爱答不理。两人各睡各的。三更天时,梅花听见新娘子在哭,便起身问道:“娘子,你为何哭泣?”李春兰抽泣着说:“昨天夜里你理都不理我,写了一整夜的东西,今晚还是这样,你成心想气死我呀?”梅花一听,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又问:“你写了些什么?”李春兰说:“都在桌子抽屉里,你自己写的还不知道?”

    梅花赶紧打开抽屉一看,只见满满一抽屉的纸团。她展开一看,上面全都写着“赵明爱梅花,日久见人心”。梅花看完,心中五味杂陈。

    第二年,正好是大考之年,赵明和梅花一同进京赶考。没想到梅花竟然中了头名状元,留在京城当了官;而赵明却落了榜,只好灰溜溜地回了家。三年后,一场大火将赵明家烧了个精光。赵财主也因此一病不起,没多久便去世了。赵明家穷得连锅都快揭不开了。他媳妇说:“梅花要不是咱家供他念书,哪能当上官?如今咱家落成这样,你去京城找找他,我看他不会亏待咱们的。”赵明一听,觉得有理,第二天便收拾了行李,往京城找梅花去了。

    此时,梅花已经当上了吏部侍郎。赵明来到梅花府前,向门卫打听。门卫说:“侍郎大人赴宴去了,让他改日再来。”第二天一早,赵明又去了侍郎府,门卫进去禀报。过了好一会儿,才传出话来:“侍郎大人没有叫赵明的亲戚。”赵明一听,气得大骂梅花无情无义,只好往回走。

    走在半路上,赵明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饿得浑身发软,一头栽倒在一座破庙前晕了过去。这时,从庙里走出一个老和尚,看见庙前躺着个人,连忙叫了几个小和尚将赵明抬回禅房灌了碗姜汤。赵明才慢慢醒了过来。可他这一病就是半个多月,全靠和尚们悉心照料。临走时,老和尚还送了他银两和马匹。赵明感激涕零,连连下拜说:“这份救命之恩,我啥时候能报啊?”老和尚笑着说:“你该谢京城的梅大人。”

    赵明一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这从哪儿说起啊?”老和尚这才跟他说明白。原来梅花没接待他,是知道他会生气,怕他路上出事,便派了个管家一路跟着照应。管家见赵明被和尚救到破庙里,就跟和尚讲了实情。一直等赵明病好了,管家才回京城复命。

    这时,赵明才明白是自己错怪了梅花。他辞别和尚,快马加鞭往家赶。没想到一到家,原来的房子没了,换成了一座气派的四合院。他正愣在那儿,吱呀一声大门开了,走出来一个女人。女人穿戴整齐,仔细一看,竟是自己的媳妇李春兰。媳妇问:“到了自家门口咋不进来?”赵明挠挠头说:“我哪知道这是咱家啊?”媳妇笑着说:“我就知道你还蒙在鼓里呢。你走后,梅大人派人给咱盖的这房子,还送了金银。以后的日子不用愁了。”赵明听着听着,眼泪就从眼眶里滚了出来。

    喜欢短篇民间故事请大家收藏:短篇民间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短篇民间故事请大家收藏:短篇民间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