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城中的十万满洲人,家家户户闭门不出,而城中的汉人则是闯进他们的家中,发泄着多年来的仇恨,直至大军入城后,城中才渐渐稳定下来。
这一战明军伤兵太多,全部运到城中,以满洲人的家为第一安置区;至于满人,全部赶到外城去住窝棚,谁若反抗,直接杀。
辽阳城在这一天成了内汉外满,但这么多人,也有明军的官兵专门看管,具体处置还得等军令。
多尔衮在撤退时渡过浑河之后,就令人将修建的桥全部炸掉了,能拖一时是一时。带着大军回到了盛京,他才想起来,看向范文程问道:“肃亲王呢?”
范文程左右看去,也没看见豪格:“皇父摄政王,奴才这一路也没看见肃亲王,好像撤退时就没看见他。”
“派人去找,你们随本王回府,将本王的心腹全部叫到府中。”
“是!”范文程赶忙应了一声,吩咐人去找豪格。
一个时辰后,摄政王府。
多尔衮坐在主位,他的心腹基本上都到了。他扫视一圈,开口道:“辽阳战败,都是本王的罪过。眼下军心浮动,这盛京如何防守?”
阿济格、多铎与一众将领,都主张继续战,和明军死战到底,八旗勇士是不会输的。
两人的话直接被多尔衮跳过——当下的情况,防守谈何容易。他问:“两位先生怎么看?”
范文程先是偷瞄了一眼多尔衮的脸色,咳嗽了一声:“豫亲王、英亲王和各位将领的意思,奴才是懂得。
可眼下,我八旗受创,虽然城中尚有几十万人口,可明军一旦打过来,只围不攻,我们也会陷入窘境;若是出去继续作战,唉,眼下军心浮动,当避其锋芒,日后再战,更为稳妥。”
宁完我也跟着开口:“范大人的话,才是我大清的长存之道,奴才也是这个意思。”
就在众人商议着大清的未来之事时,一名家奴走了进来,说宫中来人了,宣皇父摄政王与大臣们入宫。
前线战败,大军回来了,这么大的事情,大玉儿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她很是生气——吃了败仗,一回来也不知道入宫,就直接回府了。
多尔衮对着家奴挥了挥手,把人打发了:“两位先生继续说吧!”
还没等二人继续开口,一名打探消息的白甲兵急忙入内,一进来就急切地说:“皇父摄政王,豪格跑了!他带着正蓝旗的人,从铁岭逃跑了!”
一听这话,多尔衮气得将桌上的茶杯摔了个粉碎——八旗刚刚战败,这窝囊废就跑了!本想把他找回来,将这个大侄子的兵权卸了,这下倒好,人跑了。
屋内立马又响起一阵喧哗之声,有人主张去追击豪格,有人主张将他家人全部拿下处死。
“够了!”多尔衮扫视屋内,见大家都把嘴闭上了,才接着说,“若战,正蓝旗已经跑了,我大清新败,如何战?若守,也不好守啊!快说说接下来怎么办!”
范文程深切地感受到了大清的国运艰难,一番琢磨后,眼睛一亮,赶忙进言:“奴才倒是有个好办法,我大清可迁都!”
这话一出,屋内又响起了一番激烈的争吵。就连多尔衮也摇了摇头——还以为这狗奴才要有什么好办法,迁都?迁到哪去?赫图阿拉吗?那鬼地方还不如盛京的城墙坚固呢!他叹了口气。
“皇父摄政王,奴才的意思是迁都去日本!”范文程连忙补充,“我大清可趁着明军还未到来之际进行迁都,一来,那里有着充足的资源可供我朝使用,保我八旗精锐不失,也是保祖宗基业;日后我们恢复元气,再杀回来,将会是易如反掌!”
范文程的话一落下,刚才还满是忧愁的多尔衮,眼睛顿时亮了——日本,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范先生,你接着说。”
“皇父摄政王、英亲王、豫亲王、诸位,我大清去了那里,就可暂时避开明军的锋芒。
而明国这个千疮百孔的王朝,一旦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必然会继续陷入无休止的党争。他日明国内部再次乱起来,我大清兵发明国,再杀进燕京,也不是什么难事!”
宁完我也赶忙进言——风头可不能全被范文程一个人抢了:“而且日朝联军多次来辽东,他们在金州等地就有着大量的船只,我大清可以直接用,不用临时赶制大船!
