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1章 双双致仕
    自海瑞离开后,朱翊钧回到东宫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深知自己即将面临的是沉重的皇位传承与巨大的治国责任。

    父皇朱载坖的荒淫无度让他心生忧虑,那为数不多的寿命倒计时仿佛悬在头顶的利剑。

    朱翊钧真的希望,自己的父皇能够多活几年。

    不仅仅是感情的需要。

    也有他本身追寻权力的需要。

    他的母亲李彩凤,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 。

    虽然他有信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皇帝的权力。

    可十岁登基,与十二岁,十三岁登基,完全就是不同的处境。

    也可以说,不同年龄登基,便会面临不同的困难。

    李彩凤的权力欲望,在朱翊钧的观察中,并不重,但若自己的父皇早早的驾崩,孤儿寡母,李彩凤只能依靠前朝的重臣,而去忽视自己儿子的意见。

    张居正是不二人选。

    这样一来,铁三角便会形成。

    一个坚固的权力联盟,想要突破,很是艰难。

    更何况是想突破张居正这样人物,所设置的权力壁垒。

    朱翊钧心里面清楚,冯保已经站在张居正这边了。

    冯保还是自己母亲李彩凤的心腹。

    好像,这个铁三角联盟,早在数年前,就在自己的眼皮下面,形成了。

    朱翊钧希望自己的父皇能够多活几年,这样,才能给他法理上的支持。

    可一旦朱载坖,早早驾崩,这大明的江山便会压在他稚嫩的肩头。

    而所有的人都不会相信,他“稚嫩”的肩头能扛起九州万方,大明社稷……

    当大明的百姓,朝廷的文武百官,甚至他的母亲都不相信他的时候。

    明摄宗张居正,便会再度成为现实。

    在数年前,朱翊钧很自信,他觉得只要大明强大,他可以忍受张居正的大权在握……

    可当太孙,当太子的日子久了。

    朱翊钧便越发的没有信心。

    他可能真的忍受不了。

    权力这个东西,让人着迷。

    即便,他有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但这些并不能让他对权力失去欲望。

    扮演帝国继承人的身份,时间越来越久。

    他便越发的渴望自己获得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明摄宗,是对张居正的肯定,但也是对帝王的一种否定……

    站在局外,可以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可进入局中,又有几人,可做到心无旁骛……

    朱翊钧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房中空无一人,他闭着眼睛,想了很多,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

    这个笑容,豁达,但又充满压抑。

    “不管父皇如何,本宫绝不愿当傀儡……”

    尊贵的身份已经影响到了这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大好青年。

    当然,朱翊钧并不觉得自己变了。、

    在他看来没有人,能够在最高权力唾手可得时候,还记得初心……………

    ……………………

    虽然有很多官员都不愿意让海瑞再次巡抚应天。

    但却阻挡不了大势。

    内阁首辅举荐,皇帝陛下同意,并正式下旨,任海瑞为应天巡抚,定下了日子,前往应天。

    即便诸多官员持反对的意见,也是无用。

    赵贞吉,高拱两人的斗争,越发的严峻,海瑞巡抚应天,并不是主要原因,只是一个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言官们对高拱的攻击,也开始变得激烈了起来。

    朱载坖又跟之前一样,收到弹劾高拱的奏疏也多了起来。

    不过,他还是一眼不看。

    这个时候,赵贞吉是想扳倒高拱的。

    虽然,赵贞吉与徐阶的关系稍微密切一些,但这个密切的关系,是为了能够尽早的得到徐阶朝中隐藏势力的支持。

    说他是徐阶一党,过了……只不过是互相利用。

    而赵贞吉之所以跟此时的高拱,势不两立,一方面是高拱不止一次的提出,要再次对言官系统进行整肃处理,另外一方面,就是此时的高拱太过霸道,他这个内阁首辅,干成了宰相……

    这让赵贞吉有所不满。

    而高拱对赵贞吉的不满原因就是,他为了社稷操劳,费心费力,赵贞吉这个腐儒,时不时就跳出来挑战自己的权威,拉拉自己的后腿……最让高拱难以接受的是,在赵贞吉的策动鼓吹下,高拱也成了诸多官员眼中的奸臣,成为了如严嵩一般的人物……皇帝陛下贪图享乐,不问国事,很多官员都认为最大的责任在高拱这个内阁首辅的身上……

    高拱面对言官的攻击,想要表现的很是坦然,但易暴躁的他,如何坦然。

    两个人在朝堂之上,你来我往。

    朝会之时,高拱一方的官员奏陈皇帝陛下一些事情的时候,都察院科道言官,一言不发……强烈的割据感,即便是局外人都能感觉到。

    而远离朝堂纷争,但却密切关注局势的朱翊钧,心里面却清楚。

    赵贞吉对局势的判断是有错误的,他在朱载坖心目中的地位,不及高拱,他一定会输的,跟历史上的一样,输的一塌糊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高拱对于朱载坖来说,是老师,是臣子,除此之外,在高拱的身上,一直都缠绕着那个曾经无助少年的期盼……

