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3章 巧舌如簧,混淆是非
    “好呀!”

    两人欢呼致谢离去。

    稚童亲了亲祖龙的脸颊,然后欢快地奔开。

    “这两个小捣蛋鬼……”

    祖龙嘴角浮现温柔笑意。

    这时,后殿走出一人,乃黑冰台首领铁鹰,身着黑袍。

    “大王。”

    见来者,祖龙收敛笑意,恢复冷肃神色。

    “李牧既归代地,表面平静,似已真心归顺我国。”

    铁鹰肃然禀报。

    “派暗探潜入代地军中,另令冯去疾接管代地政务,控制粮草调度,务必牢牢掌控李牧及其部属的后勤。”

    祖龙冷峻下令。

    “遵旨。”

    铁鹰领命而去。

    尽管祖龙封李牧为上将军,赏赐颇丰,但他始终是降将,祖龙难以全然信任。

    唯有牢牢把握权柄,方能驾驭局势。

    这是祖龙治国的根本之道。

    李牧率十万大军归降虽是好事,省却战火,但防范其再起反叛,必须严控粮草供应,使其无从作乱。

    “迟儿,速回军营。”

    “加强对迟儿的保护,我不愿他有任何差池。”

    祖龙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臣明白。”

    除了夏无且、蒙氏父子,知晓赵迟真实身份者寥寥,身为  ,他自然不会泄密。

    “有一密诏。”

    “也是遗诏。”

    “若我遭遇不测,此遗诏由你宣读,在百官面前宣读。

    违者以叛国论处,满门抄斩。”

    祖龙将密诏交予铁鹰。

    “大王。”

    “为何?”

    一向顺从的铁鹰忽然正色发问。

    “命运难料,即便是我亦无法避免。”

    “为了迟儿,为了我的子孙,也为了国家,我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祖龙低声说道。

    “臣领命。”

    祖龙目光坚定,铁鹰恭敬接过诏书离去。

    “迟儿。”

    “多年来,为父未能妥善照顾你母子。”

    “然而我会尽力弥补。

    若王位属于你,无人能夺。

    即使为父有所疏漏,亦无人敢觊觎。

    我将为你铺平道路,待天下统一,无人敢质疑你的身份与地位。”

    祖龙望向殿外,眼中光芒愈发明亮。

    ---

    次日清晨,朝会开始。

    文武百官陆续进入秦王殿,赵迟位列其中。

    此时,大秦仅余赵迟一员上将驻守咸阳,数日后他将返回赵地,筹备灭魏之战。

    这是他离京前最后一次参与朝廷议事,身着秦廷官服,站在武官之首。

    他左侧是相  绾,能在如此年纪便成为上将军并位居武官之首,可见赵迟身份非同一般。

    众人入殿后,赵高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大王驾到,百官跪迎!”

    “臣等叩见大王,愿大王千秋万代,大秦永固!”

    群臣齐声高呼,俯身行礼,殿内外响彻震耳欲聋的声音。

    祖龙身披冕服,头戴旒冠,腰悬秦王剑,威严自显。

    他步入大殿,无形的威压笼罩全场。

    “平身吧。”

    祖龙抬手示意。

    “谢大王。”

    群臣起身归位。

    这场朝会不同于后世某些异族王朝的礼仪,无需跪拜,也无卑躬屈膝之举。

    在这个时代,礼仪严格,除了祭祀,臣子无需行跪礼。

    “这才是秦始皇真正的威仪。”

    “君恩独厚,令我深感荣幸。”

    “帝王当具此胸襟。”

    赵迟眼角余光瞥向巍然端坐的秦始皇,心中波澜起伏。

    若非亲见其威严,何以知两者间差距如此鲜明。

    “那年轻人。”

    祖龙目光落在武官之首的赵迟身上,见他神情若有所思,唇角微扬。

    然而想到赵迟即将离京归国,内心竟生出一丝不舍。

    儿子之事虽得知晓,祖龙仍盼修复父子情谊。

    更令他欣慰的是,赵迟已有后嗣,如此便能与二孙结下血脉亲情,这份情谊纯真无瑕,无关权势。

    即便如祖龙这般人物,也珍视这份情感,不愿其受损。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赵高高声宣示。

    “启禀大王。”

    王绾起身,声音洪亮,“韩国已平定,正式纳入我国版图。

    冯去疾大人已赴赵国处理政务,韩国各项事务皆已妥当,与咸阳对接完毕。”

    “韩国安定,冯去疾与韩非功不可没。”

    祖龙语气平稳,“特此嘉奖二人。”

    “臣领旨。”

    王绾深深一拜,复归座。

    朝会渐次展开,群臣纷纷起立奏事。

    或请示裁决,或仅为呈报国事供祖龙知晓。

    赵迟默坐一旁,仿若沉思。

    说实话,统率大军本无需向祖龙述职。

    初到时建议任嚣为主将,祖龙未置可否,当即应允。

    时间流逝,朝会步入正轨。

    赵迟几乎入眠,浑然不知高台上的祖龙一直在默默注视着他。

    “军中从容,朝堂略显懈怠。”

    祖龙虽有几分不满,却忍俊不禁。

    突然,他对群臣说道:“小事不必赘述,四国使节何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启禀大王,四国使节已在偏殿等候。”

    蒙毅出列禀报。

    “宣。”

