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61章 赢世民飘了
    赢丽质听见李北玄这话时,眼眶里还挂着没干的泪。

    可一听这小子坏坏的调侃,立刻翻了个白眼,伸手在他胸口上轻轻捶了一下。

    “丑闻也要看丑化的是谁啊!”

    赢丽质的语气,带着几分娇嗔,却又透着理直气壮。

    “若是丑化朝廷,丑化皇权,那自然是要命的事,坏了根基,动摇人心。”

    “可这戏里丑化的是什么?是汉王,是败坏纲常、胡作非为的宗室,是那种蛮横无理、拿百姓当草芥的王侯!”

    赢丽质本来只是随口一说。

    可话说出口后,赢丽质顿时愣了一下,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道:“对哦……丑化他们,反而能显出朝廷公正,能显出皇权在百姓心里的清明。我爹若是看到,未必会生气,反而可能赞许呢!”

    听到这话,李北玄忍不住拍手大笑:“哎哟,妞儿,你这话说得妙啊!不愧是镇国公主,脑子比我想象的还灵光。”

    赢丽质闻言,抿了抿唇,没去接他这句夸,反倒轻声道:“而且,那边……”

    话未说完,李北玄便抬手一挥。

    对戏台上的那几个书生道:“你们几个,先下去吧,回去记学分,别忘了。”

    那几名书生此刻,早已被二人的对话搞得有些紧张。

    此刻听到李北玄开口,连忙行礼,悄然退了出去。

    厅中屏风落下,门扉合上,茶香袅袅,只余下两人。

    而赢丽质这才把话接了下去:“这出戏若能传开,太子在民间的声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

    毕竟戏里虽然写的是汉王,但懂的人都知道,若没有东宫撑腰,汉王怎敢这般肆无忌惮?

    而太子这个位置,虽然是百姓认可的,理所当然的继承人。

    但百姓认的都是那个位置,那个名额,而不是赢高明这个人。

    若这一出戏,真能把赢高明和赢元昌这对叔侄做过的事情传出去,到那时,谁还会心里认赢高明这个太子?

    赢丽质想到这里,眼里闪过一抹兴奋。

    而李北玄听到赢丽质的这些分析,只是笑而不语。

    他并不是不赞同赢丽质的看法。

    但这只是其中一层。

    李北玄让人排这出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他是奔着赢世民去的。

    即便穿越多年,李北玄还记得前世的历史。

    前世历史中的二凤,虽然在史书上堪称千古一帝,但活得时间并不算长,大约五十出头便驾崩。

    正因为死得早,所以在史书里,他留下的多是精明、锐利、铁血的身影。

    可若再活十年,事情还会是如此吗?

    李北玄还记得。

    李世民老年时,其实已经隐约有些昏聩苗头了。

    譬如他在暮年时,常常沉溺声色,不再如壮年般锐意。

    譬如他对东宫问题的摇摆,虽明知太子庸弱,却又一再犹豫不决。

    譬如他开始偏听谗言,甚至为了长孙无忌一系,压制了许多忠直之臣。

    再譬如他晚年曾经说过要迁都洛阳,折腾得群臣心力交瘁,却无疾而终……

    这些事情,在史书里只是寥寥几笔。

    但细想之下,已能看出那份衰老之后的犹疑与昏聩。

    所以,李北玄心里其实一直有个隐忧。

    他已经给赢世民调养了身体。

    若无意外,赢世民绝不会像史书那样早早去世。

    而那也就意味着,他可能会多活十年,甚至更久。

    可问题是,这多出来的十年,究竟是一个继续明君的十年,还是一个作妖帝王的十年?

    历史上,不乏这种例子。

    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开元盛世,治国之明,堪比尧舜。

    可一到晚年,却沉迷杨贵妃,宠信奸宦,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几乎毁了大唐半壁江山。

    梁武帝萧衍,年轻时锐意改革,开创南朝盛世。

    结果老年时沉湎佛事,甚至饿死台城,落得千古骂名。

    早年的精明强干,不代表晚年不可能变成昏聩傻愣。

    而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只要犯一次大错,便足以让整个王朝付出惨烈代价。

    但皇帝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不犯错。

    而比起普通人,皇帝这个身份,就注定了他是任性的,是不可被束缚的。

    换言之,几乎没人能拦得住皇帝犯错。

    哪怕是史书上被赞为千古明君的李世民,当年也未必真能被魏征劝住多少次。

    史书里写得动人,说魏征直言上谏,李世民从善如流,多少次因魏征的一句话而悬崖勒马,成就了一段君臣相知的佳话。

    可李北玄却反而觉得,那些所谓被劝阻的事,大半其实都是李世民本就心中有疑,早已有了退意。

    而魏征所起到的,不过是一个提醒的作用罢了。

    若李世民真铁了心要去做什么,那就是再来一个加强连的魏征,也无济于事。

    历史不缺例子。

    魏征曾极力反对大兴土木,劝李世民别修洛阳宫,李世民听了,却转头还是修了。

    魏征劝他别纵声色,别沉湎享乐。

    李世民口头上虽然说了好,可后来的事实又如何?

    到老年,他依旧宠幸杨氏,纵情声色。

    所以,魏征的劝谏有用吗?

    有,但不多。

    这就是事实。

    而眼下,赢世民虽然大体上还是一副勤政的模样,但李北玄冷眼瞧着,从西域平定之后,赢世民其实已经隐隐有些飘了。

    几次三番容忍太子,便是一项铁证。

    虽然容忍太子,从维稳的角度来说,表面上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朝堂不是一盘死棋,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牵一发动全身。

    废太子,那可不是轻飘飘三个字。

    那意味着东宫上下数千人的更替,意味着无数宗亲、外戚、人脉的分裂。

    意味着一旦废立之争爆发,便可能将朝堂掀个底朝天。

    所以赢世民选择忍。

    始终都没能狠下心来,彻底把赢高明从东宫赶出去。

    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是支持的。

    尤其是在几位朝廷柱石眼中。

    在他们看来,赢世民的选择是合理的,是政治家式的理智。

    可在李北玄眼里,这份理智,却带着几分阴冷和自欺。

    喜欢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请大家收藏:()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