    而当年的那个无助少年,已经成为了大明帝国的皇帝。

    即便,继承徐阶政治遗产的赵贞吉纸面实力占优,即便他没有什么过错,甚至,他是对的……

    可等到两方矛盾无法调和的时候,便注定了赵贞吉的黯然收场,如同徐阶一样……

    虽然,朝堂上纷争不断,但对朱载坖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

    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享受“人生”。

    朱载坖能够忍受。

    但李春芳却有些受不了了。

    高拱拉拢他,赵贞吉也拉拢他。

    但李春芳知道,自己谁都不能靠近,他要保持中立。

    保持中立了一段时间后,朝堂的紧张局势,并没有缓解,甚至愈演愈烈……

    这个状元郎,老好人,在这个时候,向皇帝陛下提出了辞呈。

    代入老好人李春芳的视角,身边同事勾心斗角,就业环境差,福利待遇也不好……而他本身,与世无争,只想好好的做好这个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现在大环境不好,导致他心力憔瘁。

    而后,他下了一个决定。

    不在京师待着了。

    朝堂的争斗,他经历的多了,一茬又一茬……

    天下那么大,就是想回家。

    朱载坖刚刚看到李春芳上的请辞奏疏时,吓了一跳,立马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召见了李春芳。

    皇帝陛下召见,在隆庆一朝,可是极其难得的。

    虽然在内阁中,李春芳被高拱压制,但在朱载坖的视线中,李春芳是内阁不可缺少的人物。

    他虽不喜争斗,但他能当救火队员啊。

    就相当于后世一个大公司的副总,虽然不能开拓新的业务,但关键时候,能当老总,稳住人心啊。

    虽然朱载坖看似不过问政事,但心里面还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面对这样人物的辞职,作为老板的朱载坖肯定不愿同意。

    朱载坖不愿意让李春芳走,苦口婆心的劝说,可李春芳还是执意离去,朱载坖说了很多,李春芳就是一句话,身体欠佳,要回家养老。

    最后,朱载坖没有办法,只能同意李春芳离开。

    隆庆四年,李春芳致仕,告老还乡。

    而当李春芳离开京师,不过三日。

    高拱同样上书请辞。

    不过,高拱的请辞,可跟李春芳的请辞不同,这是以退为进,让皇帝陛下知道,自己跟赵贞吉只能留一个。

    与当初的徐阶是一样的。

    高拱很有信心。

    凭借这一招,能够把碍事的赵贞吉一脚踢出朝堂。

    这一招确实有效。

    虽然,赵贞吉上了奏疏,进行了反击,在奏疏中,他痛骂高拱,擅权,以告老还乡的由头胁迫陛下。

    随后,诸多的言官跟上,又是一波群体攻击。

    但选择权还是在朱载坖的手中。

    而他的选择,众人皆知。

    赵贞吉,被迫致仕……在李春芳离开京师的七日后,赵贞吉也被迫离开……

    属于高拱的时代,真的到来了。

    …………

    京师,西城区,破旧的宅院里。

    海瑞的妻子正忙碌地为他收拾行装,粗糙的双手将准备好的干粮仔细地包进包裹里。

    而海瑞站在一旁,看着忙碌的妻子。

    他的女儿怯生生地站在门口,看着父亲的背影,眼睛里满是不舍。

    海妻一边整理着包裹,一边轻声说道:“夫君,此去应天府路途遥远,你可要照顾好自己。”

    海瑞看着妻子,微微点头:“放心吧,夫人,家里面就全部托付给夫人了。”

    海妻听到海瑞的话后,手上的动作有所停顿,只是片刻,她便继续收拾行装,不一会儿,包裹收拾好后,她转过身来,看向海瑞。

    海妻身形略显单薄,她的面容算不上美丽,却有着一种端庄的气质。

    岁月的风霜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长期熬夜织布使得她的双眼周围布满了黑晕,眼神中透着疲惫与沧桑,皮肤也因操劳而变得粗糙。

    那一头黑发中,竟也夹杂着不少银丝,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官老爷的夫人。

    若是能成为海瑞治下的百姓很幸福,但成为海瑞的妻子,却很是不幸。

    不过,海妻并不感觉悲哀,她很是庆幸,自己能与海瑞同床共枕……

    海妻走上前,将包裹递到海瑞手中,眼中含泪:“夫君,家中有我照顾母亲,孩子,你无需挂念,只盼你能平安归来。”

    朴素的人,临行的嘱托也很是朴素。

    只求平安。

    海瑞点了点头。

    “听别人说,金陵的头饰,比京师的要精美许多,回来的时候,我给夫人带上一些……”

    海妻笑了笑。

    “夫君,我不要什么头饰,只愿你尽早平安归来……”

    海瑞点了点头,而后转身看向了站在门口的女儿。

    他走了过去,蹲下身子:“要听娘亲的话,爹爹很快就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