    祖龙抬手示意,蒙毅向殿外侍卫递了个眼色。

    此刻,赵迟从昏沉中清醒过来。

    “终于进入正题。”

    齐、楚、燕三国欲施压魏国,促其停止攻伐,魏国则观望不前,赵迟暗自发笑,对当前局势饶有兴趣。

    不多时,四位身着异国官服之人踏入殿内,正是中原四国使者。

    “外臣拜见秦王。”

    魏、齐、楚、燕四人齐声行礼。

    四国同时到访,显然早有谋划,故毫无惧意。

    “免礼。”

    祖龙开口。

    祖龙扫视众人,目光在燕国使节身上停留片刻后收回。

    燕丹乃祖龙幼时故友,昔日赵国质子,如今燕国太子。

    他昂首站起,四国使节随之起身,恭敬抬头。

    “祖龙。”

    燕丹注视祖龙,眼中闪过一丝嫉妒。

    当年他们同为质子时地位相当,甚至他一度位居祖龙之上。

    但如今,祖龙已是秦王,而他仍为太子。

    “今夜四国使者齐聚咸阳,所为何事?”

    祖龙语气严肃。

    燕丹挺身而出,“我等受本国君主派遣,欲与秦王共商魏国事务。”

    “燕丹真是糊涂。”

    赵迟暗讽,“自古有刺杀秦王之举,不仅失败,还让秦帝国找到伐燕借口,齐、楚亦无力相助。”

    “燕丹以为四国联手就能威胁秦王,实在可笑。”

    燕丹听后神色微变,“魏国面临秦军威胁,恳请秦王罢战。”

    祖龙冷笑,“寡人军旅出征,何需解释?”

    转向赵迟,祖龙吩咐道:“解释我军出征缘由。”

    赵迟起身,“敢问阁下代表何国?”

    燕丹答:“我代表燕国,希望秦王承诺援助魏国。”

    赵迟嘲讽,“昔日赵国攻燕,是谁求援于秦?”

    燕丹反驳,“过去之事不必再提,今日只论魏国。”

    赵迟唇角微翘,语带戏谑:“我军灭韩灭赵,皆因合理正当的理由。

    当时韩国边军无端入侵我国边境,更杀害数名秦军将士,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帮助赵国吞并燕国。

    我军讨伐韩国,实则是拯救你们免于被赵国吞并,却被指责为无端挑衅。”

    “阁下莫要忘记,当初可是燕国主动请求我军出兵?”

    “看来燕国确实是一头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没有我大秦,贵国还能存续至今?若非我方相助,你们怎能如此肆意妄为?早知如此,不如让赵国灭了贵国,省得你这般嚣张。”

    赵迟高声嘲笑,引得殿中众人哄笑不止。

    文武百官纷纷附和:“上将军所言极是。

    当初就不该出兵援助燕国,让他们自生自灭便是。”

    燕丹脸色铁青,赵迟几句话就压垮了他的气势,让他陷入低谷。

    “这小子……”

    “口才出众。”

    “巧舌如簧,混淆是非。”

    祖龙微笑点头,投去赞许的目光。

    说起灭国之战,名正言顺尤为重要。

    秦灭韩,正是利用赵国攻燕的机会,燕国又主动请求秦军出兵,导致韩国猝不及防,最终亡国。

    “很好。”

    燕丹脸色阴沉,目光如刀锋直指赵迟:“若秦帝国灭韩因燕国而起,为何还要灭赵?”

    “这也叫名正言顺?”

    燕丹愤怒地质问。

    “燕国难道没有可用之人?”

    赵迟冷笑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燕丹脸色骤变,显然感到被冒犯。

    “本将奉命镇守韩境,赵魏两国竟派刺客行刺,差点害死本将和秦廷九卿之一的冯去疾,这件事阁下难道不知?”

    “趁我和冯大人休养之时,赵魏联军二十万大军进犯我国,这也称得上正义之举?”

    “燕国使者,你说说看,这是否是正义之师?”

    赵迟带着轻蔑的笑容打量燕丹。

    “你……”

    赵迟的反击让燕丹哑口无言。

    他没想到赵迟如此能言善辩。

    环顾四周,别国使者都保持沉默,低头敛眉。

    “燕国使者听好了。”

    “赵魏侵犯我国,挑衅我国权威,若非我军奋起抵抗,他们的军队早已侵占我国疆域。”

    “秦灭赵、伐魏,合情合理。”

    “如果燕国想出兵支援魏国,我们自当奉陪。”

    “还有楚国、齐国,若你们胆敢协助魏国,我们也一样奉陪。”

    “然而——”

    “只要你们中任何一国帮助魏国,便等于与我国为敌。”

    “日后,即使我们出兵攻打你们,也有充分的理由。”

    赵迟冷哼一声,语气严厉地对燕丹和其他使者说道。

    话音刚落,殿内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四名使者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尤其是魏国使者,听出赵迟话中隐含之意——秦帝国灭魏已成定局,他惊恐万分,直接跌坐在地。

    其余三国使者也神情尴尬,他们都明白赵迟的意思:若他们帮助魏国,就等于与秦帝国为敌,日后秦帝国攻打他们也会有正当理由。

    面对这样的威胁,他们只能心生畏惧,却无计可施。

    毕竟,此时秦帝国实力无人可敌。

    独自对抗秦帝国,无异于自取灭亡。

    “这就是诸国使节的态度。”

    喜欢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