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90章 齐国之亡
    陈驰闻言,沉吟了许久,应道:“好吧,只要丞相能说服齐王投降,五十万金,绝对不成问题。”

    后胜一听,极为兴奋。

    五十万金!!有了这笔钱,他后胜就是天下首富。

    不过后胜很快冷静了下来。

    先前黄歇也承诺过要给他三十万金,可随着黄歇被杀,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后胜到现在想起这事来还恨得咬牙。

    想着,后胜对陈驰说道:“不是本相多疑,只是这么大的事情,不能空口白话。”

    陈驰明白后胜的意思,紧跟着说道:“丞相不就是要个保证!在下可以给丞相立个字据。”

    后胜表现的急不可耐:“那先生就请吧!”

    转眼,陈驰已经立好了一份字据。

    “丞相看,字据是否妥当?”陈驰吹了吹未干的墨迹,将字据交给后胜。

    后胜接过去却瞧了一眼,字据上写着:今陈驰允齐国丞相后胜五十万金,待齐国投降以后,立即交付。

    最后一行写着立字人:陈驰。

    “很好!”后胜十分满意抬起头看向陈驰:“不过还是请先生再盖个手印,这样稳妥。”

    陈驰呵呵一笑:“这有何难?”说罢便蘸了点朱泥,在字据上盖上了自己的手印。

    后胜见状,这才小心的把字据收起。

    陈驰道:“丞相什么时候去游说齐王?”

    后胜笑了笑,摆手道:“先不急。”

    陈驰有点不高兴,这种事情能缓得了吗?

    陈驰刚要发作,就听后胜说道:“这五十万金,只是我个人得到的,如果齐王投降,他能得到什么呢?”

    陈驰思索片刻后,说道:

    “我临来的时候,田公有交代,只要齐王愿意开城投降,愿封五百里与齐王以奉先祖血食。”

    其实田秀并没有承诺要给齐王建五百里地,这只是陈驰为了完成使命,随口开出的条件。

    反正自己的任务是游说齐王建投降,剩下的事情就不归自己管了。

    相信田公也是可以理解的。

    后胜闻言,笑道:“若如此,老夫稍后就入宫面见寡君。”

    陈驰有些担心:“丞相有把握吗?”

    后胜捋着胡子,悠悠说道:“老夫承诺人家的事,就肯定会办到。”

    “那就拜托丞相了!”

    “好说!”

    ……

    后胜来到齐王宫面前齐王建。

    齐王建正跪在君王后的神位前,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后胜等着齐王建祈祷完毕,把眼睛睁开的时候才拱手说:“大王!”

    齐王建看到后胜来了,立即起身迎接:“丞相,你怎么来了?”

    后胜放下手看了一眼君王后的神位,说道:“大王,我们出去说。”

    齐王建摆手道:“哎,丞相,有什么话就说吧,阿母在天有灵,说不定还能给寡人出出主意。”

    后胜见此,只好拱手说:“大王,刚才赵国那边有人见了臣。”

    “哦?”齐王建很惊诧,赵国怎么会在这种时候派人来?

    难道是要说服寡人投降?

    “赵国人来干什么?”齐王建满怀愠怒的开口。

    后胜轻声说道:“大王,田秀想让大王开城投降!”

    “什么?”齐王建以为自己听错了:“田秀想让寡人投降?”

    齐王建冷笑道:“寡人看他失心疯了!要寡人投降,他凭什么?”

    后胜无奈的说道:“大王,人家都兵临城下了,你说人家凭什么?”

    齐王建不忿道:“那又如何?临淄城墙高大,城中还有一年的存粮,钟吾君的淮北军说话就能来救,楚国很快也会来帮助我们,到时候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后胜不急不躁,微微一笑道:“大王,钟吾君的淮北军远在千里,一时半会儿难以赶到,楚国更是不足为靠,大王难道忘记了五十年前五国伐齐,闵王派人向楚国求救,结果楚国非但不救,还趁火打劫,取我莒南之地。

    如今赵国势大,若负隅顽抗,城破之日,齐国宗室恐有灭顶之灾。但若是大王开城投降,田秀承诺封五百里地与大王,以奉我齐国列位先祖血食。”

    齐王建眉头紧皱,沉默良久,内心开始动摇。

    后胜接着劝道:“大王,这五百里地可保我齐国宗室延续,也能让百姓免受战火之苦。您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齐王建长叹一声,神色黯然:“罢了罢了,寡人也不想看到临淄城生灵涂炭。既然如此,那就依丞相所言,寡人开城投降。”

    “不过!”齐王建顿了一顿,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明日孤还是要开个朝会,同众卿商议一下。”

    后胜离开后,齐王建对着君王后的神位深深一拜。

    突然之间,齐王建想起了君王后临终前曾留给他一个锦囊,说到危急关头才能拆开。

    如今,这不正是危急关头吗?

