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十六国后赵大臣徐光
    徐光,字季武,乃是十六国时期后赵朝堂之上的一名官员。

    话说这徐光,生于顿丘之地(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不知说的是这个地方吗)。其父凭借着精湛的牛医之术维持生计。而徐光自小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勤奋好学,令人称赞不已。

    待到十四五岁之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光不幸被后赵石勒麾下的将领王阳所劫掠。此后,他便肩负起了养马的重任。然而,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尽管身处困境,但徐光出众的才华终究还是没有被埋没。很快,他便得到了石勒的赏识,并被提拔为记室参军。可惜好景不长,或许是年少轻狂,又或是其他原因,徐光渐渐变得傲慢不恭起来。这般行径自然引起了石勒的不满,于是没过多久,他就被贬为了牙门。更为糟糕的是,后来徐光甚至还锒铛入狱。不过,即便身陷囹圄,徐光也并未就此消沉。相反,他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埋头专注于注解经史,洋洋洒洒写下了多达十余万字的批注。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太和元年。当时,刘曜率军攻打洛阳,形势危急万分。在此关键时刻,石勒大赦天下,徐光也得以重获自由。出狱后的徐光毫不犹豫地投身到这场战事之中,凭借着自己的聪明

    石勒称帝之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册立石弘为皇太子,以此来确立皇位的继承人选。然而,就在此时,大臣徐光却对这一决策深感忧虑。他深知石弘生性仁慈柔弱,而石虎则勇猛雄壮、残暴多诈。徐光担心一旦石勒驾崩,石虎必定会凭借其强大的势力和阴险狡诈的心机篡夺皇位,从而危及国家的稳定与安宁。

    于是,徐光多次进谏石勒,力劝他逐渐剥夺石虎手中的权力,并尽早安排太子石弘参与朝政,以便积累经验、树立威望。然而,石勒对于徐光的建议并未予以重视,或许是因为他过于信任石虎的忠诚,又或许是觉得时机尚未成熟。

    时光荏苒,石勒终究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离世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石虎趁机发难,毫不犹豫地劫持了毫无防备的太子石弘。与此同时,石虎还下令收捕一直与自己作对的徐光,并将他移交廷尉审判定罪。

    可怜的徐光,尽管忠心耿耿、智谋过人,最终也未能逃脱石虎的毒手。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然而,面对石虎的凶残与暴虐,一切抗争都显得如此无力。最终,徐光被处以极刑,含冤离开了这个世界。

    石勒正欲大兴土木,营建邺宫以彰显自己的赫赫威势。然而就在此时,廷尉续咸却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地上书恳切地规劝石勒此举之不妥。那奏折中的言辞情真意切,句句皆发自肺腑,一心只为国家社稷着想。

    可石勒看后却是勃然大怒,他猛地一拍龙案,怒吼道:“若不杀此不知好歹的老臣,朕这宏伟壮丽的宫殿又如何能够顺利建成!”盛怒之下的石勒当即下令御史速速前去拘捕续咸,势要严惩此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书令徐光赶忙上前劝谏道:“陛下啊,您天生睿智非凡,其聪颖程度远超上古时期的唐尧和虞舜。如此英明神武的您,理应广纳忠言才对呀!怎会因一时之气而不愿听从忠臣的规劝呢?倘若执意如此行事,岂不与那昏庸无道的夏桀、暴虐成性的商纣等亡国之君无异了吗?更何况,续咸所言纵然未必全然可取,但其中亦不乏合理之处。对于这些有益之言,咱们应当虚心采纳;即便有些观点实在难以施行,也该大度包容才是啊!怎能只因人家说了几句直言不讳的真话,就要痛下杀手,斩杀朝中位列九卿的重臣呢?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啊!”石勒不禁长叹一声说道:“身为一国之君竟然无法随心所欲地做出决策,竟至如此程度啊!我又怎会不知晓他此番规劝背后所展现出来的耿耿忠心呢?方才我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时兴起的玩笑之举罢了。试想,普通百姓若是拥有多达百匹布帛这般丰厚的资产,尚且心心念念着要另行购置一处更为宽敞舒适的住宅;更何况如我这般坐拥整个天下的无尽财富以及至高无上、万乘之尊的地位呢!所以呀,还是好好修缮整治一下原本就已存在的宫殿便足矣。我即刻下令停止修建邺宫这项浩大工程,借此来成就这位勇于直言进谏的大臣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言罢,石勒随即赏赐给续咸整整一百匹洁白如雪的绢帛以及堆积如山的一百斛稻谷作为嘉奖。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石勒大摆筵席,热情地款待着来自高句丽和宇文屋孤的使者们。宴席之上,美酒佳肴琳琅满目,众人推杯换盏,气氛热烈非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石勒已然微醺,兴致勃勃地转头看向身旁的谋士徐光,高声问道:“古往今来那些开创帝业的君主之中,朕可以跟哪位相提并论呢?”徐光闻言,连忙起身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答道:“陛下啊,您那超凡绝伦的勇猛气势以及深谋远虑的智慧韬略远超汉高祖刘邦;而您出类拔萃的才华能力更是胜过魏武帝曹操。自从上古三王之后,再也无人能够与您一较高下,恐怕唯有轩辕黄帝能够稍稍压您一头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石勒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一边摇头晃脑,一边摆手说道:“哈哈哈,人贵有自知之明呐,爱卿所言未免过于夸张了些。依朕看呐,如果朕有幸碰到汉高祖刘邦,必定会心悦诚服地当面朝北侍奉于他,并奋力挥舞马鞭,与韩信、彭越等名将一决高下,比比谁更胜一筹;倘若朕有缘遇见汉光武帝刘秀,想必也能与其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之上并驾齐驱,难分胜负。至于最终到底鹿死谁手嘛……那就得看各自的造化喽!”说罢,石勒又仰头大笑几声,接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行事就应当坦坦荡荡、光明磊落,犹如那高悬天际的日月一般,光芒万丈且清澈明亮,绝不可学那曹孟德以及司马仲达父子之流。他们竟然欺凌孤苦无依的孤儿寡母,靠着如同狐狸般谄媚讨好的姿态去篡夺天下大权。而我啊,自当以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作为楷模,努力效仿他们的雄才大略和仁德风范,但又怎敢与上古时期的轩辕黄帝相提并论呢?此言一出,他身旁的诸位大臣纷纷跪地叩头,山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待到石勒登基称帝之后,便册立了自己的儿子石弘为皇太子。这石弘生性谦逊温和,胸怀宽广,广纳贤才,尤其喜爱吟诗作赋。而且,他平日里所亲近交往之人,皆是些具备儒家高尚品德和操守的雅士名流。有一日,石勒召见了大臣徐光,面带微笑地说道:“朕观吾儿大雅(石弘字)性情和悦安静,毫无将门子弟的骄横之气。”言语之间,那溢美之词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尽皆流露着对这位皇太子的赞赏与钦佩之情。只见徐光面带微笑,缓声说道:“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凭借着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奋勇杀敌所立下的赫赫战功,最终成功夺取天下;而汉文帝刘恒则以其清净无为的治国理念,守住祖宗基业并使之得以发扬光大。古往今来,圣明君主之后,必定会迎来一个凶残暴戾之人不敢肆意妄为的太平盛世,此乃上苍冥冥之中的巧妙安排啊!”听到这里,石勒不禁喜笑颜开,连连点头称是。

