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2章 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何事可使秦败亡?”

    “魏已亡,晋阳被占。”

    “秦强盛,燕齐楚联手恐难敌。”

    如今,

    对付秦唯守策,各国应结盟。

    “秦若攻燕,齐楚必不坐视。”

    “此乃齐燕盟约。”

    “秦若攻我或他国皆无理,失民心。

    我等决意避正面冲突。”

    庆秦对燕丹说。

    “确然。

    结盟御秦,曾是唯一选。”

    但,时移势易。

    “孤已寻更佳途。”

    燕丹嘴角微扬,带讽笑意。

    庆秦目光闪动,疑惑震惊,直视燕丹。

    “孤遣使,携樊於期首级及仿制地图,以秦王悬赏名义呈献。”

    “不出数日。”

    “祖龙,将赴黄泉。”

    燕丹缓缓道。

    言毕,庆秦惊恐:“殿下,此举何意?欲刺秦王?”

    “然。”

    燕丹轻笑:“此番祖龙必死无疑,再无他人庇护。”

    “殿下,可知所为?”

    “刺秦可使侵袭名正言顺。”

    “殿下,如此糊涂?执意为之,国危矣。”

    庆秦焦虑痛惜。

    “上将军勿忧。”

    燕丹轻笑一声,眼中透着坚定。”父王若知此事,必定不容许我涉险。

    然而,时不我待,成败在此一举。”

    庆秦皱眉凝视燕丹,满面忧虑。”殿下,刺秦之举稍有不慎,恐致国家覆灭。

    此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燕丹仰头淡然一笑:“上将军多虑了。

    计划缜密,胜算在握。

    使者早已入秦,如今撤回已不可能。”

    庆秦急切道:“殿下,祖龙岂是易与之辈?他若察觉,我燕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燕丹起身,负手而立,目光如炬。”大王英明,但国运艰难,不得不为。

    祖龙野心勃勃,今日不除,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燕王喜闻声抬头,眼神微凝:“上将军,何事令你如此慌张?”

    庆秦躬身禀报:“启禀大王,秦帝国吞并魏国后,气势汹汹,我燕国若贸然行动,实为不智。”

    燕王喜沉吟片刻,手指轻敲龙案。”此事关系重大,上将军有何对策?”

    庆秦低头思忖,良久方道:“依臣之见,应暂缓刺秦之议,静观其变。”

    燕丹摇头轻叹:“大王,时不我待。

    若坐以待毙,只会坐视强敌崛起。”

    "对齐、楚两国,秦帝国的立场如出一辙。”

    燕王喜语气平淡。

    "是太子……太子他……" 庆秦犹豫不决,顾虑着燕丹的身份。

    "太子究竟做了什么?" 燕王喜脸色骤然阴沉。

    "知子莫若父。”

    燕王喜对自己儿子燕丹最为了解。

    听闻庆秦之言,燕王喜手中的毛笔坠落,满脸惊惧。

    "你怎么知道?确定是他策划行刺秦王吗?" 燕王喜脸色突变,猛然起身质问。

    "大王,适才太子来找我,告知刺杀秦王的计划,并要求我联络齐楚两国集结兵力,在刺秦成功后进攻秦帝国。

    但我怎敢像太子这般鲁莽,怎能不考虑后果?若刺秦成功,秦王无嗣,秦帝国必乱;但若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本因无端受伐,如今因太子此举,我们反成刺客一方,秦王定会震怒,发兵攻燕。

    何况,齐楚两国也不会相助,毕竟这一切均由太子引发。”

    庆秦说到这里,面露绝望之色,已然预见最坏的结果。

    "逆子!竟敢擅自行刺,不顾国家安危!这是祸国之举!" 燕王喜怒不可遏,面色铁青,突然剧烈咳嗽。

    "大王息怒。”

    "此事,太子已付诸行动。”

    "且无法挽回,太子派出的刺客恐已深入秦帝国境内,根本追不回。”

    庆秦急忙劝慰。

    "这逆子。”

    "平时独断便罢,涉及家国大事,竟也敢妄为。”

    "有这样的逆子,寡人痛心,大燕亦蒙羞。”

    "寡人愧对列祖列宗。”

    燕王喜满腔怒火与无奈,瘫坐于王座,满是无助。

    见状,庆秦不便多言。

    燕丹身为储君,此次擅自行事,他与燕王皆不知情。

    但国事重大,他须禀告,若将来真出问题,燕国恐难保全。

    "上将军,当务之急,"

    "您认为该何应对?" 燕王喜焦虑地看向庆秦。

    "当前之策,"

    "只能寄望太子派去的刺客能成功刺杀祖龙。”

    "否则,"

    "我们燕国就有危险了。”

    "只盼做好迎战准备。” 庆秦长叹一声,充满无奈。

    "上将军。”

    "你去将那逆子抓来,我不惩罚他,便无颜为王。” 燕王喜愤慨道。

    "大王,此刻尚不可。”

    "还需静候结果。”

    "若是最终失败,到时惩处太子也来得及。” 庆秦回应。

    "唉。”

