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5章 此刻正是兑现承诺之时
    “太子殿下堪称典范。”

    “确实如此。”

    “殿下不仅赐予我们高产的种子,更分配了田地。

    我家小儿在军中服役,五级爵位,朝廷赐予十亩田地。”

    “你家孩子真有出息,五级爵位呢!我家小子才二级爵位,不过朝廷给了五亩田地。”

    “如今大王和殿下对我们这些平民格外仁慈。

    过去田地尽被豪族占据,哪里轮得到我们?想要种地,得支付高额租金,根本难以生存。”

    “现在的境况完全不同了。”

    “昔日的权贵已被朝廷整顿,所有土地归为国有。

    即便家中无爵位,无法获得赐地,我们也能以极低的租金向官府租地耕种,比从前便宜数十倍。”

    “这都是大王与太子的恩惠。

    这样安居乐业的日子,有地可耕、有粮可食,从前连想都不敢想。”

    “可惜朝廷如今停止,不然我定会让儿子参军报国,回报大王与太子的恩情。”

    “哈哈,我家小子已在军中效力,只是如今天下太平,难得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我们这些百姓要报答大王与太子,就要努力耕作,缴纳赋税,为大秦尽一份力。”

    “正是如此……”

    各地传颂着对祖龙与嬴迟的赞颂,无数秦人对朝廷心悦诚服。

    当年嬴迟肃清残余势力时,虽有漏网之徒,但在如今大秦一统天下的格局下,那些图谋复辟的人早已销声匿迹。

    他们曾引以为傲的民心与资源,如今全属大秦。

    若有人胆敢再提复国之事,必将遭到无数忠于大秦的民众押送官府严惩。

    在这样的民心支持下,大秦江山稳固如山。

    沛县。

    “那个惯偷刘季又在作案了。”

    “快抓住他,交给官府。”

    “如今朝廷已经分配田地给我们耕种,他却依旧四处偷窃。

    今天非把他押到县衙不可。”

    沛县街头,众怒沸腾。

    “各位乡亲,请原谅!我只是饥饿难耐,并非真心偷窃,以后我刘季一定改过自新,今日拿走的东西不过是暂借而已。”

    人群中,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跪在地上,低声哀求。

    “刘季,你这无赖还想骗到什么时候?”

    “像你这样懒惰成性的人,还想出人头地?真是痴心妄想。”

    “乡亲们,刘季屡教不改,专门行窃,必须押送县衙,交给萧何大人处置。”

    众人愤怒地注视着被围困的刘季,几个壮汉立刻上前,将他强行拖走,径直送往县衙。

    无论刘季如何挣扎,都无法挣脱。

    很快,他们到达县衙。

    “萧大人。”

    沛县大堂内,众人纷纷谴责刘季的偷窃行为。

    萧何端坐高位,听罢案情后,依据秦律判定刘季入狱两年。

    刘季闻讯惶恐求饶,但无人响应。

    最终,他在众人的冷漠中被押往牢狱。

    吕府内,吕公对女儿雉儿提及此事,感叹刘季被捕入狱。

    雉儿闻言欢喜,吕公趁机谈及她的婚事。

    雉儿婉拒,表示尚年幼不愿嫁人。

    此时,素素走近,吕雉对其态度不满,斥责她不该有此想法。

    "当今天下议论的太子?"众人莞尔一笑,"这念头怕只有你们才会萌生。”

    "罢了,君王也不再强求。

    若哪日太子选妃,或许你们的容貌还能有些许机会。”吕公苦笑摇头。

    ……

    泗郡淮阴县,溪水潺潺。

    一名身着粗布衣衫的青年正挥锄耕田。

    "韩家小子,难得见你如此勤勉,是不是想明白了?不再痴心妄想做大将军了?"

    "如今天下太平,朝廷连兵都招不上了,你怎么可能成为大将军?"

    几位妇人笑着打趣。

    韩信默默劳作,沉默不语。

    韩信目光坚定,似自言自语般低声说道:"大秦虽无内乱,但外敌终将与我大秦争锋,他们都是敌人。”

    "太子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总有一天,我会入伍;总有一天,我的才能会被承认;总有一天,我会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军。”

    "这一天必定会到来。”

    韩信神情执着。

    时至今日,天下大变,民心归于大秦,仁政施行,四方安定。

    ……

    秦王殿内,文武百官庄严肃立,气氛凝重。

    高台之上,祖龙端坐王座,嬴迟居于下方稍低处,父子二人俯视群臣。

    "臣等叩见大王、太子。”

    "愿大秦永固,愿大王、太子万寿无疆。”

    众臣齐声高呼。

    即便祖龙尚在位,嬴迟在群臣心中已如天柱般稳固,地位不可撼动。

    "诸位免礼。”

    祖龙抬手示意,声音响亮。

    "谢大王。”

    "谢太子。”

    群臣落座后,太监高声宣示:"有事奏报,无事退朝。”

    "启禀大王、太子,"