    趁着石勒心情愉悦之际,徐光趁热打铁,紧接着说道:“咱们的皇太子殿下,不仅宅心仁厚、义薄云天,而且还至孝至亲,对待长辈恭谦有礼。然而,反观那中山王石虎,此人逞强斗狠、暴虐成性,平日里更是狡诈虚伪,令人难以捉摸。倘若陛下您哪天不幸驾鹤西去,微臣实在担忧我们的国家将会陷入危局之中啊!依臣之见,应当逐步削弱石虎手中的权势,同时让皇太子尽早参与到朝廷政务中来,如此方可保江山社稷无虞。”石勒听后深以为然,欣然采纳了徐光的谏言。

    就在此时,程遐也走上前来,对着石勒拱手施礼道:“陛下,那石虎确实勇猛无畏且智谋过人,擅长随机应变,就连朝中众大臣也都望尘莫及。不过,通过长期以来对他的观察,微臣发现他心怀大志,除了陛下您之外,其余人等他根本就不放在眼里,甚至常常表现出轻蔑和不敬之意。再者,他领军出征多年,战功卓着,威名远扬于朝野内外。但其生性不仁不义,凶残狠毒且毫无廉耻之心。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好几个儿子如今均已长大成人,并纷纷掌握了一定的兵权。虽说眼下陛下龙体康健,他尚不敢生出异心,但只怕他内心深处未必甘愿辅佐幼主,日后恐生祸乱呐!”石勤一脸严肃地说道:“此人留不得,理应尽早将其铲除,如此一来,我们方能顺利成就一番宏伟霸业。”然而,另一个人却反驳道:“如今这天下局势动荡不安,战火纷飞,连绵不绝。大雅尚且年幼羸弱,在此关键时刻,理当委以强有力之人作为辅相,方可保社稷安稳。那石虎乃是辅佐王上的有功之臣,与咱们亲如鲁国和卫国之间的同盟关系,正应授予他如同伊尹、霍光一般重要的责任啊,怎会如你所言那般不堪?依我看呐,你之所以这般主张,怕是担忧日后辅佐幼主之时,自身无法独自掌控身为帝王舅舅的滔天权势罢了。不过你大可放心,即便如此,我亦会让你成为托孤的重臣之一,万勿过度猜忌惶恐。”听到这里,程遐不禁潸然泪下,悲声哭诉道:“我之所言,全然出自一片赤诚公心哪,可陛下您却以私利为由断然回绝于我,这难道符合明君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以及忠臣必定竭诚尽忠的大义吗?且说那石虎,虽说承蒙皇太后的抚育之恩,但终究并非陛下命中注定之子嗣,又岂能奢望他对陛下怀有亲生父子般的深厚情义呢?”他凭借着陛下那犹如神明般的谋略和智慧,仅仅只是立下了微不足道、如同鹰犬一般的些许功劳罢了。然而,陛下却施予他们父子无比丰厚的恩宠与无上的荣耀作为回报,这已经算是非常慷慨和优厚了。想当年,魏国重用了司马懿父子,最终导致皇权旁落,江山易主。以此类推,难道说石虎就一定是对未来大有益处之人吗?我因为有幸得到机遇而备受陛下的宠幸,所以才敢斗胆将自己的后辈亲戚托付于东宫之中。如果连我都不能向陛下毫无保留地献出忠心耿耿之言,那么还有谁敢站出来进谏呢?倘若陛下您不愿意铲除石虎这个隐患,那么我可以断言,咱们国家必定难以再像以往那样岁岁举行祭祀大典,更无法保证宗庙香火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啊!”可惜的是,石勒并没有听取这番肺腑之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