我大清在江户也有驻军,到了那里,我大清就是主子,可以掌控他们的人口!我们经朝鲜海域去日本,到了那里,还可以利用朝鲜作为屏障,要是明军敢来,也必然要先拿下朝鲜!”
多尔衮被这两个狗奴才说动了,暗自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明国人就好党争,没了外部威胁,内部必然要争得头破血流!:“两位先生言之有理,本王觉得可行。”接着看向自己的两个兄弟,“你们怎么看?”
两兄弟对视了一眼,由多铎回道:“既然十四兄都这么想了,那就这样吧,日后再杀回来也就是了。”
定下主意后,多尔衮就让人散去,各自回去准备——放弃盛京,前往金州,再去日本。范文程见其他人都出去了,才低声问:“皇父摄政王,那皇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上?”多尔衮挑眉,“范先生的意思是问本王带不带上他?带他就是个累赘!不带他,到了那里本王就是皇上;带上他的话……”
“皇父摄政王圣明,但奴才以为还是带上比较稳妥,两黄旗里毕竟还有不少人支持他,若是我们将他丢下,两黄旗又岂能跟随?我八旗已经少了一旗,要是两黄旗再……”
听了范文程的话,多尔衮陷入了沉思——也是,这个时候要是少了两黄旗,手中的筹码就更少了,去了日本也得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威慑倭奴。
至于福临,罢了,日后再说:“好吧!正好,皇太后和皇上也在等着本王入宫,那就一块去吧!”
多尔衮带着两个汉奸,又带了二十名白甲兵,朝着皇宫而去。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哭丧的满洲人——数万清军回到了盛京,战败的消息想隐瞒也瞒不住,家里死了人的,就在大街上哭嚎。
整个盛京城,唢呐吹的震天响,满城哭丧,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白联,简直就是“布一盖,土一埋,全村老少等上菜”,只可惜尸体还在辽阳。
多尔衮看得只觉得晦气——迁都果然是明确的选择,要不然等明军打过来,就这士气迎敌?迎个屁!他一进皇宫,一路上无人敢拦,直至到了福临的寝宫门口。
福临和布木布泰一起走了出来。门前的两黄旗御前侍卫,立刻上前与白甲兵对峙——说是对峙,也没谁真敢动刀子。
多尔衮一看福临出来了,上前微微躬身:“臣,拜见皇上、圣母皇太后。”
福临一看多尔衮带着人来,心里有些害怕,面上却仍旧保持着镇定:“皇叔免礼。”
布木布泰赶忙开口问道:“多尔衮,你带兵入宫,可是大罪!你要干嘛?”——难不成他要夺位?
“回皇上、皇太后,臣是来护驾的!”多尔衮解释,“明军要不了多久就会进犯盛京,臣为皇上安危、为皇太后安危、为大清的社稷,决定迁都暂避锋芒,待我大清元气恢复,他日再杀回来!”
布木布泰一脸警惕地看着多尔衮:“迁都?去哪?”
多尔衮将迁都去日本的事情简摘要说了一遍,催促道:“皇上、皇太后,时间不多了,还望速速决断!”
福临一听要放弃祖宗基业,去一座破岛,心里很不是滋味——朕居然要做这种弃都逃跑的皇帝?这不是奇耻大辱吗!一时间,他双拳攥紧,心里满是憋屈。
大玉儿一番思虑后,看着多尔衮的眼睛追问:“到了倭国,谁是皇上呢?”
“自然是我大清的皇上才是皇上!”
“本宫问的是,谁是皇上?”
多尔衮抬头看着大玉儿的眼睛,回道:“自然是当今皇上是皇上,皇上是我大清正统,请皇太后安心!”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大玉儿算是得到了保证,也不再坚持:“既然摄政王主意已定,为了大清的社稷,暂时也只好如此了。什么时候走?”
“越快越好!请皇上、皇太后立即着人收拾行囊,不必要的东西就不要带了,次日天明就走!”说完,多尔衮带着人转身就走。
福临的眼中满是憎恨——列祖列宗打下的基业,就因为多尔衮的无能全部葬送,还要朕来背上这个逃都的骂名!朕早晚必将你凌迟处死!
多尔衮回去之后,立即下令让大清的所有船只、水师全部开赴金州,连同那里停靠的船只,全部作为举国迁都之用。
喜欢大明忠勇侯请大家收藏:()大明忠勇侯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