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5章 “良性竞争”
    机背蒙皮损伤成这样,某种意义上这次试飞是相当失败的。

    而这个位置出现如此严重的损伤,原因也相当的明显——这地方是搭载ad的位置。

    众所周知,ad采用了vls,也就是垂直发射系统。而这就意味着,在发射容纳在ad弹巢内的导弹时,是不能像传统导弹那样直接点火发射的。

    原因也很简单,为了追上越来越快的战斗机,导弹也需要更高的速度,这就需要比冲更高,能量密度更高的燃料。而这往往也意味着更高的尾焰温度。

    如果在发射时,高温尾焰直接冲击机身蒙皮,那别说雨燕和圣剑了,就连采用量子晶体材料做蒙皮的独行隼和女王隼,扛起来都有点困难。

    因此,ad认真考虑导弹的发射方式。在设计之初,设计师给ad设计了两种发射方式。一种是冷发射,也就是利用电磁弹射器,将导弹从弹仓内弹出去,之后点火发射。而另一种是在弹巢底部安装尾焰隔离导流板,采用隔离材料,将高温尾焰和机身隔开。

    本来,于情于理,第一种都更合理,但是随着圣剑项目的逐步推进,冷发射方案反倒越来越不被看好。

    原因无他,ad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口气将十二发导弹发射出去,如果采用冷发射,那十二台电磁弹射器同时启动,对瞬时功率的要求已经超过了四代堆的极限了。

    虽然发展到断钢圣剑二号机的时候,靠着两个四代堆的帮助,就算ad采用电磁冷发射,能量需求也不会不够,但是,ad这会早定型了,再改有点来不及了。因此,最终ad还是采用了热发射方案。

    只不过,这玩意设计测试的时候,都是用传统蒙皮材料做测试的。而凝胶状金属材料虽然达标,但是一般蒙皮的测试环境里,很明显没有ad这一条。

    机身蒙皮顶不住ad发射时传来的高温,这是字面意义上天大的坏消息。从北方星域传来的消息看,第五舰队的ace,尤其是廖勇和娜塔莉亚的战绩里,ad造成的击坠占了绝大部分。

    尤其是,在廖勇和娜塔莉亚提交的战斗报告里,ad的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放大。两人在报告中提到,在面对一般对手时,ad可以有效“过滤”掉技术低劣的敌人,节省飞行员的精力,在面对强悍对手时,大量袭来的导弹也是极为有效的压制,往往可以压迫对方进行强行机动,从而获得战斗的先机。

    这意味着,ad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机载武器。而如果不能搭载ad,那么雨燕是完全不可能进入到最终竞标流程的。

    不能进入竞标流程,又怎么能称得上是“良性竞争”?

    要知道,当年军部扶起来寰宇科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李延是“自己人”。而扶持寰宇科工,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军方和议会分歧极大。他们是真的想过要一口吞下格拉克斯,形成空军方面的军工复合体,由此冲破陆军海军被议会资本影响的。

    用以发起对格拉克斯攻势的,就是xta-16项目。

    当时军方五位议员里,有三位几乎是明示李延,告诉他军方会给他的项目开绿灯,帮他战胜格拉克斯。

    而格拉克斯在xta-11之后,是一个军方的大型订单都没拿到,只能靠着维护尚且在服役的一代机机队,以及向寰宇科工出售部分子系统等方式艰难度日。

    格拉克斯还是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股价那是长期阴跌。要不是在大战结束前,军方就提出了xta-16项目,格拉克斯也在提出的同时宣布参与,靠着这个希望吊着一口气,格拉克斯早玩完了。

    因此,xta-16项目几乎就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如果拿不下,那就只有被其他公司一口吞下的份。而寰宇科工因为没有上市,并且李延的投资和扩张风格稳健而大胆,公司现金流极其健康。

    如果当时李延答应了那三位议员的话,格拉克斯的股票只会吞并格拉克斯甚至不能被认为是一个问题。

    只不过,那三位议员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李延,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低估了这一届的国防军三长官,也就是国防军最高司令长官布莱德·林,联邦国防部部长布列科斯·弗拉和军令部部长刘建国。

    这三个人是正经八百经过上次星际间大战的战火淬炼,理想和信念崇高,对人类极其忠诚,对维护联邦政府纯洁性极其坚定的优秀军人。对那三位议员试图组建空军军工复合体的想法,他们三个并不认同。

    三长官很清楚,如果组建空军军工复合体的话,联邦就会迎来军界和政界的无意义内耗。而在上次大战中,联邦虽然是胜利者,但是整个国家也陷入了虚弱。

    有句话叫做虚不受补,想要消化战争带来的胜利果实,国家需要先恢复健康。而如果军界和政界开始无意义内耗,到时候受伤的只会是整个国家。曾经出现这种情况后,还能靠向外进行殖民开拓,吞并小国进行军事扩张等手段做大蛋糕,以此来缓解矛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随着上次大战打完,现在整个银河系内已经没有殖民开拓的空间,而小国也在上次大战里被碾压殆尽,化作了大国们的战利品。现在如果军界政界再次开始内耗,联邦是走不了传统路线的。