    听后,燕王喜也叹息道:"祖先保佑,愿我大燕国运延续。

    这逆子的行为,也盼他成功,否则我大燕将彻底覆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

    此刻的大秦,国力鼎盛。

    昔日阻碍统一的晋国即将纳入秦境,武安君赵迟的捷报近日传至咸阳。

    晋国如今全境归属大秦。

    秦吞并晋国后,国力倍增。

    秦人无不为此自豪。

    或许终有一日,大秦将一统天下,主宰山河。

    赵迟受封武安君的消息迅速传遍秦地,百姓皆知其威名。

    不知不觉间,赵迟声望颇高。

    系统结算时,他必有所得。

    咸阳,秦王宫戒备森严,每几步便有禁卫,即便高手闯宫也难逃围攻。

    秦王殿中,祖龙喜形于色,满朝文武齐聚。

    “武安君报捷,魏国覆灭,土地归秦。”

    “诸卿,如今天下唯余齐、楚、燕三国。”

    祖龙言辞威严而振奋。

    魏国灭亡后,天下仅存三国。

    一旦秦全面掌控魏地,统一指日可待。

    历代秦王的夙愿,也是嬴氏家族的期盼,即将由祖龙达成。

    往昔祖龙对冬儿许诺的天下太平,已触手可及。

    “我秦历代先祖与后世祖龙,完成统一大业多矣,数年后,天下归一,唯我秦独尊。”

    “冬儿,我当年的承诺即将兑现。”

    “此非我一人之力,小儿功不可没,无他,我亦难成此功。”

    “我儿迟儿,实乃大才。”

    祖龙心中激荡。

    “我秦有武安君,实乃国之大幸。”

    “魏平之后,秦兼魏地,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满朝文武同庆,皆心潮澎湃。

    一旦天下归一,他们的权势将扩至整个天下。

    按秦的军功制,天下一统时,封王者、封侯者数不胜数。

    对此,众臣皆翘首以盼。

    “甚好。”

    见群臣同心,祖龙甚慰。

    自登王位,他日夜操劳,所求正是此景。

    在他看来,廷内纷争不过尘埃,臣僚之争皆可放任,但不得伤秦根本。

    “臣启大王。”

    “燕国惧我秦之强大,愿与我修好。”

    “今遣使纳贡,燕国二使已在偏殿候旨。”

    王绾起身奏报。

    “准奏。”

    祖龙点头应允。

    三晋已入秦境,燕之举正当,受贡亦能扬国威。

    传旨。

    祖龙沉声下令。

    “大王旨意。”

    “宣燕国使者觐见。”

    赵高高声传达,声音迅速回荡于秦廷。

    片刻后,两名身穿燕国官服之人步入殿内。

    刚一进门,便展现出极尽卑微的姿态。

    一人手持督亢地图,另一人捧着锦盒,低头站立。

    虽面露恭敬之意,但步伐谨慎,身形微微颤抖,捧盒者尤为明显。

    然而,满朝文武并未对此过多留意。

    毕竟,谁能想到燕国会派刺客?即便接近秦王,也需经过重重检查,不可能携带武器入殿,更别提靠近祖龙身边。

    秦朝群臣目睹燕国使者入殿,皆流露出大国重臣的傲慢神情。

    此时的大秦,国力鼎盛,天下无敌,即使齐、楚、燕联合也难以抗衡。

    “臣荆轲。”

    “臣秦舞阳。”

    “拜见秦王陛下。”

    入殿后,二人立刻跪地行礼,五体投地,毫无使臣应有的尊严,却彰显了对祖龙的敬畏。

    大秦群臣见状,不禁轻笑。

    看着这些异国使者卑躬屈膝的模样,他们颇感自得。

    “抬起头来。”

    祖龙语气低沉,目光如炬。

    荆轲与秦舞阳闻言,心中恐惧,勉强抬头,连面容都微微发颤。

    “为何惧怕朕?”

    祖龙眉头紧锁,声音冰冷。

    听闻此言,秦舞阳手指微微一晃,差点握不住锦盒;荆轲则勉强挤出一丝笑意,颤抖着说道:“臣等初次见到秦王陛下,被陛下的威严所震慑,一时失态,请陛下宽恕。”

    群臣闻言又是一阵哄笑。

    谁能料到,这二人竟是刺客?他们怎会知晓,这二人的紧张是因为即将执行的刺杀计划?

    无论成败,此次行动都意味着他们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踏上秦帝国土地的那一刻,他们已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祖龙察觉到些许异样,但并未深究,只是冷哼一声:“燕国送来何物?”

    荆轲急忙回应:“臣奉燕国太子丹之命,献上我国对秦王的忠诚,并表明燕国并无敌意于大秦。

    现呈上我国疆域图,以表归顺之心。”

    稍作停顿后,他补充道:“另外,昔日秦王悬赏捉拿叛将樊於期,太子丹得知其藏身之处,取其首级,特此献上。”

    说着,荆轲举起地图,却没有展开,同时示意身旁的秦舞阳递上首级。

    “还不快拿出来!”

    荆轲催促道。

    秦舞阳内心极度惊恐,却不得不遵从命令。

    祖龙的手微微发抖,缓缓掀开锦盒。

    一颗睁大双眼、不肯合上的头颅赫然出现在大殿之中。

    但由于祖龙位置较高且距离较远,只能隐约辨认出大致轮廓。

    “这……真的是樊於期吗?”

    祖龙眯起眼睛打量,眼中却掠过一丝隐秘的兴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