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7章 这就是我对王权的理解
    章台宫内,朝会结束。

    嬴迟提出的郡县制获文武百官一致认可,即将全国推广。

    不出一年,成效显着。

    待全国建立以郡县为基础的治理体系,天下将尽归大秦掌控。

    然而欲达此目标,仍有许多困难需克服。

    地方官员的调配、郡守与县令的人选均需祖龙亲自裁定。

    郡县制尚处于初期阶段。

    章台宫内,父子对坐。

    “迟儿,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淳于越舆论针对我们父子,却被你巧妙化解。”

    “你的计策堪称完美。”

    祖龙激动不已,在儿子面前毫不掩饰夸赞之情。

    “父王过誉了。”

    “民众虽然愚昧,但涉及自身利益时,便会立刻行动。”

    “分封与郡县对他们来说过于抽象。”

    “若将分封与过去的各国战争相比,每个秦帝国百姓都明白分封的害处。

    他们也许看不到天下大乱的一天,但他们的后代必将承受战火。”

    “这关乎他们的切身安全。”

    “唯有经历过战乱的人才深知和平的珍贵。”

    嬴迟微微一笑。

    “迟儿,你见解独到。”

    “战争对平民而言最为残酷。”

    祖龙点头赞同。

    “此事就此了结。”

    “不过迟儿,你替我解决了难题,我早就想整顿儒家,只是缺乏契机。”

    “淳于越自寻死路,正给了我们清理儒家的机会。”

    祖龙冷声嗤笑,对儒家的厌恶溢于言表。

    当时的儒家空谈礼教,满嘴仁义却对君主不忠,一心只为私利。

    这并非祖龙和嬴迟所希望看到的儒家形象。

    借此良机,他们终结了儒家的影响力。

    虽然坑杀儒生数千人,但这不过是表面文章,更多儒生流亡各地,大秦四处搜捕,最终将他们流放至边疆,沦为终生奴仆。

    与其直接杀害,不如放逐至荒蛮之地更具震慑力。

    看着昔日高傲的儒生在边疆勉强求生,在异族屠戮面前,还能有何言语可以抵抗?

    “迟儿。”

    “那些宗室成员,你有何想法?”

    祖龙问道。

    “当初阻挠母后与先王结合之人,如今还剩几人?”

    嬴迟直截了当地问。

    “除嬴傒外,其余人均已被我秘密处置。

    否则宗室怎会如此惧我?”

    祖龙冷笑一声。

    当年反对冬儿成为皇后,赵姬首当其冲,宗室紧随其后。

    这些人总是借口祖制家规、出身卑微。

    朝中权臣多是附和罢了。

    祖龙清除异己,要么罢官贬职,要么将其逐出权力中心,结局往往悲惨。

    他对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深恶痛绝,绝不轻易宽恕。

    “难怪嬴傒表现得如此识时务,他知道父王不会杀他,因念及血脉情谊。

    即便他死后,宗室的地位或许会下滑,但至少不会被完全打压。”

    嬴迟恍然大悟般点点头。

    在他看来,宗室不过是一群无关紧要的人物。

    他绝非优柔寡断之人,敌人始终是敌人,毫无妥协余地。

    这一问意在辨别宗室中的敌对势力,以便一举铲除,仅存者才可利用为工具。

    “嬴傒倒是懂得保全自己。”

    “不过,你的到来确实推动了他的决策。”

    “不然,他或许仍在尽力扶持扶苏登位,借此重返朝廷。”

    祖龙轻笑说道。

    据史书记载,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宗室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即便在秦末动乱之时,也无人挺身而出扭转局势。

    显然,秦始皇早已将宗室推离核心,甚至有意彻底消灭。

    “如今身为太子,主持政务,已有一定权力。”

    “今日朕想听听你对王权的看法。”

    祖龙略带试探地询问。

    嬴迟才智出众,掌握军权已让群臣刮目相看,更何况他还平定了儒家势力,声名鹊起,令人敬畏。

    “王权至高无上,不可侵犯。”

    “天下百姓皆受律法制约,而王权掌控律法,治理万民。”

    “在我看来,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对掌握王权的人都充满敬意。

    拥有王权便能掌控天下,治理万民。”

    “对于朝臣来说,他们畏惧皇权,依赖皇权,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皇权的存在。

    掌握皇权即是掌控天下,最重要的便是利用皇权来约束百官,使其为自己所用,从而达到控制天下的目的。”

    “这就是我对王权的理解。”

    嬴迟回答。

    “很好。”

    祖龙满意地笑了,“迟儿,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你对军政与王权的认识独特而深刻。

    看来多年的领兵经历让你洞察了权力的本质,更加明白了王权的真正含义。”

    “我又怎么会不明白?即使在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你的儿子时,就已经尊敬王权,更不用说那些朝臣和百姓了。”

    嬴迟心中略感酸楚地想。

    “过去我曾告诉你,未来的秦帝将会拥有真正的王权神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祖龙笑着说道。

    “黑冰台?”

