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10章 午门长道迎功臣,金殿封赏话收尾
    明军进军辽东的时间是明崇祯二十一年元月,但大军直至崇祯二十二年三月末才进入山海关。

    这主要是因为要将战死将士的遗体还完整的运回,再加上还有很多伤兵与不少俘虏,因此行军速度较慢。

    当大军进入山海关那一刻,无数人都发出了欢呼,仿佛有了回家的感觉。多年来从这座关隘走出去的人马不计其数,然而能活着回来的并没有多少,这次他们中很多人能活着回来,实在不容易。

    全军在山海关休整了两日,继续朝着京师开去。

    大明北方在这个新年里,家家户户都没放什么鞭炮。可当百姓们得知王师凯旋的消息后,北方百姓纷纷在王师路过的地方自发迎接。

    黄义明骑在马上,眺望京师方向,心中满是对妻子和孩子的思念。各路总兵脸上也带着激动,许多人都在脑海里幻想着,这次立下如此大功,朝廷会如何封赏。

    大军从山海关出发,朝着京师行进。道路两旁早已站满了来迎接的百姓,他们将鞭炮在路边铺开,用这种方式迎接王师凯旋。

    一名男子指着远处跳起来欢呼:“来了、来了!是我们大明军队的大旗!”

    这一声高呼,立马引得无数双目光望过去,片刻间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之声。

    黄义明看着前方的百姓,扭头朝左右喊道:“大明的百姓来迎接我们了,都精神点!”他也抖了抖身子,双手搓了搓脸,让自己显得精神些,可苍白的脸色依旧纸一般。

    各个总兵也赶忙整理仪容,打马跟上。

    当王师进入百姓迎接的队列中时,“啪啦啪啦”的鞭炮声响起。百姓们夹道相迎,鞭炮声从这头响到那头,十分响亮。

    这一刻,就连各部裹着纱布的伤兵,都给自己提了提气。无数欢呼声在道路两侧响起,有人激动落泪,有人振臂高呼。

    王师在百姓的迎接下走过这一路段,又行进了五日,终于抵达京郊。

    明黄的华盖伞早已在德胜门上撑起,二十四面龙旗也全部升起——这是天子的规格。

    今日,崇祯携皇后、太子,皇子,率领百官亲自前来迎接。在德胜门的另一角,一名女子怀里抱着满岁的孩子,望着城外等候,她身边还站着两个婢女。

    城内道路两侧早已站满百姓,两侧的茶馆酒楼今日更是爆满。五城兵马司与锦衣卫全部出动,负责维持秩序。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众人等了快半个时辰,仍不见王师到来,无不焦急。负责探查王师距离的探马,时而进进出出禀报消息。

    - “报!王师还有十五里!”

    - “报!还有十里!”

    直至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一面红色黄字的大旗最先出现在视野里,随后吴、左、曾等各部旗帜陆续显现。

    当王师大旗出现的那一刻,城上的官员乃至皇帝,都全神贯注望过去。接着,一排又一排的明军出现在视野中,他们整齐列队前行,直至来到德胜门外二里处才停下。

    “公主您快看,王师回来了!那面黄子大旗,就是咱家侯爷的!”沐芷兴奋地喊道。

    朱美娖盯着那面旗帜,想从中看到夫君的身影,却始终看不见。她向来沉稳,这一刻却难掩焦急。

    崇祯携众人走下城楼,朝着城外走去,到了城门口,望向二里外的大军。

    黄家父子带着各部将帅从阵中打马而出,来到皇帝百步内下马步行。走到崇祯面前时,父子二人带头跪下行礼,各部总兵与后方明军也跟着行礼。

    崇祯见女婿单膝行礼时动作费劲,再看他脸色苍白如纸,便知这孩子此战吃了太多苦,心中一阵心疼,赶忙上前将他搀扶起来,又让众人都起身。

    原本崇祯准备了一肚子话,此刻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女婿脸上好几处伤口,手上也满是伤痕;再看其他人,不少总兵头上缠着纱布,连头盔都戴不上。他眼眶微红,难掩动容。

    朱慈烺上前一步,带着两个弟弟深深行了一礼:“诸位将军,本宫代父皇、代我皇明,谢过诸位!”两个弟弟也赶忙跟上。

    众人赶忙微微躬身回礼。

    崇祯声音带着颤抖:“入城。”