    "今我大秦天下已安,新政全面铺展,殿下所定十五字国策顺利实施,文化统一,天下归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殿下赐予的圣物已遍行全国,百姓再无忧虑。”

    "此盛景,由大王与太子共创。”

    "当下大秦境内,百姓感念君恩,各地纷纷为大王与太子建祠祭祀,民心尽归大秦。”

    "当今之世,盛世初现,我华夏子孙将享万世昌隆。”

    冯去疾出列奏道:"臣等恭贺大王,恭贺太子。”

    满朝官员皆面露喜色,齐声喝彩。

    自大秦起兵平定天下以来,岁月荏苒已十有一年,距那场变故亦近四年。

    如今的大秦,繁荣昌盛,这辉煌由祖龙与嬴迟共同守护。

    百官一心,共襄盛业,盛世之中,人人倍感荣耀。

    祖龙听罢这些赞誉,嘴角微扬,余光掠过嬴迟,眼中满是欣慰。

    这盛景的成就,虽由祖龙坐镇王座,但实则掌控全局的是其子嬴迟。

    车同轨、书同文,以及诸多国策,皆出自嬴迟之手。

    “天下安定,先辈托付的重任已成。

    而今让大秦更强大的使命,便交付于迟儿。

    他执掌大局后,必能统领四方。”

    祖龙心中早有定论,今日正是时机,大秦当由嬴迟掌舵。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再无纷争,民生稳固。

    大秦创下前所未有的功业,此功非我所有,乃属吾儿嬴迟。”

    祖龙环视群臣,语气威严,无人敢异议。

    自嬴迟执政以来,大秦焕然一新,令百姓安心。

    “昔年许诺,天下大定之时,我与迟儿共赴泰山祭天告地。

    如今天下已定。”

    “承诺之事该兑现了。”

    祖龙再次开口。

    话音未落,韩非出列禀报:“大王,泰山封禅事宜,臣已妥善安排,郡守亦已筹备完毕,只待大王与太子登临泰山即可完成封禅。”

    “韩相办事妥当。”

    祖龙当即称赞。

    转向嬴迟,祖龙问:“迟儿,何时启程前往泰山?”

    “大秦局势稳定,随时可动身。”

    嬴迟答道。

    泰山封禅乃千秋万代的大事,嬴迟深知参与其中的意义,也思索系统是否会有奖励。

    千古一帝开创封禅先例后,历代无不以此为荣,唯外族例外,炎黄子孙皆视之为身份象征,可见封禅对后世影响深远。

    “甚好。”

    “五日后启程前往泰山封禅。”

    祖龙下令。

    “臣等遵旨。”

    百官齐声响应。

    泰山封禅如此盛事,无人愿错过,对朝臣而言,这或许是新时代的开端。

    “迟儿,一年前,在十五字国策施行前,你曾承诺若成功便给众人惊喜。”

    “此刻正是兑现承诺之时。”

    祖龙望向嬴迟,微笑说道。

    “我岂会忘却说过的话。”

    嬴迟轻笑起身,俯视群臣。

    “岁月流转。”

    “我所掌最大秘密,也是大秦最大的秘密,该公之于众了。”

    嬴迟沉声宣布。

    “大秦最大的秘密?”

    群臣中,修习武道者虽镇定,其余人却睁大双眼,满怀期待地注视嬴迟。

    此番,嬴迟未多言,仅缓缓抬手。

    真气从双掌奔涌而出,瞬间充盈整座秦王殿。

    “乾坤大挪移!”

    嬴迟低喝一声,轰鸣炸裂,殿内似有无形力量激荡回旋。

    随之,大殿内的桌案开始轻微震颤。

    瞬息之间,除了人之外,所有桌案文书竟凌空飞起,在半空中静静悬浮。

    “这是什么力量?”

    文武百官无不震惊,这般威势,从未有人见过。

    若论相似之景,唯有嬴迟认祖归宗时显现的异象能相提并论。

    尽管今日景象稍逊昔日神奇,却依旧震撼人心。

    “此乃武道之力。”

    “是我大秦立国的根本。”

    “勤修武道,可达化境,寿与天齐,位列仙神。”

    嬴迟朗声宣告,声音如雷贯耳,震彻朝堂,深深刻印于每位臣子心中。

    寿与天齐,与仙神并列,八个字令众人热血沸腾。

    所有人眼中都燃烧着炽热的火焰。

    “待泰山封禅之日,”

    “寡人将赐予诸位入门之法。”

    “尔等当与大秦共进退,俯瞰诸界。”

    嬴迟威严地说道。

    “臣等愿肝脑涂地,护我大秦。”

    满朝文武顿时热血澎湃,齐齐单膝跪地,高呼响应。

    “好。”

    嬴迟点头示意,再不多言。

    他望向祖龙:“父王,可还有吩咐?”

    “无事。”

    “诸位爱卿。”

    “散朝罢。”

    “五日后,启程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祖龙宣布。

    喜欢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