    嬴迟毫不犹豫地回答。

    确实如此。

    嬴迟也承认,暗影在培养精锐方面确实优于黑冰台,因为暗影成员忠于嬴迟,能够修炼《暗影》,因此实力超越黑冰台的探子。

    然而,在根基和探子数量上,暗影依然不及黑冰台。

    “迟儿。”

    “随父王来。”

    祖龙笑着招手示意,随后走向章台宫后殿。

    带着疑问,嬴迟紧随其后。

    尽管嬴迟多次进入章台宫,但从未到过后殿,也许他的两个孩子去过,因为他们经常在宫内自由玩耍。

    跟随祖龙的步伐,两人来到章台宫后殿。

    站在刻有巨大“秦”

    字的石雕前。

    “难道这是大秦皇宫的秘密通道?黑冰台就在里面?”

    嬴迟默默猜测。

    当年灭六国时,各宫都设有隐藏通道,专供君主在危急时刻逃生。

    那时韩王就是通过这条隐藏通道逃脱,但最终还是未能躲过嬴迟的手,这也是他第一次执行弑君任务。

    “父王,这是王室的隐藏通道吗?”

    嬴迟充满兴趣地问。

    “迟儿。”

    “不要把我们秦帝国与那些软弱无能的其他国家君主相提并论。”

    祖龙微笑,话语中充满了对其他国家君主的轻蔑。

    秦帝国灭亡了许多国家。

    其中竟有一半的君主靠这些隐藏通道逃脱。

    国都被攻陷,君主逃跑,确实是天下人取笑的话题。

    “秦帝国没有这样的通道。”

    “我们秦帝国历代君主也不需要这样的通道。”

    “我们君主自古以来就遵循这个原则:如果秦帝国真的到了倾覆崩溃的时候,君主应该与国家共存亡,国在则君在,国亡则君亡。”

    “虽然现在天下统一。”

    “环顾四周,除了异族之外,秦帝国已经无敌手,但希望你能记住祖训。”

    “君主应该与国家共存亡,而不是怕死贪生。”

    祖龙神色严肃地说。

    “父王。”

    “儿臣坚守的就是这个道理。”

    “天子守国门,君王殉社稷。”

    嬴迟正色。

    他所信仰的就是这一点,只有这样才真正立于天地之间。

    如果不达到这种境界,又怎能位居至尊之位?

    执掌权柄,何其艰难?驾驭万众,岂非易事?

    “天子守国门,君王殉社稷,此言甚善。”

    “于嬴氏一族,尤为贴切。”

    “妙极。”

    祖龙闻言,面露欣悦。

    对这句话深表认同。

    “迟儿。”

    “今日父王欲告汝秦室历代君主的最大秘密。”

    祖龙轻语带笑,拍了拍眼前的石雕。

    石雕应声而裂。

    咔!

    一道通往未知之地的小径豁然显现。

    “迟儿,随父王来。”

    祖龙笑意盎然,缓步踏入秘径。

    嬴迟惊愕随之而入。

    此秘径蜿蜒漫长。

    行至一两里,仿若深入地底深处。

    显而易见,

    这条秘径不知存在多久。

    或许早在大秦先祖建咸阳之时,它便已在此。

    秘径尽头灯火通明,火把映照四周,墙壁镶嵌夜明珠,地下空间愈发明亮。

    “此处非黑冰台练兵之地?”

    嬴迟环顾四周,发现出口处有数扇门,每扇门似乎通向秦廷秘境。

    “迟儿,”

    祖龙开口,“历代先王以一统天下为目标,不断强化国力。

    除了公开积蓄外,亦在暗中储备财富。”

    他抬手指向第一扇门,“由此进入,是历代积蓄的金银。”

    接着指向另一扇门,“这扇门后藏的是为后世准备的铜铁与兵器,旧武器定期熔铸重塑。”

    最后一扇门内存放着典籍、天文、地理及兵器设计等智慧结晶。”这是先辈留下的珍宝。”

    祖龙总结道,“因历代先王的努力,秦帝国才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嬴迟听闻父亲的话,内心震撼无比,若将这些资源投入战场,足以支撑秦军持久作战。

    “原本这些财富是为统一之战筹备的,但因你,父亲仅用不足八年便达成目标,那些深埋地下的宝藏也得以完好保存。”

    祖龙笑容和煦,言语间满是对儿子的欣赏与感慨。

    要完成一统天下之业,单凭大秦之力至少需十二载,即便有些许挫折,也难以短于此。

    然而嬴迟的出现,竟大幅缩短了这段时长,足足少了近五年。

    五年光阴,究竟消耗几何?国力又有多少损耗?

    因此,祖龙提及此事时,充满赞许与欣慰。

    自秦室以来,从未有人如祖龙之子这般耀眼,但嬴迟同样继承了他的血脉,实则历代先王均应为此感到骄傲。

    喜欢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