    众人返回本部,勇卫营开始入城,其他各路官兵在城外驻扎,伤兵则可入城安置。

    当大军入城时,两侧百姓才知晓这一仗打得有多惨烈:前面的军队过去后,后方入城的好几万人都裹着纱布,有的官兵头上缠了好几层,有的脚上不能穿鞋,在同袍搀扶下前行。

    黄义明打马入城时,朝城上瞥了一眼,看清那道熟悉的身影正是妻子,苍白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朱美娖看着下方的夫君,左手捂着嘴,眼角含泪。夫妻二人短暂对视,虽未说话,却已传递了所有思念。片刻后,见夫君入城,她便带着两个小宫女先回府等候。

    勇卫营入城后陆续返回军营,黄义明也回到家中。一到门口,就见妻子在门前等候,朱美娖快步上前,紧紧抱住他,声音带着哭腔:“你终于回来了!我整天都在担心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咳咳咳……”黄义明一阵咳嗽,朱美娖赶忙松开手,擦了擦眼泪。看清夫君脸上的伤口与苍白的脸色,她又是一阵心疼:“义明,这一仗你辛苦了。”

    赵家两兄弟站在后面,低着头假装没看见,可当抬头望见自己的相好时,身上的伤口痛感瞬间抛到了脑后。

    两个小丫头眼角含着泪花,手指紧张地捏着衣角,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能再次相见,真好。

    一家人进了府门,当天朱美娖亲自下厨,做了不少夫君爱吃的菜。

    五日之后,大朝会召开。今日朝会格外正式,各部衙门的官员悉数到场。

    崇祯端坐龙椅,太子站在一旁,官员们分列殿下列队,大殿外的广场上也站满了人。

    随着一声公鸭嗓的传旨声响起:“陛下有旨,宣有功之臣上殿!”

    “陛下有旨,宣有功之臣上殿!”声音一声接一声,传到午门。

    紧闭的午门“吱呀一声”被小太监打开。黄得功与儿子走在前面,各路总兵跟在后面,一路朝着皇极殿走去。他们走过一道又一道长阶,沿途侍卫看着这一行人,眼中无不充满敬佩。

    来到广场上时,大臣们纷纷侧身让开道路。众人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踩着长阶进入大殿,殿内所有目光瞬间汇聚在他们身上。

    黄得功带头跪下行礼,众人赶忙跟上。唐通、刘泽清等总兵面对这般场面,仍有些紧张。

    崇祯抬手:“起。”

    “谢陛下!”黄得功带头起身,众人依次站好。

    崇祯朝着王承恩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王二喜手里捧着托盘,盘中放着备好的旨意。

    王承恩走下御阶,拿起第一份旨意展开念道:“黄得功,驰援辽东,为我明军打赢辽阳之战立下大功,着封黄得功为靖国公,世袭罔替!”

    黄得功再三推辞后,接过旨意,叩头谢恩,随后站到一旁。

    “黄义明,年少有为,多年来为国朝屡立奇功。今攻克辽东,重创虏旗,雪我大明国耻,复我皇明数十年失地,着加封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赐靖武将军封号!”

    黄义明双手举过头顶接过旨意,叩头谢恩后起身归位。

    此时明朝的五军都督府虽已形同虚设,无实际权力,属虚衔,但正一品的品级仍是武将的天花板,是许多人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荣誉。黄义明的实权,仍为勇卫营主将。

    “吴三桂,此战与清军作战敢打敢杀,重创清军,功劳不小,着加封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从一品,晋侯爵!”

    “马祥麟,率领所部土司兵勇抗清军,作战骁勇,立下战功,着加封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从一品,赐忠义侯!”

    “左良玉、曾英,防守后方保王师正面安稳,亦加封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从一品,赐侯爵!”

    此外,对李定国、赵靖、赵翊、阿巴泰、巴布海及各路将领,皆有相应封赏。

    除上述几人外,其余有功者或赐伯爵,或加封从一品;除主将,军中将领赏赐外,各部官兵也有赏赐,战死将士的抚恤金亦一并安排。

    众人接过属于自己的旨意,再次跪下叩头谢恩。大臣们纷纷拱手向他们道贺。

    随后,崇祯亲自走下御阶,慰问几位总兵,并宣布十日之后在亭台设宴,举办庆功宴慰劳三军。

    朝会就此散去——他也是想让女婿能早点回去休息,这一仗下来,这孩子着实沧桑了不少,能活着回来实属不易。

    众人依次退出大殿。

    (本书完)

    感谢各位宝子们对本书的热爱,本书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本书自2024年末,在番茄平台开启创作,至今历时大半年,得以收官。

    喜欢大明忠勇侯请大家收藏:()大明忠勇侯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