    因此,在以大局为重的前提下,三长官做了相当程度的让步。为了改善联邦民生,尽快恢复经济,三长官做了艰难的决定。他们不仅主动提出了削减部分军费,为经济恢复让路的提案。还主动联系了鹰派议员,劝说鹰派以大局为重,停止和鸽派的无意义内耗,提出了一切以恢复国内情况,快速消化战争红利为先的理念。

    要知道,就算是身为议会议员,立场上和军方天然对立,鹰派议员和军方的关系,那也是相对更好的,军部三长官能做出这种决定,足见其超越传统政治立场的大局观。

    在三长官的影响下,李延严词拒绝了这三位议员的劝诱。后来在军方的直接干预下,这三个人的龌龊事很快就被曝光,上了军事法庭。而鸽派也在紧急状态解除后开展的临时政府大选里成功上台。

    如果没有三长官的“退一步”,那就没有上次大战战后以来,联邦经济和坐跃迁引擎一样的飞速发展。

    当然,有人好心,那就肯定有人不安好心。只看眼前利益只看自己,忽视未来忽略大局的人在地球时期就不是少数,更何况现在的大一统人类联邦呢?

    三长官的退让确实是以大局为重,也确实是用心良苦,但是越是用心良苦,越是以大局为重,那就有越多的人不理解。

    在军界,有人认为三长官这是软弱,主动开始投向鹰派议员。而议会正愁国防军内部铁板一块,无法渗透,两方一拍即合。

    在政界,鸽派也没有真正的认清现状。在上次大战战后,尤其是廖建华事件发生后,联邦内部的反战浪潮头一次压过了主战派。鸽派们认为,他们是借着这股反战浪潮才上位的,对局势做出了完全的误判。

    而鹰派议员虽然心里清楚具体原因,并且在派系内部,事实上也做好了按照约定,也就是在临时政府任期结束后,重新上台的计划。但是随着军方部分人开始投靠后,他们发现,靠着这些人,将政界势力打入国防军内部,从而控制军方议员席位并非不可能。

    军方席位拥有一票否决权,这份诱惑实在是太大,最终,理智鹰派没有斗过那些短视者。鹰派开始放弃立场,派人和鸽派取得联系,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

    鹰派承诺在临时政府任期结束后的大选里,不对鸽派的作弊手段进行审查,在鸽派任内尽可能影响军界席位,不干扰鸽派修宪。而鸽派承诺在本次大选胜选后,不参加下一届大选,在任内逐步压缩军费,将军方逼向鹰派。

    于是,在七年前,临时政府四年任期结束后的大选中,鹰派故意没有对选票进行审查。鸽派以伪造选票的方式,成功连任,而鹰派以此为借口,在三长官面前搪塞了过去。

    而在鸽派连任后也履行了承诺,开始进一步削减国防预算,这样又引起了军方的进一步不满。只不过鹰派低估了军方的硬度,他们只能影响到两个军方席位,因此每次他们的席位放弃一票否决时,鸽派的提案也会被剩余三个席位否决。

    这就成了死循环,要不是宪法规定了军费不得低于gdp的5,鸽派恨不得直接把军费压缩到0。

    而看到自己的一片苦心反被人背叛,国防军三长官心里也是憋着火的。但是,能坐到这个位置,三长官可能对政客的底线有所错判,但是他们的政治手腕是不可能软的。他们能为了大局让步,但是如果你把让步理解为软弱的话,那抱歉,军队可是暴力机关。

    而且,三长官的能量可不是一般政客能比的。

    既然现在的政客都烂成这样,那我就从头培养一批。军队内部的人才梯队被政客渗透,那我就重建梯队。什么?政客没有遵守承诺,害死了军方重点培养的接班人?

    怕什么,他不是还有老上级,不是还有老战友,不是还有儿子吗?

    现在三长官中,最主要的布莱德·林距离退役,只有三年时间,这个退役时间和联邦下次大选时间接近。就算布莱德再怎么有大局观,他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布莱德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银河系虽然不是黑暗森林,但是同样遵循丛林法则。在这片银河里,工业,商业,金融都保护不了人类文明,只有武力才行。

    而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只证明了一件事——

    ——军队和政治的结合过深不是什么好事。

    是,适度的结合有助于战略目标与军事行动的有机统一、思想动员与战斗意志的共振强化,以及资源配置与国家安全的动态适配。但是过度结合就会导致官僚主义吞噬专业精神、权力寻租瓦解制度根基、形式主义挤压实战准备,最终导致“政治正确替代战场真理”的系统性风险,从而导致军队战斗力大幅下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