    齐王建找来君王后留下的锦囊,急忙打开,发现里面装着一张折叠过的信纸。

    将信纸展开以后,里面的内容也呈现出来:

    建儿,当你看到这封信时,阿母料想齐国必定已到万急之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母知你性格软弱,撑不起齐国这副重担,若齐国到了危难关头,你可以投奔武安君(田秀),他是你的兄弟,不会为难你。

    若来攻打你的人正是秀儿,此时你可开城投降,我知秀儿仁义,必不会为难于你。

    如果你实在不愿降,可与你弟隐遁深山,但你切记,万不可去投靠楚国,亦不可投魏投韩。

    楚王、魏王、韩王皆非秀儿对手,早晚为之所灭。你若降之,必两番受辱。

    燕国与我是死敌,你也不得去投奔,否则必死。若是秦王让你去投他,你切记宁可下地狱,也不要去咸阳。

    秦王为人阴险毒辣,你去秦国,必死无葬身之地。

    最后落款:你的阿母。

    这一封信看完以后,不觉间眼眶中的泪水已经把信纸打湿。

    齐王建扑通一声跪在君王后的神位前:

    “阿母!!!”

    次日。

    齐王建在宫中召开朝会。

    当齐国众臣听说齐王建打算开城投降,一片哗然。

    周子站出来劝阻道:“大王,齐国自太公以来,历经百年,方有今日基业,若您开城投降,齐国数代先王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了,到了九泉之下,您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齐王建闻言又羞又愧,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后胜从位子上站了起来,斥责道:“周最,你觉得这场仗再打下去,我齐国能赢吗?邯郸之战时,赵人死守邯郸,致使大半个邯郸变为一片焦土,你也要看我临淄沦为废墟吗?”

    周子被后胜怼得一滞,但很快又梗着脖子说道:“即便如此,我等也应拼死一战,保我齐国尊严。况且,我听说那田秀为人狡诈,谁能保证他会遵守承诺封五百里地给大王?”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不少大臣都觉得周子所言有理。

    齐王建原本就摇摆不定的心,此刻又开始犹豫起来。

    后胜见状,心中暗急,突然灵机一动,大声说道:“诸位,如今赵国势如破竹,周边各国皆不敢与其抗衡。若我们投降,还能保得一时安稳;若执意抵抗,城破之时,玉石俱焚,到那时可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朝堂上渐渐安静下来,大臣们都在权衡利弊。齐

    王建看着众人的反应,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此事容后再议,退朝吧。”

    后胜望着齐王建离去的背影,心中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说服齐王建投降,不然自己就拿不到赵国承诺的五十万金。

    后宫中。

    后胜再次来见齐王建。

    “大王!”后胜拱手说:“赵国是奔着兼并天下而来的,如果大王投降赵国,那么田秀一定会善待您,以此作为其他几国君主的榜样。可是如果您顽抗到底,一旦城破,大王您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见齐王建还是难下决心。

    后胜又上前一步继续劝道:“大王,周子他们劝您抵抗,并不是为了齐国,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临淄若是最后得全,周子他们皆有大功,必定能得到重赏。可若是城破,您只有死路一条,周子他们却还可以投降赵国,依旧可得官爵。”

    齐王建闻之,终于下定决心:“好,寡人决心以下,降!”

    次日,齐王建再次召开朝会,决意投降。

    周子苦劝齐王建,齐王弗听。

    见状,周子彻底绝望,悲道:“田氏几代人的心血,想不到毁于你田建之手!田建,我看你到了地下,有何面目见得列祖列宗!”说罢,周子撞柱而死,血流了一地。

    齐王建见状,虽有动容,但又想起后胜昨日的话,便坚定了投降的心。

    正在齐王建下诏,准备投降的时候。

    大殿外传来一个声音:“一群贪生怕死之徒,岂可妄议社稷大事?齐国安有降君哉!”

    齐王建看向殿外,来人是太子升。

    “父王!”太子升跪在地上膝行道齐王建面前,悲戚道:“齐国五都尚有其三,今君父决心死战,国人安能不共赴国难呼!”

    齐王建对太子升说:“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欲令满城流血耶?”

    太子升看了眼后胜,说道:“后胜为人贪鄙,安知军国大事?臣切料临淄之兵,尚有数万。田儋全师皆在淮北,若知赵兵犯阙,必来救应。我军只需坚守临淄数十日,待田儋大军来到,内外夹击,可重刻祝柯之胜!”

    齐王建怒斥道:“汝要看我临淄血流成河吗?”

    太子升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泣道:“若势穷力极,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列祖列宗也,岂可投降?”

    齐王建拍案而起:“大胆!”

    太子升放声大哭,说道:“先王基业绝不可毁于一旦,孩儿田升,宁死不降!!”

    齐王建命人将太子升赶出宫门,又叫来后胜,命他作降书。

    然后齐王建让司马田雍、公子田桓等带着降书到城外向赵军请降。

    李牧闻之齐王建来降,大喜,对左右说:“我让诸位将军耐心等待,就是为了今天,今齐王建愿降,我军不战而得齐国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